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来看孩子们的画


作品分享
· 第十期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提供学术支持,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小荧星承办的“创世神话·童画中华”中华杯国际少儿美术大展从3月19日启动。此次绘画活动采用线上参与方式,以“创世神话”为主题,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展开对中华创世神话的演绎,通过讲故事、画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辅导,在充分容纳中国神话丰富内容的同时,融入当下新的时代元素和创作理念,延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优秀作品的“云”分享,一起走进孩子们的绘画世界,在艺术创想中感受中国神话历史、传统元素和丰富的中国文化能量。
《盘古创世》
《盘古创世》

作者:陶雯依
学校: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 艺术创想
创世神话里,我最喜欢《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不知道过了多久,盘古用巨斧劈开了这个混沌的“鸡子”。一刹那,宇宙诞生,星系形成,生命开始孕育……文明的出现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光!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

作者:巢俊鹏
学校:上海浦明师范附属小学
# 艺术创想
听老师讲神话故事,得知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了巨大灾难中,人面蛇身的女娲不忍心生灵涂炭,于是炼好五色石补好天空,万灵才得以安居。我觉得女娲很了不起,是华夏民族的母亲,福佑社稷的正神。所以,我画了这福画。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辟地》

作者:王伊诺
学校:临沂幼儿园
# 艺术创想
我的作品记录了开天辟地的全过程,仔细地观摩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细节。
《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
《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

作者:荆瑞琪
学校:七宝实验小学
# 艺术创想
该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神话故事。
《新后羿射日-余毒尽清》
《新后羿射日-余毒尽清》

作者:顾又铭
学校: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 艺术创想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创作了这幅《新后羿射日》,希望后羿能扫尽新冠病毒。以后羿射日寓意中华民族敢于征服自然,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不屈不挠的斗争。愈是艰难险阻,愈是众志成城。
《女娲炼石补天》
《女娲炼石补天》

作者:黄婧曦
学校: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西校)
# 艺术创想
这幅画画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神话故事中,女娲人首蛇身。画中她身批彩绫,脚踏滔天洪水,在七彩样云的环绕中,双手托举五彩石补天的场景。
《三足金乌》
《三足金乌》

作者:张铭轩
学校:小荧星松江校区
# 艺术创想
三足金乌是中国神活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乌名,它是太阳的驾座,是为太阳服务的,大阳与乌是主仆关系。传说古代有+只金乌,与太阳共存,只因后羿射掉了九个太阳,金乌也被射死了九只,我画的是留下的唯一一只。
《绥绥白狐》
《绥绥白狐》

作者:高兴
学校:上海市长宁区法华镇路第三小学
# 艺术创想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子家室,乃都攸昌。”上古时代,洪水巨浪压垮房屋,也摧毁农田,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在大禹的带领下,人们开始了一场与大自然的斗争。
可是凡人又怎能抵抗洪水的侵虐呢?涂山的九尾狐决定帮助大禹,它化身为一位美丽的仙女,运用自己的法力默默帮助大禹,完成治水的宏业。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作者:陈思佳
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
# 艺术创想
在模糊记忆中,爷爷讲故事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环绕,陪伴着我慢慢进入梦香,陪伴我快乐的成长,爷爷告诉我女娲造人的神话,并非空穴来风的纯粹杜撰,而正是早期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中女性占据人口生产主导地位的反映,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最初对女娲的伟大形象。
《眼中的后裔》
《眼中的后裔》

作者:张英樱
学校:黄浦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 艺术创想
我在画这幅画的时候,仿佛自己穿越到了上古时代,亲眼看到了后羿射日的画面。当时天空中的九个太阳中仿佛都有一只有神力的鸟,把大地照得红的发紫。而后羿英勇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刻在我的眼中。
每一件作品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创意
它让我们看到
孩子心中那个“人神共荣”的时代
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
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飞翔在创作的浩淼天空中


《九色鹿》
《九色鹿》

作者:王子昕
学校:胡姬港湾新汇幼儿园
# 艺术创想
在很久以前的恒河边上,住着一头善良、勇敢、坚毅、有爱的神鹿——九色鹿。它用自己的超能力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安宁。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作者:张明烨
学校:秋萍学校
# 艺术创想
上古神话《精卫填海》,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一日她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她化作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 投入东海, 发出“精卫”的悲鸣。
画这幅画是想通过这个故事, 展现人生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另外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作者:张馨悦
学校:春欣幼儿园
# 艺术创想
这个神话故事形象生动,表扬了精卫不怕困难和辛苦,她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努力地用小石头和小树枝填平大海。大海很凶,但精卫鸟一点也不畏惧,她是一只非常勇敢地小鸟,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贪吃的饕餮》
《贪吃的饕餮》

作者:朱凌轩
学校:尚外小学虹口分校
# 艺术创想
我在去年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看到刻有饕餮纹的青铜器,于是我觉得很新奇,这个远古的巨兽能吞食很多的东西,而且永远不会觉得饱。他长的真有点吓人,当时我想要是我能把它画的可爱点,就能让大家知道中国古代还有这种搞笑的动物出现过。这次我的作品能分享给大家,我感到很高兴,中国以前还有很多神兽, 等待着大家和我一起用画笔来重现。
《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

作者:林雨石
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前滩学校
# 艺术创想
在神话故事中,我觉得后羿救人们于水深火热中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当太阳不再轮流值日,一起出现在天空中的时候,就像大火球炙烤着大地,人们的日子非常艰难。我的灵感就来自于后羿射日的情形,同时结合神话中认为太阳与乌鸦为一体的想法,我将太阳中画入了三足金乌,并且通过三足金乌的形态和坠落的标志形象的代表了太阳被射下来的瞬间。
《北冥鲲鹏》
《北冥鲲鹏》

作者:隋俊涵
学校:竹园小学
# 艺术创想
庄子的《逍遥游》中记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鲲鹏精于变化,通灵万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封为九天鲲鹏。
《哪吒》
《哪吒》

作者:宋欣诺
学校:上海明强小学西校区
# 艺术创想
这幅作品让我想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与敖丙的友情,学会敢于做自己、不认命的精神。
《九色鹿》
《九色鹿》

作者:辛晏宁
学校:四川北路幼儿园
# 艺术创想
《九色鹿》是我看过的第一个中国神话童话剧,舞台上的九色鹿是一个闪耀着光芒的神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画中九色鹿脚下的浪花表示它所保护和热爱的山水之国。画的正中用太阳作为构图中心,点亮整幅作品,浪花用不同的蓝色呼应山峦的色彩,那是九色鹿踏过的大地。
《嫦娥飞月》
《嫦娥飞月》

作者:叶紫菲
学校: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 艺术创想
我非常喜欢嫦娥的衣服,觉得特别好看,于是想要画一幅嫦娥飞月。我根据代表中国元素凤凰的样子,参考了凤凰图案创作了嫦娥的衣服,然后根据平时看到的古风服装设计了配饰。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

作者:贾馨怡
学校:台州市黄岩区新前中学
# 艺术创想
我的作品灵感来自于《新女娲补天》这部书,作品整体以蓝紫色为主,粉色点缀,女娲手持五彩石在天台山补天的形象出现在作品的中央。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所有来馆观众,包括同行者中的每一位且不论年龄,都必须持有绿色“随申码”及72小时内(从采样时间起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在线预约后,方可进馆参观。
根据政府部门对场馆的防疫要求,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一项必须要求,因此仅持有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的观众将谢绝入馆。
无智能手机的观众(包括老年人和儿童)请通过同行亲属展示“亲属随申码”。
供稿:张娜 | 责任编辑:张昊翀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