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就像是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我常认为人是个复杂的矛盾体,单是个体就能分裂出多种精神世界,何况是不同人之间的关系。究竟能否沟通与理解尚未可知,也许能做的,只是不断弥合生活带来的分裂和碎片,不问前程,如此而已。
——艺术家潘子申
今年冬天,来原·美术馆“赴约” iArt青年艺术计划的小伙伴,在观展过程中一定会被一楼展厅一个造型独特的作品所吸引——《羁旅》。8个透明的玻璃球被若干刺状结构和交织的环形镜面所包裹,或悬挂空中,或静置于地,仿若暂停于此的太空飞船,等待“乘客们”上前一探究竟。
● iArt开幕式当天上午,评审嘉宾在《羁旅》前
另观众感到奇特的是,透明玻璃球中装载的剔透物质,实际上由人的“肚脐”组成。艺术家潘子申将诸位女性的肚脐眼翻模、等比例放大,形成原来肚脐眼的负形后,将“山状”的肚脐负形模型置于玻璃球中,构筑了《羁旅》这一厚情柔软,而造型又极具未来感的作品。
而这一回,潘子申将艺术创作的焦点聚集于“孤独”的个体,以人身上脆弱与敏感之处——肚脐为主体进行整体项目创作。其中,《羁旅》便引发了人们对于“游离的乡愁”的共鸣和对生命本源的思考。
本周,原酱邀请到2019 iArt青年艺术计划三等奖获得者潘子申,就本次参展及获奖作品《羁旅》背后的故事,对其进行了采访。欢迎搭乘名为“羁旅”的艺术飞船,和潘子申一起“历历万乡”。
潘子申
2019iArt青年艺术计划三等奖获得者
1984 年生于浙江台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2007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4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系空间多媒体工作室,获文学硕士学位。
参展经历(2016年至今)
2019 “废托邦”——iArt青年艺术计划
2019 “因为:绘画”BE-CAUSE OF PAINTING
2019 “悉窣”Rustles
2018 “没展/2018”
2018 “离线的女神”当代艺术专场展
2018 “融频·刷新”新媒介展览
2018 “巴扎嘿!”群展
2017 “根茎花实,苗皮骨肉——潘子申个展”
2016 “2016年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
2016 “第11届上海双年展的《行星三部曲——存在的巨链》项目中的《势》”
2016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第三届CAFAM双年展
2016 “复象之肝”项目空间展览
2016 “愈·合——中日当代艺术交流展”
2016 “边界——2016台州10+1艺术展”
—「获奖作品」—
《羁旅》- 装置-2019
作品表达的是我们普遍的异乡感、无法归属的故乡、被抽离的生活状态。肚脐负形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曾带有和母体的链接记忆,以及生命存在的伤痕感知,承载各种个人信息,然后被封存起来放逐宇宙,与漂泊流浪、失重的状态相呼应。相对于精神上的放逐,现实中的每个生命个体,在生存的社会环境中,披覆着各种外在的标签,游荡于人与人的关系中寻找自我的立足之处。
—「人物专访内容」—
Q1
原酱:在《羁旅》这件作品中,透明玻璃球中的「肚脐负形」模型是最受评委喜欢也是最打动观众的元素;而除《羁旅》外,您的其他作品《如是观》、《罘罔弥山》的创作主体也是「肚脐」,您是怎么想到用这一元素进行创作的?同时,许多观众对于“肚脐”的制作过程也非常好奇,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 潘子申作品《如是观》
● 潘子申作品《罘罔弥山》
潘子申:这些作品都是我的一个大的创作计划里的一部分,把肚脐作为物的隐喻当做计划的基点,通过对肚脐的格物,运用翻模等手段将原本这个内凹的身体空间外化,试图展开关于漂泊、伤痕等角度的讨论。因为,我的创作方式都是从返身自观开始的,从中草药表达“治愈”时期的创作就注意到内外观、物我关系,再到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上,能体现出某种连接感的媒介物,肚脐自然会引起我的关注,而且它可探讨的维度较多,也有助于进行持续的思考。
至于制作过程,我选择以女性为主,没有太多女性主义色彩,主要因为在我作品叙事中女性更有内在连接性。在采集肚脐模型之前,我会和愿意参与这个作品计划的女性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创作作品的意图和步骤过程。翻模过程不复杂,选用的材料也都是较为温和而快速成型者,对人体没有伤害。
Q2
原酱:在许多人看来,玻璃球里的肚脐模型是非常温和、具有母性柔情的,但作品的部分结构又较为锋锐、张扬;我想知道,以“漂泊”、“游离的乡愁”这种偏感性的情感为创作主题的《羁旅》,其造型的创作思路是?
