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
29
4/2019
杨之光:“我不满意艺术家对生活的肤浅表现。很多人画画只是表面技巧,不能往深处走,达不到让人兴奋的程度。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问题。有些人物画家,谈不上技巧,乱涂。我又不好说,说了,有些年轻人以为老人家乱说,是为老不尊。”
文 | 孤岛
杨之光
/个人介绍
岭南名家
杨之光,又名焘甫,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曾任广州画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副院长,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等职。他是出生于上海的广东人,他喜欢传统国画,尤其擅于画人物,他是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和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学生,他就是岭南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01
我的作品都源自生活
我的作品和艺术成果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的。艺术创作需要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提炼,需要挖掘生活的美,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之一。人物画艺术史告诉我们,艺术大师的巨作都是源于生活,源于社会的,有生活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影响我的老师包括书法家李健及徐悲鸿、高剑父老师。使我受益最深有两点:一是始终面向生活,二是创新角度。我的画不论是人物、花卉、山水都从不放弃在生活中写生。”“我的座古铭是:‘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
02
画派是一种束缚
加入一个派,就是受它的束缚;进了这个门,思维就受到限制。艺术最可怕的就是归类、归派。关东画派、黄土画派、漓江画派都出来了,但要那么多派干啥呢?没有必要。这会束缚了创作力,共同风格就把艺术家自己害死了。你看岭南画派,在国际上都有地位,但先贤高剑父对此并不在意,甚至并不承认这个叫法。他生前并没有打什么大旗,最多就是传道收徒罢了。所以,岭南画派,更多是一个美术教育方面的概念。
“我从中央美院毕业至今已有50余载。虽然在中央美院学的是绘画专业,素描、油画、水彩、版画、雕塑、白描等无所不学,但从小接触美术的启蒙应是中国传统书法与水墨花鸟、山水、并下了相当的功夫。这早期的中国画基础与后期在中央美院的西画基础,形成了我日后的画风。”
03
似与不似之间
变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传神达意。探求不脱离精神实质的“不似”是为了更“似”。齐白石主张作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这个意思。我极不 赞成游离了对象的精神实质去玩弄所谓变形的游戏。以前有人笼统地把明清的文人画指责为笔墨游戏,未免有些偏激。当前某些画的变形变得谁也看不懂,这才是真 正的游戏。我始终信奉《文心雕龙》中的两句话:“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这是画家极好的座右铭。
04
画人物画需要落笔成形
我常画没骨人物,我的体会是:画人物画需要落笔成形、运线造型的功夫,这种功夫如能经过大量速写功夫的锻炼,将会事半功倍。尤其是画没骨画和大写意画更是这样,宣纸对墨迹的反映很敏锐,不可能有半点迟疑和手生,这就要求画家下笔要心中有数,不仅要稳、准,还要灵、巧。黄胄和刘文西都是靠大量速写功夫而造就的画家,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造型能力都得益于常年速写的苦练。
完
往期好文
【只是艺术/孤岛的画】
让艺术成为你有趣的灵魂
微信:zgmsjx7
添加时请备注【学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