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
◈ | 刘心武
记得那是1996年初秋,我懒懒地散步于安定门外蒋宅口一带,发现街边一家私营小书店,有一搭没一搭地迈进去,店面很窄,陈列的书不多,瞥来瞥去,净是些纯粹消遣消闲的花花绿绿的东西,不过终于发现有一格塞着些文学书,其中有一本是《黄金时代》,"又是教人如何'日进斗金'的'发财经'吧?怎么搁在了这里?"顺手抽出,随便一翻,才知确是小说,作者署名王小波。
书里是几个中篇小说,头一篇即《黄金时代》。我试着读了一页,呀,竟欲罢不能,就那么着,站在书架前,一口气把它读完。我要买下那书,却懊丧地发现自己出来时并未揣上钱包。从书店往家走,还回味着读过的文字。多年来没有这样的阅读快感了。
我无法评论。只觉得心灵受到冲击。那文字的语感,或者说叙述方式,真太好了。似乎漫不经心,其实深具功力。人性,人性,人性,这是我一直寄望于文学,也是自己写作中一再注意要去探究、揭橥的,没想到这位王小波在似乎并未刻意用力的情况下,"毫无心肝"给书写得如此令人"毛骨悚然"。故事之外,似乎什么也没说,又似乎说了太多太多。
也不是完全没听说过王小波。我从那以前的好几年起,就基本上再不参加文学界的种种活动,但也还经常联系着几位年轻的作家、评论家,他们有时会跟我说起他们参加种种活动的见闻,其中就提到过"还有王小波,他总是闷坐一边,很少发言"。因此,我也模模糊糊地知道,王小波是一个"写小说的业余作者"。
真没想到这位"业余作者"的小说《黄金时代》如此"专业",震了!盖了帽了!必须刮目相看。
那天晚饭后,忽来兴致,打了一圈电话,接电话的人都很惊讶,因为我的主题是:"你能告诉我联系王小波的电话号码吗?"广种薄收的结果是,其中一位告诉了我一个号码:"不过我从没打过,你试试吧。"
那时候还没有"粉丝"的称谓,现在想起来,我的作为,实在堪称"王小波的超级粉丝"。
我迫不及待地拨了那个得来不易的电话号码。那边是一个懒懒的声音:"谁啊?"
我报上姓名。那边依然懒懒的:"唔。"
我应该怎么介绍自己?《班主任》的作者?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钟鼓楼》的作者?《人民文学》杂志前主编?他难道会没听说过我这么个人吗?我想他不至于清高到那般程度。
我就直截了当地说:"看了《黄金时代》,想认识你,跟你聊聊。"他居然还是懒洋洋的:"好吧。"语气虽然出乎我的意料,传递过来的信息却令我欣慰。
我就问他第二天下午有没有时间,他说有,我就告诉他我住在哪里,下午三点半希望他来。第二天下午他基本准时,到了我家。坦白地说,乍见到他,把我吓了一跳。我没想到他那么高,都站着,我得仰头跟他说话。
请他坐到沙发上后,面对着他,不客气地说,觉得丑,而且丑相中还带有些凶样。可是一开始对话,我就越来越感受到他的丰富多彩。开头,觉得他憨厚,再一会儿,感受到他的睿智,两杯茶过后,竟觉得他越看越顺眼,那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出了其优美的灵魂。
我把在小书店立读《黄金时代》的情形讲给他听,提及因为没带钱所以没买下那本书,书里其他几篇都还没来得及读哩。说着我注意到他手里一直拎着一个最简陋的薄薄的透明塑料袋,里面正是一本《黄金时代》。我问:"是带给我的吗?"他就掏出来递给我,我一翻:"怎么,都不给我签上名?"我找来笔递过去,他也就在扉页上给我签了名。我拍着那书告诉他:"你写得实在好。不可以这样好!你让我嫉妒!"
