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于“海”,深耕于“岚”,怒放于“魂”。
浓缩7000年海洋文化的《平潭映象》
在设计上结合“民俗”和“流行”两个元素,
融合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
挖掘原生态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
展现平潭千年繁华万象。
杨丽萍“映象系列”第三部作品,
历经2年巡演,走遍15省37城,
为超12万观众呈现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
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强烈关注和连连称赞。
此前,我们分享过“角色篇”和“道具篇”,今天继续走近杨丽萍艺术追求的“新东方美学”,提前感受下《平潭映象》服装方面的独特魅力。
花四个月手绘数百张稿
服装既是一种文化符号,也要突出文化认同。《平潭映象》的系列服饰既要体现福建本土的海洋元素,也需探索两岸文化的共性,求同存异,一脉相承,把传统的文化进行升华再包装。这是看点,也是难点。
该剧的服装设计由戏剧影视舞台服装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崔晓东负责,他曾参与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人物造型设计以及2014年青奥会的服装设计。
对于《平潭映象》的服装设计理念,崔晓东阐述道:“这是带着杨丽萍艺术风格的烙印,为舞台剧提供独特的视觉语言的呈现。既要有民间性,又兼具艺术性;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崔晓东希望自己的服装设计能与每个角色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每个角色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为此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从采风到设计,单单打稿就耗费了四个月,图纸是手绘的,画了几百张,最终定稿只用了四分之一。“我和杨丽萍老师都有完美主义情结,为诠释好舞台剧每一个角色,不断打翻之前的设计重新来过,直至满意为止。”他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平潭映象》最终呈现的舞台视觉上来看,崔晓东出色地完成了这一点。厚重夸张的设计融合了本土元素,极具东方美感;大面积深色调的运用与个别突出颜色的结合,尽显舞台张力。
设计获奖、跨界合作
《平潭映象》剧目内容秉承着杨丽萍高水平的艺术审美追求,剧中各人物恢弘大气、精致靓丽的服装则彰显着服装设计师崔晓东的极致追求。
2018年11月,《平潭映象》服装获得了2018 iSTAN舞台人物造型竞赛服装设计(专业组)优秀奖,这一奖项无疑是对该剧服装设计的肯定。
不仅如此,今年1月歌手张韶涵发布的《因“我”而起》MV,与杨丽萍跨界合作,融入了《平潭映象》的创作元素,MV导演廖人帅还发文表示对《平潭映象》服装的高度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该MV获得了2020年洛杉矶电影奖(LAFA)最佳MV奖,并获选为纽霍普电影节(New Hope Film Festival)及国际纽约电影节(International New York Film Festival)放映片。
动图来自:张韶涵《因“我”而起》MV
角色服装设计解读
《平潭映象》是如何体现平潭本土元素的呢?崔晓东表示,他想让一块布料变成一件立体衣服,并赋予衣服角色的内涵。
“平潭蓝”的服装是为女主角量身定制,以蓝色为主,碧绿相嵌,深海中海水呈深蓝色,浅滩时海水呈碧绿色,这种层次是一种服装设计逻辑关系的表达。
“平潭蓝”出场时会呈现出星星点点的蓝光,观众可以想象成平潭著名景观“蓝眼泪”;女主角头上的珊瑚造型,则是“海的女儿”的象征。
男主角“君山王”的服饰带有神话人物的特点,全白色的造型清新脱俗,仙气十足,与女主角的“平潭蓝”服饰相呼应。
肩部的龙鳞造型,也从侧面展示了这一角色特征,是王子与龙“合体”的平潭神祇。
为展现平潭文化特色,遵循杨丽萍独特的艺术演绎方式,崔晓东还提取了闽越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舞台剧造型风格。
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渔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是海边常态的装束,是令他们骄傲的文化传承。在《平潭映象》中,这样的特色通过艺术加工和升华充分展现出来。
杨丽萍的作品一向以大制作著称
而到了《平潭映象》
服化道的数量、大小及制作难度又有所突破
服装总计约200套,各类造型50余个
全剧两个小时的演出,灯光Q点多达400个
这是一部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度艺术水准的
“台海文化巨著”
现场究竟有多震撼
还等你们亲自欣赏
▼
2020.11.07-2020.11.08
广东艺术剧院
重磅推荐,敬请期待
*内容素材来自“平潭映象”(ID:YLPPTYX)、平潭时报等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