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收录于话题

#塞壬#艺术作品#艺术家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Siren Painter, Siren Vase

 (480-470 BC; red-figure pottery, 34 x 38 x 29 cm; London, British Museum)


当人们的思绪停留在美人鱼的形象上时,一幅独特的图画便跃然纸上:迷人的长发和一条形状各异的鱼尾。千百年来,美人鱼一直是艺术想象的一部分,她也是最古老、最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在公元前 7-5 世纪的希腊民间信仰中,美人鱼的形象与今天不同。她半人半鸟,通过歌声将不幸的人引向死亡。奥德修斯在《奥德赛》中决定堵住同伴的耳朵,把自己绑在船上的桅杆上,以便聆听美人鱼的旋律而不上当受骗。《塞壬花瓶》(Vase of the Sirens)描绘了这一情节,它是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古风时代的一个红色图腾,由画家绘制,现保存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尽管至今塞壬名字的词源还不确定,但似乎与闪米特语词根 "sir"(意为 "歌曲")有关。其他学者则提到希腊语中的 "seiráo",意为 "我锁住",由此 "塞壬 "可衍生为 "锁住、束缚、捆绑的她"。事实上这些形象似乎源自一个单一的派系:厄运和死亡的女性,巫术之神赫卡特的女儿。随着中世纪的到来,赫卡特的追随者后来又与第一个女人莉莉丝联系在一起。
因此海妖在古代已经有了负面的含义;她不是女人,而是一种致命的雌性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负面象征意义被中世纪宗教文化所吸收,并改变了她的特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女性与恶魔之间的联系已经非常丰富,美人鱼也因此获得了 "致命女人 "的称号。中世纪的女人能够通过美貌来施展魔法和欺骗,被认为是男人的吞噬者,就像海中的美人鱼一样,这种半鱼半人的生物隐藏在神秘的深海中,人类的肉眼和理智都无法触及。事实上,即使随着基督教的出现,与异教生物和夜神有关的意识形态依然存在。

"海妖是海中的少女,她们用美丽的外表欺骗水手,用歌声诱惑水手;从头部到肚脐,她们拥有少女的身体,在各方面都与人类无异;但她们有鳞片状的鱼尾,总是藏在漩涡中。"在《Liber monstrorum de diversisgeneribus》中可以读到了这句话,这是一部 8 世纪的著作,旨在澄清当时关于怪物的定义的真假。美人鱼以这些新的形象出现在中世纪的画中,通常以双尾状出现,双尾对称地分开。其中一个例子是双髻海妖的大理石雕塑,其年代约为 1100-1149 年,现收藏于摩德纳的大教堂博物馆(Museo Lapidario del Duomo)。不过,被美人鱼形象迷住的不仅仅是水手。从十九世纪末,即浪漫主义的情感、大自然的威严和崇高时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初,美人鱼在英国和法国艺术家的描绘下重新焕发出新的情色魅力,于是长发和长尾在人们的集体想象中根深蒂固。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Léon Belly, Ulysses and the Sirens
 (1867; oil on canvas, 363 x 300 cm; Saint-Omer, Musée de l’h?tel Sandelin)

莱昂-贝利(Léon Belly)是最早重新发现她的人之一,他在 1867 年创作了《尤利西斯与塞壬女神》(Ulysses and the Sirens)。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Wilhelm Kray, The Song of the Sirens 

(oil on canvas, 75 x 111 cm; Private collection)


德国人威廉-克雷(Wilhelm Kray)为塞壬形象着迷,专门为其创作了多幅画作,所有画作均以半暗色绘制: 1869 年的《水手与海妖》、《沉睡的渔夫与海妖》、1874 年的《海妖》和《海妖之歌》。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John William Waterhouse, Ulysses and the Sirens

 (1891; oil on canvas, 100.6 x 202 cm; Melbourne,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1891 年,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创作了《尤利西斯和海妖们》(Ulysses and the Sirens)。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Herbert James Draper, Ulysses and the Sirens 

(1909; oil on canvas, 177 x 213.5 cm; Kingston upon Hull, Ferens Art Gallery)


