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置作品的创作形式、内容、概念等
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2019“现未来”科技艺术之星奖
入围作品刚公布不久
或许我们可以从
装置类入围作品中
总结出一些趋势
下面将选取
部分装置类入围作品进行介绍
《Halo》
创作团队:Kimchi and Chips
来自首尔的艺术工作室 kimchi and chips 在伦敦萨默塞特宫(somerset house)呈现了他们的装置作品《HALO》,他们用100多面电动镜子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这些镜子排列在轨道上,一天中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改变方向,在镜子的反射下,自然光以光晕的形式漂浮在半空中,在喷水的作用下以云雾的形式显现出来。
作品视频
Kimchi and Chips 是一家位于首尔的艺术工作室, 由 Elliot Woods(英国)和 Mimi Son(韩国)创立。工作室于2009年成立,其作品将代码、形式、材料、概念和机制的学科结合起来,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互动,自然与数字网络的可能性。官网:https://www.kimchiandchips.com/
《夜潜系列Ⅱ The series of Float Ⅱ》
创作团队:CT.LAB(张培定、何伟明、邓晓峰)& 温绮雯
互动纸艺装置作品《夜潜系列Ⅱ The series of Float Ⅱ》以水母群体为代表,将其在海中色彩变幻的身段融入沉浸式空间中。若观众潜入幽蓝的深海中,那些魅惑不羁的水母群,将因为观众的到来,而雀跃闪烁。当观众步入沉浸式展厅时,随着人的步行路径,所到之处对应的纸艺水母将被触发升降及变换色彩。步履之间,感受深海变化。艺术家试图通过该作品展现深海之美的同时也要人们注意保护大海的重要性。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860
张培定是一位新媒体艺术家,对数字媒体艺术有独到见解,擅长于结合空间进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近年来,带领所创立的团队 CT.LAB 运用数字媒体创意结合商业化进行探讨,以独特设计理念,将互动体验、互动装置以及流动影像等各种形式应用到各种展示空间中。
CT.LAB 是位于广州的一家专注于运用数字媒体展示手法为品牌提升影响度的多元化设计公司,曾与多个品牌合作:宜家家居、博朗、MINI、喜茶、方圆地产等,为其展示数字与艺术结合的一面。 官网:www.CtrlT.cn
温绮雯是一位纸艺艺术家,通过纸这个媒介创作不同的作品,探索其艺术的可能性。2010年至今曾举办《惊蛰》、《逐流》、《以纸为梦》三次个人纸艺展览,期间曾参加多次艺术群展。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澳门等多个城市展出。
《一个80岁的奶奶决定上街集福》
创作团队:SeeekLab
创作团队 SeeekLab 的一名装置设计师钱晨帮自己奶奶设计了一个互动装置:奶奶将“福”字剪下,贴在纸上塞进信箱,绑定的手机就会收到投递提醒;钱晨通过扫描手机上奶奶投递的福字图片,参与集五福。除此之外,钱晨可以通过手机操作,让信箱实时输出自定义卡片。
从此以后,奶奶就成了“集福狂人”,一个80岁的老人决定上街集福:她开始搜寻生活中的每一个“福”字,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从来不会去注意的地方的“福”都被她揪出来了……
作品视频
SeeekLab 是一个集合了跨学科背景的新媒体装置创作团队,热衷于艺术、媒体和科技的交叉创作。SeeekLab 始终在作品中寻求装置之于人情感的意义,意图通过创作跨越人类情感和科技之间的界限,找出表达观点的新方式。官网:http://www.seeeklab.com/
《Metamorphy》
创作团队:Scenocosme
《Metamorphy》是由法国团队 Metamorphy 创作的一件互动投影装置作品,当体验者用手触摸面纱时,面纱上的投影会与体验者动作呼应而发生形态的变化,并且还会听到特别定制的声音效果,艺术家将真实的物理反馈与虚拟的影像相结合,给人一种扭曲现实的幻觉。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773
Scenocosme 工作室由艺术家夫妇 Gregory Lasserre 和 Anais 创办于法国,Scenocosme 善于将艺术和数字技术相结合创作作品,创作的类型涵盖:互动装置、视觉艺术、数字艺术,声音艺术等。官网:http://www.scenocosme.com/
《dyebirth -Commentary movie- 》
创作团队:nor
《dyebirth》是日本创意团队 nor 做的一件动态装置,艺术家将不同浓度、不同颜色的颜料放置于装置瓶中,并利用电脑编程,来控制装置的运行,当装置在操作台上不断移动时,不同颜料会滴落在下方水槽中,各色颜料混合并向四周扩展,有意思的是,装置的运行是可控的,但不同颜料产生的化学反应却是随机的,可控与随机交织在一起,从而暗示了生命的方向性和多样性。
作品视频
nor 是一家位于日本东京的创作团队,成立于2017年,团队由不同背景的艺术家组成,包括:设计师,音乐家,工程师等。官网:https://nor.tokyo/
《场 SPACE》
创作者:林万山
《场》作为艺术家林万山未来宗教形态系列创作第二部分,借由空间中心的虚拟数字佛龛,一个打破了既有建筑形式的宗教空间,置于空间中央的虚拟数字佛龛,构建未来寺庙的概念,装置感应面前人像,触发佛像出现。科技完成与宗教的合体技术及信息格局进一步被打破,当下即道场,当个体与数字佛像对峙行礼,个体的场与宗教、空间的场达成和解。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762
艺术家林万山是独立艺术工作者,他的作品以抽象为主,包括虚拟影像、实体雕塑、平面设计、公共艺术与新媒体影像等。
《NEXT NATURE 》
创作者:Román Torre
《Next Nature》是艺术家 Román Torre 创作的一件互动投影装置作品,它将自上而下的水流作为投影的载体,一种虚幻朦胧的人类活动场景被投射其上,而且现场观众通过挥舞手臂还可以控制投影中小人的运动。艺术家希望通过一个人为创造的自然空间,让人们在浮躁的城市生活中静下心来,得到放松。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698
艺术家 Román Torre 是 Rotor Studio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Rotor Studio 是巴塞罗那的创意工作室,业务范围涵盖:大型表演及展览空间、试听装置等。官网:http://www.rotor-studio.net/
