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山东丨访山寺古塔,赏造像名品,一次览尽东方佛韵!(10/2-10/6)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当佛教一路东行,来到山东这片被孔孟之道浸润的土地上,文化间的交融便不断发生,佛教艺术也随之在此生根发芽,绽放绚丽的花朵。公元351年,著名僧人朗公在济南城南30英里的群山之中建立了郎公寺,即今济南历城神通寺,这是山东现存最早的一座古代寺院。山东的佛教文化由此开始快速传播。同样始建于东晋的灵岩寺,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北朝时,佛教与齐鲁文化不断碰撞,交流,人们也在这乱世之中凿磨出极具特色的佛教造像——“青州风格”造像。静谧,从容,面带一丝神秘的微笑,来自时光深处的青州造像,因为这笑容而惊艳世界。到了隋唐和北宋,山东地区的佛教文化及艺术继续繁荣和发展。矗立于神通寺西侧的四门塔,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唐初雕刻造像艺术的杰作;灵岩寺千佛殿的泥塑彩绘罗汉,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时光流淌过千年,昔日佛家盛景不再,唯有走近这些残存至今的历史印记,才能想见山东作为“中国东部的佛教中心”曾有过的辉煌。国庆长假(10.2-10.6),让我们跟随王磊老师的脚步,深入孔孟故里,从青州到济南,充分领略东方佛韵!在青州博物馆闭馆之前,爆款青州线路再加开一期!同时加入济南站,将山东地区的重要佛迹一一走过。这是一次深度的山东佛教艺术之旅,也是一次限定的山东古迹精华打卡之行。今年只此一期,真的别错过!石窟寺艺术科普讲师,丝绸之路及沿线石窟寺、寺观壁画雕塑研究者,常年在北京、上海等地为大众解读石窟寺和佛教艺术发展历程。多年来实地参访和整理沿线大小石窟寺和寺观壁画相关资料, 以历史脉络和艺术风格的融合视角向受众讲解石窟寺的文化因子。石窟寺艺术研究者全程带队系统讲解,从历史与艺术融合的视角,解读青州与济南地区造像艺术之美,深度感受山东地区佛教艺术。■ 一条特别限定的山东佛教艺术精华路线,今年只此一期!线路由深耕文化游学5年的资深团队精心设计,赶在青州博物馆闭馆前,从青州到济南,赏“东方最美微笑”,访海内第一名塑,观华夏第一石塔,来一场深刻的山东古迹精华之旅。行程涉及3座佛造像专题博物馆,1处博物馆佛造像展厅,1处东部最大石窟群,1处四大名刹之首,1座山东最早寺院和2处摩崖造像,内容系统丰富,深入体验“青州模式”的艺术魅力,感受山东佛教艺术的独创性。行程前,为大家奉上2堂相关主题线上课程,辅助游学,让大家对本次游学有更加深入的体验。1.行程内需要大量站立或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2.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景区开放情况或天气影响,或将对行车路线和行程顺序作一定调整。目前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50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9件,包括卢舍那丈八石雕佛头、战国铜鹰首提梁壶、铜投壶、东汉铜獬豸等珍贵文物。诸城市博物馆的造像多为北朝时期石雕造像,包括浮雕、圆雕,部分带有铭文纪年,雕刻细腻,精美绝伦,其中的圆雕菩萨造像更是华贵精美,展示出北朝造像盛期的辉煌。此次行程主要讲解《北朝神韵》展厅,看诸城地区的佛造像精品,领略诸城地区造像艺术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国保,中国东部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群。北方佛教造像的代表,南北朝至唐代佛教发展鼎盛时期的历史见证,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塑、绘画艺术和佛教发展史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的隋朝时期身穿窄袖大衣的波斯人造像和云门山石窟中北齐时期莲花化生图像为青州佛像两绝。同时还有数众多的历代题刻、碑碣,以及全国存世量极少的元代典型的无梁建筑珍品——昊天宫七宝阁。国保,平原地区目前所发现的最大的单体立式圆雕青石佛造像。它雕造于东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通高7.1米,佛像高5.6米,因其身高丈八,故名“丈八佛”。造像保存比较完整,雕刻精致,造型生动,人体比例准确,衣纹舒展流畅,是我国北朝时期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珍品,也是东魏时期北方佛教造像的典型代表。