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空间站成功举办了《真诰—鲁大东个展》,本次展览由道教青年学者袁宁杰作为学术指导,法国远东学院汉学家范华教授所提供的古代充满神秘文字和符号的道教法器。中国书法的象形文字的属性已然决定可以作为图像,尤其是道教的神秘文字更甚,作为世界艺术史图像史空缺的盲点,鲁大东以对传统融会贯通的吸纳,回应书法史上的各种语言形式上的典故,拓展书法史新的边际,以及他作为特殊个体与当下语境中的时空场域关系,给出了新的创作上的可能。在此我们以袁宁杰老师在《钦安殿原状》中的文章【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从学术的角度以飨读者。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王子林主编.《钦安殿原状》

北京:故宫出版社. 2021:829-848




【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文:袁宁杰


钦安殿所藏令牌,时间轴上自元至明清,空间上分属江左、江右及荆楚道法系统,从道法上归类于清微、神霄、酆都诸法,是研究内廷道教仪式,并借由仪式进一步分析地方与内廷道教互动的重要线索。



一 .令牌概述


(一)令牌是具体化的兵权


五代以前的道教仪式,以天师道、灵宝派和上清派为主流,不论是治病、祈福还是超度,主要是透过“朝静”和"上章”来实现祈祷目的。在“朝静”和“上章(刺)”中需借助“发炉”(祝炉)或 “出官”和“复官” “复炉”,将坛场内的静户、香炉、案几旁的功曹使者[9]、左右香官骑吏[10]或法师法箓中所佩之神请出人体之外,由他们转达法师的口启祈愿,或他们与法师一同上天呈章于老君,最后由今日日直曹官具体实现祈愿[11]。然而,经过“五季之乱”[12] ,复杂的道教仪式几近中断,在复兴过程中,继承了原有的道教教义和仪式,本土的一些地方信仰被吸收[13],加上密教的影响,逐渐产生一种强调内炼为丹,并将内炼外用成雷,产生祈晴祷雨、驱邪治病效用的道法—“雷法”。


[9]张超然:《天师道祭酒亲自上天呈章》,程恭让主编:《天问: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页171,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   在发炉过程中,往往以“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驿龙骑吏、侍香金童、传言散花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六人出”为起始,以存思的方法从体内请出诸神。例如,《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玉箓资度宿启仪》的“发炉”为“鸣法鼓二十四通,无上三天玄元始三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驿龙骑吏、侍香金童、传言散花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六人出。出者,严装显服,冠带垂缨。关启玄坛土地,方域神真。臣今宿启告斋,建坛蒇事。谨奏为入意其诸情悃,已录告闻。愿得太上至真道气灵宝慧光下降,流入臣等身中,令臣所启之诚,速达径御至真无极大道三清上圣昊天金阙玉皇上帝,东极慈尊青玄上帝道前”。《正统道藏》册15,页217,上海书店,1988年。

[11]《赤松子章历》,《正统道藏》册11,页175。

[12]《正统道藏》正一部《三洞修道仪》,《正统道藏》册 32,页166。

[13] 康豹论述了温州地方的瘟神“温天君”在宋代时期的信仰传播,以及由民间信仰的瘟神转化入道教雷法体系,并成为雷将的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考证。在雷法的体系内,有许多地方神信仰被吸收进入雷法的雷将体系。《道教与地方信仰一以温元帅信仰为个例》,《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4期,2002年。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上海城隍庙法师默运存神并以令牌潜将

与五代前仪式不同的是,雷法大多数仪式逐渐弱化或弃用原有的 “发炉” “出官”,而直接使用“雷部天将”作为道法实施者。雷法的道法逻辑,是先召合[14] “雷将”,然后向“雷将”三献茶或三献酒,接着宣读“意文”将驱邪、祈雨等内容传达给“雷将”,再“发遣”以驱使“雷将”去达成目标。与早期上清、灵宝法对“身神”的认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雷将”具有内外两层含义,外表含义多为星辰或天文概念的神格,内部概念则是与雷将对应的体内脏腑之 “气”。例如“先天一气火雷飞捷报应张使者”在外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化身[15],应廉贞星[16]所生;在内对应人体的“中黄” 或“脾”之气,善于开晴降雨、传奏章表。法师以自己内炼,炼化体内真炁,呼应在外的星曜之气,辅以灵符、秘咒,在桌角敲击令牌侧面为信号,便可召役天将。


