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和百老汇演员“抢饭碗”!这些剧作家能编会演才华爆棚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编者按: 

“演而优则导”,在影视圈演员跨界当导演的例子很多,往往也会引起较大关注度。在音乐剧界,“编而优则演”其实也不少,LOGAN CULWELL-BLOCK为我们介绍了14位能编会演的剧作家,他们原先可能活跃于编剧/作曲/填词领域,但是才华洋溢的人在台前同样能够闪闪发光。


一起来认识下才气爆棚的他们吧~


通常,编剧都是幕后工作者,音乐剧作曲家最多也只会在音乐会上或者录小样的时候表演自己的作品,不过最近在百老汇,越来越多的编剧爱上了“搅合”,热衷扮演自己笔下的角色。


以下是14位爱“搅合”的编剧、作曲、作词,他们都爱在自己写的音乐剧里“出风头”。


1

George M. Cohan

乔治·M·科汉


乔治·M·科汉是20世纪初百老汇的编剧和演员,他的作品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例如《问候百老汇》(Give My Regards to Broadway)、《扬基男孩之歌》(The Yankee Doodle Boy)、《你是一面古老而绚丽的旗帜》(You’re a Grand Old Flag)


1942年电影《胜利之歌》海报:该影片描述了George M. Cohan的作品和生平。


虽然今天看来,他的作品有一点过时,但在当时绝对是开创性的,尤其是他对叙事音乐剧的突出贡献。他的作品可以看作是小哈姆斯坦《演艺船》和《俄克拉荷马》的先驱。


译者注:

叙事音乐剧:20世纪百老汇兴起的音乐剧浪潮,革命的对象是重歌舞娱乐而轻戏剧张力的歌舞剧。叙事音乐剧将音乐、舞蹈和完整的故事相结合,带有明确的戏剧目标,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而不是简单的娱乐。音乐、歌词和叙事剧本是叙事音乐剧的三大要素。叙事剧本强调故事性、角色发展和戏剧结构。


在创作音乐剧之前,科汉已经是一名成功的杂耍歌舞剧演员,于是他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几乎所有自己的作品中,包括《小乔尼·琼斯》(Little Johnny Jones)、《百老汇的45分钟》(Forty-five Minutes from Broadway)、《你好,百老汇》(Hello,Broadway)等等,你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看到他的雕像,就在百老汇TKTS售票亭的旁边。


George M. Cohan纪念雕像,底座印着他那首有名的歌曲名:Give My Regards to Broadway。


2

Noble Sissle & Eubie Blake


这对早期百老汇黑人二人组创作了1921年轰动一时的音乐剧《跟着摇摆》(Shuffle Along),以及里面最著名的那首《I’m Just Wild About Harry》。


音乐剧《Shuffle Along》海报


2016年,他们出演了根据该剧幕后故事制作的音乐剧《跟着摇摆,或这1921年的轰动一时的音乐剧的制作和之后的故事》。


其实早期《跟着摇摆》(Shuffle Along)的舞台上也有两人的身影,在最早的一版中,Noble Sissle演的是Tom Sharp,作曲Eubie Blake担任音乐总监,并在剧中弹钢琴,1952年的版本中,两人还以本人身份出现在剧中。


2016全明星版《Shuffle Along》剧照


3

贝蒂·科姆登和阿道夫·格林

Betty Comden & Adolph Green


在合作的60年里,这对黄金编剧给世界贡献了无数传奇音乐剧和电影:电影《雨中曲》《龙国香车》,音乐剧《二十世纪快车》《电话皇后》。


他们合作的第一部百老汇音乐剧是《锦城春色》(On the Town),两人负责编剧和作词,还顺便为自己打造了两个角色:克莱尔和奥茨,并合唱了一首《Carried Away》。


