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重视外表,视“装扮”为一种礼仪文化、一种价值观。
一张惨白的脸,没有眉毛,猩红的樱桃小口,张开之后,露出满口黑牙。——这不是午夜幽灵,而是 日本古代美女。
据史料记载,大约100年前的日本,对女性化妆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当时的风俗规定,富家女性到了40岁左右,就必须把牙齿涂成黑色,把眉毛剃光,以掩饰自己的女性特征,宣布作为女性黄金时代的结束。
正在化妆的日本艺伎
日本是个大海里孤零零的岛国,古代又实行闭关锁国,以至于外国人对日本民俗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当日本在江户幕府末期被美国人的“黑船”打开门户后,第一次有幸踏上长崎、江户 土地的欧美人,一下看到“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日本女人后,难免新奇到极点。
欧美人对素颜的日本少女印象很好,大街上的日本姑娘眼神温柔、举止优雅、皮肤白皙、身材小巧,对身边走过的每个人都不停地鞠躬,一刻不停地说着“对不起”。《江户幕末停留记》的作者布朗特就夸赞道:“与日本男人的丑陋完全不同,日本女性水润的白里透红的肌肤,浓密的黑发,忧郁的眼睛以及生动的脸庞,个个都是美人……”
日本老照片中的美女
英国驻日本领事阿礼国直言不讳道:“化了妆的女人们,就像是‘显现日’前夜的魔女!”
剃光眉毛重新画眉、嘴巴上涂鲜红的口红,这两样还算能接受,最让欧美人受不了的,是日本女人脸上涂抹大量的白粉和染黑牙的习俗。
对于脸上涂白粉,一个上岸参观的德国使节评价说:“妙龄姑娘有时满脸涂得雪白,原本自然的面庞全然不见,看上去很丑。”一个去过中国的普鲁士船长则说:“中国女性只是抹鲜红的口红。日本女性却不一样,整张脸,脖子甚至肩膀都涂上白粉,脸颊和嘴唇抹得鲜红。
远远看去效果不错,但近看让人触目惊心”。
至于染黑牙,则让欧美人彻底崩溃。
阿礼国刻薄地说:“染了黑牙的女人的嘴巴像是“开了口的墓穴”。
佚名美人绘-执花仕女像20×22cm 1868-1912 分板套色木刻
日本这一有名的风俗,几乎让所有欧洲人都深感厌恶。和日本女人说话,就成了欧美人很痛苦的事情,“每次看到她们开口说话,都会不由得后退。”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女人为什么要化这种“惊悚妆”呢?日本人(特别是男人)觉得美吗?
第一,因为这是古代贵族的传统。
第二,是的,日本人觉得美。
[page]
溪斋英泉 美人绘——美女竞 20×22cm 1868-1912 分板套色木刻
早在日本平安时代,在贵族中就有拔眉染齿的习俗了。《枕草子》、《紫式部日记》等书中都有记载:“着装(女子成人式)、庆祝日,众妇人皆染黑齿、红赤化妆。”
黑齿是一种专门的铁浆染成的,大约是将铁屑浸入酒、茶、醋中使其出黑水,然后用羽毛、笔刷涂在牙齿上。据说,染黑齿除了使人更美,还有防蛀牙的好处。
豊原国周 役者絵-223×35cm 1868-1912 分板套色木刻
在当时,以染黑齿为美,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源氏物语》中的女主角紫姬,直到拔眉染牙后才“更美了”,当时的贵族女人不染黑齿都嫁不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女人,连公卿和武士,也以染黑齿为美,男子元服(成人式)都要染齿。当时有个出名的武士,叫平敦盛,他是个翩翩美公子,上阵前一定要先化妆、染黑齿,一度传为佳话。
守川音治郎 役者绘 23×35cm 1881 分板套色木刻
“齿白唇红”美,还是“齿黑唇红”美?纯属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审美观问题,现代人大可不纠结于此。
染黑齿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只不过从平安时代的女子成人式,逐渐演变为订婚、结婚时才开始。直到日本明治六年(1874年),政府奉天皇旨宣布“皇太后、皇后废御黛、御铁浆……”这才彻底使得日本普通女人告别了“染黑牙”的历史。
豊原国周 役者绘-323×35cm 明治 分板套色木刻
日本人剃眉毛的渊源则来自中国唐朝。大家看唐代仕女画,就能知道唐代女子“修眉”风行。日本人称为引眉(把眉毛剃去,用墨在原处描上或深或淡,或粗或细的眉状)。江户时代的日本,一个姑娘年纪不小还没嫁出去时,催婚的家人就会埋怨:“什么时候你能剃掉眉毛啊。”
豊原国周役者绘-123×35cm 1883 分板套色木刻
战后,日本人民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开始从欧美引进 化妆品,学习西方的化妆,但到后期却自行革新,努力塑造“东方美人”。
日本的美容界有一句格言:化妆是为了更接近理想中的自己。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