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loading.gif)
工作人员正在重建约瑟夫·阿尔伯斯的墙画《曼哈顿》
图片由AP/Diane Bondareff(Tishman Speyer)提供
时隔二十年后,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的大型壁画《曼哈顿》经过重建,终于回归纽约大都会保险公司大厦,将再次长期展示于大厦与中央车站之间繁忙的过道上方。
大都会保险公司大厦(MetLife Building)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中央车站上方,原名为泛美航空大厦(Pan Am Building),在1963年建造之初是世界办公面积最大的写字楼,邀请了包括包豪斯创始人沃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内的多位著名设计师参与大楼设计。1963年,阿尔伯斯受到委托,为大厦创作了大型壁画《曼哈顿》。正如壁画名称所示,这位包豪斯大师以精确而富有节奏的几何交织图案,生动表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活泼与忙碌。
直至2000年,《曼哈顿》一直悬挂于写字楼与中央车站之间繁忙的人行过道上方。“这就是阿尔伯斯对艺术的认识:艺术会影响你,也许能为这些匆忙穿梭于列车和车站的人们在工作日提供一点快乐。”阿尔伯斯基金会的执行总监尼古拉斯·福克斯·韦伯(Nicholas Fox Weber)说道。
原版《曼哈顿》壁画现场图
来自阿尔伯斯基金会文献
2000年,当时大楼的负责人决定拆除壁画。直至2015年,美国地产公司铁狮门(Tishman Speyer)与欧文公司(the Irvine Company)购入了大都会保险公司大厦,开始对大厦展开修缮工作。他们联系到阿尔伯斯基金会,准备将阿尔伯斯的大型壁画还原。
《曼哈顿》原本由486多块石棉砖块组成,在2016年着手重建时已遭到严重损坏,而约瑟夫·阿尔伯斯已于1976年去世。但幸运的是,阿尔伯斯留下了详细的作品手稿与笔记。“阿尔伯斯以一种数学的方式来创作艺术——他的所有作品背后都经过了计算。”韦伯说。正是基于这些详细的手稿与残余的砖片,基金会与大厦才得以还原壁画的颜色和尺寸,并在阿尔伯斯笔记的指导下拼合重建的砖片。
工作人员正在重建约瑟夫·阿尔伯斯的墙画《曼哈顿》
图片由AP/Diane Bondareff(Tishman Speyer)提供
在原处重建完成后的《曼哈顿》壁画
图片由AP/Diane Bondareff(Tishman Speyer)提供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香港及巴黎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6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img/dianzan.png)
![](/img/fenxiang.png)
![](/img/comment/c-icon01.png)
![](/img/comment/c-icon02.png)
![](/img/comment/c-icon03.png)
![](/img/comment/c-icon04.png)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