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三尚当代艺术馆工作时间暂定延时至2月10日(周一),展厅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由此为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
新春快乐!
—— 当前展览 ——
三尚当代艺术馆 丨 馆藏展
2020.01.20 - 2020.02.20
井上有一
1916年2月14日生于东京,是一位代表了20世纪后期日本的艺术家。
1945年3月10日在横川国民学校值班时遭美机轰炸昏死,经抢救7小时后苏醒。12月于东京都本所小梅国民学校任教。
1946年于神奈川县高座郡茅琦町第一国民学校任教。
1948年3月以上田桑鸠为首的《书之美》创刊(编辑发行人:森田子龙)。有一以该杂志为依托学习书法。11月与平井喜久江结婚。
1949年10月19日父荣治逝世(72岁);书《自我偈》。
1950年1月18日参展“第三届书法艺术院展”,作品《自我偈》受上田桑鸠、大泽雅休赞赏。2月参展“第一届书之美展”。8月任教于茅琦市立第一中学。
1951年参展“第四届书法艺术院展”、“第二届书之美展”、“第三节每日书法展”。4月长女花子出生。
1952年1月井上有一、森田子龙、江口草玄、中村木子、关谷义道于京都龙安寺创建墨人会;发行机关杂志《墨人》,有一担任编辑(至第49期)。
1953年10月长子彻出生。
1954年参展“现代日本书法展”(纽约近代美术馆)、“第一届墨人会展”。
1955年参展在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举行的“日美抽象画美术展”;4月开始创作瓷漆作品;参展欧洲巡回“现代日本书法展”。
1956年2月《周刊朝日》刊登有一专集“前卫书法”。5月迁居茅琦市菱沼海岸。8月下旬决心回归文字作品创作。
1957年参展“第四届圣保罗国际美术展”。其后作品《禹彻》被收入赫伯特.里德著《近代绘画史》。
1958年参展布鲁塞尔纪念世博会“近代美术50年”展。
1959年参展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西德)。
1960年参展中南美巡回“日本绘画展”;7月参展“日本书法展”(西德.弗赖堡)。作品《骨》为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收藏。
1961年4月27日,母亲登美去世(84岁)。参展第六届圣保罗国际美术展。
1962年参展“现代日本书法<意味与符号>展”(西德.达姆施塔特)。
1963年参展在巴登巴登(德)国立美术馆、阿姆斯特丹(荷兰)市立美术馆举行的“书法与形象”展。
1966年参展在美国举行的“日本艺术节”;9月任神奈川县高座郡寒川中学教务主任。
1969年参展为纪念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新馆落成而举办的“现代世界美术展”。
1971年刊行《花之书帖》(海上雅臣编),壹番馆画廊举行“《花之书帖》刊行纪念展”。
9月任寒川町立旭小学校长。
1972年于壹番馆画廊举行个人展。参展“第六届日本现代书法展”。
1973年参展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举行的“战后美术展”。
1975年5月迁入寒川町仓见的新居。
1976年参展西德巡回“日本书法展”。8月末于寒川町立寒川小学退休,结束了41年的教育生涯。
1977年《井上有一书法(1949—1977)》(海上雅臣编)刊行,收录147幅作品。“井上有一书法(1949—
1977)》刊行纪念展”(5月东京/11月大阪)。
1979年2月初至5月末在东海大学医院住院治疗食道静脉瘤;5月辞退“墨人会”;7月“井上有一书法展——墙报”(东京和光会馆)
1980年作品《禹彻》为国立国际美术馆收藏。7月举办个人展(京都、朝日画廊)。8月开始整理作品。
1981年作品集《俎》(海上雅臣编)刊行。
1982年作品集《鹰》刊行(策划:海上雅臣;装帧设计:杉浦康平)。7月“井上有一展——1955年,还有现在”(东京和光会馆)
1983年原寸通临颜氏家庙碑,完成第一、第二稿(82年12月—83年2月)。因劳累过度,住院治疗。8月开始用铅笔、碳棒书写。
1984年4月NHK电视台放映纪录片“心灵的时代.书禹彻”。
1985年4月新作《上》参展“未来的亚当”展(策划:高桥睦郎);5月用碳棒书写宫泽贤治通话《滑床上的熊》;20日开始食欲不振,中途停止书写。6月4日出现黄疸住院治疗。7日因急性肝炎陷入昏睡状态。15日病逝。18日于藤泽市妙善寺举行葬礼。受戒名“成就院禹彻日有居士”。