《构建 | 背叛 Construction and Betrayal》
创作团队:;C
当你身处新媒体声光装置作品《构建|背叛》内,你永远看不到自己的正面,相反只能在装置外看见自己的正面,置身装置中的观者将始终处于一个寻找自我正面的过程,通过从8面照射来的伦勃朗灯光构建更立体的认知,在动态伦勃朗光线的作用下,通过自身与光影构建的视觉,被不断地传递到更深的视界。作品主创团队是:分号C(装置/视觉)和 Nencol(装置声效设计/配乐/演出/Wechat @N111en)。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3987
“分号C”是一支通过创意编程、实时生成视觉和交互装置为核心内容的新媒体艺术团队。
《digitalism is dead I black & white 3528》
创作者:Jan Bernstein
艺术家 Jan Bernstein 着迷于自然生长的系统,便创作了这件动态装置作品,圆形磁片以不规则的形态排列,在磁场的影响下不断翻转,黑色和黄色也在翻转的同时切换,与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磁片的翻转还会受到电脑编程的影响,所以每一刻翻转的形态都不可预测,但是混乱又有一定秩序。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797
Jan Bernstein 是一位来自德国柏林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故意减少电脑编程的使用,而回归于精密力学的优雅。官网:https://janbernstein.com/
《BVLGARI x VOGUE 宝石·梦 展览 GEM?DREAM?STYLE Exhibition》
创作团队:SODA 建筑师事务所
SODA建筑师事务所 为 BVLGARI x VOGUE “宝石·梦”所打造的展览空间,设计师通过对光学和错觉的研究,尝试打破真实与幻象的界限。入口处的空间视觉装置,是由 Vogue 不同时代的时装图片构成8米高的图片墙,与其对面的百叶镜面装置相应对,镜面贴合展览所在地,使其带有弧度地从地面延展至屋顶,为了让这些图片及其在镜面上的映射连续的包裹整个空间,每一片百叶镜面都通过计算而带有不同的角度。展厅内部将LED拼成的蛇形动态影像,借助地面与顶面的镜面材质相互反射,为观众营造出虚实交融的梦幻体验。(所有文件知识产权属于[康仕广告(上海)有限公司]所有)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770
SODA 建筑师事务所致力于“媒体空间”设计,由姜元、宋晨于2015年创建,两人分别在法国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及 MO Atelier实践多年,期间参与了苏州博物馆,巴黎爱乐交响乐厅,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等项目。近年作品获 A'Design Award大奖、安德鲁·马丁大奖、金点等设计大奖。 官网:http://www.soda.archi
《Dressing》
创作团队:Teppei Yamada&Yuta Ogawa
日本艺术家 Teppei Yamada 与服装设计师 Yuta Ogawa 合作创作的动态装置作品《Dressing》以人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为主题。以丝绸为材质制作的衣服被悬挂在空中上下跳动,代表人类的心跳,并且扬声器中还会发出特别制作的声音,艺术家通过该作品表达了人类通过原始的元素重建自我、他人和社会结构的过程。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835
Teppei Yamada 一位日本的多媒体艺术家,创作类型涵盖:声音装置、视频装置、媒体艺术、动态艺术等。官网:http://teppeiyamada.com
《The pupil》
创作团队:signal alpha
创作团队 signal alpha 从梁代画家画龙点睛的神庙中感知艺术带来的震撼,以”瞳“为灵感,联合特邀设计师冯晨、肖赛与绿地南昌事业部,创造了一个动态装置作品《瞳孔(The Pupil)》。整个装置重达1.5吨,宽5米,被悬挂在半空,纵跨整个中庭,它就像建筑的"眼镜"一般,与它对视时,可以唤起我们眼中的光芒。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839
Signal alpha 是一家提供空间装置设计及安装的上海工作室,2017年由 charlie zhang 成立于上海,其设计实践主要包括创造互动空间,叙事互动,互动建筑以及可动雕塑等,Signal alpha 的合作伙伴包括展览策展人,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以及房地产商。旨在根据不同公共空间来探索用户和装置以及空间的交互关系。邮箱:contact@signal-alpha.com
《时光秘境 Temple of Faith》
创作团队:What's Media Lab
本件大型沉浸式视觉体验装置作品《时光秘境》,由创意团队 What's media lab(什么媒体实验室)联合设计机构UG (由及设计画廊)为上海保利时光里的项目发布而特意创作。内容的灵感来源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作品也是对超现实主义的另外一种诠释,将观众沉浸在一个梦境、幻觉与时光重构的世界之中。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859
What's Media Lab 是一个专注于新媒体艺术的实验、制作和展览展示的团队,位于上海,实验室长期进行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所设计的新媒体项目的软、硬件系统进行开发实践与探索,旨在创建一个全新的艺术、设计与商业互动整合模式。联系方式:lab@whatsmedia.cn
……
更多
2019“现未来”科技艺术之星奖入围作品详情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
设计:Layla
编辑:东 申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近期活动推荐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最新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