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BCAF荣誉支持青年作家李娟代表作《冬牧场》英文版的国际合作与宣传。《冬牧场 Winter Pasture: One Woman’s Journey with China’s Kazakh Herders》将于2021年2月23日在美国正式上市,由纽约群星出版社(Astra Publishing House)旗下的新锐文学出版品牌Astra House出版和发行。

在《冬牧场》英文版出版之际,BCAF邀请了李娟和杨云苏两位女作家交流了她们对于这本书的感受,以及对于文学写作的热爱。

对谈作家简介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作家李娟生于1979年,曾获“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等,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非虚构长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其鲜活灵动的文字被誉为“吹向文坛的清新之风”。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杨云苏,笔名故园风雨前。70后女性。散文集《幸得诸君慰平生》《巷里林泉》作者曾从事记者及纪录片编导20年。2016年转行写作。其作品文字朴实口语,多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对人物和风景的描述尤其富有趣致。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主持人:两位作者是怎么认识对方的呢?
 
杨云苏:这个问题我先来讲吧, 10年以前,我在一本期刊上读到了一篇文章,要表达当时的感受的话,可以说是“惊骇”,我至今都记得那种强烈的感受。后来同别人吹捧这篇好文,反而受到了大家的嘲讽:“你竟然不知道李娟?”(笑)。对,我就是在这样的责问声中,有了对她最初的印象。
 
李娟:我是通过读者推送给我的一篇她的微博开始了解她的。我和她写作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怎么说呢,我非常羡慕她文字里的轻松感。写作是我唯一能做好的事情,也是我很喜欢的,却很艰难的事。所以看到她的文字的时候,像是给我开了一扇门。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杨云苏作品《幸得诸君慰平生》

杨云苏:我经常听别人讲,写作是要靠天分的,每次听到这个话,我就想发脾气。难道文字不也是从身体,从血液里,历经艰难,呕心沥血,哺育出来的吗? 天才就可以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写出来的吗? 你常常会被人称为是天才型作家,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李娟:我也挺赞同的,写作天赋当然重要,但是坚持和野心也很重要。所以我就很好奇了,我觉得你写的好轻松啊,什么都不会顾及,我很羡慕这样的状态, 你真的是这样的吗,还是你主动地去有所避免呢?
 
杨云苏:你的猜测是有道理的。我觉得我写的东西有时候不是那么真诚(笑),就像平时人际交往一样,或许我不太敢流露不愉快的东西,我是有避免去谈一些东西的。  

李娟:可能我表述得不是很明确,并不是指避免去谈论一些痛苦的东西,而是你在谈论所有苦痛的时候都能够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去表述,写得没有顾忌。
 
杨云苏:我自己看自己倒不是很能看明白,或许过几年可以(笑)。

杨云苏:我最早看李娟的文字时还是一个记者,第一本读的书就是《冬牧场》,可惜没有读完。我父亲也读过这本书,特别喜欢居麻这个人物。他是个画家,脑海里自然就会生成居麻这个人物的画面,他还联想到了梵高画的一个邻居也姓居(《唐•居大爷》里的居大爷(笑),我认为居麻就这模样儿这个形象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冬牧场》实拍图 豆瓣评分9分 入围豆瓣读书Top100

李娟:你没有读完我的作品对我来说其实是庆幸的事(笑)。如果你读完了,就能大至了解我写作的变化和脉络,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套路。我最初的写作是真的不好(笑),有很多中二的情感堆积,急于自我表现。如果真的有人看完我所有的作品,在他面前我会怪不好意思的(笑),有点像没有穿衣服一样。还有,你之前说到关于“天才”的话题,我觉得我反而是一开始并不算惊艳,只是越往后写越踏实,越写越心安,越觉得对得起自己和文字。应该算不得天才。至于你爸爸说的“冬牧场”的“地精”,其实,我的文字可能很大程度占着题材的优势,这个题材很少有人去写。我希望以后我是一个没有地域标签的作家(笑)。

 

杨云苏:关于“地域”,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意思。有朋友敏锐但又善意地提醒我,说我老写成都的故事,别人就会冠以“成都作家”这种名号,是对我不好的暗示,时间长了容易变成一种局限。但我觉得还没够呢,我还想讲很多成都的故事(笑)。