1986年1月—2月举行“井上有一绝笔展”。3月62幅代表作为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收藏。6月举行“井上有一绝笔展”、“井上有一小品展”、“活着的井上有一展”。图录《活着的井上有一》刊行。6月15日一周祭时刊行《井上有一绝笔行》。7月举行“井上有一与颜真卿”展(东京六本木NEWZ)。9月纪录片《活着的井上有一》完成。
1987年5月纪录片《活着的井上有一》英文版、法文版、意大利文版完成。6—7月“花丛中的井上有一”展;作品集《寻花:刊行。
1988年3月—12月“花丛中的井上有一”展(熊本、松本、滨松);12月纪录片《活着的井上有一》中文版(李建华、杨晶译)完成。
1989年2月—3月“巨匠 井上有一”展(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3月艺术新闻社出版井上有一全文集《每日的绝笔》(海上雅臣编)。
1991年“巨匠 井上有一”巡回展(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福冈县立美术馆、新泻市美术馆、山口县立美术馆)。
1992年11月中文版《井上有一临颜氏家庙碑》(李建华、杨晶译)出版(学林出版社)。
1993年3月—4月“贫”展(麻布美术工艺馆);9月—10月“巨匠 井上有一”展(爱媛县立美术馆)。
1994年1—2月“巨匠 井上有一”展(郡山市立美术馆);2—3月参展“战后日本前卫美术”展(横滨美术馆);《啊!横川国民学校》和《无我》参加“1945年以后的日本美术——向空中怒吼”美国巡回展(纽约古根海姆.苏荷美术馆会场)。
1995年2月书画集《井上有一 东京太空袭》出版(岩波书店);3月“井上有一 东京太空袭”展(东京隅田川畔会馆)。4月中文版纪录片《井上有一 守贫挥毫三十年》(配音:李默然/李建华、杨晶译)完成(UNAC TOKYO)。9月中文版《井上有一书法》(策划责编:车永仁/李建华、杨晶译)出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9—10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井上有一书法展”。
1998年国际美术评论家联盟日本大会纪念展《贫》展(東京);《贫 井上有一》(海上雅臣)出版(岩崎美术社)。
1999年6月在韩国艺术殿堂书艺馆举办“井上有一 书法是万人的艺术”展。
2000年《井上有一作品总目》(海上雅臣/全三卷)出版;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日本文化艺术财团在京都、东京举办“井上有一研究国际研讨会”。
2002年NHK教育电视频道放映专题片《愿燃尽我的生命——书家井上有一 ——64幅“贫”》。
2004年作品《东京大空袭》30件和《啊!横川国民学校》参加“战争与美术”展(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
2005年2月《日本人物传纪 井上有一》(海上雅臣著)出版(MINERVA书房);杭州国际书法艺术节举办“井上有一展”(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2008年“井上有一自画像+书业”展(长野县东御市梅野纪念绘画馆);3月在中国郑州举办“井上有一 汉字艺术”展(十方艺术馆);9月在中国北京举办“日日绝笔行——井上有一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2009年8月—10月《爱》 《花》 《风》 《宁》4幅作品参加对比窗艺廊举办的“水墨 书法 第三种抽象”展览(中国上海);10月中文版《日本人物传记 井上有一》(海上雅臣著/杨晶、李建华译)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10月—12月于浙江三尚当代艺术馆举办“井上有一艺术展”(中国杭州)。
2010年11—12月于皇城艺术馆举办“井上有一艺术展”(中国北京)
2013年8月“始于青萍 不止井上”李青萍&井上有一艺术展宁波美术馆(中国宁波)
2015年9月于西安美术馆举办“生成!井上有一特别展”(中国西安)
上下滑动游览
那是去看毕加索展时,我在神田的一家店里淘到三件弥生式土器。看毕加索当然收获巨大,但是这几件土器更让我心喜。回到家里马上把两三枝野菊插入其中一只置于壁龛,另一只置于佛坛做香台。我琢磨着剩下的这一只做什么呢?这家伙怪诞憨拙,左思右想完全派不上用场,也许勉强可以当只烟缸,但我几乎不碰烟,也没这个必要。无奈,只好置于桌上的砚台旁边,每天不经意地看着它。看着看着,奇了怪了,这个无用的怪东西格外打动我的心。虽然插着野菊那只和佛坛那只各有情趣可人,然而这个无用之物也有撞击心灵的力量。原始人的心,顽强地活现在那里。
为什么,这类不起眼的土器,能催人心动呢?
