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范迪安评曾锦德:超凡脱俗 独立不羁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天风浪浪 70年代 35x35厘米

当我第一次看到曾锦德的作品时,我感到眼前为之一新,也为之一惊,那些在今天看来尺寸并不阔大而且纸张已经泛出旧色的作品,透溢出来的是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一个精神孤寂的世界,一个独立不羁的灵魂。

曾锦德生活于闽南,在一个有着历史性局限的时代,在艰难的现实生活面前,在缺乏学术交流和慰藉的条件下,他一直坚持水墨作画,坚持以艺术的表达充实自己的生活,可以说,他是以对艺术的挚爱来克服现实的困顿,他的表达是一种心理的倾诉,也是一种精神的希冀,甚至是一种生命的寄托。

简而论之,曾锦德的艺术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他对传统绘画独有自己的心仪,倾慕文人画的精神意涵,对文人画传统的“逸格”体会尤深,在笔墨上固能出手不凡,脱离俗相,愈到老年愈显出老辣与率真相结合的境界。二是他长期以生活为师,所画所记所写尽是生活所见所感,作品故而富有浓郁的生活意趣,顿出平淡天真,无论人物、山水、花鸟,凡感动之景皆化为笔底意象,成为一位难得的多面手画家,也如禅宗的体格。第三,他所画的既是客观题材,更是心理现实,许多作品是他自己潜意识的流露,也即是真性情的流露。喜怒哀乐都化为笔墨,任其流淌,任其舒展。这种精神的印迹堪为曾锦德艺术最为感人的光采,也最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感叹……

一年多前,北京的画家闫新生对我说在福建看到一位名叫曾锦德的老画家作品,画的极好。此后曾锦德的儿子曾路数度来京,向我展示了丰富的资料和原作。曾路有志,为他父亲的画作和手稿做了大量的整理和编辑工作,也特别希望有机会向公众展示。蒙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张作兴同志关心支持,福建省画院、福建省美协给予重视,使曾锦德画展得以在2015年乙未新春举办。相信这是献给曾锦德先生的最好心香,也是深化福建美术研究的重要举措。

水理漩洑 70年代 39x27厘米

自画像 35x35厘米 1979年

人像 70年代 35x35厘米

惠安女送医路上 70年代 33x33厘米

海山苍苍 1976年 35x35厘米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