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ula Rasa Q&A | 关于龙荻以及展览你想知道的一切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
?


开放时间:周二 – 周日 上午10:30 – 下午6:00
A:这次展览的地点在北京 798 的 Tabula Rasa 画廊,展览周期是 9 月28 到11月10日,画廊周一不上班,这是一个大多数画廊遵从的惯例,所以周一别扑空。A:画廊刘老板是我很好的朋友,彼此非常理解,我佩服她做专业画廊的努力。同时她在这个行业多年的经验和眼光也令人安心。除了谈论艺术,我们对很多事有类似的认识,共同喜欢和共同讨厌一些东西。比如刘老板见过没啥好感的我的约会对象或者男友,一般也成不了。当然这是玩笑话。刘老板最让我安心的一点在于她是个非常爱看书的画廊主,录一档播客叫 “艺术有读”, 就是艺术相关的阅读播客。另外刘老板画廊的空间很棒,适合做各种尝试,比如画更大的画之类,团队也很专业,是让我觉得相当省心省力的团队,沟通成本为零。
Art Is Poison
“艺术有读”是由两位艺术从业人员主持的艺术读书播客节目。双周更新。 点击logo 跳转最新文章。
之后的主要展览我都会放在这里,这也就是为什么不会有这样规模的展览出现在其它城市的原因(年底在成都一马的展览也是因为和画廊主禹女士没有沟通成本,她也非常懂我,以及我一个重庆人,对于川渝就是有更多感情),因为她是最主要代理我的画廊和合作伙伴。
A:这在展览介绍里已经有说过了,准备展览的同时也做了很多项目。忙的程度具体是这样的,二月到五月翻译了一本书(还在修改中,编辑没催,也不接受别人催,催出来的没有好东西);同时做完了和野兽派的合作,已经发售;同时画过一期修改了几次的GQ专栏的插画,画过一组朋友的品牌开业推广的插画,一些出差,一次回纽约放空,间或和 Converse 合作的画和一个vlog 画完,这是放空期间的作业;还有几篇写的稿子,展评采访自述类都有;主力准备展览的夏天,和 LILY 女装合作了一次新季发布的部分图案已经在纽约时装周走过秀了;给 Super ELLE 画了一组插画,给成都 IFC 画了个手册,周末画报画了个封面。是非常满的时间,除了三个月夏天没离开过北京且 Deadline 接二连三(四天京都两天上海三天成都不算什么)令人暴躁焦虑外,单谈创作,一直处在很好的创作状态,也是真的忙,所以每次看到有人问要不要录播客,我就崩溃,也怪我社交媒体发的都是玩。但我不是魔术师,作品呈现要好是要花很多时间和思考的。所以我不会录播客了,而且我觉得录播客这种聊天或者自述方式对我来说不算直接的创作。当然了刘老板的我会参与。
综上,这就是我记得起来的工作,布展期间也有画一张芭莎的约稿,画了喜欢的小陶虹老师。

A:那天看展览时候一个很懂我作品的朋友的老公说,有同时进行的事情是好的,你可以知道和不同人以及媒介工作的感受,会激发创作。这也是我的体会,如果单纯画画,是不会有各种想法冒出来的,哪怕不缺想法。另外在合作的过程中,也逐渐体会到现在合作的杂志和品牌都趋向于理想状态,非常了解我的占多数,就算甲方不够了解我或者不太懂,来联络我的杂志或者朋友也在沟通中尊重了我的创作,这是值得感激的,大量节省了时间和沟通成本,也比较尊重创作。来年的希望是合作精减,但可以合作的人都是这样的。