如在老子所说的理想境界——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本真的原始社会,美一词恐怕是不需要的吧。因为生活原本就是美的。它就像水之于鱼。
二十世纪的前卫人,憧景这个原始社会,并在理想中描绘生活即美的社会。
“我们创造新的美。美学不断嬗变。它将无休止地拓展,直到‘美’一词泯灭”(宫泽贤治)。
“艺术,只不过生活中缺乏美的时代一个代用品而已。随着生活取得进一步均衡,艺术行将灭亡”(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 Piet Cornelies Mondrian)
—— 井上有一(杨晶 译)
滑床山的熊(宮沢賢治童話) 47×94cm 碳棒书 纸本水墨 1985年
蓝正辉
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87年——1993年任教于重庆大学, 现职业艺术家生活于中国北京和美国纽约。
2017年“蓝正辉重塑墨势”个展,EthanCohenFineArt(NY)&salotto,画廊,巴塞尔,瑞士;“双玺·时光道:深圳主义——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精品作品展”,深圳;“无垠:行进中的水墨运动——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大展”,四川美院美术馆,四川;东京艺术博览会,东京,日本;ArtCentral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昔墨如今——当代水墨艺术展”,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第七届艺术登陆新加坡,新加坡;
2016年“蓝正辉重塑墨势——山水”个展,EthanCohen画廊,纽约,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RuthMardergallery个展,美国;“心跡”元典美术馆,北京;亚洲水墨艺博会,香港;艺术迈阿密,迈阿密,美国;“山水社会”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上海种子项目”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ArtCentral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第六届艺术登陆新加坡,新加坡;
2015年蓝正辉美国纽约玛娜当代驻留项目及个展,美国;蓝正辉个展,GalerieduMonde世界画廊,香港;梅塞德斯-迈巴赫S级轿车客户品鉴会——蓝正辉水墨之旅;“蓝正辉重塑墨势”个展,EthanCohen画廊,纽约,美国;多伦多国际艺术博览会,加拿大;第三届中意双年展,都灵,意大利;“水墨演义·抽象中的感性和理性”2015国际巡回展——北京中间美术馆,比利时,布鲁塞尔弗拉芒州美术馆,美国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台湾国父纪念馆;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展“创造身份”展,威尼斯,意大利;“开绘”中国抽象艺术邀请展,798上舍空间,北京;ArtCentral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无意之意”蓝正辉艺术品鉴会,上海瀚之画廊;
2014年《色变》蓝正辉多伦多个展CANADIANFINEARTS加拿大多伦多;《释放未来》中国水墨提名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798;《记忆》第二届中意双年展中国北京;《精神如山》艺术门画廊,香港;《墨者先行》纽约ETHANCHON画廊;“辉腾与蓝正辉水墨艺术展”同名画册出版,奥赛画廊,上海;“艺术未来”首届(中山)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广东,中山;“ARTTAIBEI”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湾,台北;“ARTTORONTO”多伦多国际艺术博览会,Toronto,加拿大;
2013年5月,杭州三尚当代艺术馆《蓝正辉——恣意的泼笔》个展;
2013年3月,上海多伦美术馆《水墨解构》展;
2012年12月,《中山海峡两岸艺术家作品联展》;
2012年10月,《台湾水墨双年展》;
2012年10月,意大利米兰《中意双年展》;
2012年8月,《舒适》杂志《跨界艺术展》;
2012年5月,广东三年展项目展出35米长的《四时心跳图》(广东美术馆);
2012年4月,意大利维罗纳《蓝正辉个展》;
2011年2月,多伦多艺博会;
2011年1月-3月,上海对比窗画廊《蓝正辉水墨梦想》个展;
2010年,迪拜艺术博览会(阿联酋);
2009年6月,《第三种抽象展》(对比窗画廊·上海);
2009年3月《狂雨——兰正辉印尼个展》(欧豪斯画廊,雅加达·印尼)
《来自东方的冥想》展(弗洛伊登市活动中心,巴登符腾堡州·德国);
《水墨当下——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多伦美术馆·上海);
《重返现代——09中国抽象艺术展》(西湖美术馆·杭州);
《自有我在》展(艺倡画廊·香港);
2008年,《水墨演义》全球巡展(中国,德国,美国,台湾);
《08国际年展》(上上美术馆·北京);
《中国水墨年度汇展》(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
