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星
趣城工作室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
(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
深双发起人、主要组织者及推动者之一
很荣幸邀请到大家来参加这次线上头脑风暴会。在每届闭幕之际召开“头脑风暴会”是深双一直以来的传统,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对本届展览进行回顾和讨论,同时也对下一届展览做出畅想和展望。参与会议的大家有多元化的背景,希望有一场自由和轻松的讨论,也希望头脑风暴会的讨论对深双未来的长远的发展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刘 珩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建人/主持建筑师
2015 深双总策展人
我的想法主要有三点,一是目前城市的变化能否融合下一届双年展的主题。疫情对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可能都会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可能是值得下一届双年展关注的。在未来的双年展中,公共卫生和公共基础设施相关的经济、社会、生态等不同方向的跨界议题可能会引发更多关注。
二是深双以往的共性是否能够延续,比如鲜活的场地和实际的改造。尤其是分展场遍布深圳各区,如火如荼,主展场和分展场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以策展带动整个深圳城市的发展,我觉得是可以继续延续的。
另外一点是将来的展览是否有可能不单是线下的,有可能是线上的展览,也有可能是其他很特别的方式,这也是应对未来很多不确定性的一个思路。
朱荣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这次疫情强制性地把有机社会从实际的城市空间分隔开,虚拟世界的作用明显地提升了。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大家都在尝试用虚拟的方式生活。我觉得下一届的双年展可以在技术层面上对展品的呈现和传播方式做一个思考和准备。互联网建构的未来生活方式事实上改变了我们过去的日常习惯,我相信这种非常态在不远的未来会逐渐演变成常态。
深圳和香港是高密度集聚的城市,密度越来越高的世界城市未来在面对全球突发事件和风险时应该怎么应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会如何转变?我觉得下一届双年展的大主题可以是“城市和人”,这次应对疫情我们用极其昂贵的代价将有机社会切割成封闭的单元碎片,这种方式是不是未来的方式?未来在面对这种被动的切割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不会有新的可能性?我觉得可以朝这些方向思考下一届双年展的主题。
汪 原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新建筑》杂志副主编
我是湖北人,在疫情期间有很深的感触。关于下一届双年展的主题我有三个想法。一是人类进入了一种新的生存状态,进入了一个空间距离发生改变的“后人类时代”。人与空间和环境的关联、人与人的关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双年展是不是可以去研究这种新的状态?
其次是这样一种状态让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空间环境接口,需要城市的基础设施形成一个更密集更高效的网络。过去空间舒适度是城市或者建筑的第一要务,接下来人和外界的所有关系可能都是通过封闭的空间中与外界连接的接口发生的。也就是说接口越多,空间的效率越高。
第三是我们线上的展览或者各类活动需要有更有力的技术支撑,让我们能够从身体、视觉等各个感官,全方位地感知展品。
崔灿灿
独立策展人
疫情让我感觉和城市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我第一次觉得城市像一个森林,虽然还在城市中,但是跟自然的关系更亲切了,开始意识到城市有另外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我不太相信技术,大家一直在谈线上展览,但互联网展览没法做。我们用互联网其实就是选择了媒介的单一化,把所有的东西都同质化,导致表达的意图和多样性被牺牲了。为了呈现的便利性还是多样性,是我们作为策展人需要做出的选择。
我觉得这届展览的技术性太强烈。如果我们脱离了技术至上和互联网思维至上的语境,回过头看看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我觉得人与城市的关系还有一种自然主义的可能,还有有机体的可能,还有一种非人类控制的可能。人和世界的秩序永远是第一位的,至于这个秩序是为哪个群体服务,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王子耕
镜像(Pills-Bills)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
2019深双参展人
我认为展览的大主题下可以有更多分主题,由总策展人来运作整体的思想,把具体议题分到分策展人手里。今年深双也邀请了一些艺术家参展,我觉得艺术介入和建筑介入是有区别的,艺术家展示的某些议题其实跟城市的关联性很大,而有些时候建筑师的表达却是跟城市脱节的。在分策展人的策划和研究框架下,建筑师可以与艺术家组团共同完成作品,使建筑和艺术更加兼容,这是在未来很长时间里值得探讨的事情。
疫情促使了我们对一些平时视而不见的问题进行思考。关于未来的展览主题,我觉得现在的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公共建筑作为人和人之间交流的载体这一项非常重要的位置。当信息产生和交换的场所被电子技术所取代,此时建筑和城市会发生什么改变?我觉得这会是很有意思的议题。
庞 伟
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深双几乎是国内唯一一个思考城市的展览平台。我们过去有那么多的讨论城市各种可能性的作品,有没有作品言中今天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届总结式的双年展?
