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精选:汤尼 · 奥斯勒 | 大型回顾展将于高雄市立美术馆举办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画廊精粹:展位D22

装置艺术:汤尼 · 奥斯勒 (展位 I06)

艺术沙龙:提姆 · 罗林斯与K.O.S

2020年1月17至19日

台北南港展览馆


汤尼 · 奥斯勒
黑盒-幻魅于形:汤尼·奥斯勒
2020年3月21日 - 7月12日
高雄市立美术馆


立木画廊欣然重返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在“画廊精粹”(展位D22)呈现代理艺术家媒介多元、观念丰富的创作外,在装置艺术”单元展位I06特别呈现汤尼 · 奥斯勒的5件新作。奥斯勒的艺术生涯中期大型回顾展——“黑盒-幻魅于形:汤尼·奥斯勒”亦将于3月21日在高雄市立美术馆开幕,本次个展也是奥斯勒迄今在亚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个展。


汤尼·奥斯勒
MemG, 2019年
亚克力、树脂、吹制玻璃、有声影像
30.5 x 55.9 x 50.8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与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纽约时报》曾评论道:“汤尼·奥斯勒是一位世俗主义怀疑论者,他妙趣地追逐宇宙奥秘的答案,在这个认知错综复杂的时代,奥斯勒的艺术更具参考价值。” 奥斯勒被赞誉为“美国影像雕塑之父”,无疑是当今最具创新性和实验性的艺术家之一。奥斯勒用科技模拟人类的情感特征,通过联系对白、移动影像和物体创造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影像雕塑和装置。奥斯勒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就是一种“影像式的爆炸”。在影像合成技术诞生之后,出现的先进数字化浪潮又让人们可以通过它不受限制地控制所有的图像,无论是真实存在抑或是虚拟构建。这也就给予了艺术家们更广泛探索的可能性。科技与数字化媒介虽是艺术家创作中最具典型的特征,但汤尼·奥斯勒并不能因此被定义。奥斯勒的与众不同在于如何利用肖像碎片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去表现“科技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对人类心理状态的影响。”


汤尼·奥斯勒
EntroP, 2019年
亚克力、树脂、吹制玻璃、有声影像
119.4 x 78.7 x 73.7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与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汤尼·奥斯勒
FuzzyU, 2019年
亚克力、树脂、吹制玻璃、有声影像
101.6 x 78.7 x 50.8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与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从技术上看,数字化浪潮的出现让历史溶解于无法逃脱的当代,一切都可以被支配与复制。但汤尼·奥斯勒并非随心所欲。他敏锐地利用人类自身结构,直接向外呈现个体内心的窗口——眼睛,去嫁接观众与装置间的移情。这是心理学上的巧妙构想,也缘起并颠覆了传统肖像绘画中“共情”的部分。与此同时奥斯勒提出了对于这种再现方式的辩证,即倘若肖像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眼睛,将其分离、肢解或颠倒能否建立同样甚至多样的心理化信息语境。然而奥斯勒在他的作品中融合了戏剧、现实和内心叙事,并要求观众创立起他自己观照所得的版本,以来询问正常与病态,戏剧、幻想与真实的边界何在。

汤尼·奥斯勒
Xr#, 2019年
玻璃、金属、数码屏幕、电线、媒体播放器
152.4 x 22.9 x 22.9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与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奥斯勒的新作以混合媒介及手工吹制玻璃制成,并环绕奥斯勒长期探讨的主题——人类与无所不在的科技之间的日常互动。人工智能(A.I.)揭示了许多有关人类与科技共同发展的问题。艺术家将科技视为人类本体、信念体系和慾望的反映。“我们会被我们的发明取代吗? 还是我们将进入一个拥有无限知识和成就的乌托邦世界?”

奥斯勒曾经谈到:“在我的想象中洪水、海洋、光、颜色和信息汇聚在一起,我始终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幻世时代,人工智能、阴谋论和魔幻思维兴起。许多艺术家、音乐人和演员都参与到了这个作品的创作,表演者在清醒和恍惚的状态之间徘徊,带领观众进入想象的世界。我也希望观众在观看作品发现惊喜的同时亦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那么,我觉得我的创作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并传递了价值。

黑盒-幻魅于形:汤尼·奥斯勒,展览海报


“黑盒-幻魅于形:汤尼·奥斯勒”是奥斯勒迄今在亚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回顾展,将于2020年3月21日 - 7月12日在高雄市立美术馆。 展览将呈现奥斯勒的代表性影像装置作品、实验短片及电影作品,全面回顾奥斯勒艺术生涯早期至今的创作轨迹。


汤尼·奥斯勒(1957年生于美国纽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影像雕塑创作,是这一领域的先锋;时至今日,他依旧是影像艺术领域里最具影响力、实验性和创新性的艺术家。他在1979年从加州艺术学院获得了艺术学士学位。艺术家的作品结合各种媒介,例如影像、雕塑和行为艺术。奥斯勒于2000年受颁美国艺术评论协会“ICA新媒体奖”。

汤尼·奥斯勒(Tony Oursler)个展"Water Memory"展览现场
纽约Guild Hall美术馆,2019年6月8日 - 7月21日
图片由艺术家与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摄影:Matthew Herrmann

汤尼·奥斯勒
Tear of the Cloud展览现场, 2018年
摄影:Nicholas Knight
图片由艺术家与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汤尼·奥斯勒 

Eclipse 展览现场

视频由艺术家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提供


奥斯勒近年的主要展览包括:"Tony Oursler: Tear of the Cloud",纽约东汉普顿Guild Hall美术馆(2018年);"Tony Oursler: Imponderable",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6-17年);“Eclipse”,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2019年);"X ERGO Y",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2015年);"Tony Oursler: M*r>0r",斯德哥尔摩Magasin III美术馆(2016年);"The Influence Machine",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13年)等。奥斯勒的作品亦被诸多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包括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卡内基艺术博物馆、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洛杉矶伊利·布罗德家族基金会、慕尼黑戈茨收藏、洛杉矶哈默博物馆、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萨奇收藏、以及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等。


当前展览



即将开幕


艺博会



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由乐睿昕(Rachel Lehmann)和慕德伟(David Maupin)于1996年共同创办,代理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当代艺术家及艺术遗产。自成立以来,立木画廊一直不遗余力引介国际艺术家至不同地区。这一使命促使立木画廊相继在纽约、香港、首尔展出艺术家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展览。

艺术家、作品、画廊信息垂询: hongkong@lehmannmaupin.com

中文官网: www.lehmannmaupin.com/ch

关注立木画廊微信公众账号:LehmannMaupin1996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