从表情上看,他很重视我的嫉妒。
我已经不记得随后又聊了些什么。只记得渐渐地,从我说得多,到他说得多。确实投机。我真的有个新"谈伴"了。他也会把我当作一个"谈伴"吗?眼见天色转暗,到吃饭的时候了,我邀他到楼下附近一家小餐馆吃饭,他允诺,于是我们一起下楼。
楼下不远那个三星餐厅,我现在写下它的字号,绝无代为广告之嫌,因为它早已关张,但是这家小小的餐厅,却会永远嵌在我的人生记忆之中,也不光是因为和王小波在那里喝过酒畅谈过,还有其他一些朋友,包括来自海外的,我都曾邀他们在那里小酌。
记得我和王小波头一次到三星餐厅喝酒吃餐,选了里头一张靠犄角的餐桌,我们面对面坐下,要了一瓶北京最大众化的牛栏山二锅头,还有若干凉菜和热菜,其中自然少不了厨师最拿手的干烧鱼,一边乱侃一边对酌起来。我不知道王小波为什么能跟我聊得那么欢。我们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
那一年我54岁,他比我小10岁。我自己也很惊异,我跟他哪来那么多的"共同语言"?"共同语言"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就交谈的实质而言,我们双方多半是在陈述并不共同的想法。
但我们双方偏都听得进对方的"不和谐音",甚至还越听越感觉兴趣盎然。我们并没有多少争论。他的语速,近乎慢条斯理,但语言链却非常坚韧。他的幽默全是软的冷的,我忍不住笑,他不笑,但面容会变得格外温和,我心中暗想,乍见他时所感到的那分凶猛,怎么竟被交谈化解为蔼然可亲了呢?
那一晚我们喝得吃得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地点。每人都喝了半斤高度白酒。微醺中,我忽然发现熟悉的厨师站到我身边,弯下腰望我。我才惊醒过来--原来是在饭馆里呀!我问:"几点了?"厨师指指墙上的挂钟,呀,过十一点了!再环顾周围,其他顾客早无踪影,厅堂里一些桌椅已然拼成临时床铺,有的上面已经搬来了被褥--人家早该打烊,困倦的小伙子们正耐住性子等待我们结束神侃离去好睡个痛快觉呢!我酒醒了一半,立刻道歉、付账,王小波也就站起来。
出了餐厅,夜风吹到身上,凉意沁人。我望望王小波,问他:"你穿得够吗?你还赶得上末班车吗?"他淡淡地说:"太不是问题。我流浪惯了。"我又问:"我们还能一起喝酒吗?如果我再给你打电话?"他点头:"那当然。"我们也没有握手,他就转身离去了,步伐很慢,像是在享受秋凉。
王小波喜欢有深度的交谈。所谓深度,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坦率地把长时间思考而始终不能释然的心结,陈述出来,听取谈伴那往往是"牛蹄子,两瓣子"的歧见怪论,纵使到头来未必得到启发,也还是会因为心灵的良性碰撞而欣喜。
记得我们两个对酌时,谈到宗教信仰的问题。我说到那时为止,我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很尊重,但无论哪一种,也都还没有皈依的冲动。不过,相对而言,《圣经》是吸引人的,也许,基督教的感召力毕竟要大些?他就问我:"既然读过《圣经》,那么,你对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后,又分明复活的记载,能从心底里相信吗?"我说:"愿意相信,但到目前为止,还是不怎么相信。"他就说:"这是许多中国人不能真正皈依基督教的关键。一般中国人更相信轮回,就是人死了,他会托生为别的,也许是某种动物,也许还是人,但即使托生为人,也还需要从婴儿重新发育一遍--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嘛!"我说:"基督是主的儿子,是主的使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但他具有人的形态。他死而复活,不需要把那以前的生命重来一遍。这样的记载确实与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记载的生命现象差别很大。"我们就这样饶有兴味地聊了好久。
聊到生命的奥秘,自然也就涉及性。王小波夫人是性学专家,当时去英国做访问学者。我知道王小波跟李银河一起从事过对中国当下同性恋现象的调查研究,而且还出版了专著。
王小波编剧的《东宫·西宫》被导演张元拍成电影以后,在阿根廷的一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编剧奖。张元执导的处女作《北京杂种》,我从编剧唐大年那里得到录像带,看了以后很兴奋,写了一篇《你只能面对》的评论,投给了《读书》杂志,当时《读书》由沈昌文主编,他把那篇文章作为头题刊出,产生了一定影响。
张元对我很感激,因此,他拍好《东宫·西宫》以后,有一天就请我到他家去,给我放由胶片翻转的录像带看。那时候我已经联系上了王小波,见到王小波,自然要毫无保留地对《东宫·西宫》褒贬一番。
我问王小波自己是否有过同性恋经验?他说没有。我就说,作家写作,当然可以写自己并无实践经验的生活,艺术想象与概念出发的区别,我以为在于"无痕"与"有痕",可惜的是,《东宫·西宫》为了揭示主人公"受虐为甜"的心理,用了一个"笨"办法,就是使用平行蒙太奇的电影语言,把主人公的"求得受虐"与京剧《女起解》里苏三带枷趱行的镜头交叉重叠,这就"痕迹过明"了!
