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无论是悠扬的歌声,还是深情的朗诵,甚至是日常的对话,都离不开我们身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声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声带的神秘面纱,探索它发声的奇妙原理。
声带:声音的起点
声带:声音的起点
声带,位于我们喉部的深处,是一对细长的纤维组织,它们像两根韧带一样,横在气管的上端。这两条声带之间形成了一道狭窄的裂隙,被称为声门。在正常情况下,声门是开放的,允许空气自由通过。但当我们开始说话或唱歌时,声带就开始它们的“表演”。
声带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气流的魔法
当肺部呼气时,产生的气流会经过喉部,冲击到声带。这时,声带会迅速振动,就像琴弦被拨动一样。这种振动产生的声波会向上通过喉部、咽部、口腔和鼻腔,形成我们听到的声音。而声带振动的速度和频率,决定了我们发出声音的音调——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共鸣的艺术:声音的放大与美化
共鸣的艺术:声音的放大与美化
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原本是微弱的,但幸运的是,我们的身体内部有许多共鸣腔体,如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这些共鸣腔体就像天然的音响设备,能够放大和美化声带产生的声波。不同的共鸣腔体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质,使我们的声音更加丰富多彩。
大脑的指挥:从思考到发声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发声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我们的大脑精确控制的。当我们想要说话时,大脑会发送指令到声带的肌肉组织,使它们协调地收缩和伸展,从而产生声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通过思考和控制发声来说出不同的词汇和句子。

声带虽然强大,但也需要我们的呵护。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不良习惯,都会对声带造成损伤,导致声音嘶哑或沙哑。因此,对于经常用嗓的人群,如歌手、教师、导游等,学会科学发音、保持嗓音健康至关重要。
人声带的发声原理,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让我们能够用声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分享故事。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soundartmuseum
网站:www.soundartmuseum.org
小程序:SAM声音艺术博物馆
联系电话:010-89588995
开放时间:
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
6月—9月:10:00—18:30
(17:50 停止入场)
10月—5月:10:00—18:00
(17:20 停止入场)
地址:声音艺术博物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