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杨宪益:云淡风清了无痕丨AMNUA人物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记者手记 

什刹海的银锭桥上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十米开外,杨先生独院的老式木门一关,就隔开了万丈红尘、市井喧嚣。果然是大隐隐于市。

迎出来的是先生的女儿,她每年冬天都从贝克莱大学回来陪老父。我们采访的时候,她就在一边打太极拳,这是她唯一非美国化的表现。

老先生坐在沙发里,醇厚而温婉,像一壶陈年花雕。他缓慢而认真地回忆,注视每一个说话人的眼睛,声音、目光和神情都很柔软。他抽烟前问我们:“介意吗?”我临走手忙脚乱收拾包的时候,他用唯一能动的一只手指着采访笔,温然浅笑:“这个别忘了。”

先生嗜烟酒、嗜收藏、嗜诗文、还嗜情,都是终生不渝。但近百年的沧桑,终于淡尽了贵贱情仇。他几乎散尽所有的译作和藏品,只留亡妻的一幅肖像朝夕相处。他说“我的爱人”时,声音像在抚摸她。我问他人生中译作、打油诗和烟酒哪个最重要,他飞快地答:都不重要。他生命中唯一的重要在天堂,先生的心和精神也随着飞升,不堕红尘,这才是先生真正的传奇和辉煌。


© 采写:陈洁
© 讲述:杨宪益


天津和牛津

小时候家里生活很舒服,很大的院子和花园,养猫养狗,我整天玩。但是我5岁时父亲去世了,于是人人都说我是白虎星,命硬,会克人。妈妈怀我的时候曾梦到老虎。后来我的儿子也死了,但我还是不信命。

父亲是天津的中国银行行长,当时银行是私有的,北洋军阀都很感谢父亲给他们钱发军饷。他曾带我去他的办公室,也许他对我有期待,但我没有兴趣,只是玩。家里给我请了教私塾的秀才,他的家被八国联军毁了。十多岁后我才出去读教会学校,但还是不认真,玩的比较多,班上总考第一名的那个学生非常努力,很认真,我就不跟他争,所以我总考第二名。小时候有过各种各样的幻想,最早想当孙悟空,大一点时偶像是诸葛亮,说明有点政治上的理想,不过没过几年就只想做杜甫、陶渊明了。

父亲去世后,经济来源断了,不过家里有积蓄和股票,生活还不错。我是独子,母亲当然还是希望我能继承家业,读中学时我也参加过几次中国银行的董事会会议,可我不感兴趣,她也就算了,她对我很宽松,没要求过什么。但她对我有件事不满,就是家里请了个教英文的老师,我第一次见她就笑,说她的名字“徐剑生”可以对下联“快枪毙”。她是中山大学毕业的,因为丈夫池大夫喜欢别的女人,她总是不开心,后来就自杀了。有一段,我们算是正式谈恋爱了,她比我大十多岁吧。

中学毕业后我考上了燕京大学,但还想考清华或北大。这时我中学的英国老师要回国休假了,母亲本来想要我大学毕业再出国的,现在为了把我和徐剑生分开,就让他带我走了。1934年秋天我到了伦敦,先补习希腊文和拉丁文,第二年春天通过入学考试,但牛津不怎么重视亚洲学生,当年没有招生指标,我只好等了一年多,到处玩,1936年才正式入校。

当时牛津规定,要先学一年半的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再学一门专业,一共四年,毕业考试通过,分四等,才能得荣誉学士学位,要在《泰晤士报》上公布,很隆重的。我的指导老师曾跟我说:你要是用功一点,可以考二等,如果不努力只能拿三等,因为不可能给外国学生一等,结果毕业时我拿了四等。当时一般都是三等,少数优秀的二等,考四等是很少的,一两个吧。

我是一个坏学生。小时候读书就很随便,没花什么精力。牛津每年三个学期,我只有一个学期在校,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外头玩,在地中海、欧洲旅游。后来还跟爱人一起去过巴黎、回国时经过加拿大。不过那时精神并不愉快,因为家乡被日本侵略,最后一年家里也没钱了,不再寄钱给我,我就把书卖了做生活费,以前我买书很奢侈的。经济压力也没什么问题,没什么好吃的就少吃点,就这样吧。


杨宪益在英国与朋友合影


爱情和亲情

我在牛津认识了我的爱人,她叫Gladys Margaret Tayler,中文名字戴乃迭,她父亲是英国传教士,她出生在北京,6岁才回英国,是牛津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学中文专业的,但学得不算很好。我们在一起一般讲英语,算我照顾她吧。她后来还开玩笑说,她喜欢的不是我,是中国传统文化。又说她汉语讲不好是因为我讲英语太多了。她长得很好,比我好多了。


杨宪益与戴乃迭

那时我们常一起玩,一起划船,牛津和剑桥每年都要举行划船比赛,她还参加过。她是个很单纯的人,说话很直率,也很爱国,对英国有很深的感情。

她母亲反对,说我们结婚的话,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自杀。我母亲也反对,以为我娶了外国老婆就不回来了。后来知道我要回国,也就没什么了。那时天津已经沦陷了,她把家变卖了,搬到四川去住。