其实这样的拍法可能张元的意志体现得更多,王小波却微笑着听取我的批评,不辩一词。出演《东宫·西宫》男一号的演员是真的同性恋者,拍完这部影片他就和瑞典驻华使馆一位卸任的同性外交官去往瑞典哥德堡同居了,他有真实的生命体验,难怪表演得那么自然"无痕"。
说起这事,我和王小波都祝福他们安享互爱的安宁。王小波留学美国时,在匹兹堡大学从学于许倬云教授,攻硕士学位,他说他对许导师十分佩服,许教授有残疾,双手畸形,王小波比划给我看,说许导师精神上的健美给予了他宝贵的滋养。
王小波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但是到头来他毅然辞去教职,选择了自由写作。想起有的人把他称为"业余作者",不禁哑然失笑。难道所有不在作家协会编制里的写作者就都该称为"业余作者"吗?其实我见到王小波时,他是一个真正的专业作家。他别的事基本上全不干,就是热衷于写作。
他跟我说起正想进行跟《黄金时代》迥异的文本实验,讲了关于《红拂夜奔》和《万寿寺》的写作心得,听来似乎十分地"脱离现实",但我理解,那其实是他心灵对现实的特殊解读。他强调文学应该是有趣的,理性应该寓于漫不经心的"童言"里。
那时候王小波发表作品已经不甚困难,但靠写作生存,显然仍会拮据。我说反正你有李银河为后盾,他说他也还有别的谋生手段,他有开载重车的驾照,必要的时候他可以上路挣钱。
1997年初春,大约下午两点,我照例打电话约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他回答说:"不行了,中午老同学聚会,喝高了,现在头还在疼,晚上没法跟你喝了。"我没大在意,嘱咐了一句:"你还是注意别喝高了好。"也就算了。
大约一周以后,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声音很生,称是"王小波的哥儿们",直截了当地告诉我:"王小波去世了。"我本能地反应是:"玩笑可不能这样开呀!"
但那竟是事实。李银河去英国后,王小波一个人独居。他去世那夜,有邻居听见他在屋里大喊了一声。总之,当人们打开他的房门以后,发现他已经僵硬。医学鉴定他是猝死于心肌梗塞。王小波也是"大院里的孩子",他是在教育部的宿舍大院里长大的,大院里的同龄人即使后来各奔西东,也始终保持着联系。为他操办后事的大院"哥儿们"发现,在王小波电话机旁遗留下的号码本里,记录着我的名字和号码,所以他们打来电话:"没想到小波跟您走得这么近。"
骤然失去王小波这样一个"谈伴",我的悲痛难以用语言表达。生前,王小波只相当于五塔寺,冷寂无声。死后,他却仿佛成了碧云寺,热闹非凡。
甚至还出现了关于他为什么生前被冷落的问责浪潮。几年后,一位熟人特意给我发来"伊妹儿",让我看附件中的文章,那篇文章里提到我,摘录如下:
王小波将会和鲁迅一样地影响几代人,并且成为中国文化的经典。王小波在相对说来落寞的情况下死去。死去之后被媒体和读者所认可。他本来在生前早就应该达到这样的高度,但由于评论家的缺席,让他那几年几乎被湮没。看来我们真不应该随便否定这冷漠的商业社会,更不应该随便蔑视媒体记者们,金钱有时比评论家更有人性,更懂得文学的值……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没有权利去批评王蒙刘心武(两人都在王小波死后为他写过文章)……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发表评论,而是创作……
王小波伟大(九丹、阿伯的文章里这样说)?是又一个鲁迅?其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经典"?的确,我不是评论家,对此无法置喙。庆幸的是,当我想认识王小波时,我没有意识到他"伟大"而且是"鲁迅",倘若那时候有"不缺席的评论家"那样宣谕了,我是一定不会转着圈打听他的电话号码的。
面对着我在五塔寺的水彩写生,那银杏树里仿佛浮现出王小波的面容,我忍不住轻轻召唤: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
戳下方二维码进入文艺杂货铺子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