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丹尼尔·阿尔轩|一场名为考古的艺术游戏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daniel-arsham-crystal-toys-exhibition-galerie-perrotin-open-00.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

6月并不算是一个繁忙的艺术季节,然而对于常驻美国迈阿密的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来说,六月下旬的行程并不轻松,一周内起码两趟国际差旅怕是已早早排上了日程——6月21日,法国,巴黎,为DIOR迪奥2020 春夏男装发布会打造的奇幻秀场适才落幕;28日,他的个展《丹尼尔·阿尔轩|现在在现》即将在上海启幕。

45.jpeg

DIOR迪奥2020 春夏男装发布会 摄影:ADRIEN DIRAND

12.jpeg

DIOR迪奥2020 春夏男装发布会 摄影:ADRIEN DIRAND

经过仿古处理的DIOR迪奥白色LOGO出现在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打造的浅粉色秀场中央。被腐蚀的光洁表层使得内部夹杂的水晶和石砂裸露在外,仿若千年前的珍贵文物坚毅矗立在被晚霞笼罩的沙漠中,历经时间和风沙洗礼,颇具沧桑美感。

而这也是丹尼尔·阿尔轩长久以来的创作主题:从未来的视角回望当下,破坏和解构代表当代文明的物体,以及‘石化’人类文明遗迹,通过打造虚构考古、未来遗迹(Future Relic)揭示时间之力和人类文明的脆弱。

Future Excavation Site-未来发掘现场.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来自未来的考古挖掘现场,2019,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虚构考古,通往未来的考古现场

考古,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然而穿过时间的重重迷雾,缺少了对历史语境的理解,仍有许多文明中的人工遗迹作为未解之谜留存于世。诸如复活岛上的巨型人像、英国小镇上的圆形石林-巨石阵等等。

WELCOME TO THE FUTURE-欢迎来到未来.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在"WELCOME TO THE FUTURE"展览现场,2014,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在网络上传播最为广泛的肖像照是他身着黑色工装,坐在一个布满灰色、白色和黑色物体的考古遗址坑洞内,像极了考古学家在挖掘现场的留念照。

如果稍稍用心分辨的话,其中明显漏洞百出。首先这是在新材料——水泥地面上暴力开凿的坑洞,内部堆砌的单色物体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废弃品,离我们当下并不太遥远。电吉他、老式大哥大、投币电话、数码相机、书籍、笔记本、球鞋、泰迪熊玩偶···这是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具有代表性的“未来遗迹”(Future Relic)系列作品之一。

0e26997be61842acacf1f16ab29f26c2.jpe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未来遗迹”(Future Relic)系列

12.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未来遗迹”(Future Relic)系列

#15.jpg

Welcome to the future, 2015,火山灰、冰川岩尘、黑曜石碎片、薔薇石英碎片、钢碎片、玻璃粉末、沙、压碎大理石、石膏、金属,摄影:Guillaume Ziccarelli,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他将二十世纪及千禧年的物品进行石化处理,模拟出一场未来考古研究。现代生活物品被征用为象征着时间的符号,塑造成长埋地下的陈旧文物,当代日常成为历史参照,以此指涉今天随着科技进步和日益膨胀的消费主义对物质和流行文化的加速淘汰。而这些围绕着时间、考古和科技概念所创作的作品,被他称为「虚构考古学」。

火狐截图_2019-06-25T07-20-58.885Z.pn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未来遗迹”(Future Relic)系列

#16.jpg

Eroded Delorean, 2018,不锈钢、玻璃增强塑料、石英、黄铁矿、油漆,摄影:Guillaume Ziccarelli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为了让这些物件呈现出时间感,他尝试了挤压、捶打、火喷、挖凿甚至是融冰等各种方法以呈现出被破坏的肌理。除此之外,他在材料的选择上也颇为用心。阿尔轩并非直接在物体表面涂色做旧,而是使用了火山灰 石英、黑曜石、黄铁矿、冰川岩尘、白垩和沙等蕴含时间概念的地质材料将物体重塑。

777.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未来遗迹”(Future Relic)系列

colores-daniel-arsham.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未来遗迹”(Future Relic)系列