[14]  雷法理论强调“法行先天大道,将用自己元神”(《清微道法枢纽》),认为雷将不仅存在于外部世界,亦存在于人体内部。在召将时,是人体的内气与外部的气所感召而得,故名“召合”。《正统道藏》册28,页669。

[15]    《道法会元》卷八四,《正统道藏》册29,页341。

[16]    《道法会元》卷八三,《正统道藏》册29,页330。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14 玉清微冲应令牌:底部有“唵吽吒唎”四字


早期文献中收录的有关令牌的内容,集中见于宋元“雷法”经典和著作,其中又以“清微令”和“五雷号令”两种最为常见。两者孰先孰后,实难考定,“清微令”只见于道法书籍记载,“五雷号令” 则被经文直接提及,见于《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以下简称《玉经》):“大帝[17]还坐长生殿,天帝地皇同坐玉舆,十方诸天悉有琼辇,诸天龙神各立陛阶。大帝默坐,良久咒曰:雷大雷二雷三雷四雷五,唵吽吽三檀那呕嘻唯咁哗哩咤。急急召汝名天下知,速至速至……少顷,五帅部众,龙兵虎骑,呼风啸雨,飞雷激电,散云霹雳,喧轰震动,闪烁霹雳。大帝敕五雷使者,击五雷号令牌一声,天地肃然,大帝于是说经。”《玉经》中称,在龙汉元年[18]的法会上,神霄真师[19]南极长生大帝宣演了一段召请五雷的咒语,并遣五雷使者击“五雷号令”使天地为之肃然,再开始讲经。经中强调咒语召雷的力量,而“五雷号令”因其“天地肃然”的功能,最初在道经中的性质或与鸣尺[20]相近。然而,就后世大多数的文献及现行道教仪式而言,令牌的主要作用在于“召将”和“遣将”两项功用。


[17]  此处指神霄主神,高上神霄长生大帝。

[18]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正统道藏》册1,页741。

[19]《高上神霄宗师受经式》《正统道藏》册32,页637。

[20]  鸣尺,亦名“净尺”,在官厅称“惊堂木”。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印·看云道人>, 鲁大东,4m*4m,2021,纸本水墨




(二)令牌的功能


1.召将功用

 

 “召将”即召请天将,雷法理论认为法师手持令牌,在空中书符同时击打令牌侧面可以召来天将(插图1),并使其现身,故称“令牌一下见真形”[21],部分令牌两侧刻有“令牌一下,诸将现形”之语。

[21]《法海遗珠》卷四〇:“七十六字战雷霆,诵须默念勿高声。但将六诀敲煞户,令牌一下见真形。”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1   上海城隍庙法师击令召将



雷法理论认为,在法师深厚内炼和精准宿曜计算的配合下,令牌是召请天将、差使符吏和驱使鬼神的信物[22],拍击令牌是请天将执行命令的信号。《上清玉枢五雷真文》[23](下称《五雷真文》)云:“凡行五雷大法,申发表章,祈晴请雨,止风祷雪,驱役神鬼,扫除妖气,行符治病,差使符吏,若不申明号令,则将帅不行,吏兵不肃。五雷大法中,若不师受法令,何以驱使鬼神,祈晴祷雪?”


[22]在清代龙虎山所出的抄本《崆崛问答》二十四问:“老天师有令牌否?答曰:老天师授太上印剑,剑即令牌也。鬼神不伏, 飞剑斩之,故发令之际,按剑一下,则邪鬼慑伏。后因命诸弟子代行法事,此剑不能遍付诸生,故用枣木刻剑形于上,以代用之。老天师无其他令牌也。”

[23]《道法会元》卷五七至卷五九,《正统道藏》册29,页149〜165。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 《黄箓科仪》卷一页四七(“疾” 字右空心矩形表示“正下令牌”) 



2.遣将功用 


    “遣将”,亦作“发遣”,即在雷部天将到坛后,法师透过宣读“意文”传达本次法事的目的,再使用令牌朝天将发出具体指令,施展驱邪、治病、祈晴、祷雨等威灵。例如,《正一吽神灵官火犀大仙考召秘法》[28]中对令牌在驱邪法事中“遣将” 作用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左手元帅印,右手令牌指住长空,喝:’火鸦白蛇疾’。又法,存火鸦,一阵化十阵,百阵化万万阵,围绕患人家宅。或病人身。却用令牌照起白蛇马充与吾冲倒。如不倒,用金砖打倒。急用桃条或砖石,存泰山压倒,召无面目将军打拷,乃放,任意行持。” 