《卡廷娜托——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卡廷娜托庄园,马尔默市·瑞典);
《首尔国际现代书艺展》(首尔·韩国);
《大尺幅20人抽象画展》(皇城艺术馆·北京);
《自有我在——中国当代艺术展》(佛罗里达海湾大学·美国);
2007年,《戒色——中国当代水墨展》(十方艺术馆·郑州);
《墨缘100——中国宋庄水墨同盟第二届名家邀请展》(宋庄艺术中心·北京);
2006年,《东方欲晓——兰正辉体量水墨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水墨·当代》——中国宋庄水墨同盟首届邀请展(宋庄艺术中心·北京);
《多伦多市户外艺术展》(加拿大);
2006年 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蓝正辉体量水墨》个展;
2006年 10月,《中国宋庄水墨同盟首届邀请展》;
2006年 7月,《TORONTO OUTDOOR ART EXHIBITION》(加拿大);
2005年 5月,美国纽约科特兰大学《中国日活动展》;
2005年 5月,多伦多亚裔艺术月《飞流直下大瀑布》展(加拿大);
2004年 5月,应邀为中国景德镇1000年庆典举办《兰正辉水墨特展》;
2004年 4月,加拿大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水墨疾走》巡回个展;
2003年 10月,应邀在加拿大多伦多IS GALLERY表演水墨行为作品《一跨》;
2003年 3月,广东美术馆举办兰正辉《水墨疾走》个展;
2001年,策划北京凡画廊《堆积情感》五人油画展;
1999年,赴日本参加《第十四届亚洲国际艺术展》;
1999年,赴香港参加《水墨装置展》;
1993年,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
1989年,《第一届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88年,参加《黄山会议》;
1985年,发表文字、观念、装置艺术作品;
上下滑动游览
在国内,蓝正辉的水墨探索是很独特的,他所追求的是大尺幅,大体量,大气势。很少有中国画家能够撑起这样大的画面来。画大画和画小画是两种学问,能够撑住这样大的画面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和能力。虽然他画的是水墨,但用传统的体系和用笔的方法来匡正他的画是不适用的,还是要用新的准则来评判才成立。他那种大的气势能够传达给我们,让我们心生感动,产生共鸣。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 贾方舟(中国批评家协会会长、策展人)
杨述
1965年出生于重庆,198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95年获赞助在荷兰rijks-akdemie进修一年。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
2016年 “杨述 YANG Shu”个展,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中国;“心的暗面”杨述个展,艺术仓库,北京
2014年 雨 & 光,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中国
2011年 杨述纸上作品展,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中国;杨述作品展,Art Alliance,苏黎士,瑞士
2010年 我不喜欢你,re-C(廊桥)艺术空间,成都,中国
2009年 snake,brain mask,TM project 画廊,日内瓦,瑞士;Satyagraha,UBC大学AHVA 画廊,温哥华,加拿大;Satyagraha –Truth in Rebellion,Gibsone Jessop画廊,多伦多,加拿大
2008年 未知的快感,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07年 我的苹果,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1年 生活片段,A&A Phoenix画廊,中国香港
2017年 “超龄儿童”群展,成都华侨城创想中心,成都;千高原十周年展,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中国;“共享之域”第四届深圳公共雕塑展,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深圳
2016年 “佚名”群展,今格艺术中心,北京;中海云商艺术季 “在云端”成都中海国际中心当代艺术展,中海国际中心,成都
2015年 2015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今日亚洲艺术博览会,巴黎,法国;艺术深圳,深圳,中国;蹊径 — 重访1990年代的四个个案, 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中国;与绘画的动作有关,OCAT 西安馆,西安,中国 书写时空,抽象艺术在中国,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
2014年 “1960”,泉空间,北京,中国;不适的现场,T1 Project Room,重庆,中国;红线,Soap 画廊,北九洲,日本
2013年 未曾呈现的声音,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展,威尼斯,意大利
