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进入专场小程序预览

佳泉珍选
古钱币、金银锭机制币徽章专场
同步拍
预展时间
11月15日-11月16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11月17日 B厅 10:30
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拍品预览

Lot 338
桥足布“梁二釿”一枚
通长:70.5mm
估价:RMB 70,000-140,000
“梁二釿”圆肩桥裆布,品种少见,文字清晰,原始状态,极美品。

Lot 341
新莽“一刀平五千”金错刀一枚
通长:74.1mm,厚:3.4mm
估价:RMB 40,000-60,000
此枚金错刀古拙稳重,包浆浑厚并透露出秀美气息。币面铭文“一刀平五千”五字书写流畅,气势生动,毫不呆滞,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五铢钱。

Lot 427
“咸丰重宝”背“宝苏当五十”勾咸楷书大曲苏试铸样钱一枚
直径52mm
闻德评级80 200615002034680
估价:RMB 130,000-150,000
罕见,字体犀利,铜质精良,包浆浑厚,极为少见。

Lot 457
克勤郡王铸“咸丰元宝”背“宝泉当百”母钱一枚
D:50.5mm
公博评级 美85 1112883841
估价:RMB 50,000-80,000
“克勤郡王钱”,是咸丰宝泉钱局中一类由克勤郡王庆惠(授正黄旗汉军都 统)与文瑞(授左副都御史)等官员“捐铜” 督办所铸的大钱。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钱背“当”字两侧带有“星月纹”,在当时庆惠、文瑞的奏折中提到庆惠查访安定门内东城根附近埋有旧铜,希望自行运用,设局铸钱,咸丰皇帝并未同意。这份奏折的时间是咸丰四年五月,但据《清实录·文宗实录》记载,咸丰四年三月克勤郡王已开始铸钱,其鼓铸之法即仿宝泉、宝源二局办理,专造当千、当五百、当百。并希望新设钱局,曾上呈局名“宝通、宝恒、宝泰、宝盛”,咸丰皇帝未批准:“谕内阁,成郡王载锐奏请添局捐铸钱文一摺,现在京师各项钱文,除户工两局加卯鼓铸外,复经惠亲王等捐铸铁钱。庆惠、文瑞请铸大钱以资搭放,屡次推广变通钱法,足敷周转。若复于各局外再行设局,徒事铺张,有何实济,......着不准行。”此枚为克勤郡王铸“咸丰元宝”背“宝泉当百”母钱,铜质精良,字体坚挺有力,品质状态极佳!

Lot 560
浙炉八仙过海花钱一套八枚
尺寸不一
估价:RMB 30,000-60,000
八仙过海花钱为清代铸造的浙炉名誉品,设计制作精美,正面是八位神仙的尊称,楷书字体规范,四字对读:“铁仙李拐、张仙果老、汉仙钟离、吕仙洞宾、韩仙湘子、曹仙国舅、蓝仙采和、何氏仙姑”,背面是八位神仙的形象和法器。

Lot 683
“闵海关”“六年十二月”“蔡万安”十两银锭一枚
WT:362.2g
估价:RMB 270,000-320,000
目前发现的福建十两银锭,铸造非常粗糙,锭面罗纹深粗,形状似馒头,故有馒头锭的叫法。通常锭面有二、三个戳记,内容是纪年、地名、银匠名。闽海关十两银锭也是如此,锭面上端砸“闽海关”字样,两侧分别是纪年和银匠名。如“闵海关”“六年十二月”“蔡万安”。这种在锭面上砸有海关名、时间和银匠名的做法恰是各地官铸银锭的特色。从目前发现的几枚闽海关银锭观察,纪年有元年、六年、七年、十年、十二年等几种,但是没有写明年号,无法从简单的纪年上去判断其准确的年代。但是,我们知道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在很早就开始使用外国银元,《皇朝文献通考》(钱币考四·乾隆十年)中记载:“至于福建、广东近海之地,又多行使洋钱。其银皆范为钱式,来自西南二洋,约有数等;大者曰马钱,为海马形。次曰花边钱。又次曰十字钱。……闽、粤之人称为番钱或称为花边钱,凡荷兰、佛朗机诸国商船所载每以数千万元计。”由此可见,福建在乾隆年间就广泛使用被福建、广东的商人称为花边钱、十字钱的西班牙等国银元。闽海关关税银两大部分当做外债和战争赔款直接流向国外等原因,就可以解释存世的福建银锭的年代基本都在道咸之前和存世极少的现象。另外,闽海关银锭上的银匠名有陈长泰、张慎泰、蔡万顺等,这说明闽海关是委托这几家银炉铸造的。本品闽海关银锭,原始状态,品相极美。

Lot 702
唐代“大利县海利银伍拾捌两壹钱监福梁”银锭一枚
WT:2112.5g
估价:RMB 180,000-230,000
此枚银饼为唐代“大利县海利银伍拾捌两壹钱监福梁”银饼,重:2112.5克。在《唐代笏形银铤考》一文中有这样的叙述:“笏形银铤起自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止于公元880年(广明元年),延续150年左右。唐王朝始于公元618年,终于公元907年,故其制作时间基本相同于唐代的中期至晚期。”白银在唐代方才成为货币,但只用于大额支付、贮藏等功能。初为货币的白银尚无很规范的货币形态。现在主要的形态是三种——银饼、笏形银铤、船形银铤。银饼的使用时间基本是唐代中期,唐代银饼和笏形银铤是直接由制作器饰的坯料银饼、银铤演变而来。船形银铤则脱离了坯料的形态,具有较为特殊、张扬的形态,制作也较为复杂,应是为“货币”性白银特地制作的。故推测船形银铤其行用时间要稍晚于前二者,它应是产生、行用于唐晚期,后一直沿用至北宋前期。据不完全统计,见于著录的银饼共25枚,银饼上大多有文字,多为官府的贡银和库银。
此枚银饼铸造规范,刻字古朴大气,原味包浆,状态自然舒服,极为罕见,乃不可多得的唐代财税实物收藏珍宝,极美品。

Lot 726
“江汉关”“光绪二十七年”“有成号匠王明”五十两银锭一枚
WT:1863.5g
估价:RMB 300,000-350,000
“江汉关”“光绪二十七年”“有成号匠王明”五十两银锭一枚,重:1863.5g,此锭铸造精整规范,造型优美端庄,银色纯正自然,原味深色氧化银包浆,字戳深刻,状态开门见山,品相极佳,十分难得,湖北元宝之名誉品,近未使用品。

联系我们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佳泉珍选——齐系刀币、历代制钱 | 圣佳四季·赏秋

ART021 | 中贸圣佳携五大版块在S30展位等您来

丹枫迎秋,中贸圣佳2023四季·赏秋拍卖会官宣来袭!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