 
李娟:很多读者让我“重回阿勒泰”,我也很无奈(笑)。我会继续写阿勒泰,它毕竟是我一直想写并且远远尚未完成的。但不想局限于此,成为某个地区的代言人。

主持人:我记得读《冬牧场》时的感受,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也有令人感到非常幸福的描写,例如在去冬牧场三天的路上扎帐篷,一望无际的沙漠,寒冷的漫漫长夜里,把整个人都蜷在被窝中,感觉自己是“是宇宙中的宇宙,是苹果中的核”。
 
李娟:没有网络、社交,白天短夜晚长,所以睡觉这种事无比安宁。夜里,被窝内外的温差太大了,有五十摄氏度。根本就无法离开被窝,所以就有了那样的句子。现在回想起那段时间,我自己都会觉得睡觉是很幸福的事,就算失眠也很幸福(笑)。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焦虑,那么多人情往来,那么多欲望,入睡艰难。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暮色下,李娟居住的地窝子

杨云苏:因为这次采访,我跳着又看了一遍《冬牧场》,这个问题放在七八年前我可能不会想问,但现在我终于会想这个问题了:现代人都需要一直吞噬大量信息才能活命,这些信息有的有用,有的毫无用处。你在写《冬牧场》的时候,已经是需要吞噬信息活命的现代人,在这么长的游牧中,有没有感受到那种难以忍受的空旷?
 
李娟:长时间与外界失去联系,与现代生活“脱轨”,会有那么一点不心安吧。但是我有一个比较好的天性或者说是缺陷,虽然会偶尔看看八卦、微博,这些转瞬即逝没有营养的东西,但我一直都明白过度关注这些是不好的,我也不觉得我会离不开它们(笑)。我抖音账号上会关注一大堆不同行业,形形色色的人,但最终都会一一取关,因为我知道过于关注一种类型的人,或长时间关注一个人,对我的判断是有影响的。我在面对外面的喧嚣的时候会有一种天然的防备,很多事情转瞬就放下了,不会太依赖。也许外界的喧嚣永远都抵不过我内心的黑暗。
 
杨云苏:我能感觉得到,你内心深处有个东西,看上去是你在保护它,但可能它的力量更大,它更能保护你。
 
李娟:天哪就是这个感觉(笑)。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李娟与羊群

主持人:想问下李娟,之前你说《冬牧场》写作之前和之后你自己有很大的变化,终于找到写作的方向,区别在哪儿?
 
李娟:写这本书时30岁,这个年龄之前我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之前的我是有大量杂念,我会想通过这个挣钱,想用这个讨好别人。虽然这些是对应那个年龄阶段的,也是真实的东西。太过功利了,我发现那样的写作不自由,写着写着就开始耍心眼。《冬牧场》后我想真正地打开自己,很坦然地去满足我自己,而不是像年轻时那样急着表现给别人看。豁然开朗的感觉。写作从华丽的变成了一个保冷暖的实用性的东西。《冬牧场》之前,我的写作是华丽和张扬的,这是一个转折点。
 
杨云苏:很多创作者后来会“悔其少作”。(笑)
 
杨云苏:前不久我再看《冬牧场》,突然意识到这里面信息的推进是非常快的。很多人不喜欢张爱玲,其中有一个原因我觉得不可原谅,是因为他们对张爱玲的信息量视而不见。张爱玲每一句话每一个音节都有信息的推进。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你在书中写到已经进到冬窝子里面的那个章节开始,可以说,每一句话都有推进。我不知道这是你有意识的,还是凭直觉的。
 
李娟:比如说呢?
 
杨云苏:比如说:“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与世隔绝的角落了,连月亮之上都不再神秘。我们沙漠腹心的这个沙窝子与外界也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联系。这一点从大家的日常交谈中就可以看出——总有那么多话题可聊!……” 这一段,这个章节是谈与世隔绝的,我会自己代入去想,如果是我自己,我会怎么去写这个开头。你在写作的时候会考虑说多少字内要给到多少信息量吗?
 