The Future Was Written-未来已写就.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未来遗迹”(Future Relic)系列,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想让人们对熟悉至极的物品产生更多的看法与别样的情感,有时日复一日,我们一次次重复看到某样东西,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一种固化的理解觉得失去新意,我希望在一种特定的语境之下引导人们对熟悉的物体产生更多思考与感悟,带来更多新鲜感,同时更加珍惜与敬重这些熟悉的物体。”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

流动建筑,没有什么是坚不可催的

Excavated Walls-开凿之墙.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开凿之境,2016

火狐截图_2019-06-27T05-09-41.423Z.png

丹尼尔·阿尔轩于俄罗斯莫斯科 VDNH 个展“Moving Architecture”现场,2017,

1980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在迈阿密长大, 2002年毕业于被称为艺术学院中“哈佛”的纽约库伯联盟学院Cooper Union)。建筑是他作品中的普遍主题,从呈现在美术馆空间内如残垣般被暴力破坏的墙壁、与展厅墙面融为一体的残缺人物雕塑,再到不断挑战观者对物理空间感知的被融化的流动墙体···他都在不断挑战人们对“建筑是坚固”这一概念的固有认知。

这些都缘起于12岁那年亲历飓风并目睹自家房屋在瞬间分崩离析的经历,并以此延伸。

火狐截图_2019-06-27T08-14-49.343Z.pn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开凿之境,2016

“我在迈阿密长大。小时候,一次飓风完全摧毁了我住的房子。天花板被掀起,开了一个大洞。我看着建筑以这种方式被肢解,第一次知道了墙壁里面是什么。它们建成看似牢固的样子,让我们觉得建筑很耐久,但其实背后都是些破烂。我的作品让建筑流动起来,其方式与我经历过的相比没有那么暴力。”

daniel-arsham-the-future-was-then-scad-museum-of-art-designboom-02.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个展现场

#1.jpg

丹尼尔·阿尔轩于俄 斯莫斯科 VDNH 个展“Moving Architecture现场,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自此,“没有什么是坚不可催的”成为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的灵感来源。虽然他的创作手法和自身经历相比柔和了很多,但作品的创作初期从对层层墙壁的可视化暴力开凿,逐渐演变为通过对作品形象潜移默化地操纵,进而对整体空间营造出的紧张感和对观者内心构成的不安。被转换的‘暴力’仍隐藏其中。

2006年之后,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创作了一系列“流动的墙体”作品。建筑空间中有力的支柱——墙体被某种力量操控,颠覆观者对空间的认知和感受。

Mirror Error.png

丹尼尔·阿尔轩于俄罗斯莫斯科 VDNH 个展“Moving Architecture”现场,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Daniel Arsham Clock 系列.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钟表系列作品之一

The-ARchiTecture-of-Daniel-Arsham-yatzer-16-1.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墙面系列作品

有些实体墙面被化为平静水面,水滴轻快飞溅;有些则如夏日里被融化了的浓厚巧克力,无法抵挡地心引力而缓慢流淌;还有如轻纱在微风中飘动···两面墙体的延伸在空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结。他巧妙地操纵着实体环境将作品与展厅墙面平静的融合在一起,继而呈现出超现实的场景。

s4_connecting_time_by_daniel_arsham_moco_museum_amsterdam_falling_clock_yatzer.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他的人体雕塑作品也同时发生着转变。

arsham-seated-figure.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arsham-1.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Fox4U75OrIHHhASw5Kh0QLGp-fzB.jpg!n600.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FmUbZkiyn2ys9XdCtPSfmQcYjqt-.jpg!n600.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火狐截图_2019-06-27T08-33-22.854Z.pn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789.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FuFCKrcrG23Ybachtn9K9U542EHF.jpg!n600.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从由碎玻璃做成的完整人体雕塑,演变为倚靠或者从墙面中伸出的支离破碎的肢体,再到被包裹或藏匿在墙体中的仅以服饰或绸布轮廓来表现的空心“隐藏人物”(Hiding Figure)...如圣灵般端坐,有些如恶灵骑士般想要冲出墙体的空心轮廓也毫不例外的让人联想到个人意识逐渐被操控、吞噬、集体化的过程,又或是被封存在历史中的遗失文明。

