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loading.gif)
藉由公共装置艺术与建筑设计灵感的融合与碰撞,德国观念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从其作品中汲取创作元素,与建筑地标大洋晶典·天安千树相结合,呈现大型景观项目“百结千树”。115个、两种尺寸的发光蝴蝶结与千树建筑的生命柱相连结,让苏州河畔闪耀出一道奇妙风景线。
图片来源大洋晶典·天安千树
千树的建筑整体高约60米,设有地上9层地下3层,以立体造园的手法打造出由400级台阶、1000根结构柱形成的山峰树状露台。“百结千树”以开放式露台为依托,利用露台上种植的上千棵绿植与蝴蝶结共同塑造了一座公共装置艺术作品。
夜晚的大洋晶典·天安千树
项目的诞生,也基于正在UCCA Edge展出的德国观念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中国首个全面回顾展“历史的结舌”中的展出作品《日常#32》——作为节日装饰品、洋溢着庆祝意味的橙色蝴蝶结。艺术家将镜头聚焦个体的平凡之物,定格被人们忽略的生活美好瞬间。
托马斯·迪曼德,《日常 #32》,2017,裱框染料转印,65.8 × 55.2 cm。图片由艺术家、Matthew Marks 画廊、Sprüth Magers画廊、施博尔画廊(柏林)和Taka Ishii画廊提供
此次经由大型景观项目“百结千树”的亮相,既是艺术家将个人叙事放置于公共空间的一次尝试,同时也为我们思考艺术如何走出美术馆,走进公众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观看视角。
关于“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展览
2022年7月8日至9月4日,UCCA Edge为观众呈现德国观念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中国首个全面回顾展“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展览通过艺术家职业生涯创作的摄影、电影、墙纸等70余件作品,对托马斯融合雕塑与摄影,探讨历史、图像与建筑形态交界的艺术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展览共分为四个板块:描绘了看似平凡、却具有历史深意的无名情境的大尺幅摄影;通过手机摄影探索平日生活奥秘的个人“日常”系列;聚焦建筑师和时尚设计师纸质模型的“模型研究”;以及对移动图像的深入探究。本次展览由道格拉斯·福格尔为摄影展览基金会策划,UCCA策展团队秋韵、查旻恩、张尧和林鹭琪于UCCA Edge组织呈现。
大洋晶典·天安千树
大洋晶典·天安千树定格城市“新生”,赋予沿岸建筑以生命。以别致的艺术魅力,打造全新潮玩地,为上海市民提供与众不同的滨河艺术新空间。它的建筑设计出自当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者、英国“鬼才”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之手。占地超过300,000平方米的“大洋晶典·天安千树”位于上海面粉厂旧址,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一江一河”是上海城市的标志性空间和重要的发展纽带,千树全力打响的“苏河水岸”文化品牌,未来将成为具有更高等级、更高活力、更高标识度的沪上文旅新地标,展示上海的人文艺术底蕴和城市软实力。
![](/img/dianzan.png)
![](/img/fenxiang.png)
![](/img/comment/c-icon01.png)
![](/img/comment/c-icon02.png)
![](/img/comment/c-icon03.png)
![](/img/comment/c-icon04.png)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