李娟:你说的信息量的问题,我还没有从来没考虑过,或许我们对信息的理解不太一样。我在牧场时会写日记,各种细节,各种突然触碰到我的事情、感觉,我都立刻记下来。回去之后我会把它全部打出来,整理,把类似的内容和类似的感触归类。也会写个大纲,把各种主题事先罗列出来,再填补内容。你这么一说,我发现其实我在写作的时候也在做一个导演的事。哪些地方需要慢下来,哪些地方需要出彩一点,会慢慢经营一番。仔细思考每个章节间有没有连续性承接性,耐心打磨。有点写小说的意思(笑),只是没有大情节支撑,是靠零零碎碎的东西去完成一个舒适的节奏。
 
杨云苏:我就是觉得你节奏把控得特别好。节奏和信息的关系,有一次写和外界通电话的事情,还是在这个章节里面,三行字,不仅要把这一件事说清楚,还得非常有力地强调与世隔绝的主题,又是在一个极端事件里,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强烈情感,有很丰富的情节和细节。《冬牧场》似乎在给我提一个要求:要注意,要控制信息。
 
李娟:我觉得写作中最辛苦的就是砍文章,去除没有必要的。好在我舍得下手,该砍的毫不可惜。
 
杨云苏:这个是用影像剪接的标准在要求自己。尽量在少的时间里去讲述尽量多意的内容。首先是准确,然后是多意的内容。
 
李娟:可能我自己写作的时候也会代入读者的角色,我自己很讨厌很拖沓叙事,包括我在听别人对话的时候,以及我平时自己说话的时候,但这正是我的毛病(笑)。很讨厌表达的不清楚、不简练。不知不觉变成一种习惯。
 
杨云苏:特别好,最后变成了你的自我的要求吧(笑)。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冬牧场》内页插图

主持人:二位日常的写作习惯是什么样的?如果说写作不是轻松一蹴而就的,那怎样让作品生长起来?
 
杨云苏:写作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过日子的办法。前两年我从北京回到成都,生活真的太愉快,太开心了,只有用写作来抒发我的快乐(笑)。孩子白天去上学,到了周末把他送到我父母家,就有很多时间来好好写作。
 
李娟:我其实有很久没有写作了,最近的作品《遥远的向日葵地》是三年前用两个月时间完成的。虽然看起来很快,但整个过程很辛苦,基本上是睡两三个小时,然后写两三个小时,接着又睡两三个小时,再写两三个小时。不分白天黑夜。感觉自己的写作时间最多只能坚持两三个小时,超过必须得休息。我算是职业作家吧,生活是生活,写作是写作,是有明显区分的。包括写《冬牧场》时也是。如果让我每天抽一点时间用来写作,聚少成多,是几乎不可能的。只能高强度聚集起来,再反反复复地修改,绝对不是出于灵感乍现而写,或者跟着灵感放飞自我。我看很多作家生活得都很规律,早上起来写作,下午做其它的事,和家人相处等等。我做不到。这么说来其实有点丢人,比起别人我的生活状态已经是很舒适了,但还是觉得写作好辛苦啊(笑)。
 
主持人:两位的写作都有离生活很近的部分,在创作中是怎么抽离生活进入创作的呢?
 
李娟:这确实很难,但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或许就是一种天赋。有些人天生能做到这些,有些人很难。那些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很有趣的人,但一到写作的时候,腔调就变了。我蛮吃惊,我说:“就像你说话那样写就好了。”对方觉得怎么可能,他觉得说话是说话,写作是写作,两码事。也有可能他们把写作看成太过严肃的事,轻松不起来。
 
杨云苏:我最近在思考开年轻人的写作课,如果有年轻作者跟我说写作靠天赋的话,我会觉得是一个借口,不完全赞同。我四十岁才开始写作,如果有天赋的话早就发现了(笑)。年轻人在谈天赋的时候,我都会说你的勤奋还没有够,是没有资格谈论天分的。对训练年轻朋友有个方法,大家练习讲笑话,把观众逗笑就行。但发现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我想这可能很多人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不到位,没能把这些看似小却很有趣的思想想办法表现出来,是个价值观的问题。很多年轻人觉得这些小事不重要,而当你认为不重要的时候,你也更没办法写出来了(笑)。

李娟: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对生活的理解有问题。但是可能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文学的理解出了问题。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文学的定义就是有问题的。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涉及到教育等等很多方面。
 
杨云苏:对,社会观念、教育方法,认知环境给人的信息就是:文学是个泰山,你只能向它爬上去,而不是它向你走过来。
 
李娟:你让我想起有个朋友前段时间跟我说文学是需要仰望的,我当时都快要笑趴了(笑)。文学不是和人对立的
 
杨云苏:文学俯首皆是,你可以仰望也可以俯视,也可以只有一公里(笑)。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杨云苏作品《巷里林泉》