A:与其说当一个学院派艺术家,纯艺术家或者严肃的艺术家,我更喜欢当一个面对每一次创作和每一个想法都尽情尽心对待的创作者。搞创作的人,为了这些描述和定义而纠结或者在乎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创造本身,或者说已经在给自己画地为牢了。你永远不知道哪一种创作会给你带来什么启发,所以还不如打开所有可能性。非科班训练的经历给了我另一种看事情的角度,也有很多年比较自由不拘束的时间。我明白很多画画的人追求一种职业路径,而对我这种野路子半路出来的人来说,这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没有人约束我的状态。而且画画或者写字,在一定的积累之后也可以判断到底如何,行不行,这个感觉自己知道,懂的人也知道。我记得一个美国艺术家前辈曾经跟我说过,我不用再去读艺术了,按自己想的去画就好。所以在创作的时候,绝对相信自己,不要在乎别人之后会如何评价,是我一直坚持的。
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呢?如果有能力跟别人不一样,那就一定要不一样。这个反问大概可以定义很多我成长中和成年后的选择。小时候不愿意和美院大部分子弟一样学艺术,就去考重点中学一直读下去,读大学不愿意学商科就去学了冷门的历史。之后也一直读到差不多了,再尝试之后的事。最近被问画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说一直以来都是个爱好,如果你不爱这件事,干嘛要一直做下去呢?A:一个原因是在赶稿和准备展览,以及搞创作的与此同时,食物令人满意是保持创作的一大保障,我属于比较挑食,吃不开心就会不开心那种人,但在特别忙的时候,外卖好吃也算是一种满足。所以就想说这个部分必不可少,就画了。炸鸡三明治Fried Chicken Sandwich布面油画 Oil painting on canvas
布面油画 Oil painting on canvas A:这完全是个人喜好问题,我喜欢画女人更多罢了。至于画男人比较少,那也是个人偏好问题。有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评论说,想看你画男人画平时不画的主题。坦白说虽然最开始是从画插画开始的,但现在还是更倾向于只画自己爱画的不属于插画范畴东西。
如果非要从我学美国历史的经历去说,我想一种自圆其说的说法是,我很多时候画女人就是图好看。现在回看学历史研究性别历史的经历,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性控制感性的过程。我接受的学术训练是非常严格又讲究逻辑、实证和辩证的,所以我现在依然不想把这些经历中看到的想到的过多地表达在我的创作里。这段经历之于画画,也算是爱好,是思维训练知识积累,是写作训练阅读积累,如果我用这些来创作,迎合当下一些议题和口味,就是偷懒和投机取巧。我希望它们区分开来,至少现在是这样。偷听邻座聊天的女人 Conversation Next Table (1)布面油画 Oil painting on canvas车上的女朋友们 Girl Friends in a Car 布面油画 Oil painting on canvasA:猫不是重要的主题,和食物一样,画他们是日常存在的背景,是一种放松。严格意义上我没有养宠物,父母工作室的野猫就是宠物。碰到我觉得可以画的狗也会画。喝完咖啡的猫 Cat After Coffee
布面油画 Oil painting on canvas
2019 60×70cm
白眼小猫 Cat Rolling His Eye
布面油画 Oil painting on canvas
2019 60×70cm
A:都不错,展览结束还在尝试一些丙烯。觉得油画好玩一点。
A:首先实际的考虑是让空间变得有内容一些,就想到放一本大书进去。可以理解为,如果把人比作书的话,哪怕是再专注于一件事的人生,也有与此同时的暗涌和偶然性吧。A:挺满意的。最满意的是布展期间没有让大家过多加班。此外就是在很忙的情况下也完成了展览,没什么遗憾。当然希望下次也就是明年可以有更多时间准备。去年有几个月上班没有办法创作,所以没有展览。
A:希望继续画更多自己想画的主题,尝试更多的媒介和不同质感的颜料。其它那些外界评判标准对我意义不大。因为从一开始我就在这个体系之外,我也没有必要硬把自己纳入某个体系。不希望创作受到限制,首先就是不要在目标和期待上限制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有一些眼光好的批评家和藏家持续鼓励和肯定就是足够的参照系了。刘老板的肯定也是。
室内八卦 Indoor Seating Gossip
布面油画 Oil painting on canvas
70×90cm 2019
A:画室比较大,可以爱画啥画啥,然后时间充裕。边看书边画,间或做些自己喜欢的合作创作。不给自己限制,以及尽量记录下想法,尝试想法。无论写东西还是创作都是这样。
A:那种长时间的休息是没有的。能有时间看书健身睡到自然醒就很好了。今年剩下三个月都会很忙,数着日子踩着 deadline 的忙。A:最大的感触就是绘画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创作形式,因为它直接,限制很少,画油画画水彩也有可以控制的可能性在里面。没有命题的创作是任何一种其它形式的工作无法带来的感觉,看书写字倒更像是放松,是玩逻辑游戏。我觉得持续创作的快感或者快乐,比谈恋爱什么的持久和有意义,我对感情没啥需求,如果和一个无聊的人拍拖让我感到浪费时间,我就还不如工作。所以人是不一样的,也是会变的,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

关于艺术家 | About the Artist
龙荻
Julia Long
龙荻,1984年出生于重庆,现居纽约与北京。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历史系,留学美国乔治亚大学,获得美国历史方向的硕士学位。2010年开始长期给各大媒体撰写文章,作为美国插画师协会的成员,龙荻还为包括《GQ》、《Tmagazine》、《周末画报》、《三联生活周刊》在内的多家杂志和媒体创作过插画。2014年在上海UNdefine 举办个展“日常-灵光”,2018年在上海 Chikalicious 举办个展 “我有的是时间”,2017、2019年分别在北京Tabula Rasa 画廊举办个展“八分之一叙事”、“与此同时”。
相关链接

展览 / Tabula Rasa 画廊
个展 / 龙荻:八分之一叙事
关于 Tabula Rasa 画廊 | About Tabula Rasa Gallery
Tabula Rasa 画廊致力于推广中国本土和国际的当代艺术家,2015 年5月成立于北京 798 艺术区,是一个展览和推广当代艺术的空间,定期举办艺术家讲座、讨论会,并支持出版和研究项目。 我们的名字 Tabula Rasa 源于拉丁语,指被书写的石板在擦拭磨白后重新开始的状态。今天 tabula rasa 同时被广泛地运用在西方哲学领域,特指理论上人在没有接受感官和经验影响之前最朴质的空白状态。我们希望画廊呈现的展览能颠覆观众之前的观看经验,为新的艺术实验提供可能性。
Tabula Rasa Gallery is based in Beijing's 798 art district. Established in 2015, it aims to promote both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ists through exhibitions, talks,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The gallery's name refers to the philosophical idea that when we are born, our minds are like a blank slate. We hope the exhibition Tabula Rasa presents can subvert viewer's preconceptions, creating conditions for fresh artistic experiments.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