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作者

王子淳
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
2019级 工业设计
导师评语
王子淳的课题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废弃材料的再利用上,她选用漆器髹饰技艺与废弃材料相结合,以漆艺的方式试图达到废弃材料再利用或可循环利用之目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设计师通过对生活废弃材料和工业废弃材料的调研及梳理,将不同材质和形态进行分类利用,使其成为漆器的胎底或面漆的装饰物,并通过艺术设计手法将废弃物进行再造,让本来应该丢弃的材料成为了日用产品或艺术品,回归于生活,赋予废弃物再生价值。
此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漆艺材料“无物不能漆”的特点,拓展了废弃材料再应用的前景,让废弃物焕发新生;其次,让传统手工艺也找寻到了全新的发展可能。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

项目介绍
《漆+废弃物》——和名字一样直白,我的毕设就是将废弃物运用与漆器制作中。
这个项目的诞生可以说是几年的回望和酝酿,说来很巧,我第一次与漆器的接触是2020年在校博物馆里我导师策划的一场非遗展上。这次展览像是伏笔一样,为我之后寻找表现手法提供了抓手。
对于“废弃物+漆器”的结合则可以追溯到上海封城期间,我搜集了所有学校发的一次性餐盒,并思考一次性物品、物权和物品情感价值之间的关系。希望能找到一种方式提高一次性产品与人的链接,实现物权从低到高的转换。
漆器工艺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选择,我萌生了将一次性餐具与漆艺结合的想法,并完成了一个项目。
本次的毕设是在上一个项目的基础上对材料和身边废弃物更细致、扩大化的研究。
——王子淳

前期调研
本项目致力于探索现代材料与废弃材料在漆器工艺中的应用,旨在打破传统和现代的界限,创造出更具创意和实用性的漆器作品。
通过材料试验制作漆器技法版,并将结果运用于漆器器皿制作中,希望拓展废弃材料再应用的前景,让更多现代材料能够应用于漆器工艺中,同时引起更多人对这项非遗文化的关注,使漆器工艺有机会重回人们的生活,并有更长远的发展。
关于漆

大漆工艺中使用的生漆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天然材料,它是从漆树干中提取而来的,经过精炼后得到的液态材料。漆液干燥后会变成光滑坚硬的薄膜,因此髹涂过漆的材料在强度与硬度方面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获得防水与抑菌的特性。在古代,漆器被广泛应用于饮食器皿、储存箱、屏风等物什的制作。
髹漆不限材料的种类,只要材料处理得当都能与漆液结合,以此自古以来就有“万物皆可漆”的说法。漆器的制作主要包含制胎、髹漆、制作表面纹饰三个步骤。对于底胎,在漆器制品中除了常见的木胎、竹胎、瓷胎、陶胎,更有纸胎、绳子胎,甚至有只取材料形状的脱胎工艺。而在纹理制作这一步骤中常在漆面上贴上蛋壳、螺钿来增加漆器的华彩,或是使用碳粉来制作颗粒感的肌理。
漆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塑造可能性,具有与各类材料结合的可能性。
立项初期
本项目最耗时的部分不是制作本身,而是对材料的搜集、试验、筛选和分类。
基于漆器的整体制作流程,每种废弃物有潜力介入的环节不同,不同状态的同种材料也可以有不同的用法。
开题后的两个月主要花在梳理各类材料,并定制材料筛选的流程。