[28]《道法会元》卷二二二,《正统道藏》册30,页381。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清代 ,神像装藏“意旨”。此意旨类似巫教的“鬼名经”,上书各种兵马、雷神符咒,请千千猛将、万万神兵前来拥护此像,是希望神像有灵有准之意义。(范华先生藏品)




(三)令牌制式及制作

1.令牌形制

令牌种类繁多,尺寸各有不同,但是造型基本一致。其外形是遵循“天圆地方” 宇宙观,上部微微凸起呈现“天穹”的圆弧状,下部保持方形以象坤舆[29]。尺寸方面,《五雷真文》中记“五雷号令”长三寸,阔二寸九分。《黄箓》与《金书》则均记载为五寸五分,这个数字具有易经“大衍之数” [30] 寓意,阔二寸四分则象征了和 “正一平”[31]有关的二十四节气,厚五分亦同五行、五方及五星等象征含义。


[29]  《道法会元》卷五七《上清玉枢五雷真文》,《正统道藏》册29,页155。
[30]     “大衍之数”出自《周易•系辞•上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后以五寸五、五十五等数应和“天地定位”的“大衍之数”。
[31]   早期天师道,将一年平均分的二十四节气视为“正一平”,并视为阴阳二气在一年内的变化过程。


2.令牌材料
    

令牌的选料颇为考究,文献中多见桃木、枣木、柏木或玉石等具宗教意义的材料,在传世的实物中又有一部分为梨木、银杏木雕刻而成[32]。桃木被认为具有驱邪效力,在五代前的道教中便被用于刻造法印,后来普遍用于道教法器[33]制作。


[32] 《上清玉枢五雷真文》,《正统道藏》册29, 页155。
[33]  早期对桃木驱邪的崇拜可见《淮南鸿烈解》;《道法会元》卷一五七、卷一七一,《正统道藏》册29,页830。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4  《黄箓科仪》卷一页四六(著录发遣温天君内秘)


3.令牌纹样

令牌的纹样,经过长久的发展,变得愈加丰富。现存的令牌,主要的组成部分有 人物、文字、符咒、讳字、星辰,产生了正人背符、正人背字、双面符字以及图文并茂等种类。

人物主要是雷法中崇拜的神灵,可分为“辖神”与“役神”两类,前者主要是统管雷部的大神例如斗母、天皇或天师,后者多为受调遣的张使者、王灵官、殷天君等。文字则多见正书“五雷号令” “天皇号令”,背书“总召万灵” “总召万神” 等字,两侧则有“霹雳一声,诸将现形”或“令响一声,诸将现形”,上下则写有 "生""煞"等字。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明代,道教法器 天皇号令牌, 令牌“天皇号令”是调兵遣将、召役雷神的法器。正面人首蛇神为“万雷帝主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以“天皇”之力号召雷神降临法坛。背面为“火龙蟠剑”,此剑为“天罡星”之威神显化。(范华先生藏品)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左:<反怼符>,  鲁大东  0.3m*1.35m 2021竹帘水墨 ;右:<福祸符>,鲁大东  0.3m*1.35m 2021  竹帘水墨



符图则是根据传承法系不同而定,常见的是清微符五阶:一符,二章,三经,四书,五道;神霄令牌,多见神霄法中的有抽象人物形象的“人形符”及相应咒语;酆都法虽曾有“酆都正令”[36],但是传世之物多刻酆都法中咒语或“九泉号令符”。

[36]《道法会元》卷二六五“尝于郑公知微处,所持酆都正令,其运令格式咒语,行用大段不同”,《正统道藏》册30,页624。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鲁大东,龙王,玉皇,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纸本水墨,4m*2.3m,2021

讳字是道教后期一种特殊的符字,用一些汉字部首,例如鬼字旁、雨字头、火字旁等组成的难辨的“类汉字”,用一个讳字来代表某一尊神,例如“三清讳” “玉皇讳” “三光讳”和“紫微讳”等。令牌上的星辰主要是由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以及二十八宿组成。这些人物、符咒、汉字以及星辰图案综合在一起,则形成非常繁复的图文并茂令牌。




