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年轻人的丧和这个剧展的爱,居然并不违和~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人生不同阶段,看这个戏会很不一样。人生无论如何,还是要爱,勇敢爱。”


《也许,也许,也许

我在今年看完《也许,也许,也许》之后,写了一篇特别特别丧的看戏笔记,当时有点难过,一个应该很温情的戏,让我看得如此薄凉。水晶老师在我那篇看戏笔记下面留言,“人生不同阶段,看这个戏会很不一样。人生无论如何,还是要爱,勇敢爱。

后来某一次,跟水晶老师聊起上半年在上海爆款的列文的《安魂曲》。我说我不喜欢这个戏,这种漫长的生死的话题我很难共情,可能是年龄的原因吧。她说可能还是方式和内容不触动吧,你这么敏感,不会因为感受不到这样的人、事、情的,不是年龄的原因。

我说我大概是爱丁堡前沿剧展最早的一批观众,最早接触爱丁堡前沿剧展的时候还在读大学,2013年。

那时候在北京东四,隆福寺和人艺实验剧场。下午5点下课坐城际去北京刚刚好赶上7点半的戏,散戏后在美术馆三联的24小时雕刻时光吃晚饭写看戏笔记,坐到凌晨4点半赶第一班地铁去北京南站坐第一班城际回天津刚好赶上早晨8点的课。哦对了,那些年美术馆三联还在。
现在想起来,只想给自己当年的精力和体力鼓鼓掌。
这些片段一直记得这么清楚,很多年后,会想起我的大学,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夜晚东四胡同里柔和的黄色灯光。 
“没有烂戏”“不会踩雷”当然很重要,但是这些和“看得很开心”还是两回事。
常常觉得我读大学的时候赶上了很好的一段日子,那正是钱总和林兆华戏剧展在天津大剧院最好的两年,也是爱丁堡前沿剧展在北京剧目最全的两年。
后来一路南下,后来我过一座桥就可以走到NT,再后来我到柏林拜访了邵宾那的老家,后来国内的剧展跟当年林展早已经不是一个量级了,但是有很多的事就终究变成了过往。就像安妮说的,似乎再也没有哪一场演出、哪一个戏剧节,能激发起我们如此高昂的学习斗志。
我至今依旧很想念读书时那些透过一个小小的窗口看到世界的光亮的日子了,现在想来,每年上半年的林展和下半年的爱丁堡前沿剧展几乎成了无聊的大学岁月里最愉快的回忆。
从南大黑匣子到上海大剧院小剧场,爱丁堡前沿剧展反倒成了我和过去日子唯一的联结。爱丁堡前沿剧展的戏和林展完全不同,它的戏小巧精致也不难,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阅读,却依旧值得花时间去咂摸。它可能是六七年间,我唯一一直能看到而且一直在看的剧展。除了一直在看,我也一直在写。
我们常讲,他们家选戏不会踩雷,戏也都不算重,时长友好,随便看看都会很开心。“没有烂戏”“不会踩雷”当然很重要,但是这些和“看得很开心”还是两回事。在剧场中看得开心,是个挺微妙的状态。
我还是一个感性大于理性的人吧,在看戏这件事上尤甚。虽然总说自己是个刻薄的观众,但是总还是愿意以最大的善意在舞台上寻找光芒。我只会给“看得开心”的戏写看戏里笔记,大概觉得生活已经够丧的了,总还是希望戏剧里能温暖一些吧。

《安提戈涅

讲道理,我看戏的口味其实跟水晶老师选戏的口味完全不同的。我是从朗诵开始接触戏剧,对于台词能力有极为苛刻的要求。哪怕在国外看戏久了,各种小语种戏剧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依旧可以坦然而理直气壮地表示,“我可以听不懂,但是演员的台词能力不能让我听不见”。
但是她对肢体表达要求更高。就像我曾经开玩笑,要不是水晶老师挑来的戏,我一个挑台词的人为什么要去看默剧呢。
很多时候,口味这种事,真的只是个人习惯。但是审美就不一样了。我常常觉得最有趣的是,看戏口味的差异从未妨碍审美的共通。
在我无数次至丧发言之后,他们还在不断让我相信爱。