我一直在呼吁对城市思考是不是能够离开城市本身。我们能不能走到城市外面去,到郊区去,到山里和海边去?深圳并不是一个只有建筑物的城市,山和海也是城市的一部分。让建筑师们在山里聚集起来,阐述关于城市的思考和关于自然的思考,这样一个城外的展览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对城市更别开生面的打量。我期待着这样一个特别透气的双年展,回到上有天下有地的状态,会非常有意思。
韩 晶
趣城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半层书店创始合伙人
2019深双大鹏新区溪涌分展场策展人
关于主展场与分展场的关系,我觉得深双的主展场可以相对固定,野生、游牧和激活空间的理念则由分展场来实现,这样分展场可能会有更多的自由度和在地性,同时对主展场也有呼应,整体的组织架构会更加丰富,展览内容也可能有更好的呈现。
王子耕老师提到的艺术介入和建筑介入我也有一些体会。2019深双溪涌分展场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海边户外展场,我们更偏向于让建筑师和艺术家一起完成作品。建筑师必须尝试新的呈现方式,艺术和建筑会形成一种互相呼应和互相启发的效果,我觉得这是一种可以延续的比较好的模式。
说到疫情带来的思考,在高度体系化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城市的弹性、怎么样让城市在日常和应急切换的时候自然过渡,这也是值得下一届深双思考的。
俞斯佳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发起人
过去我们自认为对城市管理建设已经非常驾轻就熟,城市似乎是按照我们描绘的蓝图慢慢发展的。而突发性的问题会使一些矛盾凸显出来,让我们审视过去忽视的因素,重新思考城市形态和布局。城市的管理者要准备好应对未来多元化的可能性,这是这次突发事件带来的非常重要的思考。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互联网技术已经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我们都在谈5G、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等,越来越感受到这些技术就在我们眼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些高度发达的技术是否会对现有的城市形态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现在国际形势比较复杂,由此带来了国内对投资拉动很大的需求,比如最近看到的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新基建和产业逆行。城市布局和形态也可能因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发生很大改变。这都是未来深双可以关注的话题。
张之杨
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展览原本就是线下的盛会,通过作品和活动产生交流、碰撞和思考;这样的公共事件也能够激活城市正向性的经济。如果完全搬到线上,时隔两年举办一次的意义还有多大?我特别认同崔灿灿老师提到的:单一的呈现路径会绑架内容表达的多样性。互联网的这种唯一路径可能会使我们对差异的包容降到最低。
过去每一届深双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策展主题,我觉得未来可以尝试开放性的双年展,让参展人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比如本届深双的分展场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精彩,或许未来我们可以寻求更宽松的表达方式作为探索和实验,让分展场和主展场更加平等,可以允许出现内容更多样化的、发生地点更多的、时间范围更自由的展览。大家可以远程参与,又能够摆脱路径的单一性,我觉得会很有意思。
刘晓都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坪山美术馆馆长
2017 深双总策展人
大家都提到了线上展览的可能性,我认为既然虚拟技术已经开始被大众接纳,深双也可以朝这个方向发展,在呈现实体展览的同时,研究虚拟展览的可行性。转变成虚拟展览后,可以通过线上连线组织更多国际化的研讨会和小型演讲,互联网和虚拟技术也许会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加环保和有效。
关于主题,虽然人的忘性很大,大家在回归正常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忘记目前的境况,但展览不能忘记。我们讨论重大事件造成的城市突变,其实是在讨论我们是否还保有对城市的信心,这是一个关乎根本的话题。我认为下一届的双年展可以就此展开讨论,在城市的话题上适当放大,建筑方面适当变小,比如探讨公共卫生相关的技术问题,可以总结和反思互联网在后疫情时代发挥的作用,这也是对本届深双关于科技与城市话题的延续,我觉得这些讨论都是很有价值的。
奥雷·伯曼(Ole Bouman)