2012年 没什么是严肃的,TM Project 画廊,日内瓦,瑞士;时态——观看方式研究第三回,喜玛拉雅空间,重庆,中国;艺融两江——中国长江汇当代艺术大展,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重庆,中国;中坚力量,高士画廊,台北,中国台湾
2011年 浮世若梦,月湖美术馆,上海,中国;无法缺席,文轩美术馆,成都,中国;欲——病理与凝视,A4当代艺术中心,成都,中国;Fat Art 2011——十四重门,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乡愁与相遇——南京、杭州、成都、重庆当代艺术巡回展,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杭州汉品艺术空间/成都蓝顶美术馆/重庆芒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南京/杭州/成都/重庆,中国;来自重庆和图鲁兹的艺术家,杜塞耳朵夫市文化局,杜塞耳朵夫,德国
2010年 思者之灵——魏光庆和杨述,Art Alliance,都灵,意大利;抽象与趣玩,文轩公司,成都,中国;时态——当代艺术交流展,岭画廊/器空间,重庆,中国
2009年 花好月圆,余德耀美术馆,雅加达,印尼;杨述•陈卫闽新作展,Ray Hugheus 画廊,悉尼,澳大利亚;四川Hot,QCA画廊,布里思班,澳大利亚;在场——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中日友好协会会馆,东京,日本
2008年 More Yum Cha,Ray Hughes画廊,悉尼,澳大利亚;《图像精神》当代艺术邀请展,K画廊,成都,中国;笔触的力量——中外当代表现绘画6人展,蓝色空间,成都,中国;走向后抽象,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中国;格差 .现实——当代艺术邀请展,龙乐艺术,上海,中国;艺术慈善中国——2008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图像精神—2,艺术北京/上海艺博会/首尔艺博会联展,北京/上海/首尔,中国/韩国;艺术不是什么,798艺术节,北京,中国;正义论,宋庄艺术节,北京,中国;杨述顾雄作品展,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当代名家邀请展,中帮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7年 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 1985-2007,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贵阳双年展,贵州美术馆,贵阳,中国;中国版本——北京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赤山绿水——中德两国艺术家作品巡展,吕贝克美术馆(Lubeck Art Gallery),德国;1976-2006 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中国;截点,蓝色空间/三峡博物馆,成都/重庆,中国;后先锋中国新艺术的四个方向,安亭公司,中国香港
2006年 重庆辣椒2006,青岛市美术馆,青岛,中国;重庆当代绘画,加拿大Guelph大学MacDonald Stewart艺术中心,加拿大;意象武夷,三尚艺术/上海美术馆,北京/上海,中国
2005年 形而上2005——黑与白,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4年 中间,唐人画廊,曼谷,泰国;开始—十一间工作室开放展,十一间工作室,重庆,中国;2003年 重庆辣椒——美国巡回,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美术馆/Trisolini画廊,美国;形而上2003——上海抽象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上海,美国;丽江国际艺术工作展示节,丽江,云南
2002年 耐人寻味的艺术,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2001年 重庆辣椒,卡塞尔文化车站,德国;KHOJ国际艺术家工作展示,KHOJ工作坊,新德里,印度;旋转360°,海上山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1999年 视网99,得意广场,重庆,中国
1996年 分享梦幻:5位来自中国大陆的艺术家,牙买加艺术中心,纽约,美国
1995年 De Rijksakademie en het Rijksmuseum,Rijksmuseum美术馆,阿姆斯特丹,荷兰
1993年 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1年 西三环艺术文献资料展,中国画研究院,北京,中国
1989年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8年 西南现代艺术展,四川省展览馆,成都,中国
中国现代绘画展,卢贝亚那现代美术馆,南斯拉夫上下滑动游览
在众多的当代中国艺术家中,杨述的艺术似乎是个例外。大多数的艺术家,无论以照相写实主义的方式,或者更多的以绘画的形式,都在于精心表达可以被指认的主题,而杨述却如街头涂鸦艺术中常见的那样以抽象的绘画符号作画。在他的新作中,他以绘画的语言大胆的截取身体的片段。在几乎所有作品中,他似乎都以极快的速度在作画,常常在没制过底子的画布上留白,好像急急地画草图,也向那些街头艺术家在墙上涂写,因为通常情况下,他们选择的作画墙面,都属于未经授权许可的,他们总是得匆匆离开。