音乐剧《 On the Town》剧照


1958年和1977年,两人还在百老汇舞台上出演了《与贝蒂·科姆登、阿道夫·格林的聚会》,这是一场音乐会形式的演出,尽情回顾了两人合作的历程。


4

格蕾琴·克莱尔和南希·福特

Gretchen Cryer & Nancy Ford


格蕾琴一直是百老汇舞台上的常客,演过N多音乐剧:《求雨奇缘》(110 in the Shade)、《小小的我》(Little Me)、《1776》。同时她还兼具编剧才能,是纽约剧圈罕见的全女子词曲创作团队的一员。


她与作曲南希·福特合作,带来了多部优秀作品,其中最成功的要数1978年的《I’m Getting My Act Together and Taking it On the Road》,讲述了一个离婚的女人东山再起,成为流行明星的故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格蕾琴扮演的主角令人印象深刻,南希也在外百老汇舞台上挑战了同一个角色。


《I’m Getting My Act Together and Taking it On the Road》音乐剧歌曲专辑封面


5

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John Cameron Mitchell


米切尔也是音乐剧演员出身,早期演过《大河》(Big River)、《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六度分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98年,米切尔和作曲家斯蒂芬·特拉斯克(Stephen Trask)一起创作了外百老汇音乐剧《摇滚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这使他一跃成为一名编剧。他同时出演了剧中的主角,一位来自东德的变装皇后兼摇滚明星。


音乐剧《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这部剧在外百老汇大获成功,迈克尔·瑟沃瑞斯、艾丽·西蒂等明星都争相出演主角。在2001年的电影版本中,米切尔再次作为主角登场,贡献了堪称不朽的表演。2014年,他回归百老汇舞台并重新担任这部剧的主角。


电影《摇滚芭比》剧照


6

林-曼努尔·米兰达

Lin-Manuel Miranda


林-曼努尔·米兰达绝对是当今最著名的自编自演达人。他在创作百老汇音乐剧《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时,还只是康涅狄格州维思大学的一名学生。


5年后这部剧在外百老汇首演,米兰达扮演主角Usnavi,2008年这部剧移步百老汇,米兰达作为演员和编剧收获赞誉无数,包括作品获得2008年的托尼奖最佳音乐剧,以及本人被提名最佳音乐剧男主角


音乐剧《In the Heights》海报


谁也没想到,凭借《身在高地》如此厉害的出道之后,米兰达还能放出更大的招——《汉密尔顿》


2015年《汉密尔顿》在外百老汇首演,7个月后移步百老汇,成为百老汇翘首期盼几代人之后的巨大成功。他一手操办了《汉密尔顿》的剧情、音乐和歌词,并且本人担任主演


音乐剧《Hamilton》剧照


虽然2017年6月之后他不再主演,但《汉密尔顿》依然延续着从百老汇火遍全美的热度。米兰达并没有完全放弃主演自己的大作,今年1月,在波多黎各举办的《汉密尔顿》特别三周表演中,他又回归了自己的作品。


7

比利·乔·阿姆斯特朗

Billie Joe Armstrong


2010年,绿日乐队的主唱比利·乔作为编剧出道了!他把自己的专辑《American Idiot》改编成了音乐剧。


一开始剧中卡司均为传统百老汇演员,包括小约翰·加拉赫、斯塔克·桑德斯等,不过最终比利·乔还是自己扮演了St. Jimmy,一个作为主角第二自我的摇滚明星。他演唱了专辑中的《St. Jimmy》,以及剧中重新编曲的《Last Night on Earth》和《Know Your Enemy》。


音乐剧《American Idiot》剧照


8

哈维·费斯特恩

Harvey Fierstein


哈维一直享受着既当演员又当编剧的差事。1982年,他首次登上百老汇的舞台,出演《火炬三步曲》(Torch Song Trilogy),演绎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活在纽约的一名男同性恋的故事,同时还主演了1988年原剧改编的电影。