(四)钦安殿令牌的不同法系特征

雷法,主要有清微、神霄、天心及都诸法,学术界曾以清微派、神霄派的门派概念加以说明,但事实上古人缺乏硬性的“宗派”概念,反多用修行和施用层次的“法阶”概念。远在陆修静时代,上清与灵宝已经区分出次第而传授与弟子,后世更将雷法区分出“三十九阶”,《道法会元》目录的编辑即与“法阶”相互印证。




1.清微法系令牌

清微符继承“云篆”[45]基本特征,但稍加注意便会发现,相比“云篆”的正方形,清微符更显修长,并多含圆形符号,尤其以封闭的小圆圈见别于灵宝经云篆。灵宝经的“云篆”通常大篇幅出现,并且其译文多是《灵宝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的原文。清微法的符虽有短篇幅出现,但除去“十字天经”等可辨外,多无经典译文底本。


[45]  “云篆”是道教特有的符字,认为是云气在天空中所结之文。《道门大论》曰:“一者阴阳初分,有三元五德八会之气,以成飞天之书,后撰为八龙云篆明光之章。”同时说:“篆者,撰也,撰集云书,谓之云篆。” 灵宝法传有《云篆度人经》一部。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12 玉清微冲应令牌 : 本令符文见于《清微元降大法》之清微冲应洞章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凡尔赛> 鲁大东 扇面水墨 0.22m*0.28m 


     同时,清微的符字具有多样性,同一个字在不同的经典中记载不同,甚至同一部经典内的同一个字亦有多种符字写法,造成了令文辨读障碍。目前,钦安殿内带有明显清微法风格的令牌共计有9方,可透过符文确认一枚为“清微令”,一枚为“天一令”,其余令牌大部分可在清微法集合中找到符文相仿之符,但难以细加印证。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6 玉清微令牌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9 《清微符章道经》著录清微令式


玉清微令牌(插图6):  其制《道法会元》有详细记载:“右令两傍高六寸四分,顶拱起三分,横阔二寸八分,厚九分。” [46]其正反面符字与书中记载基本吻合(插图7), 然其文含义失考。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方推测为元代的玉质填金“清微令”相较,正面“清微令”符文细窄,背面符文基本相同。


[46]  《道法会元》卷五,《正统道藏》册 28,页706。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7  《大成金书》内叶著录令牌图形

玉天一令牌(插图8):正面书“天一令”符,背面书一“令字符”,详见《清微元降大法》[47]及《清微神烈大法》中所载“天一令符”(插图9)。《清微神烈大法》还提及该符具有“保蚕解酒”作用。此种令牌坊间极为少见,钦安殿保存之实物意义极大。


[47] 《清微元降大法》卷一六,《正统道藏》册4,页229。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8 玉天一令牌


2.神霄法系令牌

神霄法,出现于北宋末年,以徽宗时期的林灵素、王文卿为代表。该法形成较为复杂,笔者推测历代不同的神霄祖师传出了数种道法,但皆以“神霄”为名。从文献和现存仪式而言,该法沿袭早期灵宝经的内容,并加入雷霆三帅的策役为特色,注重外在的煞曜推演与内在的真气炼化,即强调内修为丹、外用成雷的理论。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15 木天皇号令牌



木天皇号令牌(插图15、插图16):属神霄法使用。正面神龛内浮雕“勾陈天皇大帝”人首蛇身像。天皇左手托日,右手仗剑,蓬头獠牙做忿怒状,双眼及舌均可活动,周围以“讳”环绕。“讳”是道教的特殊符字,以一个“讳”来代表特定的神,例如此令顶部的"【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代表三清的“三天内讳”[51],其下的讳字为具有“西河法”[52]格的元阳上帝(中)、铁师上帝(右)、玄元上帝(左),再下为玉皇(中)、天皇(右)、紫微(左) 讳。在天皇神龛两侧,有雨字为头,门字为框的“天皇系”讳字,中间可辨“天皇 御政万神疾摄”[53]以及“天敕天奭晶精湿赫”,天皇神龛下还有雨字为头,耳字为底的“熠”(星主讳)、“记”(天父)、“免”(真王讳)三字,周围以36枚 雷字环绕,象“三十六雷”。

[51]  此三字在不同的道法书中有不同解读,《道法会元》中《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卷七六、《帝令宝珠五雷祈祷大法》卷一一O 称其为“三官讳",而后世多以此为“三清讳”,故列于最高。

[52]  神霄法分支,以“汾阳萨客”萨守坚为祖师。

[53]《道法会元》卷一六一称其为“天 皇御座符”用于“辖雷”,《法海遗珠》卷九“剑尖符”需在其背部“朱书”。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16 木天皇号令牌