博物馆最具特色的是馆藏龙华寺遗址出土的北朝-隋代佛教造像400余件。造像质地多样,有石、铜、瓷、陶等;形式有单体圆雕造像、造像碑、碑碣、造像座等,其形式多样、质地之繁、艺术价值之高、纪年铭文之多为其他地方所少见,在中国佛教艺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104件铜佛像,有确切纪年达到37件,记年号16个,保存完好在国内罕见,被专家学者誉为“我国佛教考古的可喜收获”,是“北朝小型鎏金铜佛像断代的标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县级博物馆。这里有号称“三个一”的三大镇馆之宝:一张现存唯一的科举考试状元卷,一块目前国内唯一刻有汉字的汉代大型馆藏玉璧,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一窖佛像——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这批造像贴金彩绘保存完好,雕刻精美,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西方学者认为“一次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同时也确立了“青州风格”在整个佛教艺术中的地位。国保,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建于东晋,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唐朝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辟支塔、墓塔林、宋明罗汉像被称为“灵岩寺三绝”。其中,辟支塔是灵岩寺标志性建筑。墓塔林是全国最大的石质塔林,被称为古塔博物馆。宋明罗汉像位于千佛殿内,是“天下罗汉两堂半”中的其中一堂,被梁启超赞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国保,山东最早寺庙,山东佛教发源地,有四门塔、龙虎塔、千佛崖等众多珍贵文物。
四门塔,首批国保,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层亭阁式塔,素有“华夏第一石塔”之誉。龙虎塔,国保,现存最大龙虎塔,下面石砌部分建于唐,上面砖砌部分建于宋,四面塔身均有刻工精致的高浮雕,是唐宋时期砖石古塔精品。千佛崖摩崖造像,国保,唐初造像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之一,是唐初雕刻造像艺术的杰作。造像风格不仅传承隋代,还能看到北齐的轻薄贴体样式。佛慧山,在千佛山东南,山势峭拔,为济南市区制高点,登临山顶可俯瞰泉城。山阴绝壁上有北宋景佑年间摩崖巨佛头像,济南人称之为“大佛头”。
佛慧山峰下深涧内,曾有一座古刹佛慧寺,该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时期。后改为开元寺。寺周岩崖,雕凿唐代造像多尊,只可惜已经尽遭破坏,仅存遗址。如今再临佛慧山,山腰隋唐古寺已湮灭,石刻造像亦毁残不少,只余断壁残垣和满目葱茏。登临其上,远眺市区,依稀能够寻得一丝悠远的佛韵。位于济南三大名胜之千佛山东南侧,拥有精彩的北魏至东魏造像,为山东地区最早的摩崖造像。它开凿于北魏正光四年(523)至东魏兴和二年(540),随山就形,分布于天然石窟及左、右崖壁上。其造像技法风格方面有别于其他佛像石刻,是研究山东佛教的重要史料。佛造像展厅陈列了近几十年来出土的佛造像精品,从石雕造像文物和塔、经幢、造像题铭等其他佛教文物两个层面展现了山东北朝时期造像的辉煌成就和独树一帜的造像风格,以及山东佛教的艺术独创性。适合人群:历史人文爱好者/访古者/佛教造像艺术爱好者/佛教美术从业者/考古与历史专业人员*8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果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招募截止时间为9月25日,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2. 住宿:4晚四星标准酒店住宿(默认2人/间,如需单房请联系客服小艺补单房差,单房差:1400元/人) 3. 餐饮:4顿自助早餐+7顿丰盛特色正餐+全程矿泉水 4. 导服:专业讲师随行讲课+文化领队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默认标间(1间房2个人),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