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一刻

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
从入门宝典到经典名作
导师 吴洁
我们曾经介绍过,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之后
芭蕾艺术在俄罗斯历经“彼季帕时代”而复兴
又在佳吉列夫的影响下
发展出了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的现代芭蕾
本期“在线一刻”《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系列
吴洁老师将以《火鸟》为中心
向你引见现代芭蕾的那些“坏小子”们
点击音频收听
吴洁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歌剧院副院长,上海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芭蕾舞团副团长。曾在《天鹅湖》《胡桃夹子》《葛蓓莉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堂·吉诃德》《白毛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部舞剧中担当主要角色,也曾参与多部舞剧的创排工作。长期以来致力于舞蹈教育和普及工作,受到各方好评。

♪ 导聆 ♪
《火鸟》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有些评论界把它归为后古典主义芭蕾,有些则认为它是现代芭蕾。《火鸟》正是诞生于古典向现代的过渡时期。
芭蕾舞剧《火鸟》选段,马林斯基剧院(视频来源网络)
1903年,年事已高的马里乌斯·彼季帕从玛利亚剧院退休,不再担任编导,由于他的离开,学院派的古典主义时期也从鼎盛开始式微,随之而来是各种新思维对于原有芭蕾形式的冲击。《火鸟》便是当时众多新萌芽中的一支,也为我们描绘了未来芭蕾的趋势。
以《火鸟》为主,一系列的现代芭蕾作品都得益于一位艺术管理者——谢尔盖·佳吉列夫。他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在1890年随父亲来到圣彼得堡。他喜爱音乐、自学绘画,但是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而是在大学学习法律。
出于热爱,他不断在圣彼得堡观看各类演出,之后得到行业的赏识进入艺术圈子。起初,他对芭蕾并无感觉,而更喜爱音乐、绘画,策划了很多画展。某种程度上,这也为他成立舞团后将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引介入芭蕾创作打下了基础。

《火鸟》服装设计艺术家Léon Bakst
为佳吉列夫所做画像(1906)
由于他出众的管理能力和策划能力,1906年至1907年前后,他策划的画展在巴黎大获成功,之后,他计划策划一系列俄罗斯风格的展演,才将目光投向了俄罗斯的音乐和舞蹈。
当时,俄罗斯学院派和新生代舞蹈编导之间有着冲突,新生代觉得古典芭蕾过于奢华、古板和机械,不适于现代人的想法,他们希望有所突破,而在剧院中,原有的古典芭蕾还是处于统治地位。
眼光敏锐的佳吉列夫捕捉到了未来可能的变化,他网罗了一批被剧院所排斥的“坏小子”们,去创作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

《彼得鲁什卡》首演,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与舞蹈家尼金斯基的合照(1911)
其中,就包括著名编导米哈伊·福金、天才舞蹈家尼金斯基、先锋派音乐代表斯特拉文斯基等,他们都加盟了当时的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创排了很多作品。
1910年,编舞米哈伊·福金创作了《火鸟》。

《火鸟》原版服装设计图(1910)
当时的斯特拉文斯基还十分年轻,他能进入舞蹈界实属偶然,当时佳吉列夫想把童话《火鸟》搬上舞台,最初中意的是作曲家米亚多夫,但是这位作曲家生性散漫、无法按时完成邀约。为了赶上当年在巴黎的演出季,佳吉列夫决定更换作曲家。
当时的斯特拉文斯基更没有任何为舞剧编曲的经验,佳吉列夫从他的作品《焰火》里听到了未来的音乐新元素,决定让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做一次不同的尝试,而此时的斯特拉文斯基也已经开始了这种新的探索。
把舞剧的音乐交给这样一个新人,其实冒着很大的风险,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风格是否能被大众所接受,也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佳吉列夫相信自己的直觉。

毕加索为俄罗斯芭蕾舞团绘制的斯特拉文斯基素描画像(1920)
由于首次参与舞剧,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过程中,和编导有着大量的沟通,他每写完一小段,就会找到福金,告诉他这段音乐的节奏、风格特点,以及所想表达的质感,而作为经验十足的编导,福金则向他提出要求,在哪个部分需要一段多少小节的音乐,两个人进行了反复而细致的沟通,福金给了斯特拉文斯基很多舞蹈音乐创作方面大量的经验。
《火鸟》不同舞段的音乐拥有各异而鲜明的色彩
正是由于如此深入的沟通,使得《火鸟》的音乐完全体现了舞蹈编导所需要的意图,编导也通过舞蹈来体现音乐的色彩。
在1910年前后,舞台上依旧由《天鹅湖》《睡美人》这样的宫廷古典芭蕾统治,《火鸟》依旧是非常小众的存在,甚至被一些剧院所排斥,有着许多来自于社会、专家、甚至内部的质疑的声音。
《火鸟》最早的女主角原本邀请了著名芭蕾明星安娜·巴甫洛娃,1907年米哈伊·福金曾为她编创了《天鹅之死》,并由此成为世界巨星。巴甫洛娃在听了《火鸟》的音乐之后,觉得与她所熟悉的那种悦耳动人的芭蕾不同,在几次排练之后,她退出了《火鸟》的创作。
《火鸟》的舞美也突破了常规奢华宫廷的风格,显得特别现代和前卫。