20160329232132_c84Nh.jpe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237361.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daniel-arsham-sculptures-02.jp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20130503232935_HsRGJ.jpe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雕塑作品

朴素用色,被视为恩赐的缺陷

#11.jpg

丹尼尔·阿尔轩于贝浩登画廊(纽约)个展“3018”现场, 2018 摄影:Guillaume Ziccarelli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天生色弱的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初期作品多以黑、灰、白的色调呈现,但这并没有阻碍他踏上自己热爱的艺术道路。他坦然接受自己的生理缺陷,并将其视为独特的精神优势——因缺少对色彩的敏感,会更能专注对空间和单色的多层次处理,让他的作品具有厚重质感,而单色风格中的微妙变化也让他拥有了明确的风格和辨识度,也因此获得了许多来自高端时尚、街头文化品牌和名人等联名创作的合作邀约。

789.jpg

Daniel Arsham为美国著名舞蹈家摩斯·肯宁汉(Merce Cunningh)进行的舞台设计

2.jpeg

7.jpeg

Daniel Arsham与adidas Originals联手合作,以经典跑鞋New York为设计蓝本,以Daniel Arsham所热爱的考古学为灵感,使用全白的网眼鞋身打造出Daniel Arsham x adidas Originals New York。经特殊处理,在紫外线照射下,鞋体会浮现“THE PAST IS PRESENT”的字样

IMG_2825.jpg

近日,Dior 艺术总监 Kim Jones 通过个人 Instagram 曝光了由 Daniel Arsham 和 Dior 联手打造的一款马鞍包

7507.jpeg

Daniel Arsham与Rimowa联手打造的旅行箱雕塑

时尚和艺术的联名合作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以艺术之名展开的商业行为,但在丹尼尔看来,艺术和文化往往是世界各国的人们最能产生共鸣、最容易沟通交流的地方。“我的作品从来不只是传递特定的一个观点,也不只考虑到有限的一群观众;而更像是一种邀请,让人们在日常的理解之上,考虑到更广的含义、全球文化下的含义。”

995.jpeg

《国家宝藏》节目组联合Daniel Arsham推出长信宫灯限量版T恤

正如他此次与DIOR迪奥的秀场合作,也并非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首次在创作中尝试使用彩色。2015年,他便在科技辅助下,通过一款由EnChroma制造的能够矫正色盲的太阳眼镜,创作出蓝色、紫色以及粉色的系列作品。在他工作室和工作服也开始出现一种被称为 ‘阿尔轩绿’的颜色。但几个月之后,阿尔轩就不再频繁的佩戴这款眼镜,尽管它能够帮助他识别和扩展光谱中更加广阔的色域,但是对于他而言,没有佩戴眼镜时的创作感觉才是对的,饱和的色彩反而对他是一种束缚,干扰他对空间层次的感受。因此,在2016年纽约贝浩登画廊 (Galerie Perrotin)举办多彩个展「Circa2345」之后,阿尔轩又更多的回归到了白、灰、黑以及少量单色的创作世界中。

#9.jpg

丹尼尔·阿尔轩于美国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由Jonathan Odden 策划个 展 “Daniel Arsham: Hourglass”现场, 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RioBlueGarden2.jpgRioBlueGarden8.jpg

展览现场图"IT SPEAKS"于 Oi Futuro Rio de Jainero (Brazil), 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10.jpg

“沙漏”High Museum, Atlanta Georgia USA,2017,致谢艺术家与贝浩登画廊

161515750_640.jpg

“月园”Daniel Arsham, Cadillac House - NYC, 2017

2019年6月28日,上海昊美术馆将举办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亚洲首个美术馆大展,展览是艺术家为昊美术馆上海空间而特别构思,呈现他的代表作及新近创作的作品,延续他对建筑和人体关系的探索,同时讨论历史与时间的非线性叙事可能。昊美术馆的空间也将被转换为一个模糊了当下与未来、现实与想象边界的“考古现场”。

DanielArsham_poster.jpg

上海昊美术馆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个展《丹尼尔·阿尔轩|现在在现》海报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