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 赵培生
成为 “觉者”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是永光院真禅师的一句传灯语录,我认为也是艺术创作的心法。语录原句如下:“言锋若差,乡关万里。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非常之旨,人焉瘦哉。”禅语大多言语机锋犀利,寓意深遂。作为佛教的一派,禅宗强调顿悟法,而不是渐修法。主张一是“不说破”,二是“棒喝”,三是“行脚”。“不说破”是强调以心传心,强调心领神会,“棒喝”是德山棒,临济喝,破迷误,断常规思维,“行脚”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如同行乞。佛的定义为“觉者”,是觉悟了的人,学佛的目的是成为 “觉者”。
赵培生作品
艺术不是科学,因为科学是发现与求证。艺术不是宗教,因为宗教里住着一个神,神决定一切。艺术也不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艺术与科学、宗教、哲学都有关系。艺术属于智慧的范畴,是人类有关情感的智慧,是射入人类灵魂深处的智慧光。
“觉者”是作为人能够充满无限智慧的至高境界。佛祖讲“心即是佛”,禅宗讲“明心见性,即可成佛。”但是见性难,难于上青天,因为业障深重,暗无天日。那么“悬崖撒手”抛弃的是什么?而“自肯承当”中的自悟、自肯、自证又是什么?悟道、参禅不易,参透艺术的本质甚至参透人类离不开的是什么样的艺术也难,这也是艺术创作中共同面对的症结。
“赵培生个展——悬崖撒手”MOZ SPACE展览现场 2022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说到自悟,自肯,自证,玄奘法师在古印度期间,巧遇一众人就关于如何证得是否已经得道的问题,争论不休,有人请玄奘法师评说,玄奘法师就讲了一句名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一切法无我。)
亦如关于“如何是佛祖西来意?(编者注:在禅宗的问答里,问祖师西来意,就等于问佛法大要)”的提问。
赵州禅师答曰:“庭前柏树子。”
宗本禅师答曰:“韩信临朝。”
沩山禅师答曰:“与我将床子来。”
石头禅师答曰:“问取露柱。”
石露禅师答曰:“空中一片石。”
云门禅师答曰:“山河大地。”
崇慧禅师答曰:“白猿抱子来青嶂,蜂蝶衔花绿蕊间。”
马祖道一边打边说:“我若不打你,将来为诸方大德所笑。”
黄檗禅师是举手就打。
三圣禅师答曰:“臭肉招苍蝇。”
赵培生作品
据说这一问有三百多个回答。参考两层含义:一是,看似答非所问的应答是破对方提问的文字相。警示把心安下来向内求,外求无答案。二是,没有固定答案,自心即佛,自悟心证。按照崇慧禅师的另一说法:“你自己觉得如何就如何,跟他达摩来没来这里有什么关系?”
再如日本禅师大愚良宽不喜欢厨师的菜,书法家的字,诗人的诗。为何?我想,是因为在程式化的操作下不可能产生机锋应对,有了思量,有了依附,就失去了禅机应对之妙了。
而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虚空生妙有,大概就是在这撒手与自肯之间了,所谓无心之心之作才算是逸品。铃木大拙在谈到“水中月”之美时说:水无心,月无心,在今夜机遇呈现出诗意境界。这美景明晚还会有吗?不一定,即使有也不会完全相同。禅是花发今年枝,明年此枝不开花。
“赵培生个展——悬崖撒手”MOZ SPACE展览现场 2022
别无它法
这里还是讲一个小故事。夹山见船子,夹山是位高僧,船子也是一位高僧。船子一直想找一位传承人,所以每天在河上划一个小船渡人。夹山在住寺上堂讲法,有人问:“何为法身?”答:“法身无相。”“何为法眼?”答:“法眼无暇。”远处有一个道吾和尚不禁一笑。夹山慌忙下座礼拜问:“老前辈,我刚才答话哪里错了?”道吾说:“错道没错可惜没得师承。”意思是你理论到了,但功夫不到。夹山忙问:“当今哪有明师?”道吾说:“说了也没用,你现在有名誉有地位的你能放弃这些去求道吗?”夹山毫不犹豫的收拾了一个包袱离开了寺庙。道吾说:“我说的这位明师‘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你到华亭三十里外的河上找一个和尚。”船子见到夹山一看就知道这人将来能成为一位大师,就问:“大德高栖何寺?”夹山说:“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船子见夹山学问不错,便一桨把夹山打入水中,夹山不会游泳,吞着一口口的河水狼狈不堪,刚冒上来,船子就说:“你说!你说!你快说!”夹山刚要张嘴,船子又把他按下去,来往三次。水喝足了,满肚子的学问也泡光了,再一次冒上来,说:“我懂了,不要再把我按下去了。”这一下开悟了。船子说:“我告诉你,佛法就是这样,你可以走了。”并告诉他入山专心修行不要出来说法,修成了再出来。夹山边走边回头,船子说:“和尚,你认为我还没教完你呀。”随即把船弄翻自己沉了下去,只为坚定夹山的信心。若干年之后,夹山又出来讲法。有人问:“什么是法身?”答:“法身无相。“什么是法眼?”答:“法眼无暇。”同样是这两句话,悟后是证到了这个境界。开悟前只是理论上的话。(见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赵培生个展——悬崖撒手”MOZ SPACE展览现场 2022
当我们把艺术史印在我们脑海里的相和法删除,无依无靠的时候,此时心灯点亮,这个关节上的自肯、自证是重要的。“悬崖撒手”是主动的自我决绝,也是被动的无奈之举,别无它法,是绝后再苏的言断心灭。
如果说撒手还算容易,那么自肯承当更难。看,多少人春天撒下了种子,荒了一夏,秋至无可收。
赵培生2022年7月于苏州见山居
参考书目:
《五灯会元》 宋·释道原 著 中华书局
《碧岩录》 宋·圆悟克勤 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禅与日本文化》铃木大拙 著 译林出版社
《禅是一枝花》 胡兰成 著 中国长安出版社
《禅宗是什么》 胡适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展览名称:赵培生作品展——悬崖撒手
展览时间:2022年8月1日-10月8日
策展人:李牧
出品方:MOZ SPACE
展览地点:上海市延安西路1264弄新安里8号别墅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