李娟:现在文学现状有些畸形,可能从1980年代文学繁华时期开始就不太正常了,那个时候把文学地位提太高,到现在作家们都要苦苦地继续撑。记得有一次有两个不太熟的朋友领我逛街。我们路过一个加工玉石的小店,看到加工剩下的边角料堆在门品,我觉得好看,顺手拿了一块仔细看。朋友误以为我想要,立刻领我进店,他对老板说,介绍一下,这是新疆的著名作家,写过什么什么书,得过什么什么奖,你能不能送她一块石头?……老板将信将疑地看了我一眼,没给。就算是像垃圾一样扔在外面的石头,就算我是作家,他依然不给(笑)。除了强烈的尴尬外,我突然意识到,文学和真实的人间相距十万八千里。
 
杨云苏:(笑)就着你的那个小故事,回答一下怎么抽离生活的问题。我因为之前做纪录片,随时有着一个审视的视角,所以总有办法抽离的。我能感受到李娟在工厂肯定会很尴尬,但她在心里也会在想这件事是多么有趣好玩啊。你想想看老板这个人物是多么有趣:我不给,就不给,碎成渣渣我也不会给(笑)。
 
李娟:而且他看我那一眼很屈辱(笑)。我觉得,我,老板,和我的朋友可能刚好代表了三种人群。文学创作者,文学爱好者,以及广大的普通人。这三种人群各自处于各自的孤岛上。在外面,谁再介绍我是作者,我都会非常抗拒。我希望自己能走出狭小的圈子,希望更叛逆,希望不同的阅读,不同的观念,督促自己不被束缚。
 
杨云苏:你不会被束缚, 我有直觉,因为没有和你适配的绳子(笑)。别人过了40,或许找到自己适合自己的绳子,束缚自己安心一点,舒服一点。但我觉得没有什么是可以让你屈服的,你也没有敌人啊。
 
李娟:(笑)谢谢,之前有一位老师也这样说过我天性强大。

杨云苏: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不健康的情况,现代没有特别棒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容易和社会道德批评混为一谈,让大家误以为道德批评可以批判所有社会学科。
 
李娟:我能理解,因为文学之美是更加复杂矛盾的,道德只是其中一部分。
 
杨云苏:文学应该非常包容,包容病态疯狂和一切不健康的东西。去表现不能自恰的现象和人,没得玩了才会玩道德,但我一般会很害怕去谈论这些。就比如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电影,发了一个帖子说很喜欢这个男主演得太好了。然后就有人说:这个人都出轨好几次了……我能说什么呢,很无力。
 
杨云苏:你还会说四川话吗?之前你还有微博大号的时候,我看到你的评论感觉你和读者很能聊到一块儿,我就想啊写作到了一种程度就是人们可以“推门自进”的氛围,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笑)。
 
李娟:其实你的微博那边也一样(笑)。但是我作为一个作者,觉得还是需要和读者保持距离。作者最大的敌人是读者,读者很容易影响到你,他们对你的期待会影响到写作的独立。所以渐渐的很少互动了。虽然我很感谢我的读者。
 
杨云苏:我完全地理解你想说的。很多人看我的文字以为我脾气非常好,其实不是的呀,我的脾气很坏的。如果有人说我坏话,我是得反击的。记得有个朋友发了一个诗人的故事给我,这是一个已经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他的朋友去看他,发现他躺在地上,脸上两行泪,抱着自己的诗集在哭。于是朋友就问他怎么了,这个诗人说:“有人在说我的诗写得不好。”我听完内心突然非常宽慰,一个诺奖诗人也会因为别人的微词而流泪,我就不那么为自己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感到羞耻(笑)。
 
李娟:作者还是只能代表自己创作说话,作家也有自己的个性和弱点缺陷。文学不是一个只呈现完美的创作或者标榜道德的工具
 
杨云苏:我和朋友争论过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到底是文学艺术更重要,还是挣钱生计更重要。我朋友认为,所有的创作或者文艺都得是在生活无忧的经济基础之上。我自己是不赞同的,我觉得这两者排名没有先后,虽然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在我心里认定,文艺是最重要的,因为你,一个人,就是文艺本身。
 
李娟:是的,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都会问我,他想走文学道路,但是生活很艰苦怎么办?其实他们这么问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的意思和他的选择了(笑)。我一般会回答说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再说吧。我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是很穷的,如果那个时候我选择别的道路,会过得非常体面,但假如我选择了,就没办法好好写作,于是我坚持下去了。所以说如果真心喜欢创作的话,是不会在乎生活本身的,穷也罢,富裕也罢,总会找时间找机会写的。
 