材料收集

纬度分析与材料试验
制作过程与工艺
漆器工艺的本质是对不同材料与漆液结合的处理,通过将漆液与不同材料混合,例如瓦灰、糯米粉、色粉,以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从制作流程的角度来看漆器又是涂抹与打磨的艺术。完整的漆器制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漆器的基本制作图鉴
1. 设计和准备
本步骤中,需要确定漆器的设计和尺寸,并准备相关的工具和材料。这些包括木材、底胎材料(如纸、布)、麦漆或漆糊、瓦灰、漆液和其他装饰材料。设计阶段可以根据创意和需求进行,并需要确定漆器的外观和形状。
2. 底胎制作
底胎是漆器的基础结构,需要做到致密与坚固:
1) 底胎选择:传统上会选择适合的木材、纸材、绳等材料作为底胎,并根据设计要求将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胎的选择是为之后的髹漆步骤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对材料的选择没有限制,除上述材料外,还可以选择金属胎、陶胎,甚至塑料、亚克力等现代材料也可以作为胎体的材料。
2) 裱布:使用麦漆或漆糊涂抹在底胎上,将纸或布覆盖在上面,以增加底胎的稳定性和强度。高澡后裁去重叠部分,以确保底胎表面平整,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底层用于后续的涂漆和装饰。
3) 刮瓦灰:在裱布完成后,使用刮刀将瓦灰与生漆等混合物均匀地涂抹在底胎上,填充布的纹理和凹凸不平的部分。瓦灰有助于增强底胎的稳定性和光滑度。
4) 刮锖漆:锖漆由砥粉、水、生漆混合而成。等待瓦灰干燥后,使用刮刀将锖漆均匀地涂抹在底胎上,填补细小的坑凹以平整底胎表面。锖漆比瓦灰更为细腻,干燥后打磨可以使底胎表面更加光滑。
3. 髹漆
髹漆是漆器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带来漆器细腻质感的主要步骤。通常使用发刷或短毛短漆刷,在底胎上均匀涂抹黑漆。涂漆会分为下涂、中涂和上涂三遍。每一遍涂漆后,要等待漆干燥并进行打磨,以确保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打磨时,光亮的部分需要被打磨至哑光,以找平底胎表面并增加漆膜的厚度,从而提高漆器的耐用性和坚固度。
4. 装饰
髹漆完毕后不再进行装饰步骤被称之为素髹,但也可以进一步制作装饰,例如使用螺钿或者蛋壳来进行图案的拼接,或者使用变涂技法多次髹涂色漆后打磨出底层的颜色以显示出多彩的纹样,我国传统的犀皮漆正是其中一种纹样。除此之外还有用碳粉堆灰来制作铁锈纹或者凹凸的肌理,以及雕漆和戗金等技法。
最终运用以上技法结合废弃物,做底胎的材料创新和纹饰的实验,制作了技法版和各种材料制成的漆器器皿。


制作过程


技法版肌理
以破旧浴巾球为原料制作技法版
以服饰边角料-蕾丝条制作技法版
最终呈现
展览包括三个部分:实物(技法版+器皿)、海报和网页。



实物展览

网站关键页展示
毕展现场视频
后记
我没有想到这个项目在开展后会受到如此广泛的好评,可以说是我本科期间的高光时刻。
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本科的后半段,我意识到造物、材料、工艺与可持续是我热爱的方向,所以借这次机会抛开实用性、设计感等一切价值预设,完成了一场属于个人的探索。
最后想说,这是好的五年也是坏的五年,充满着探索、进取,发现,也遍布着自我怀疑,自我pua,自我否定,我经历过艰难的时期,也体验过最烂漫的大学生活,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也很感谢同学愿意和我玩耍、包容我的脾气。
我的大学生活结束啦,不能说是一帆风顺,但不虚此行,再过一次也不会更好,一切都是刚刚好。
希望大家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东西,结果一定不会差的!
——王子淳
课程成果丨探索想象力边界,幻宇叙事形象设计 课程成果丨三维设计与表现静帧作品 课程成果 | Studio2 · 同济飞亚达时间可视化项目(一) 课程成果 | Studio2 · 同济飞亚达时间可视化项目(二) 课程成果丨Studio2: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x环境设计 课程成果丨2020级工业设计:技术驱动,健康未来 课程成果丨Studio2策展 · 设计史「循·常 Back to LOOP Days」在线展览 课程成果丨本科生Studio5:系统化视角下的学习设计与质量设计 课程成果丨交互式数据可视化设计 课程成果丨本科Studio5:功能性游戏设计与开发 同济iDVX实验室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课程成果丨第二届“同济-广汽创新设计策源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