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璃是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而成的釉料。其烧制大致分选料、塑型、素烧、施釉、烧釉等五道主要工序,素胎的烧制温度大约在一千摄氏度左右,烧釉在八百摄氏度上下。
琉璃制作的物品多为佛教用具,唐朝宫廷建筑中已经使用了黄绿琉璃构件,辽宋金元时期琉璃的生产与使用更加普及。明朝是三彩琉璃发展的繁荣时期,烧制物品的品种包括建筑构件、日用器具与宗教造像等,其烧造地点除南京、北京、湖北、安徽等地的官窑外,还有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地的民窑。
故宫博物院慈宁宫雕塑馆展出的四尊明代河南钧州神垕镇匠人的作品,对研究明代三彩琉璃提供了新的资料。
明 三彩琉璃观音菩萨像及局部(发愿题记)
高134厘米 宽68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观音头戴宝冠,冠上有化佛,宝冠外罩巾。观音上身内穿圆领衣,胸饰璎珞,外穿袈裟,下身穿长裙,裙腰处系带,袈裟与长裙边缘处饰花草图案。观音手腕饰钏,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山形座上。底座前原有坐骑狮吼,已失。正尊琉璃像的琉璃以绿、黄为主,像背部刻有「功德主胡□明、黄氏妙容,长男胡应琦、胡应林、胡应山、胡应朝,男妇妙果、妙镇、妙缘、妙全」、「成化二十一年七月吉日造」等发愿题记。
明 三彩琉璃文殊菩萨像及局部(发愿题记)
高134厘米 宽6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文殊菩萨头戴花形冠饰,冠饰上有化佛。额间有白毫(白色毫毛),修眉细目,双睛微向下视,直鼻,小口,大耳,面相庄严。文殊菩萨身穿袈裟,下着长裙,裙腰处系带,袈裟与长裙边缘处饰花草图案。菩萨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下为山形座。底座前有坐骑狮子,菩萨像背部刻有「修造僧人圆通系山西平阳」等发愿题记。
明 三彩琉璃普贤菩萨像及局部(发愿题记)
高134厘米 宽6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普贤菩萨头戴花形冠饰。额间有白毫,修眉细目,双睛微向下视,直鼻,大耳,面相庄严。文殊菩萨身穿袈裟,下着长裙,裙腰处系带,袈裟与长裙边缘处饰花草图案。菩萨结跏趺坐,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残缺。菩萨像配山形座,底座前有坐骑白象,像背部刻有「河南道汝宁府汝阳县黄里保栗□□舍施盖堂,地主胡□明在外,计□花名,胡泰广室人李氏清净,刘志广室人吴氏,李纪室人籣氏,女善人万氏四姐,黄喜同男黄贵,闵琥室人杨氏,吴连通室人陈氏,黄钺室人郑氏,共成普贤菩萨一尊。钧州神后镇琉璃匠人刘振、男刘瑞示」等发愿题记。
上述三尊三彩琉璃造像是明朝流行的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的组合形式,文殊居左,普贤居右,观音居中。从现存发愿题记可知,它们是由僧人出任化缘师,由家庭或者邑义(又称义邑,北魏初至隋唐间中国北方以在家佛教徒为中心,以营造佛像寺塔等为机缘而结成的信仰团体)组织捐善款烧造的。三彩琉璃观音菩萨像的发愿题记中的妇女皆用法名,说明此地民间有世俗佛教信仰组织,也就是我们在造像题记中经常能看到的「邑义」。这种邑义组织的构成多以地域为中心,人员构成或为家族式的,或为村邑式的,甚或以性别区分。上述发愿题记反映出在这些邑义组织中以女性居多,她们是实际的信奉者与供养者。
明 三彩琉璃罗汉像
高121厘米 宽6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罗汉面颊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口微闭,大耳,为一年轻僧人形象。罗汉内穿交领衣,腰间系带,外穿袈裟,袈裟以绿、黄为主,边缘饰精美的花纹图案,衣纹简洁自然。罗汉结跏趺坐于山形座上,其身后墨书「功德施主杨□同张氏,化主道济,匠人刘□。成化二十一年十月初一」等发愿题记。
《中国文物报》2011四月27日刊载李伟男、李东黎先生《「再生」的三彩罗汉》一文,介绍了藏于河南南阳武侯祠的十八尊罗汉像,其中两尊刻有发愿文,一尊发愿文为「成化二十年仲秋吉日造,信士人党磷妻景氏,化主道济,匠人刘镇」。另一尊发愿文为「成化二十年仲秋吉日造,信士人郭弥勒佛一尊,化主道济」。其像高均在125至130厘米之间。这些罗汉像原存于南阳东南二十余公里的云罩寺,后移入武侯祠。比对高度、构图、塑造技法、发愿文等,可以确定故宫博物院所存这四尊琉璃像与南阳武侯祠所藏十八尊罗汉像应出自同一化主,即僧人道济,而匠人则为刘镇(振)、刘瑞示父子,其时间仅仅相距一年。据《钧州志》记载,钧州(今禹州,属豫中地区)在明朝例有琉璃匠人服务于官府,为宫廷烧制各种器物,嘉靖三十三年时钧州有匠户三百三十三户,其中琉璃匠达七十五户。可见有明一代,钧州地区借助官方技术,琉璃烧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传统,特别是在佛教造像方面。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
| 广而告知 |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时代
这一次
大唐之美
由齐东方等一线学者名师领衔
特邀服饰、书法、瓷器等方面术业专攻的杰出代表
从多方面给您展示唐代之美
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唐代艺术史
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
这一次
宋之美
从瓷器、建筑、绘画、书法、花笺、
服饰、石刻、宋陵、赏石、苏东坡艺术
全面反映宋代的艺术成就
可谓国内首次
欢迎扫码了解

古建之美
特邀国内顶级院校专家学者和活跃的民间古建筑大咖
共同打造“0基础读懂中国古代建筑”的系列专题课程
以飨热爱古代建筑的朋友
本平台收集甄选了近
2T
高清版古代书画资料
会在本平台陆续刊发一些
并在每篇后提供当篇的免费下载链接
您也可以
一次性将这些资料打包收入囊中
《梵物志》
属于漫谈性质的经验分享
是太阳很大(阳新)多年来对造像研究的总结整理
书中有理性的分析
也有很感性的描绘
关于造像的审美认知、断代、真伪鉴别等等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