—— 乌苏拉(德国卡塞尔大学教授)
黑白杠白 布面油画 180x260cm 2005年
布面油画 190x200cm 1997年
罗发辉
1961年出生于中国重庆,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5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 。
个展:
2010:春华劫2010罗发辉——菲籽画廊 上海 中国
2010:『如果不是这祥-中国项目计划罗发辉』——美国旧金山575萨特画廊 旧金山 美国
2008:『仙境』——西班牙马德里Dolores 画廊 马德里 西班牙
2007:『玫瑰坐标』——三尚艺术·北京空间 北京 中国
2007:『悬浮的欲望』——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 上海 中国
2006:『欲未央,色未央』——印尼国家档案馆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
2006:『飘浮的欲望』——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杭州 中国
2005:『欲望的深度』——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04:『玫瑰2003 - 2004』——Karin Weber画廊 香港 中国
2004:『玫瑰园』——澳门东方基金会 澳门 中国
2003:『玄妙人生』——香港 中国
2002:『罗发辉玫瑰2002』——成都现代艺术馆 成都 中国
2001:『Along The Path:Of Being‘』——亿鸿轩 香港 中国
2000:『罗发辉油画展』——BLOXHAM GALLERIES, 伦敦 英国
1993:『罗发辉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0:『罗发辉油画展』——双鹤画廊, 西雅图 美国
群展:
2011:《狠。现实》银石空间中国上海
2011:『 Scope Basel 2009 』纽约 美国
2011:无法缺席 文轩美术馆 中国成都
2011:中国艺术进行时 比利时布鲁塞尔Pierre Bergé空间
2011:“金春报晓 兔趣艺展” 上海金桥国际商业广场2010
2011:“相嵌新加坡----2010华人当代艺术新加坡邀请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2010:ART Asia Miami-Midtown 迈阿密 美国
2010:融合与创造Ⅱ 中国油画院美术馆 北京
2010:“启点・动象空间――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第一回展” 广州大剧院当代艺术馆
2010:『日本东京都美术馆第』 日本东京都美术馆
2010:『变异的风景』—上海月湖美术馆
2009:『 Scope Basel 2009 』 迈阿密 美国
2009:『 Pan Amsterdam 2009 』 阿姆斯特丹 荷兰
2009:『 Back to Beijing I 』 威廉画廊 阿姆斯特丹 荷兰
2009:『群落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 宋庄美术馆 北京
2009:『蓝顶日记』 成都蓝顶美术馆 成都
2009:『日本东京都美术馆第35届AJAC展』 东京都美术馆 日本
2009:『“极地张力”』: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当代艺术展 齐盛艺术馆 成都
2009:『中国新视觉II –』 布鲁塞尔站 比利时
2009:『“相嵌苏州-』---2009中国当代艺术苏州邀请展” 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展厅 苏州
2009:『“四川画派”』 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 东京日本
2009:『 图像精神之三』——当代艺术邀请展 K·画廊成都
2009:『'How do I know about the world? By what is within meHow do』 威廉画廊 荷兰阿姆斯特丹
2009:『美术史中的进化论』 格丰当代艺术馆深圳
2009:『一种后先锋主义』 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
2009:『CIGE2009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 中国北京
2009:『中国新视觉』 La Maison Loo 法国巴黎
2009:『ARCO40 西班牙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 西班牙马德里法国
2009:『中国情境·重庆驿站』当代艺术大展』 501当代美术馆重庆
2009:『性格』 蓝顶美术馆成都
2009:『“双城记”成都与青岛』 廊桥当代艺术空间青岛成都
2009:『ACAF NY 2008纽约亚洲当代艺术博览会』 美国纽约
2009:『对应』南京·成都当代艺术展 青和当代美术馆南京成都
2009:数像时代的绘画与雕塑』 成都空港10号艺术机构开馆展成都
2009:『分享的快乐』新媒介艺术展 22艺术区深圳
2009:『格差』当代艺术的双重视角展 Royal-art艺术空间上海
2009:『双城记』 天元美术馆青岛
2009:『中间视界』2008两岸当代艺术交流展 800艺术区上海
2009:『艺术慈善中国』 国际巡回展上海 日本 香港
2009:『 GO GAME,BEIJING』 Brands United德国
