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图
(北宋)赵佶(1082~1135)
绢本设色
138x5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瑞鹤图》描绘的是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彩云缭绕下的汴梁宣德门,是赵佶难得的诗、书、画具为上乘的书画珍品。画后有作者赵佶以瘦金书自题,所述之事与《宋史·仪卫六》载“政和二年延福宫宴辅臣,有群鹤自西北来,盘旋于睿谟殿上,及奏大晟乐而翔鹤屡至,诏制瑞鹤旗”相互印证。
画面中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其中两只立于殿脊之上,并呈对称回首相望状。右侧一鹤稳立,扭头作引颈高歌状,与众鹤呼应;左侧一鹤则立足未稳,姿态生动,颇具动感。众鹤呼应呈环形,围绕着屋顶上空盘旋翱翔,神态各异,姿态优美,有的昂首仰望,有的曲颈回首,各尽其态,栩栩如生。空中仿佛回荡着悦耳的仙鹤齐鸣。天空用石青色平涂,顿使玉宇澄清,映衬出白鹤的圣洁与华贵。屋檐结构缜密,笔致匀停,整件作品透露出一种清俊有神、细致潇洒的情调。
徽宗赵佶信奉道教,以道治国, 自称道君皇帝。《瑞鹤图》画面充满了道家的宁静与预言。蓝天祥云,鹤舞于金色的殿顶,是徽宗对于天地人合一之解。一方面,皇宫殿宇端端正正置于画面下方,均衡对称,留出三分之二湛蓝天空,正大光远,大气天成,颇具皇家风范。另一方面,仙鹤有表明志向高洁、品德高尚之意,又是代表长生不死的神禽,以此“祥云瑞鹤”来隐喻王朝的吉祥。
画后作者赵佶以瘦金书自题: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欝,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逦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
清晓觚稜拂彩霓 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 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 岂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当丹阙 故使憧憧庶俗知
御制御画并书 天下一人
这种祥瑞的景象,对于当时已经风雨摇缀的王朝来说,是多么难得!赵佶用他最擅长的手法,来记载这一刻,希望给风雨中的帝国带来真正的祥瑞。然而,这样一幅展现太平盛世、预示祥瑞之兆的作品,却没有给国运日渐衰败的北宋王朝带来任何转机。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帝国,遂尽掠九十二府库160余年所积藏的金银财宝、书画珍玩等,连同徽、钦二帝及皇族、臣僚三千余人席卷北去,《瑞鹤图》也难逃悲惨命运,散落民间,后由元胡行简、明项元汴、吴彦良等人递藏。清入内府,倍受诸帝珍爱,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玺印,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之中。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溥杰为名,连同其他一些书画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1945年8月17日,溥仪随身携带数箱珍贵书画及珠宝玉器欲乘机逃往日本,途经沈阳时为人民解放军及苏军截获,此批重要文物随即被护送到东北银行代为保管,其中就包括《瑞鹤图》。1950年,劫后余生的《瑞鹤图》等一批清宫散佚书画入藏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终得安生。
本平台收集甄选了近
2T
高清版古代书画资料
后续将会陆续刊发一些
并在每篇后提供当篇的免费下载链接
▼
您也可以
一次性将这些资料打包收入囊中
▼
| 广而告知 |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时代
这一次
大唐之美
由齐东方等一线学者名师领衔
特邀服饰、书法、瓷器等方面术业专攻的杰出代表
从多方面给您展示唐代之美
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唐代艺术史
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
这一次
宋之美
从瓷器、建筑、绘画、书法、花笺、
服饰、石刻、宋陵、赏石、苏东坡艺术
全面反映宋代的艺术成就
可谓国内首次
欢迎扫码了解
《梵物志》
属于漫谈性质的经验分享
是太阳很大(阳新)多年来对造像研究的总结整理
书中有理性的分析
也有很感性的描绘
关于造像的审美认知、断代、真伪鉴别等等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