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环节 | “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线上开幕
致辞嘉宾(录制):张永和、葛明、贺玮玲、龚彦、Renata Hejduk、Guido Zuliani、曾庆豪
时间:2021年11月12日(周五)10:00-10:30
第二环节 | 学术对谈:海杜克与我们——王骏阳与张永和对谈
对谈人:张永和、王骏阳
时间:2021年11月12日(周五)10:30-11:45
* 如有问题希望向两位讲者交流,请在微信后台给我们留言。
参与方式:

👈 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哔哩哔哩账号收看直播
活动流程
本周五,在“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展览对公众开放的前一天,我们将通过线上环节在上午10点提前为大家揭开展览的神秘“假面”。三位策展人张永和、葛明和贺玮玲,以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将分别在视频中为观众介绍本次展览的主角——美国建筑师约翰·海杜克,并分享策展理念和重要展品、文献,以及这个展览的缘起与筹备工作。随后,约翰·海杜克的女儿Renata Hejduk博士、海杜克在库伯联盟的同事和好友Guido Zuliani,以及海杜克的学生,现任教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的曾庆豪,也将分别通过视频,以亲切的个人视角,带领我们进一步理解集合建筑师、建筑教育者、建筑史论家、艺术家及诗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约翰·海杜克。
上午10点30分,PSA将以“海杜克与我们”为名,邀请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非常建筑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张永和,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王骏阳教授进行一场线上对谈,这也将是贯穿于整个展期的“海上假面舞”系列学术活动的第一场。
对谈介绍
对谈以“海杜克与我们”为主题,力图以一种更为个人化的方式——而不是书本或者理论的方式——切入对海杜克及其思想的认识。本场对谈中,王骏阳教授将从多种角度向策展人张永和进行提问,围绕他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赴美求学、教学、进行理论设计以及过去20多年在国内建筑实践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对海杜克建筑思想的认知和影响的讨论。然而,“海杜克与我们”中的“我们”不仅意味着对谈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当代中国建筑及其作为其未来的年轻学子和年轻建筑师。就此而言,对谈者希望将本次海杜克展览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中国建筑的困惑和希望。
对谈人介绍
张永和
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曾在中国和美国求学,于1984年获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建筑硕士学位。自1992年起开始在中国实践,1993年在美国与鲁力佳创立非常建筑。他曾在美国和中国的多所建筑学校任教。1999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教授;曾任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4年任美国密歇根大学伊利尔·沙里宁教授教席。2005-201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2011-2017年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
王骏阳
建筑理论家和建筑评论家,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相关展览

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协办:加拿大建筑中心、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特别支持: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策展人:张永和、葛明、贺玮玲
时间:2021年11月13日—2022年2月15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3楼
票价:免费
2021年11月13日至2022年2月15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将携手加拿大建筑中心共同举办展览“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约翰·海杜克(1929-2000)是20世纪建筑史中的独特个案,他既是著名的建筑师、教育者、史论家,亦是艺术家与诗人。虽然他关乎建筑的畅想及跨媒介实践多数付诸于纸本之上,但是其不遗余力的多重探索不断拓展了建筑学的领域,持续影响着多个领域以及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与艺术家。作为约翰·海杜克的亚洲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将丰富而翔实地呈现其绘画、装置、手稿、影像、文献资料,以及由东南大学师生为此次展览特别重建的大尺度“结构体”。届时,此次展览将如同一场漂流至上海的假面舞会,海杜克笔下的经典角色将逐一登场,在渐进、转瞬与回溯的舞步之间,在由建筑与多学科交织奏鸣的乐曲高潮之中,观者将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具,逼近海杜克的精神腹地与自治世界。
💃
展览揭幕倒计时
2天
// 当前入馆预约方式
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为有效防范疫情传播,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目前实施限流管理与入馆预约。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微信服务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入馆预约”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可至“入馆预约”—— “预约凭证”中获取二维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