2009:『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 千象艺术机构(深圳)
2009:『中国新视觉』来自上海美术馆藏中国当代艺术展 拉斯佩齐亚美术馆 意大利
2009:『飞地』中国当代新绘画 四方当代美术馆 中国南京
2009:『视觉感动』艺术展 上海美术馆上海
2009:『图象的精神』当代艺术展 (北京,上海,首尔)
2009:『面对面』 马德里Dolores画廊西班牙
2007:『重构的世界图景』 K·画廊成都
2007:『追补的历史』馆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 广东美术馆广东
2007:『ACAF NY2007』首届纽约亚洲当代艺术展 纽约美国
2007:『后先锋』中国当代艺术展 香港安亭艺术香港
2007:『赤山水绿水』中德艺术家作品巡回展 吕贝克美术馆德国
2007:『突破视觉』当代中国绘画五人展 泰国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泰国
2007:『1976 - 2006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 中外博艺画廊北京
2007:『从西南出发』 广东美术馆广东
2007:『第三届贵阳双年展』 贵阳美术馆贵阳
2006:『艺术迈阿密美国』 迈阿密美国
2006:『花非花--永恒的生命寓言 』 宋庄美术馆北京
2006:『共同连线』中国. 印度尼西亚联展 印尼华艺莎艺术中心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2005:『观念艺术』中国当代绘画作品展 澳门塔石艺文馆澳门
2005:『成都双年展』 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
2005:『蒙彼里埃』中国艺术双年展 法国蒙彼里埃法国
2004:『居住在成都』 深圳美术倌深圳
2004:『龙族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 爱尔兰现代美术倌爱尔兰
2004:『中国当代油画』 印度Kolkata 国家画廊印度
2004:『60-70'S优秀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3:『重庆辣椒』美国巡回展 美国俄亥俄大学美术倌美国
2003:『今日中国美术展』 北京世纪坛美术馆北京
2003:『关注本土』 北京世纪坛美术馆北京
2001:『成都双年展』 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
2001:『后政治』 英国伦敦BLOXHAM GALLERIES英国伦敦
2001:『CHILIS AUS CHONGQING』 德国卡塞尔
1999:『90年代流行图像』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上海
1998:『上河美术馆收藏展』 深圳何香疑美术馆深圳
1996:『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上海
1996:『现实 今天与明天』96中国当代艺术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北京
1996:『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 广州中央酒店广州
1996:『 中国油画展香港文物展览中心香港』
1983:『四川美术学院油画展中国美术馆重庆』
1985:“『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81:“『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上下滑动游览
罗发辉的大花,让我想起美国女权艺术家奥葵弗的花,奥葵弗的花有性的意象,罗发辉的花也有性的意象。只是奥葵弗作为女性主义艺术家,她的花有一种张扬的美丽;罗发辉的花,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无论花是他潜意识中的性,或者美丽,对于罗发辉自己可能更多体验的是虚假。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花的时候,花大到两米左右,铅灰的色彩,像铁,有一种沉重和冷冰冰的感觉。这时花不再是现实的花,而成为他心中的意象,性是温暖的激情,女性是美丽和娇柔,但是对于罗发辉可能是坚硬的,冷冰冰的,难以接近的。
近期的罗发辉的花在发生一些变化,铅灰的色彩越来越透明,花的体积感觉越来越富有弹性,像塑料或者硅胶,像肿胀或者充满水分的胴体,也像初生娇嫩的胚胎,有点黏乎乎和湿润,性的感觉越来越突出。是罗发辉的内心在发生变化,还是对性的体验越来越真切,或者越来越眷恋温柔乡,进入佳境,体会它的温润、潮湿和黏乎乎的感觉。同时,在透明的花体上偶然出现的类似溃烂的红色斑点,是体会温润过之后的一点点糜烂的感觉?还是对于美丽的质疑。
我最近喜欢引用鲁迅先生的“溃烂之处,艳若桃李”。只是在罗发辉的花中,我更多感觉到的是温润,娇嫩,和黏乎乎和一点点糜烂的性的感觉。
—— 栗宪庭
玫瑰 布面油画 120×120cm 2005年
玫瑰 布面油画 50×40cm 2003年
三 尚 往 期 展 览
赋格曲
星星画会
阿多尼斯的复数
点击海报 了解更多
形色
更多信息,关注我们
三尚当代艺术馆
中国 ∙ 杭州市延安路52-2号 吴山综合楼
SANSHANG ART
NO.52-2,Yan’an Rd. Hangzhou.310002.China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