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轩纽约画廊2019年9月9日开幕的赵无极绘画展致敬了艺术家赵无极与建筑师贝聿铭之间深厚悠长的友谊。Installation view, Artwork ?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ProLitteris, Zurich. Photo: Rob McKeever, Courtesy Gagosian.
二人1952年在巴黎的一次展览中相识。在贝聿铭的影响下,赵无极开始对城市建筑产生兴趣,并认为“观察城市的建筑有助于构思画中的空间排布”。他开始以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改变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则,“我在画中力求自由的空间关系,我的视点是像国画中那样移动的多视点。”赵无极的艺术生涯中不少重要作品,也与贝聿铭有关。
赵无极与贝聿铭在苏州狮子林合照 (1974年) ? FRAN?OISE MARQUET
1979年至1980年间,赵无极与贝聿铭展开了首次合作。缘于贝聿铭在中国大陆的第一项工程——香山饭店。香山饭店位于北京的西山风景区中。这里曾是乾隆皇帝为狩猎而建造的园林,深秋时节满山遍野火焰般鲜红的红叶,是京城著名景观之一。香山公园园景
贝聿铭为设计这座饭店花费了许多的心思,他希望藉此把西方的建筑技术与古典的中国本土风格融为一体,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塑造现代化建筑风格。贝聿铭希望自己的建筑作品有艺术加持,他认为赵无极是最好的选择。尽管当时赵无极在国际艺坛中已经取得了成就,官方对他却并不了解,只把他的画视作贝聿铭设计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赵无极就成了贝聿铭的客人,甚至住宾馆的费用都是由贝聿铭自掏腰包,更谈不上受到与身份相当的礼遇。赵无极为贝聿铭在北京香山饭店创作的两幅水墨四条屏壁画。? Felix Kwok
但赵无极并不介意,只是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中。饭店的设计基调是白色的,他便精心创作了两幅黑白的山水壁画。这两幅画就像两块纹理丰富如丘壑的大理石,一方面展现出艺术家对水墨造型高超的把控能力,另一方面也和酒店大堂灰白调子的窗格墙壁和考究的室内装饰相得益彰。这两幅作品也被视作艺术家随后一系列水墨作品的原型。《1985年6月至10月》展出于新加坡 ? Foundation Zao Wou-ki
1985年,赵无极应邀为贝聿铭设计的新加坡来福士大厦创作了一组三联画。这幅题为《1985年6月至10月》的作品也是赵无极平生所创作的尺幅最为宏大的油画。Zao Wou-ki, Juin-octobre 1985, Oil on Canvas (triptych), 1985 ? Sotheby's
Zao Wou-ki, Juin-octobre 1985 (detail), Oil on Canvas (triptych), 1985 ? Sotheby's
《1985年6月至10月》代表着赵无极“无境时期”的经典特征。1980年初期,因为搬迁到新的工作室,同时接受了不少大型公共委托,凭借着一股欲向外发表旷世杰作的热切心情,赵无极能够随心所欲地创作大尺幅的多联屏。赵无极在他创作《1985年6月至10月》的工作室。
相较于“狂草时期”的身心顺遂,在经历了1972年爱妻陈美琴的离世,深刻修整过后进入八零年代,他开始突破原有的画面格局,从“聚”走向“散”,展现出一种“中空型”开放式的构图,画面更加丰富多变。这种构图范式,不再将力量凝结于画面中心,而是大胆地扩散,将结构巩固于四周,而给予中央位置更多空间,反映艺术家此时的心境豁然开朗,呈现出一派自由的“无我”状态,奠定了赵无极“无境时期”之基础。Zao Wou-Ki in his studio at Gaudigny, Loiret, France, summer 2006, Photo: Fran?oise Marquet-Zao, Courtesy Gagosian.
2006年,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赵无极应贝聿铭之邀,在此举办了题为「黑白梦」的水墨作品展。随后又在此举办了铜版画和插图画作品展,为庆贺展览的成功举办,赵无极特地挑选出6幅版画作品,无偿捐赠给苏州博物馆收藏。Zao Wou-Ki, December 89–February 90—Quadriptych, 1989, Oil on Canvas, 63 3/4 × 157 1/2 inches, 161.9 × 400.1 cm ? Zao Wou-Ki/ProLitteris, Zurich Photo by Jean-Louis Losi
2017年1月,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Asia Society Museum)举办了美国首场赵无极回顾展,题为「无界:赵无极」(No Limits: Zao Wou-ki)。年近百岁的贝聿铭坐着轮椅到访了现场。
Zao Wou-Ki, Sans titre, 2006, India ink on paper mounted on canvas, 106 11/16 x 83 7/8 inches ? ADAGP, Paris, 2019, Courtesy Gagosian赵无极1920年出生于中国北京,2013年在瑞士尼翁去世。他的作品为众多艺术机构收藏,其中包括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卡内基艺术博物馆;赫什霍恩博物馆和雕塑园;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他最近的展览包括:瑞士马蒂尼的皮埃尔·吉安纳达基金会(Fondation Pierre Gianadda, 2015-2016);「No Limits」(科尔比学院美术馆主办),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2016-2017);巴黎莫奈博物馆(Musee Marmottan Monet, 2016);巴黎塞努斯基博物馆(2016);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2019)。1994年,赵无极被授予“普雷美拉帝国绘画奖”(the Praemium Imperiale Prize for Painting)。1993年,他被任命为荣誉军团司令(Commandeur de la Légiond’Honneur),2006年被法国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任命为荣誉军团总干事(Grand Officier de l’Ordre de laLégion d’Honneur),并于2002年当选为法国美术学院院士(Member of l’Académie des Beaux-Arts)。赵无极个展已于2019年9月9日在高古轩纽约(976 Madison Avenue)开幕,持续展出至2019年10月26日。
香港中环毕打街12号毕打行7楼
7/F Pedder Building, 12 Pedder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T. 852.2151.0555
F. 852.2151.0853
hongkong@gagosian.com
开放时间: 周二-周六,11am-7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