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维姆·文德斯|拍照……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拍照……


维姆·文德斯著,宋新郁译

选自《一次:图片和故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


拍照。
摄影是时间的行为,
是要从时间里摄取些什么,
是另一种形式的永恒。
人们总是猜测,
那从时间里夺得的瞬间,
就在摄影机前面。
事实并非如此,
摄影乃是一种
双向的行为:
向前
和往后。
是的,也可以“往后进行”。
这个比喻并非那么谬以千里 ,
这就如同猎手端起武器,
瞄准面前的猎物
射击。
一旦子弹飞出枪膛,
就会产生后坐力。
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
同样有后坐力,
推动自己。
一幅照片永远有双重画面:
拍摄对象
以及多多少少可见的
“后面”,
也就是“后坐力”:
拍照瞬间的
摄影师自己。

这种反照
存在于每一幅照片里,
任何镜头都无法捕捉。
如同猎手
无法被自己的子弹击中,
而只能感知武器的后坐力。
什么是摄影师的“后坐力”?
如何感知?
又如何体现在照片里?
对照片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德语里有一个特别贴切的词,
可以形容这个事实。
一个词,
适用于不同的领域:
EINSTELLUNG(调整)。
用来表示一种行为,
人会调整自己,
从心理上或者从道德上,
也就是准备做什么,
然后开始“行动”。
“调整”
也是一个摄影的
或者电影的概念,
意指画面和取景, 
以及
如何“调整”摄影机的
光圈和速度,
然后摄影师开始“行动”。

这一切绝非偶然,
同样一个词既指一个行为,
也指在这一行为中所产生的图片。
每一个“调整”(也是每一幅图片)
实际上折射出了拍摄者本身的
“调整”(行为)。

猎人所感知的后坐力,
如同照片背后
隐隐约约的
摄影师的面孔。
并非是要捕捉他的面容,
而是他的行为,
是他面对眼前事物时的
自我调整。

摄影机是眼睛,
能从前面看,
同时也能向后看。
向前拍摄一幅照片,
向后留下的
则是摄影师灵魂的侧影:
摄影机向后看,
透过摄影师的眼睛
看到他的动机。
是的,摄影机向前看到了拍摄对象,
向后看到了拍摄的动机,就是
为什么要捕捉这个拍摄对象。
它同时表现了事物
以及对事物的愿望。

的确如此。
每一秒钟,
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
都有人按下快门,
在拍摄什么,
因为他(或者她)喜欢一束光,
或者一张脸,
或者一个姿势,
或者一道风景,
或者一种氛围,
或者仅仅因为一个场景
应该被留住。
拍摄的对象,
理所当然
数不胜数,
每一秒都呈几何增长。
每一个拍摄瞬间,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都是独一无二的。
时间,
是无法停留的时间
为此提供了保证。
即便是不计其数的旅游者
“立此存照”的快照,
每一幅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时间,
即便是在其最平庸和最简单的时刻,
比如在游客们的“咔嚓”声里,
也是独一无二、一去不回的。
每幅照片的惊奇之处,
或许不在于
通常人们所以为的
“把光阴留住”。
相反,
在于每幅照片都能再一次证明:
时光如何无法留住
和一去不复回。
每一幅照片都是对人生苦短的提示,
每一幅照片都与生和死有关,
每一个“捕捉到的画面”都有一个神圣的光环,
超越了摄影者的目光,
超越了人类的所能:
每一幅照片都是一次创造,
在时间之外,
以上帝的名义,
也可以这么说,
是对渐被遗忘的那个训条的提醒:
“不要给自己拍照……”

摄影
(更准确地说:能够摄影)
是件“美好到不真实的事情”,
反过来说也一样,
是件真实到不再美好的事情。
每一次拍摄
都是一次非分之想
和一次反叛,
摄影很快教会你全无节制
以及罕有的满足。
(因此得到的
“调整”:狂妄自大
常常多于
“调整”:谦逊。)