杨云苏:(笑)是的是的,我大部分写作都是在我独自的时候,当我一个人的时候,不管是在马路上走还是在被窝里,我就是在写作。“独自”这两个字是写作的最配的生活了,“孤独”真的是太好了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李娟:你说到这个,其实我有时候也会想有一个男朋友,想和家人的关系改善一点,也希望投入更多时间和朋友相处。但是想归想,我到现在还是一个人宅着,就是因为孤独会上瘾(笑)。
 
杨云苏:我认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独乐乐(笑)。
 
李娟:是呀,一个人吃饭多爽啊。虽然我们今天在聊孤独有多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受不了的。
 
杨云苏:这样对孩子来说会有点不公平,我是很爱小孩的(笑),但是我大量的时间都在小孩身上了。我只有挤着时间写作。
 
李娟:是的,我周边很多朋友有了孩子之后都一一消失了。(笑)
 
杨云苏:也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笑)。
 
主持人:李娟老师有看过您自己的翻译版本的书吗?
 
李娟:没有。我能理解翻译其实是文学的再创作,和原文关系没那么大了。更多的,已经是是译者自己的作品。所以我不好评价。
 
主持人:最后请二位讲讲正在创作的作品和计划吧。
 
李娟:我的新书还是和个人经历有关,可能会在今年出版,情节上会不太轻松,但希望情绪上是轻松的。我自己虽然是个沉重的人,但我很向往轻松的东西。
 
杨云苏:我在写一个短篇小说集,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一定会努力的!(笑)


—完—


关于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


中国唯一专注于当代人文艺术发展的公募性基金会和文化智库

www.bcaf.org.cn

BCAF以“发现文化创新,推动艺术公益”为使命,在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和智库研究三大领域展开类型广泛而富有活力的公益项目,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创新中国为主线的人文公民社会。


BCAF致力于支持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家和创作者,将中国当代文化推介至国际舞台,支持中国新一代的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BCAF已与十数个国家的国际性平台紧密合作,其中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戛纳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协会、亚洲文化协会、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时装周等。BCAF策划组织了多项高规格政府项目,例如中欧/中美/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德文化年、中德青年创新年、“中法文化高峰论坛”、“中国与欧盟在文化遗产、文化与创意产业和当代艺术领域相关方的合作调研报告”、“中欧人文智库峰会”、“中印文化连线”、“中日文化连线”、“亚洲文化节”等等。


2015年5月至11月,BCAF策划及组织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国家馆,得到了国际媒体和艺术界的广泛好评。2017年至2020年,BCAF在美国各地成功举办了三届“创新中国文化节”:作为中美政府最高级别交流框架的“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官方项目之一,文化节探索了中国民间文化外交的新形式。2017年,BCAF中国艺术电影基金支持的电影荣获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第70届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同年,BCAF支持独立电影导演王兵参加卡塞尔文献展。


2020年,“BCAF国际大师合作系列”携手国际机构、专业平台、媒体伙伴进一步支持具有先锋活力的大师项目:坂本龙一、文德斯、大卫林奇、李沧东等全球电影、音乐大师的最新原创项目。

项目咨询:  info@bcaf.org.cn

机构合作接洽: 胡斐 hufei@bcaf.org.cn

            邵一雪 shao.yixue@bcaf.org.cn

媒体合作接洽: 宣淳祎 xuanchunyi@bcaf.org.cn


感谢支持BCAF!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期待大家的参与,共同支持我们有活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公益项目。我们深信人文的美与力量。推动中国的多元公民社会发展始终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中国唯一致力于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国际交流、智库研究出版的公募性艺术基金会,我们热忱地去发现并支持最能代表中国当下具有突破创新精神的机构与项目、最具个人原创性艺术家的鲜明故事与智慧思考,并将我们在中国的工作精华推介到更为开阔的世界舞台与专业合作中。


捐赠方式如下:

银行转账汇款

开户银行:工商银行万国城支行  

账号名称: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银行账号:0200209119020121596


请在转账附言栏内注明您所捐款的项目、您自己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以便我们在收到汇款后给您邮寄捐赠证书和捐赠收据。对BCAF进行捐赠的机构或个人均享有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资格,详情请联系:邵一雪 : shao.yixue@bcaf.org.cn


女性艺术家对话系列 | 李娟X杨云苏:“独自”是写作最配的生活 李娟 杨云苏 女性 生活 艺术家 系列 BCAF 荣誉 青年 作家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