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徐道获 (Do Ho Suh) : 348 West 22nd Street |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徐道获 (Do Ho Suh)

348 West 22nd Street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

展览持续至3月29日


徐道获
摄影: Chris Sorensen/ ©️Hong Kong Tatler 


徐道获的艺术实践将“记忆”实物化,探索了当代社会中个体历史、文化传统和信仰体系的关联。徐道获以其在首尔、罗德岛、柏林、伦敦和纽约的旧居为题材,使用不锈钢框架、聚酯纤维等媒介重塑了这些居所和其中的物件,给观众带来了极具震撼的视觉体验。徐道获通过将这些日常物品重塑,探索“家”的概念并与观众的个人体验产生共鸣。徐道获认为,个人对于空间的特殊记忆可以通过这些日常物件得以重温,而身体及心灵对物件位置和形态的记忆亦可创造出个人与空间互动。
 
作为近期对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的捐赠,徐道获的作品Apartment A, Unit 2, Corridor and Staircase,348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USA (2011 – 2014年)目前正在美术馆展出,展期至2020年3月29日。这件作品复制了徐道获在纽约切尔西的一处旧居所,梦幻般的房间和走廊由半透明的聚酯材料构成,在这个沉浸式的连体房间内,观众与徐道获的个人历史相遇。作品中的走廊、楼梯、起居室和工作室以相对独立的色块区分,房间内的设施、摆设精确地被复制。正如徐道获的这一些列作品,韩国传统纺织元素融合了现代数字地图工具,使得建筑的复杂性和纪念性得到统一。这些观念在Apartment A, Unit 2, Corridor and Staircase, 348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USA中得到了更为完整的诠释。徐道获曾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他的房东Arthur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并于2016年过世;在Arthur的孩子们卖掉房子之前,徐道获搬回寓所,用纸和笔触摸、记录下了公寓的每一个细节。
 

徐道获

Apartment A, Unit 2, Corridor and Staircase, 348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USA,2011–2014年

徐道获:348 West 22nd Street展览现场,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作品为匿名捐赠,展览至3月29日

©Do Ho Suh, 图片由 ©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徐道获
Apartment A, Unit 2, Corridor and Staircase, 348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USA(细节图),2011–2014年
徐道获:348 West 22nd Street展览现场,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作品为匿名捐赠,展览至3月29日
©Do Ho Suh, 图片由 ©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现实中的纽约西22街348号公寓与纽约城中的其它公寓的结构没有很大区别,徐道获将这个曾经生活的地方重新物理化成了梦幻般的作品,在几个小时内,一个人就可以将这个“房子”折叠进一个行李箱内,打包带走。“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随身携带,”徐道获这样解释道,“现在人们经常搬家。我住过那么多地方,但现在我很怀念已经离开的那些家。我喜欢这个想法——可以运输家,并随身携带。”
 
徐道获与其代理画廊立木画廊联合创始人乐睿昕(Rachel Lehmann)
摄影: Chris Sorensen/ ©️Hong Kong Tatler 

这些似乎是具体的、个人的参考,但是徐道获一直以来以重塑“家空间”这一方式作为艺术实践的核心。“徐道获的作品一直令我着迷,有一点,很多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人却能与他的作品产生共鸣,”立木画廊联合创始人乐睿昕(Rachel Lehmann)谈到,“徐道获将宏大的观念转化成为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艺术。很多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完美的家,一所房子、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和一个社会——秉持这个信念,无论身在何方,家就在那里。”
 
徐道获的作品融合坚固与柔软、透明与遮掩、沉重与失重的观感,房屋的细节在合适的地方恰如其分的呈现,如大门上的猫眼、壁炉周围的木板和浴室里的莲蓬头,这些无微不至的细节给予了个人生活和记忆的无限联想。“很多儿童观众在参观中曾多次试图攀爬雕塑中的楼梯,”徐道获说道,这些作品与观众的互动达到了高度的共鸣。“徐的雕塑牵动着你的潜意识,”乐睿昕补充道,“家的意象很多,而徐道获的作品更多是关于记忆、历史、文化,关于人类对自我和家庭的梦想。
 
徐道获
Apartment A, Unit 2, Corridor and Staircase, 348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USA(细节图),2011–2014年
徐道获:348 West 22nd Street展览现场,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作品为匿名捐赠,展览至3月29日
©Do Ho Suh, 图片由 ©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徐道获
Apartment A, Unit 2, Corridor and Staircase, 348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USA(细节图),2011–2014年
展览现场,圣地亚哥当代美术馆,2016年
©Do Ho Suh, 图片由艺术家与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摄影:Pablo Mason

从另一个角度看,徐道获的雕塑作品也表现出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模糊的界限,以为人类独处时与被人注视时的行为差异。“我的作品中墙壁是半透明的,所以当你在作品内部的时候,你会被观察到,同时也是观众的一部分,观察周遭。”徐道获这样阐释。这种公众与私人、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微妙关系贯穿了徐道获的大部分艺术实践。
 
虽然徐道获的艺术实践大部分时间都在回顾成长的各个阶段和生活过的地方,但他现在更多的时间是在展望未来。他有两个女儿,都不到10岁,但她们已经直接参与了他的艺术创作。“女儿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前,一切都是关于两代人——我的父母和我。现在有三代人了,做父亲让我很受鼓舞。但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同。父亲、童年、因果、家庭——这些都是相连的。


部分文字节选自Hong Kong Tatler, 2019.03, 作者:Oliver Giles


当前展览


即将开幕


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由乐睿昕(Rachel Lehmann)和慕德伟(David Maupin)于1996年共同创办,代理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当代艺术家及艺术遗产。自成立以来,立木画廊一直不遗余力引介国际艺术家至不同地区。这一使命促使立木画廊相继在纽约、香港、首尔展出艺术家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展览。

艺术家、作品、画廊信息垂询: hongkong@lehmannmaupin.com

中文官网: www.lehmannmaupin.com/ch

关注立木画廊微信公众账号:LehmannMaupin1996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