向两个方向举起你的相机,
向前和向后,
将两幅照片融为一体,
让“后面”的消融在“前面”里。
让摄影师
在拍摄的瞬间,
置身于前面的拍摄对象,
而不是与其分离。
通过“取景框”,
取景人脱身而去, 
去到“对面”,
在那个世界里,
能更好地回忆,
能更好地理解,
更好地观察,
更好地倾听,
更多地爱。
(对了,很遗憾,还有就是更多地蔑视,
那里也有“恶意的眼神”。)

每一幅照片,
每一个时间的“一次”,
也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开头总是“从前……”
每一幅照片也是一部电影的开始。
常常在下一个时刻、
按下快门的时刻,便更进了一步,
下一幅照片,
就是这个故事
发展的
踪迹,
在其自身的空间里,
在其自身的时间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我来说,
摄影越来越多地是
对一个“故事的追踪”过程。
因此这本书里的
系列图片
多于单张图片。
每每从第二幅图片就开始了“蒙太奇”,
第一幅图片里开始讲述的
那个故事,
开始沿自己的方向展开,
在空间的感觉上斟字酌句,
在时间的感觉上先知先觉。
有时候出现了新的角色,
有时候原定的主角
最后变成了配角,
有时候甚至不以角色为中心,
只有风景。
我坚信 
风景有影响故事的
力量。
有些风景,
无论是城市,沙漠,
山色或者海岸线,
似乎能自己讲述故事。
它们魔咒般招来“它们的故事”,
是的,它们自己创造故事。
风景自身可以是主角,
人类不过是它的龙套。
我同样坚信
道具的叙事能力。
一份打开的报纸,
不经意地躺在角落里的一幅图片上,
它能讲述多少故事!
或者背景里的广告牌!
或者一辆锈迹斑斑的汽车,
从图片的边缘切入画面!
一把椅子!
它在那里,
好像刚刚有人坐过又站起来的样子!
桌子上一本打开的书,
刚刚能看到一半的书名!
人行道上一个空空的香烟盒!
斜插着勺子的咖啡杯!
照片上的物件可以喜悦可以忧伤,
是的,甚至可以滑稽可以悲惨。

甚或衣服!
在许多照片里它们激动人心。
一个孩子腿上垂下的袜子!
只能从身后看到的
一个男人那上翘的衣领!
汗渍!
褶皱!
补丁!
缺了的纽扣!
新熨过的衣服!
一个女人的人生故事
浓缩在她的衣服里,
浓缩在一件衣服里的哀伤故事!
一个人的经历 
被他的大衣表现出来!
衣服能显示一幅图片的温度,
日期,
钟点,
战争或者和平。

所有的一切在摄影机前只出现一次,
然后每一幅照片都会让这一次变得永恒。
只有通过
捕捉到的图片才能看到时间,
故事出现的时间
在第一幅照片和第二幅照片
之间。
没有了这两幅照片,
故事就会被永远地
遗忘。

如同我们在拍摄的瞬间
渴望消失一样,
出世,
物化,
然后世界和物体跳出照片,
进入每一个观者体内,
并停留在那里。
“那里”才有故事发生,
那里,
就在观者的
眼中。

我希望,
这样一本有关照片的书,
可以成为一本故事书。
尽管它现在还不是,
但它能够是,
通过每一个有兴趣
倾听它所见的人。

【相关文章】

维姆·文德斯|为什么要拍电影

罗兰·巴特|被驯化了的摄影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什么都不是,看才是一切

荒木经惟|摄影不会反映真实

桑塔格|摄影小结

波德维尔|电影的发明

让·米特里|电影的“无意义”

克拉考尔|电影:别具特色的艺术

巴赞|绘画与电影

帕索里尼 | 诗意电影

【活动推荐】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暴风骤雨

Will-to-Power

荐稿\投稿bfzygzh@163.co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