

▲ 香港佳士得全新亚太区总部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拍现场
回顾2024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变化以及艺术品市场内部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整体呈现出疲软状态。尽管如此,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亮点和新趋势。
▲ 2024年 上氏拍卖黄庭坚作品拍卖现场
在最近一期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显示,2024年公开拍卖行业,拍卖总额低于2023年同期。大型拍卖行的表现参差不齐,而那些远离高端拍卖市场的拍卖行表现稍好一些。“亿元”俱乐部2024年仅有49件拍品,同比降低27.6%。
▲ 2009-2023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年度额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高净值人士在艺术品和古董方面的支出全球最高,中位数达9.7万美元,是其他地区的两倍以上。尽管外界对中国内地的整体经济形势持观望态度,但强劲的收藏需求依然保持稳定。
2024 年的拍卖结果表明,与 2023 年相比,2024 年的拍卖情况几乎没有改观。2024年上半年,佳士得、苏富比、菲利普斯和宝龙拍卖行的总销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6%,低于2019年大流行病爆发前的水平。
▲ 永乐直播线上拍卖成交额变化情况
2020年疫情期间,因全球交通受阻,苏富比率先开启了线上直播拍卖,拍卖师Oliver Barker一人对着8块大屏进行远程拍卖,这也开启了拍卖直播的全新模式。此后各家拍卖公司开始用这个方式进行拍卖直播,即便之后疫情结束,交通恢复,但是这一习惯也保留至今,拍卖师目前在现场需要应对网络出价,现场出价以及电话委托出价。
▲ 11月纽约拍卖中,佳士得全球私人洽购部主管暨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联席主席Adrien Meyer为米卡·艾特根珍藏中的雷尼·马格利特巨作《光之帝国》落槌,成交价高达美元1.212亿,刷新世界拍卖纪录,亦为2024年拍场上最高成交价拍品
佳士得报告称,2024年上半年(H1)的公开拍卖销售额达到了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这是连续第二年出现上半年销售下滑的情况,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下跌24%,至27亿美元,多个主要板块的销售额出现了下滑。但亚洲艺术等其他领域则有所增长,增幅为20%,在线拍卖销售额达到1.73亿美元,相比2023年下降了8%,但仍然是2020年或任何之前上半年时期的两倍以上。报告还说,全球范围内通过线上出价的比例同比增加了3%,从2023年前六个月的79%上升到2024年的82%,显示了数字渠道在其销售中的日益主导地位。根据已公布的销售结果,佳士得的仅在线拍卖数量相对稳定,而现场拍卖的数量则减少了13%。
▲ 苏富比纽约2024秋拍卖现场
苏富比发布的公开拍卖数据显示,包括艺术品和收藏品在内的销售额同比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降至18亿美元。这也是其连续第二年出现上半年销售下滑,继2023年上半年下降8%至28亿美元之后,这一数值回到了2021年的水平。在线拍卖销售额下降了15%,至1.93亿美元,是自2019年上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根据已公布的销售结果,苏富比在2024年上半年举行的仅在线拍卖比上一年减少了8%,现场拍卖也减少了8%。
▲ 2024年 香港邦瀚斯秋季拍卖现场
菲利普斯报告的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下降幅度较小,为9%,总销售额为3.87亿美元。现场拍卖的价值下降了9%,而仅在线拍卖的销售额只下降了1%。邦瀚斯的总销售额同样下降了约9%,至3.77亿美元,但这种情况下的仅在线拍卖销售额上升了48%,因为该拍卖行继续从扩展的网络中增加新的拍卖,而现场拍卖则下降了21%。
尽管价值下降,这些大型国际拍卖行举办的拍卖次数持续增长。总拍卖次数同比增长了6%,其中现场拍卖次数减少了16%,但仅在线拍卖的次数强劲增长了25%,部分得益于邦瀚斯的扩展。这些拍卖行现在举办的仅在线拍卖次数比2019年多了五倍以上,占其总拍卖次数的63%,而现场拍卖次数减少了超过20%。
▲ 2019-2023年艺术市场在线销售与一般零售市场的份额占比
在线拍卖平台兴起,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更多参与机会。虽然在线拍卖仍然不是总销售额值的主要部分,但它们的份额已经扩大。在线拍卖在疫情高峰时期的2020年占据了总拍卖销售额值的17%,尽管此后有所回落,但在2024年仍占到了11%,比去年增加了3%,并且显著高于疫情前2019年的2%。因此新兴市场的潜力、数字化发展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文化交流合作带来了市场拓展机会。
自 2020 年起,全球跨境贸易流量连续两年增长。在 2023 年有所放缓,部分原因是地区紧张局势和冲突日益引发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分化和保护主义浪潮。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世界所有商品的进口和出口都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 7% 和 5%)。虽然预计 2024 年会有所改善,但跨境贸易仍低于 2022 年。
▲ 2010-2023年全球艺术品和古董销售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年度变化
艺术品跨境交易对艺术市场的发展和全球化至关重要,它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买家和卖家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又与财富的增长和全球分布高度相关,而艺术品交易仍然以主要的几个地区为中心,如美国、香港和英国。
▲ 2013-2023年美国、英国和中国全球艺术市场份额占比
亚洲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逆势上扬,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销售市场,总成交额达407亿元人民币,增幅为31%。日本在对中国古代书画和西方近现代书画的收藏和拍卖方面保持独特地位;韩国则侧重于本国传统书画艺术及部分亚洲当代书画艺术。
欧洲市场:英国伦敦继续作为欧洲书画艺术品拍卖中心之一,在古代大师画作拍卖方面占据优势。巴黎艺术市场以其多元风格吸引着全球目光。
美国市场:美国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依旧强势,在现当代书画作品拍卖方面表现出色。
▲ 2023 年全球公开拍卖销售额(按成交额和地区划分)
2023 年全球艺术市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变化。中国(内地及香港)艺术市场开始恢复正常运转,引发了人们对整个中国艺术行业的全面复苏的热烈期待。美术馆、艺博会、拍卖行、民间机构等迅速恢复运营,文化艺术活动、销售等也重新焕发活力。
▲ 佳士得新总部 The Henderson 建筑照片,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
▲ 苏富比香港旗舰艺廊
因此自2023年起,各大拍卖行相继在内地和香港设立了新的总部。随着富艺斯迁入位于西九龙的新总部后,2024年见证了佳士得、苏富比以及邦瀚斯在香港设立全新总部的里程碑,标志着国际拍卖进入2.0时代。同时,开拍国际也将其运营中心迁移至北京798艺术区。
▲ 邦瀚斯亚太新总部剪彩仪式邦瀚斯环球行政总裁Chabi Nouri(右)邦瀚斯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胡伟爔(左)
▲ 开拍国际新址
这一系列举措象征着传统春秋两季大型拍卖模式的转变,现在拍卖行采取更为直接的商业模式,提供包括私人洽购、展览以及常规拍卖在内的多样化服务。

2024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展示了向全球化、多元化和技术化发展的迹象。对多元文化的关注增加,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作品带来了新的视角。当代艺术影响力扩大,年轻一代艺术家以创新思维吸引了众多收藏家注意。艺术与科技结合成新趋势,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受欢迎。
▲ 2024年 香港苏富比秋拍现场
随着更多参与者进入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也会推动行业进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将是促进绘画艺术品市场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方向。2024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经历调整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变化,探索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路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