●《羁旅》展出现场
潘子申:《羁旅》试图表达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要面对回不去的母体、回不去的故乡这种无力感,选用了带有某种卫星或飞行器的形态,更能体现漂泊异乡的无依无靠、失重之感。而冰冷又坚硬的芒刺结构既是一种在应对生存环境而习得的自我保护,又成了某种自我束缚。就像一个个的“星际囚徒”,于黑暗中发出微光。而地上的玻璃碎片既有星尘之感,也象征了某种结局和归路。
●《羁旅》作品局部
Q3
原酱:您从小生活在一个有着中医背景的家庭,因此在您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对于“疗愈”、“自然”、“天人合一”的思考;而本次iArt青年艺术计划探讨的话题与“科技”和“人类文明”相关,我很好奇一直以来喜爱创作医药相关题材的您,对于“废托邦”的理解是?
潘子申:乌托邦已然幻灭,于“废托邦”的笼罩之下,“人的维度”会如何存在也是我所关心的问题——人与人之间:身体将何以触及、情感将何以弥合、灵魂将何处安放。
● 潘子申作品《我曾在那个角落患过伤风》/2014
● 潘子申作品《蜕》/2015
Q4
原酱:相较于以往的展览现场,《羁旅》在这一次iArt青年艺术计划的展出过程中,球形装置上增添了环形镜面,作品这一改变的意义在于?
●《羁旅》展出现场
潘子申:装置作品的形态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展览空间来调整的,这是“装置”对空间和场域的关联、敏感性上不同于其他类型艺术作品的一个方面。在布展之前从馆方提供的空间平面图和往期活动现场照片先来大致了解展览空间的状态,做了一个预先的构想,觉得增加“环形镜面”会更适合原·美术馆的呈现,而且这件作品的细节是需要观众近距离观看的,借由镜面的反射原理,看到球体内核时还会看到自己的面容或身影,增加了一种自我审视的联想性之外,还多了一层交流、互动性。
● iArt开幕式当天上午,评审嘉宾在《羁旅》前
Q5
原酱:您学油画出身,之后转向学习跨媒体艺术,近年来创作了许多装置作品;此前,您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不同的题材、媒材和表现方式都是外在的不同,作品的内源始终有一条线牵引着。”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条“线”是什么吗?
潘子申:身体、治愈、内外观一直是我思考的方向。我的作品企图在分崩离析的时空状态中形成微弥合的链接端口,达成某种内部与外部世界的和解。
Q6
原酱:这是您第几次来重庆?参加本次 iArt青年艺术计划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吗?
潘子申:第三次来重庆了,在魔幻山城的展览每次都感受颇深,尤其是这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前辈老师,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非常开心。😝😝
—「原酱采访后记」—
作为本次 iArt青年艺术计划的非新媒体创作,装置作品《羁旅》以独特的理念、媒介和造型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观众隔着透明的玻璃球,近距离凝视一个个漂浮的肚脐负形模型时,总能在极具张力的外部结构与轻柔剔透的内部元素的奇妙结合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而正如作品《羁旅》流露出的柔情一样,艺术家潘子申本人也是十分温柔、随和的。生于江南地区的她,温婉书香的气息从她的个人气质延伸至作品,由内向外给予人阵阵暖意。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原酱也屡次被其作品所治愈;无论是描绘“草药纠缠身体”的油画,还是用蜂蜡愈合有“伤痕”物件的装置,子申的艺术总能以独特的切入视角和富有“人情味儿”的创作媒介,予以观众抚慰人心的力量。她关注着人、思考着人、爱护着人,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疗愈”的多种可能性,也看到了艺术极为温暖的“善”的一面。
对于本次展览主题“废托邦”,潘子申的《羁旅》,或许是其中最温柔,也最“扎心”的诠释。它以“人来到世上的第一个伤痕”为喻,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人类都难以脱离“乡愁”与“孑然之感”的羁绊。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难以停下脚步,止步不前。
“也许能做的,只是不断弥合生活带来的分裂和碎片,不问前程,如此而已。”
不见不散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