《火鸟》首演剧照。编舞米哈伊·福金饰演伊戈尔王子(1910)
当时佳吉列夫芭蕾舞团的合作者还包括画家毕加索,他为舞团绘制布景,如今的时尚品牌可可·香奈儿则是服装设计和化妆师,这么多先锋时尚的艺术家汇聚在一起,创作了大量令人惊喜的作品。1909年起,佳吉列夫的演出季在巴黎掀起了一阵俄罗斯风尚,成为当时的时尚标杆,由此可见他在项目运作中的独到之处。
✍ 上海大剧院2006年在国内首创了以剧院为平台的公众艺术教育品牌“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吸引了一批热爱艺术的观众,至今已持续了近15年,也见证了上海艺术欣赏与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大剧院取消春节假期后原定的所有演出,“艺术课堂”的课程安排也受到了影响。为了继续给观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普及课程,因此推出了“艺术课堂”的线上课程。此外,“对话大师”、“艺见”等音视频栏目也先后在线推出,让观众们了解艺术大师们的成名故事,以及文化产业运营的经典案例。
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
🎦 近几年音视频网络平台已经普遍应用,很多观众习惯在音视频平台观看收听在线课程,为了给不便来到现场的观众们提供在线的艺术普及,上海大剧院推出艺术课堂“在线一刻“,内容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领域。
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以音频节目为主,每期时长15-20分钟(一刻钟)左右,故取名 “在线一刻”,也有“一课”的寓意。将近五年多以来的100余次“艺术课堂”的内容剪辑后持续上线,让无法参与艺术课堂现场活动的艺术爱好者通过在线收听,继续了解舞台艺术的故事,也可以让上海以外的观众能得到在线艺术普及,培养更多艺术爱好者。
“在线一刻”先后推出“金牌讲师”韩斌、吴洁、王勇、杨燕迪等的《声色古典》《音乐的色彩》《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王博士的音乐名城之旅》《十九世纪的歌剧》等系列主题,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板块,为观众带来每天15分钟的“艺术公开课”。
往期回顾
声色古典系列
01 解读音乐史上最知名的百幅图像 / 02 画中巴黎美男子 / 03 海顿和他的住所 / 04 莫扎特和他的住所 / 05 贝多芬和他的住所 / 06 货币中的人物 / 07 改乐谱的作曲家 / 08 贝里尼 / 09 “双料额头”的男孩 / 10 你知道BWV吗?/ 11 脱掉假发的亨德尔 / 12 莫扎特全家福 / 13 画像知年龄 / 14 粉丝画家与音乐爱豆 / 15 漫画中的柏辽兹 / 16 漫画中的李斯特 / 17 勃拉姆斯与马勒 / 18 安葬于教堂 / 19 “声乐亡魂” / 20 猜一位作曲家
☉
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系列
01 入门宝典 / 02 足尖鞋和薄纱裙的诞生 / 03 芭蕾历史的新时代 / 04 “技术流”知识 / 05 “名场面”大双人舞 / 06 芭蕾舞剧的肢体语言 / 07 《天鹅湖》的诞生故事 / 08 不同版本的天鹅湖 / 09 细节详解《天鹅湖》 / 10 大师联袂《睡美人》 / 11 《睡美人》的魔法世界 / 12 魔法世界 / 13 《堂·吉诃德》的诞生 / 14 西班牙风情的《堂·吉诃德》/ 15 西班牙“穿越之旅” / 16 诺伊梅尔与他的《茶花女》/ 17 诺伊梅尔《茶花女》的舞台魔法 / 18 顶级“编舞之力” / 19 名著中的情感、人性和爱
☉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系列
01 走近古典音乐的世界 / 02 听音乐前如何做功课 / 03 贝多芬交响曲怎么听 / 04 莫扎特的传奇一生 / 05 “神童”莫扎特为何英年早逝 / 06 曾一个月演出24场的莫扎特歌剧 / 07 《魔笛》也可以这样 / 08 从书记员到作曲家 / 09 专注力不够 老柴有办法 / 10 “有一天我会爱上你” / 11 始于广场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12 新年音乐会去哪儿听
☉
十九世纪的歌剧系列
01 当意大利歌剧不再一统天下 / 02 歌剧开心果 / 03 远近闻名意大利喜剧 / 04 贝里尼《诺尔玛》 / 05 歌剧作曲“交稿快”的他 / 06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