反面正中为阳刻“天皇号令”[54]符字,下有“作用”一团,中填斗母讳“矣含”字。顶部有雨字为头,口字为旁的“甘”“毕”“利”三字,分属元始、道君、老君的“三清讳”,下有“炓”(天罡)、“晅”(太阳)、“朒’(太阴),再下分别为星主讳(中)、斗母阳讳(右)、斗母阴讳左),在“天皇号令”符底部排列有玉皇(中)、雷尊(右)、天父(左)。天皇号令两侧有二十字秘咒成对联状排列,外围以二十八宿环绕。令牌顶部有“心神内讳”“唵吽吒唎”加一“敕”字组成,底座刻有五方五帝讳“合明天帝日”。两侧有“雷威才震霹雳摄”“亨轰滑辣究竟摄”和“天皇伽耶霹雳摄”“轰天霹雳敕煞摄”。此种令牌,目前在江西东北部、江南长三角等近代张天师以及龙虎山上清宫法官较为活跃的区域仍有沿用,更有趣的是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亦陈列了一枚旧藏的天皇号令,其形制、施漆与钦安殿所藏一致,而且双目及舌头均可活动。正面中为天皇像,左手托日轮,右手仗剑,人首蛇身相貌。像左为门字框“太冥元阴凝天”,像右为“天皇伽耶霹雳摄”。反面写有“天皇号令”左右挟南北二斗,上有“三清讳”及“三光讳”。


[54]《崆峒问答》:“二十五问:今有天皇使者令牌,何也?答曰:宗师将天皇使者符刻而用之,取激剥之意,非祖之制也。”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17 木天皇号令牌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18 《六一飞捷秘法》著录天皇内号图形


木天皇号令牌(插图17):为施行“神霄法”所用。正面“天皇符”(插图18),上有“玉皇讳”及“祖号”“敕号”[55],上贴有红纸签“此令牌召神除邪用好”。背面顶部刻“玉皇亲机”或曰“天皇内号”[56]。左右为“太阳讳”及“太阴讳”,下刻“天皇咒”:“天皇上帝,南极至真。火焰之祖,勾陈之尊。铜头铁面,人首蛇身,口吐毒气,盘绕昆仑。九天所主,三十六禽。上至九天,日月星辰。中为五岳,城隍之神。下至河海,十二泉扃。北都九垒,水陆阳冥。神拒者灭,鬼拒者倾。命令到处,无敢不遵。天神地衹,不得隐形,敕符所至,御座亲临。敢有不顺,化作微尘。急如天皇伽耶霹雳摄。符到速至,呪到速临,令到速行。” [57]


[55]《正统道藏》太平部《法海遗珠》 卷六“昏黑列宿符”,卷九“封山召龙符”,《正统道藏》册26,页753。
[56]《法海遗珠》卷四〇称其为“天皇内号”并注其意为“雷霆号令,急如风火”,《正统道藏》册26,页954。
[57]《道法会元》卷八三、卷一一六, 《正统道藏》册29,页333。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19 木祖讳令牌

木祖讳令牌(插图19):正面右上方贴有红签,上书“北方敕镇法坛用”。上刻符图一道,与神霄法中“祖讳”[58]或“使者号”[59]基本吻合,外以“后天八卦”环绕,其形制有别于一般“令牌”,背后有双团龙纹,从红签上的内容推断,是在斋醮仪式用敕镇北方法坛所用。

[58]  见《正统道藏》正一部《道法会元》 卷八四谓之“祖讳”,卷九一 “召雷雨造化” 中称为“号令”,与清娄近垣所编《梵音斗科》“元始金光讳”亦十分接近。此三篇皆与神霄法奉斗母之命召遣张使者有关。《正统道藏》册29,页340;《梵音斗科》,故宫博物院 编《故宫珍本丛刊册》522,页320,海南出版 社,2000年。
[59] 《法海遗珠》卷一六记载该“使者号”的使用方法,《正统道藏》册26,页814。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0 木斩勘令牌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1 《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著录信符

木斩勘令牌(插图20):为神霄法分支高上神霄斩勘法所用。原有纸签已经脱落。其符与斩勘法中“信符”[60](插图21)高度吻合。《法海遗珠》记“遣咒”:“太乙冥冥,准敕奉行。雷霆猛吏,不得容情。如违尊命,冒犯天刑。驱雷速发,禀令奉行。“[61]