后来我说,可能看戏看得开心,就是能在剧场中找到爱,能在表演中找到光芒,能把故事讲到人的心坎里去,这是他们最打动我的地方。这可能也就是审美之间的共通吧。

很多年前,我只是习惯先看戏,再回来看她的策展手记,有很多时间久远的戏,我依旧记得她最早的策展手记,就像她家的戏一样,暖暖的。
在伦敦的时候由于同场看戏慢慢结识了水晶老师。人如其文吧,有些东西很微妙。再后来尤其到上海之后,我和她慢慢熟起来,有时候聊聊最近看过的戏,她对我说了开头的那些话。

《小狗英戈的二战》
我身上有年轻人的那种悲观和虚无主义,她这样说我,我也坦然承认。但是她对我说的,依旧是,“人生无论如何,还是要爱,勇敢爱”。在我无数次至丧发言之后,他们还在不断让我相信爱。
从某种角度讲,也正因为如此,林展带着我学习理论窥探世界,而爱丁堡前沿剧展,更像是一个陪我长大的剧展。从18岁到如今。
今年的小剧场戏剧节,他们做了一套徽章,我把它们挂在一个帆布包上。这个帆布包,就秋天的时候水晶老师给我的。包很普通,是斯托克顿户外艺术节XTRAX的周边之一,而这背后有一个好故事。

斯托克顿是英国的一个八线城市,在北约克,我知道这个地方是因为喜欢过的一个八线球星在这踢过球(捂脸),是工业化时代的遗迹。在后工业化时代,没能转型的城镇就如他一样变得荒芜而贫穷,而这里却拥有32年历史英国最大的户外艺术节XTRAX,用水晶老师的话说,这个艺术节是“政府送给小镇居民的礼物”。
有些成长过程中的际遇就像基因一样,被写进了个人的成长轨迹中。

主办方说,因为小镇居民平常太缺少这方面的艺术活动,所以才需要给他们一个这样的艺术节。这个故事截止到这里,就如同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悖论一样。水晶老师说,后来她发现,Robert Icke的故乡就是斯托克顿。

Icke是一个我们都很喜欢的导演,当年在NT看过的《红谷仓》是我们都一直念念不忘的一个戏,水晶老师后来又在爱丁堡见过他几个戏,说他是一个正经的“一戏一格”的导演。
而这位生于1986年的导演,和他故乡的艺术节XTRAX同龄,想必这也是一个陪他长大亦给他的后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艺术节。
年仅33岁的罗伯特·艾克

《红谷仓》,有大家喜欢的马强老师Mark Strong
有些成长过程中的际遇就像基因一样,被写进了个人的成长轨迹中。谁又何曾不是呢?四年前,曾经有一篇看戏笔记里我写,“剧场是种古老的模式,他爱看着观众离开,剧场静默。岁月长衣衫薄的日子里,幸好有戏剧”。
我们只记得,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有这样的际遇。

写下那篇看戏笔记的那一夜,我做了或许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后来常常在想,如果没有那一晚那个戏后的那些彻夜长谈,我现在会在哪,在做什么。

也许很多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也许很多事都是命中定过的,也许很多事都会殊途同归。但是,谁又知道呢?
我们只记得,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有这样的际遇。
当他们做到第100个戏的时候,水晶老师总是嗔怪我的看戏笔记越来越像他们家的托儿,可是她依旧会每次在剧场门口见到我的时候记得抱抱我。
《孤寂棉田》
今年本来最有表达欲的一个戏是《孤寂棉田》,这个和他们的风格一点都不一样的戏明明才是我的菜。可是后来觉得,这个戏似乎应该再看一遍,很多东西才能理顺了写出来。
那就,总要留一些再见的理由。
四年前的写那篇看戏笔记的那个戏是《等到深夜又如何》。
等到深夜,剧场静默,还好戏剧依旧在。
作者:玉碎(写于2019年12月24日)


点击查看玉碎曾经写过的

爱丁堡前沿剧展作品的剧评


剧评|我们创造剧场时我们在做什么

那些看戏的日子|当坐在剧场里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戏——《安提戈涅》看戏笔记

那些看戏的日子 | 把当下过得更用力点吧——《我心深处》看戏笔记

那些看戏的日子 | 就像回到了伦敦的剧场——《小狗英戈的二战》看戏笔记

那些看戏的日子 | 独自表演一场婚礼,与技巧无关,与爱无关

那些看戏的日子 | 两年后,我还在谈论这个两千年前的戏




《爱丁堡前沿剧展丨百部作品纪念册》

微店开卖啦!

100元/本(包邮)

爱丁堡前沿剧展

《百部戏纪念册》

PS:2019演出季,

你有什么没买到的、没集齐的衍生品,

留言告诉我们吧~

小编尽量满足大家!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