1909 年,赫伯特-詹姆斯-德雷珀(Herbert James Draper)在《尤利西斯和海妖们》(Ulysses and the Sirens)中将美人鱼形象描绘得永垂不朽,让人难以忘记,赋予了她难以抗拒的魅力。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Elisabeth Jerichau-Baumann, The Mermaid

 (1861; oil on canvas, 98 x 129 cm; Private collection)


在一个由男性艺术主导的世界里,波兰归化的丹麦艺术家伊丽莎白-杰里肖-鲍曼(1819 - 1881 )从一开始就知道,她必须在一个由男性主导的行业中与她的男性同事竞争。虽然人们对女性绘画主题的期望是基于她们敏感和女性化的天性,但杰里肖-鲍曼从不允许自己受到当时传统的限制。在 1800 至 1850 年间发展起来的丹麦黄金时代,与浪漫主义风景画等流行主题不同,杰里考-鲍曼追求的是以女性人物为重点的广泛题材。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Elisabeth Jerichau-Baumann, The Mermaid

 (1863; oil on canvas, 98 x 129 cm; Private collection)


在 19 世纪早期,美人鱼主要是以北欧传说为基础的文学主题,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这种生物逐渐进入大众文学和哥本哈根的报纸期刊,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 1837 年安徒生的经典作品《小美人鱼》(原文为 Den lille Havfrue),安徒生是杰里考-鲍曼的朋友。艺术家了解美人鱼在那个时代的魅力,并将其诠释和转化为新的视觉形象。因此海洋生物的主题化在艺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杰里考-鲍曼 1850 年至 1870 年创作的特色。美人鱼是最杰出的形象,杰里考-鲍曼不仅为她作画,还为她注入了与古斯塔夫-韦特海默和克努特-埃克沃尔等艺术家相同的情色元素。他对美人鱼的描绘并不局限于简单的美学,而是探索了这一神话人物对当时观众的深度和魅力。多年来,杰里考-鲍曼尝试创作了两种相关类型的美人鱼,每种美人鱼的面孔、发色和目光强度都不尽相同,通常以在海面附近等待的姿势进行描绘。她的美人鱼作品主要有三幅。第一幅名为《美人鱼》(丹麦语为 Havfrue),创作于 1861 年,当时在巴黎沙龙展出,引起了一位法国艺术评论家的注意。第二个版本于 1862 年完成,并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第三版《美人鱼》创作于 1873 年,在维也纳展出,可能是这三幅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Elisabeth Jerichau-Baumann, The Mermaid 

(1873; oil on canvas, 96 x 126 cm; Copenhagen, Ny Carlsberg Glyptotek)


在杰里肖-鲍曼的《美人鱼》中,他笔下的美人鱼摇摇晃晃地躺在海面附近,隐藏着可能让船只搁浅的暗礁,显得十分诱人。事实上在 1861 年和 1873 年的画作中,美人鱼就像两个黑发诱惑者,头发上缠着海草,目光紧紧盯着观者,不让他逃脱。在不远处,可以瞥见它们的尾巴,小鱼在它们周围游来游去。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笔下的美人鱼带有东方主义的气息,而东方主义是起源于 18 世纪晚期并在 19 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艺术运动。事实上作家安徒生是杰里肖-鲍曼的朋友,他可能很欣赏杰里肖-鲍曼的能力,她能将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中的东方元素形象地转化为童话中描述的城堡。迄今为止,杰里考-鲍曼的三幅美人鱼画作中有两幅被丹麦博物馆收藏。1861 年的版本保存在欧登塞的 Brandts 美术馆,而 1873 年的版本则陈列在哥本哈根的 New Carlsberg Glyptotek 美术馆。美人鱼的形象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诠释,因为它结合了看似矛盾的元素:一方面,她拥有鱼的鳍尾,这一属性将她与深海世界、无意识以及她神秘莫测的本性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她拥有女性的属性和人类的心理,暗示着类似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欲望。塞壬并非简单的动物或常见的神话生物,而是体现了一种深邃的谜一般的双重性。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

被诅咒的女性 --- 塞壬形象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