[60] 《道法会元》卷六二《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正统道藏》册29,页 181~182。
[61] 《法海遗珠》卷六《三宫内旨》, 该咒在“禀令奉行”后尚有“辉光返照,太乙之精……风火无停,急急如律令”29字,此29 字在《道法会元》卷六二记载为“敕咒”。见《正统道藏》册26,页759;册29,页183。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3 木欻火令牌


在《三宫内旨》中,更明确指出此符为“辛天君信符”(插图22)。信符犹如信号,焚烧此符,辛天君即会闻召而至,由此将该符刊刻于令牌之上亦是借用其“信”之功。

该符附有“敕符咒”: “太乙玄冥,禀教奉行。雷霆将吏,不得容情。如违吾命,冒犯天真。祛雷速发。准令奉行。” [62]

[62]《法海遗珠》卷六《三宫内旨》《正统道藏》册26,页759。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不结婚就无法收场> ,鲁大东,0.22m*0.28m ,2021,扇面水墨




由于《斩勘法》逐渐式微,此款式令牌已极其罕见。

木欻火令牌(插图23):属神霄法令牌,正面则有“雷霆都司火律令”[63]八字,其下有双排各刻八字“天声天声,震动万灵,霹雳一震,随令律临”为召请咒。背面刻:“天敕天摄天灭,地敕地摄地灭速风炩。”该咒能号召“敕差火横天霸邓伯温立至。” [64]

[63]   《道法会元》卷一四六称雷霆欲火邓天君与正面腥烟符的秘咒呼应。其中的“雷霆都司”系雷霆一府二院三司之一,属上天司雷将之部门,举凡召役雷将皆需禀其司额;《法海遗珠》卷四一称:“大一都令——天声天声,震动万灵,霹雳一声,随令降临。”《道法会元》卷二一三则称此为“召请咒”:“天声天声,震动万灵。霹雳一震,随律令临。”
[64]   《法海遗珠》卷二九《上元重明九斗阳芒火铃符法》绘制“邓帅霹雳腥烟符”(下简称“腥烟符”)所用“秘咒”。邓帅,即邓燮, 字伯温,又名“律令”为“神霄法”系统“三帅”之首。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4   木欻火令牌


木钦火令牌(插图24):该件与插图23基本雷同。在“天敕天摄天灭,地敕地摄地灭速风水令”的基本符文之上,加入“三清讳”,周围加入二十八 宿的动物神名[65],与一般令牌只用二十八宿名略有差异。背面顶部有“五帝讳”中有“雷霆歛火令” 与插图23也类似,下方接双排各八字“天声天声,震动万灵。霹雳一下 ,随令律临“,周围以“三十六雷讳”环绕。该令顶部有道祖(中)玉皇(右)紫微(左)三讳,左右各有日月星“三光讳”“心神内讳”以及南斗、北斗讳。


[65]  二十八宿的动物排列为蛟龙貉兔狐虎豹、獬牛蝠鼠燕猪貐、狼狗雉鸡乌猴猿、犴羊獐马鹿蛇蚓。例如“心月狐”即东方心宿动物为狐,“房日兔"即房宿动物为兔。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2 <三宫内旨>著录辛天君信符



3.酆都法所用九泉号令牌
 

该法令牌式样有六,以“酆都令”统称,最主要包含酆都号令及酆都正令两者。前者“用枣木长五寸,阔二寸四分,厚八分,以六丁日雕成”[67],并附“敕咒:酆都号令,万神咸听。上至九天,下及幽冥。吏兵猛将,有令敢停。拒逆违命,法有常刑。急急如酆都大帝律令敕”。后者据记载由郑知微所用,需要与《黑律》配合,方能如法发挥作用[68] 。该令具有肃杀之气,所以需要选择癸亥日及诸亥日,十恶大败日,受死日等具有强烈“肃杀”含义的日子雕凿。在木材选择上枣木、柏木、枫木、桃木、梓木为上,其他木不得用之,犯者临事不成。该令还有明确禁忌,即不可将令传与破伤形体髡流之人。


[67]    《道法会元》卷二六二,《正统道藏》册30,页603。
[68]    《道法会元》卷二六二,《正统道藏》册30,页603。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5 木酆都九泉号令牌


