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思考过雕塑的肢体语言?关注每一个细节,你将发现其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独特之处。
1
巴尔塔扎·佩尔默瑟(德国,1651-1732)玛尔绪阿斯半身像,约1680-85。大理石雕像,黑色大理石座,大理石嵌板。
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雕塑家佩尔默瑟在佛罗伦萨工作,这件作品很可能就是在那里完成雕刻的。这尊半身像是雕塑家个人对詹洛伦佐·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戏剧风格的回应,尤其是1619年左右的《被诅咒的灵魂》(西班牙广场,罗马)。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詹洛伦佐·贝尼尼的重要雕塑作品,而《玛西亚斯》则是佩尔莫泽的第一件作品,他回到家乡德雷斯顿之后,将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传播到了德国。
2
克劳斯·德·维尔夫系列(荷兰,约1380-1439年间活跃于法国,1396-1439年间活跃于勃艮第)圣保罗,1420-30。
按中世纪的艺术惯例,可以依照光头、长胡子、一把剑、一本书和他殉道的工具来判断圣保罗的形象。
尽管基于一定的传统进行创作,这位勃艮第的雕塑家赋予他刻刀下的圣保罗非凡的活力及智慧。保罗的左膝显现在他的长袍之下,刻画出一种放松但专注的姿态。
厚重而有垂直感的布料是这件作品的点睛之笔。尽管许多作品都以裸体或半裸体的方式来描绘人体,但这件雕塑展示了如何利用精心雕刻的织物将人体的形状和身体的运动从石雕中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3
乔瓦尼·皮萨诺工作室(意大利,1240-1320前)。天使在讲坛的护墙上吹响喇叭壁柱,1302-10。大理石,带颜料的痕迹
这幅作品描绘了吹着喇叭的天使,预示着最后的审判,曾经在两侧簇拥着一个浮雕基督法官(现在在柏林)。
1310年,这个壁柱所在的讲坛建成。它很可能是在雕塑家乔瓦尼·皮萨诺(Giovanni Pisano)设计之后,由助手雕刻完成的。尽管这件作品是由皮萨诺的助手们雕刻的,但其高超的雕刻技艺,直到今日还会使观者被天使们凝神的面容所吸引。
4
伦道夫·罗杰斯(美国,1825-1892)。尼迪亚,庞贝城失明的卖花姑娘。1853-54;1859年雕刻。大理石。
罗杰斯对尼迪亚生动的描写突出了她试图带领两名同伴走出这座燃烧着灰烬的城市的英勇壮举。她闭着的眼睛和拐杖暗示着她的失明,而举到她耳边的手体现的是她敏锐的听觉。她右脚旁破碎的科林斯首都所象征的是庞贝城的毁灭。
《尼迪亚,庞贝城失明的卖花姑娘》是美国19世纪最为流行的雕塑作品。根据雕刻家的说法,这件作品被复制了167次,有两种尺寸。
5
作者传为康斯坦斯的亨利希大师(德国,约1300年)。圣母拜访,约1310-20年活跃于康斯坦斯。胡桃木,颜料,镀金,水晶凸圆形宝石。
这座雕塑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得知她奇迹般地怀上了耶稣后不久,她的亲戚伊丽莎白来看她,她期待着施洗约翰的到来。
玛丽温柔地把手放在伊丽莎白的肩上,而她的表兄则把手举到她的胸前,说:“我是谁,上帝的母亲会来看我?” (路加福音:43)。
他们欢聚的场景来自多米尼加的凯瑟琳塔尔修道院,位于今天瑞士的康斯坦斯湖地区。
推荐阅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