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对于钟涵先生,我们这些晚辈常常是“敬而远之”,因为怕他那专注而严苛的眼神,绝不放过你的提问。但又会不自觉地靠近他,听听知识广博且最具洞察力的钟先生怎么说,真是一种幸运。如今,先生走了,仿佛也走得不远,他的作品、手稿与思考的成果都在那里。我们在北京画院美术馆补上相约5年的展览,不是为了怕忘记,而是为了再认识。
钟涵先生
钟涵先生早年求学于清华大学,后转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并留校任教。改革开放后,他访学欧洲,曾担任央美学术委员会主任。无论创作、教学、研究、管理,钟先生的严谨与浪漫是融于一身的。如何更为准确而鲜活的概括钟涵先生的成就,并为本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展览起个恰切的题目,真成了一个难题。正在踌躇间,在一次与范迪安主席的交流中,他提到曾为钟先生的展览起过一个题目:抹去重来六十年。这60载,是指1963年钟先生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毕业算起,到去年去世,整整60年。一个甲子的“抹去重来”是先生对于完美的无限靠近。艺术很难,难在还有可能更好。
洞里萨湖上人家 钟涵
90cm?12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带白头巾的中年男子正面像 钟涵
27cm?32cm 纸本油画
因此,本次展览我们也将重点放在《延河边上》《东渡黄河》《浪里摇篮》等作品的前期图稿与作品的对应研究上,不仅呈现他艺术中的所谓“土气”,隐喻先生对黄河的爱恋,与对船工的深情,更试图凸现他对每一幅作品的反复研究、描绘,乃至极致的“抹去重来”。
延河边上素描稿 钟涵
27cm×38.5cm 纸本速写
浪里摇篮
134cm×234cm 布面油画 1985-1986年
当然,钟涵先生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在学理方面的建树。先生对中、西方油画都做了系统、深入的梳理与研究,这些理论文字对当下仍有学科建设意义与研究价值。我们整理先生生前手稿时,也发现了不少未曾发表的文章,其体量之巨大,材料之丰富,亟待后人的细品与研究,这也让人不禁感叹钟先生的开阔视野,以及在理论研究上的成就。
后土与轻羽 钟涵
150cm?200cm 布面油画
斗室光瀑 钟涵
121cm?151cm 布面油画 2007年
如今,这一迟到的展览即将开幕,北京画院作为收藏有钟涵先生615幅作品及文献的艺术机构,有责任进行更持久、深入的研究与推广。此展仅是一个开始,期待着大家批评与建议,以促进我们的“展后研究”。将对自己太过严厉的钟涵先生以及他的艺术介绍给更广泛的公众,进而更清晰地留给历史。
吴洪亮
2024年6月22日于赴苏州的高铁上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抹去重来六十年——钟涵艺术研究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北京画院
承办单位: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4年6月28日至8月11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展厅
编辑 | 高磊
图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