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1988年电影《Torch Song Trilogy》


此后他在编剧和演员领域分别拥有不俗的成就,担任编剧的作品有《假凤虚凰》(La Cage Aux Folles)、《终生大事》(A Catered Affair)、《报童传奇》(Newsies)《长靴皇后》(Kinky Boots),担任演员的作品有获得托尼奖的《发胶星梦》(Hairspray)电影《窈窕奶爸》、《子弹横飞百老汇》(Bullets Over Broadway)、《斯慕奇之死》(Death to Smoochy)


音乐剧《长靴皇后》剧照


在2016年《发胶星梦》的TV改编版中,他重新演绎了为他赢得托尼奖的角色Edna Turnblad,并且亲自将剧本改编成了电视剧版本。


NBC2016年推出的现场直播版《Hairspray》海报


9

杰夫·伯恩和亨特·贝尔

Jeff Bowen & Hunter Bell

音乐剧[title of show]剧照


音乐剧《[title of show]》是纽约戏剧节的参赛作品,由词曲编剧团队杰夫·伯恩和亨特·贝尔本色演出,呈现的是本剧自身的制作过程。经过在不同地区由不同的演员演绎之后,2008 年该剧终于由原班人马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


10

斯汀

Sting


和比利·乔·阿姆斯特朗一样,斯汀本来也是个摇滚歌手,他在Police乐队大获成功之后,于1985年开始solo活动。凭借《Every Breath You Take》 《Roxanne》 《Desert Rose》等大热单曲,斯汀收割了16次格莱美大奖


1989年斯汀第一次来到百老汇,在《三分钱歌剧》(Threepenny Opera)中扮演Macheath,25年后,他作为一名编剧重返百老汇。


《末日之船》(The Last Ship)是斯汀根据儿时经历创作的音乐剧,以东北部英格兰造船工业的消亡及其对小镇造成的影响作为故事背景,歌曲主要来自斯汀1991 年的专辑《The Soul Cages》。2014年的版本中,除了专辑中的《Island of Souls》《All This Time》等歌曲,还加入了不少音乐剧原创歌曲。



音乐剧《The Last Ship》剧照


无独有偶,和比利·乔一样,原本作为该剧作曲作词的斯汀仅在首演后几个月就取代了原主演Jimmy Nail,接下来都由他亲自出演主角Jackie White。


11

莎拉·巴莱勒斯

Sara Bareilles


莎拉2004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Careful Confessions》,2007年发行热单《Love Song》一炮而红,2010年发行专辑《Kaleidoscope Heart》,见证专辑首周登上公告牌榜首,四年后凭借专辑《The Blessed Unrest 》收获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提名


作为一名资深音乐剧粉丝,莎拉凭借《女招待》的配乐圆了编剧梦,并收获了第70届托尼奖“最佳配乐”奖项提名。和前面两位摇滚明星一样,莎拉也取代了原有卡司,成功变身主演。


音乐剧《Waitress》剧照



作者:LOGAN CULWELL-BLOCK

翻译:River小莫

编辑:演艺君

原文标题:14 Broadway Writers Who Appeared in Their Own Musicals

编译来源:

https://www.playbill.com/article/14-broadway-writers-who-appeared-in-their-own-musicals


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由广东艺术剧院官微翻译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广东艺术剧院8月演出日历(点击查看大图)


精彩演出推荐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芬兰歌剧咏叹•

世界著名歌剧选段及艺术歌曲音乐会

加拿大友北五重奏音乐会

《闪闪的红星》首次搬上芭蕾舞台

上海芭蕾舞团重燃红色经典

同名电影改编 原版人马制作

《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暖心上演


广东艺术剧院各大交流群,正向你敞开怀抱:

戏剧爱好者群

儿童剧爱好者群

音乐舞蹈爱好者群


欢迎你的加入,群内可以即时获取演出现场剧照,还能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观后畅聊!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演艺君”微信备注“进群”,来和我们一起玩耍吧~



“在看”我吗?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