木酆都九泉号令牌(插图25),正面刻“九泉号令符” [70](插图26),上下刻都将吏“魏伯贤”“邓光远”之名,“魏”与“九泉号令符”之间有秘咒。背面顶部刻有三台、七星的星象图,下有“帝、庄”二字,“帝”代表“北极紫微伏魔大帝”,“庄”则代表“天蓬真君”,下刻:“吾乃 天帝所使,奉命紫微。号令九泉,法遵黑律。周游三界,讨伐魔兵。当召四值,立坛关召。三官所掌,九府四司。巨天力士,执罚神兵。司命、司录、司功、司杀、司禁、司伐,百二十曹,七十二拷勘官君将吏,三界大魔王,泰玄肃煞吏兵,速离北府,急出溟泠。各掌本职,尽出九幽。令行风火,速至坛前。急急如紫微大帝敕,直坛降圣,助吾真炁,听吾令行。一切判吏,听行指挥,速降真灵。疾。”[71]然后接以以内外三层线条的矩形,中间第二层刻“六宫都使”,中心的矩形内“六宫魔王”,下部有串联起来的九星罡图,再下有“敕咒” 一条:“玄冥大将,四臂三头。左辅披发,头戴骷髅。颜如蓝靛,统领兵头。前后犄角,似水如流。九狱主吏,各执戈矛。呼吸云雾,鬼哭神愁。考召祸源,不得停留。酆都符命,火速擒收。吾今发用,要见踪由。行符召将,捉鬼无休。急急如律令。敕。”


[70]《道法会元》二六一《酆都车夏二秘法》,见《正统道藏》册30,页598。

[71]《道法会元》卷二六六《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召将变神诀法》,《正统道藏》册30,页631。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6  《酆都车夏二秘法》著录九泉号令符

在背面的上部和下部的左右两边,各书写了 “天蓬都狱” “天猷都狱”“翊圣都狱”和“佑圣都狱”,俨然如酆都狱一般森严罗列。此令沿中缝打开,内含一小型 “子令牌”相合则为子母令。子牌刻有酆都法代表日月[72]、二十八宿[73]之符文。


[72]   左右两圆圈,《道法会元》卷 二六二。见《正统道藏》册30,页604。
[73]   己字型,《道法会元》卷二六二。见 《正统道藏》册30,页604。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镇宅图>,鲁大东,0.6*1.3cm,2021,纸本水墨




4.  灵宝法所用"玉清总召万灵符命"牌

玉清总召万灵真符令牌(插图28),由于灵宝本无令牌,故而刊刻令牌需借用灵宝法早期具有召请性质的符咒。该令正面为《上清灵宝大法》[75]、《灵宝玉鉴》[76]等书记载的“玉清总召万灵真符”,此符原为举行法事时焚烧的灵符,后用于刊刻令牌。目前在湖北地区,部分传承灵宝法的道士还多沿用此令。正面刻“玉清召役万灵符”,背刻《总召咒》:“玉清宝玺,敕付仙卿。秉符执节,召集天真。三界齐到,万神同钦。天皇上帝,梵炁流晶。金光四集,曷敢不临。违符逆命,上有宪刑。速奉元始敕女青韶书律令。


[75]  宁全真本《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七五,《灵宝玉鉴》卷八均收录此符,题名为“玉清敕召万灵符”。
[76]《正统道藏》正一部《道法会元》卷九四“召陶元帅咒”后附六道符讳,其中第二至第四道与图版225本净尺上高度相同。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7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著录玉清敕召万灵符命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8   玉清总召万灵真符令牌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29   木净尺



5. 其他


木净尺(插图29),此件五面有符,形制不同于普通令牌,即一种功用类似惊堂木的道教法器。斋醮中,高功代表天尊说法或代祖师嘱将,至关节处鸣尺镇堂,面上刻四道符,其符与召“陶元帅”有一定关联(插图30)。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插图30   《雷霆欻火张使者秘法》著录召陶元帅所用秘号





— 袁宁杰 


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师从柏夷(Stephen Bokenkamp)研究唐前道教。教内师承正一派耆老薛明德(宏旻)先生,法名鼎杰。主要从事道教仪式以及文物相关整理与研究。现任“全国道教院校统编教材”主编、《中华续道藏》“道书鉴定委员会”委员、茅山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扫描二维码

进【空间站】微店

购买鲁大东作品~~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扫一扫关注中国北京空间站」

来自宇宙时空的前沿现场: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空间站】鲁大东个展「真诰」学术主持:袁宁杰《钦安殿藏道教令牌初探》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