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对话艺术家|吴建楠
Q:请问什么原因或灵感驱使你创作这些雕塑系列呢?
吴建楠:这次展览的作品大概灵感分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今年之前,早一些的作品,它们更关注的是一些社会事件,这些事件代表了两层含义,一个是这个事件本身,另一方面是对于我来说它是一种记录,它记录了我在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我的一些状态,以及感受。
另外一部分的作品大概是今年开始创作的,它更关注的是我自身,它更多的讲的是一些我周围发生的事。我觉得在这个关注点上有一些变化,它从早期更多的关注外物,到现在更关注自己本身,是从大到小的变化,我觉得这个变化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我再早一些做了一些纽约地铁的作品,其实也是关于我自身的,所以它的关注点是有一个反复的、像是波状的变化,但是它的中轴线都是不变的,都是我自己。
展览现场
Q:你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不同层次的现场,其中有现实的、有虚构的,它们代表了什么?
吴建楠:现场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叙事,就是为了讲故事,因为传统雕塑是没有现场这个概念的,它没有一个背景。你把它放在不同的背景里,它会给你不同的感受,甚至会产生不同的含义。相比于直接抒发感情,我可能更喜欢讲一个故事,然后让人去体会,我觉得这样更准确一些。所以在雕塑中,我加入了很多环境、背景,或者说这个现场是为了更准确地传达我想说的这个事。
展览现场
Q:你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不同的社会事件,为什么你会这么关注民间百态呢?
吴建楠:我觉得事件更像是一种载体,一个是它本身事件的含义,一个是事件背后对于我来说它的意义,以及我想通过这个事件去表达的一些东西。比如在作品《体育场》中,它其实表现的是2006年世界杯决赛的一个瞬间。除了这场比赛本身,它对我来说可能记录了我在当时的一种状态,一种感受,大概十几岁的时候那种心态。
就像另一件关于足球的作品《致胜》,它表现的是1999年欧冠决赛的一个瞬间,我所用的这个颜色,是想传达一种很紧张的气氛。其实也是我当时生活中的一种状态。例如在《龙之死》中,我表现的是一条龙在车祸里死掉了,其实我想说的是,我感受到的是,我们生活中很多旧的东西,不管是好的坏的,它在随着社会发展就没有了。不管是习俗或是习惯,一些我们视为常识的,都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悄无声息地不再存在了。
比如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的时候,如果你想跟朋友出去玩,就会提前说好,几点在哪儿见面;但如果说一个人有事,他晚了或者去不了了,另一人可能就会等上一天。我觉得这个事,虽然现在说起来像是挺荒诞的,但我觉得它有它里面的浪漫。有很多这种事,其实是悄无声息地就不会再发生了,我觉得也挺遗憾的吧。所以我是用了龙来代表过去的一些东西,那么它死在了这个现代文明的车祸里。
另外在作品《意外》中,我当初创作它是因为当时我的生活中也发生了一些突然的变化,然后我觉得很多东西失控了,所以我觉得溺水的这种状态很像当时的感受。所以这些事件,或这些现场,它是一个载体,它也像一个符号,除了它本身之外,它对于我,在传达一种感受,它对我来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所以我想说的故事其实很多。
《意外》Accident
2024
丙烯和树脂
Acrylic and Resin
32.5 x 19 x 19 cm
Ed: 2/5 + 1AP
Q:通过这次展览,你希望观众能有些什么体会或感受?
吴建楠:我希望观众能在看完展览之后感到放松一点吧,因为这些作品都是一种拉远的距离,以一种观众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然后我觉得当你把距离拉远之后,很多东西其实都没那么重要了,它甚至会显得很荒诞。
我觉得我的创作的底色其实是挺悲观的,无论是溺水还是车祸,还是山坡后面的一簇小火苗,其实都是挺悲观的。但是我试图在这些悲观、荒诞和残酷里面去找一些趣味,我觉得我还是挺热爱生活的。我觉得做这些创作就像在沙漠里种一朵花,很荒凉,但是也挺浪漫。所以回到问题本身,我希望观众能感受到一些放松,因为很多事其实没那么重要。
《爱情故事》Love Story
2024
铝板上丙烯
Acrylic on Aluminum
27 x 29 x 29 cm
Ed: 1/1 + 1AP
Q:对于你未来的创作生涯,有什么计划可以和我们分享呢?你会希望继续主要集中于雕塑吗?
吴建楠:之后的创作我还是想以雕塑为主,但我想更加立体一些,这个立体不是指体积和空间上的立体,而是感官上、媒介上、呈现方式上的立体。就不仅仅是说集中在一个静止的点,我可能会加入一些比如说直面的东西,像是绘画,加一些视频、一些声音,我想更立体地去传达,去呈现一些东西,我觉得它会更有力量,包括也会有一些文字上的东西。我其实很喜欢电影,我觉得它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媒介。之后也会更多考虑在展览呈现方式上和空间怎么样去做一些融合,我想要想得更宽一些,想做一些更立体的表现。
展览现场
吴建楠
吴建楠,1990年出生于中国大连,目前生活、工作于美国纽约。他于2014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艺术学士学位,后于2016年获得纽约艺术学院雕塑系艺术硕士学位。他的作品通过雕塑和壁挂浮雕的形式,呈现当代城市生活以及政治、体育等社会事件的主题,以现实主义和幽默、讽刺且多面性的叙事,让人意识到我们目前生活的环境的荒谬性。吴建楠目前任教于纽约艺术学院,是美国国家雕塑协会会员,美国奖章雕塑协会会员,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大连社区要员。
吴建楠于2019年被授予加拿大伊莉莎白·格林希尔茨基金会大奖,2017年和2022年被美国国家雕塑协会授予Dexter Jones大奖,2016年被授予美国Compleat Sculptor奖项。他入选了“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和“2020年全美华人青年联合会30岁以下精英”榜单。他的雕塑作品曾被中国《雕塑杂志》评为2019年最佳原创作品。此外,他也入选了2015年法国吉维尼Terra基金会驻地专案、2016年意大利ABC Stone Carrara Merit Award驻地专案、2019年西诺丁汉学院Eric Fischl '66驻地专案,以及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驻地。他的作品在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丹麦Art Herning艺博会、美国苏富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南汉普顿艺术中心、德国波恩艺术协会、中国浙江美术馆等知名场馆展出。他的作品和报道被发表在《纽约时报》、中国新闻社、《Metal》杂志、《Bizarre Magazine》杂志、《Hi-Fructose》杂志、《收藏》杂志、《T(here)》杂志等,其作品被众多机构和个人收藏。
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s
上海 Shanghai
香港 Hong Kong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