设计互联馆长
2013 深双总策展人
显然,本届深双不同以往。一方面来说,主展场仿佛回归到了更为传统的双年展形式。在历届策展人参与的开幕研讨会上,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希望深双的场所创造精神不会被遗忘。
另一方面,本届深双受制于疫情的影响,但也许我们可以对这种情况本身进行思考。“城市交互”的主题在后疫情的世界里含义已经不同于以往;“城市升维”中讨论的未来城市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而“城市之眼”板块议题已能够延展向拯救生命层面的内容。本届深双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不完整的,但它也许已经激发出一种超越最初策展和组织层面的新意义——对深双主题的重新思考。我们可以想象和期待接下来的两年将会多么具有挑战性,而深双作为深圳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将如何凭借克服困难的胆略以及创意来重塑其核心宗旨。
张宇星
趣城工作室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
(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
深双发起人、主要组织者及推动者之一
各位已经说得很全面,我从几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看法。第一是关于深双未来大的方向。希望深双能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面镜子,通过每一届展览不断折射中国乃至全球当下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现象。历届深双视野非常广阔,一直站在面向全球和城市本体的前沿角度进行思考,这也是我们作为学委会和组织者一直希望推动深双学术深度的原因。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直接关联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整体命运。我们希望跳出城市治理、城市建筑等等这些规划建筑的传统语境,跳出来,才能发现和预见未来城市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关于主题,虽然深双的出发点是城市建筑专业领域,但如果把每届的主题延展开来,会发现城市中几乎所有的方面都会涉及,未来深双的主题也有更加抽象化的趋势,同时希望建立一个内在悖论系统,有一部分在建构,另外一部分在反建构,这样展览可以尽可能多地承载多样化的内容,触达更深层的问题。
过去每届展览中都会有关于城市与自然的讨论。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城市?未来的城市会不会变回森林、回到原始状态?下届展览也许可以走到城市的反方向,展示地点和形态也可能会彻底改变,比如在生态圈里或者海边,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完全开放的展览,这可能会大大超越早期深双对城市领域讨论的限定。另外一个思路是也许可以就“疫情下的城市”做一次特定展览,记录这场人类的重大事件。还有一个可能性是回归城市本体,去思考城市的新模式或者新的本体存在的价值,探讨疫情时代的城市治理、疫情后的城市复苏;也可以参与到对新基建和城市经济的讨论和推动中。
关于展场,历届深双采用游牧的方式,通过不断变化的展览场地与城市空间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是跟其他展览不一样的。我个人也觉得可以有一个永久或半永久的主展场,主展场可以更国际化、学术化和抽象性,对人类命运做出长远的思考;分展场则更自由活泼,跟各区的互动关系更强,以此形成网格化的展览。
最后一点,希望未来深双能够有机会跳出深圳,在展览方面和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共用话题和资源,拓宽展览的视野,这样可能会对中国各城市问题的研究和判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今天在这样的特殊的情况下举行这次特殊的会议,是非常值得纪念的。再次感谢大家!
2019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2019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SHENZHEN)
主题:城市交互 | Urban Interactions
主展场:福田高铁站、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分展场:盐田综合保税区沙头角片区、宝安国际艺展中心、宝安桥头社区、龙岗坂雪岗科技城、龙华观澜古墟、光明云谷、大鹏新区所城、大鹏新区溪涌、前海合作区
| 相关阅读 |
官网: www.szhkbiennale.org.cn
微博: 深港双城双年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