我毕业时收到了两张聘书,一个是哈佛大学,一个是西南联大吴宓和沈从文的信,都要我教希腊和拉丁文。我想去西南联大,可母亲希望我留在身边,而且1940年秋天昆明轰炸得很厉害,她不准我去。她在重庆租的是罗家伦的房子,罗是中央大学(后来的南京大学)校长,学校的名声不好,但罗还不错,我就和爱人在中央大学教了一年多的书。如果我去西南联大,国民党管得少一些,可能我就跟闻一多一样被枪杀了,所以也没什么后悔。

我说我爱人很单纯,在政治上没什么头脑,说了国民党不爱听的话,当时重庆买得到《新华日报》,但总是受限制,不让看,她就常常买了看,还说过三青团的人像法西斯,别人就把她当共产党。还有一次,因为我认识英国大使馆的人,有人就告发我们,说我们是英国特务。大学的聘书一年一发,第二年她就没收到聘书,那我也不干了,就离开了中央大学。这时香港大学要我去,可我不想离开内地,就没去。这样换了几个学校,在贵阳、成都很多地方待过。


杨宪益与戴乃迭


译事和逸事

这时梁实秋在重庆主持国立编译馆,觉得只有把外文翻译成中文的,没有把中文翻译给外国人看的,不好,就想到要我们两个去做这个工作。其实我更喜欢搞历史研究,并不喜欢翻译。我答应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戴乃迭也懂中文,但教书到底吃力,一起作翻译对她比较好一点。另一个是教书没什么意思,学生很复杂,比如有很多三青团,就是特务,我们应付不来。翻译比较单纯,轻松一点,就去了。本来也没打算以此为生的。

翻译的是《资治通鉴》,译了不到40卷,从战国到西汉那一段,也没出版,我看没用了,丢了也浪费,就给了一个澳大利亚朋友,不知道他后来怎么处理的,我也不管。那一段在梁实秋的领导下,在北碚的生活很好,后来刚解放时,在南京生活也不错。

1952年,我们到了外文出版社。因为他们社长刘尊棋很热情,准备有系统地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拉了一个单子,一共有100多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我觉得这还不错。我们翻译了一部分,有的出了单行本,有的发在《中国文学》,杂志对全世界发行,大概每一期发1万多份。主要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美国也有一点,英国销路不大。

不过我们的计划没有完成,因为后来领导换了,刘尊棋被打倒,这件事就没了。很可惜,这事要做成了还有一点意思,另外,如果有机会多翻译一点鲁迅我还是很乐意的,《坟》就没有翻。

周扬作文化部副部长,想起我会希腊和拉丁文,就把我调去译荷马史诗,后来又被出版社拉回来翻译《红楼梦》,反正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红楼梦》只有两个全译本,一个是英国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一个是我的。我认识霍克斯,他是真的喜欢红楼梦,花的功夫比我大,十几年的时间。

所有的翻译都是我跟爱人合作,我拿着书直接口译,她打字,打得飞快,然后再修改。她做事比我用功。我们的翻译很快,那时是大跃进时期,什么都要快,最快的时候,翻译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要求越快越好,结果我们一个礼拜就译完了。无所谓质量,就是要快。我自己觉得翻译比较满意的是《宋明平话小说》,还有就是《史记》。


杨宪益与戴乃迭共同翻译的《红楼梦》

对我来说,翻译只是一种职业,我翻译的东西,我做的事都不重要。如果我能够做一点历史研究,也许成就会大一点。也不是说什么事业,就是自己感兴趣吧。不过没条件,也就算了。我兴趣最大的是古代史,从春秋战国到唐宋那一段。也写过一些文章,但总是没条件,历史研究需要很多书,我去的地方都没有好的图书馆,也没有时间,翻译很忙。这当然有一点遗憾啦,不过也就这样了,无所谓。我现在生活得很好,孩子也很好。活了九十多,差不多了。没有什么可留下的,也不要留下什么,就这样吧。


91岁时的杨宪益  © Getty

杨宪益,1914年生于天津,祖籍安徽泗县。1936年进入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习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英国文学,获希腊拉丁文及英国文学荣誉学士、硕士学位。1940年毕业回国后历任重庆、贵阳、成都等地大学教师,1943年起供职于重庆北碚国立编译馆,开始翻译生涯。1952年调北京外文出版社(今外文局),后任《中国文学》主编。并兼中国作协理事、名誉顾问和中国文联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
主要译著:
《零墨新笺》,诗歌集《银翘集》。分别从希腊文、德、法、英文中译过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罗兰之歌》、《萧伯纳戏剧集》等,英译的中文作品包括《史记》、《资治通鉴》、《楚辞》、《长生殿》、《牡丹亭》、《宋元话本选》、《唐宋诗歌散文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十五贯》、《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鲁迅全集》等百余种。



本文有删节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AMNUA数字展厅;

  • 为保证流畅体验,建议在wifi环境中观看;

  • 投稿信箱:amnuamedia@163.com;

  • 文章版权归AMNUA视野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