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装饰”
Let’s Talk About Ornamentation
时间:
3月31日(周四)19:30—21:30
主持人:
杨紫
与谈嘉宾:
张郎郎、王卫、杨茂源、伍伟、武晨、雷磊、朱文琪、周翊、董菁
语言:中文
平台:
视频号:OCAT深圳馆
bilibili(房间号:22321615)
论坛 介绍

特邀嘉宾 介绍

1943年11月7日年出生于延安,我国著名画家、美术设计家、艺术评论家、诗人、作家、文化学者、教育家。
其父张仃先生是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开国大典的设计人、绘画大师。母亲陈布文先生是作家、教师,曾任李立三、周恩来的机要秘书,也是王蒙的小说《女神》的原型。父母分别从艺术上和文学上给予了张郎郎很大的影响。
1962年,张郎郎和一些同学、朋友们热衷文学和艺术,经常聚在一起看书、写诗、画画,形成了一个文学沙龙“太阳纵队”,张郎郎成为精神领袖。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同年受父亲和丁绍光装饰绘画的影响创作了一批画作,装订在一起,起名为《随梦录》。这段时期张郎郎写了长诗《燃烧的心》、独幕剧《对话》、电影剧本《孔雀石》和一本短诗集,其中最被大家喜欢的诗是《鸽子》。
1968年,张郎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
同年因为组织地下文艺沙龙“太阳纵队”,以“恶毒攻击中央首长”“里通外国”“阴谋叛国投敌”三条罪名被捕,蒙冤入狱。
1969年,在北京市看守所学习班用红蓝铅笔和信纸绘制《迷茫》和《往事》,后来同一学习班的范铸明先生将此两幅小画缠成线团带出监狱。
1970年被判死刑。传说张郎郎因为周恩来总理的一句“留下活口”而幸免于难。
1974年被改判为有期徒刑15年。
1977年12月30日被取保候审,回到北京家中。
1978年至198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员,院刊《中国美术》《世界美术》编辑。同期画了一批装饰绘画,以及很多以猫为题材的画。
1979年,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郎郎改判无罪。
1985年任《中国美术报》副董事长。
1986年任《九十年代》杂志专栏作家。
1989年作为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3年-1994年作为康乃尔大学东亚系驻校作家,同时在语言系教授汉语。
1994年-1995作为海德堡大学汉学系驻校作家,同时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
2002年-2012年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培养将要到中国工作的外交官。
绘画展览:
1987年,朋友孙昌华为张郎郎在美国缅因州立大学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 ,孙昌华在美国加州桑塔克鲁茲为张郎郎举办个人画展。
2011年12月11日-31日在798盛世天空美术馆举办“热情 . 红与黑”个展,展出版画作品15幅。
2017年7月8日-17日由秋醒楼画廊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协办、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张郎郎大型个人画展“一个文人的从心童画”,展出绘画作品60余幅 。参加开幕式的有一千余人,前来观看展览的人数超过七千人次。媒体报道:“张郎郎全新感觉的作品给当今绘画艺术带来了一次全新而巨大的视觉冲击”。开幕式当天举行了研讨会,专家、学者、著名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就张郎郎的绘画进行了学术研讨。著名画家艾轩、著名导演姜文等参观了展览。《人民网》《新华网》《雅昌艺术》《艺术中国》《凤凰网》等众多媒体对这次展览进行了报道。
2018年2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的记忆——大雅宝胡同甲2号文献研究展”展出张郎郎作品2幅。
2018年4月在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大雅宝胡同甲2号——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展出张郎郎作品1幅。
2018年12月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大雅宝胡同甲2号——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历史·现场“展出张郎郎作品3幅。
曾发表的艺术评论文章:
1979年在《邮票》杂志发表《从一张邮票谈德加》;
1990年在香港《九十年代》杂志发表介绍画家刘小东的文章《灼人的阳光》。
文学、艺术著作及相关奖项:
1987年小说《老涛的故事》荣获《钟山文学奖》最佳中篇小说奖。
1991年4月16日在最早的中文文学杂志网络版《华夏文摘》上发表文章。这是中国最早的中文网络文学作品,张郎郎也是中国第一个网上文学作家。
1992年由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出版文集《从故乡到天涯》。
2004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文集《大雅宝旧事》。
201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文集《宁静的地平线》。
2018年7月由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出版《郎郎说事儿》。
2018年10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张郎郎画集》。









当前展览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 | 线上论坛,十场!即将开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