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话:
相信对于不少人来说,对国产历史正剧的最好印象恐怕都停留在15年前,那些年拍出了《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些至今豆瓣评分都在8.5分以上的片子。
而今天聊的这部同样来自那个年代,而且在这一群神剧里,它的评分最高,达到9.6分。
这部片子叫做《走向共和》。
顾名思义,《走向共和》讲的是19世纪末,结束清朝统治的中国那风云诡谲的三十年。
《南方周末》文化部新开的公众号文艺是个局(ID:nfzmwh)认为“《走向共和》是最牛逼的国产历史剧,甚至没有之一。”而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它已经成为禁片。
那么在当时,它是如何立项、如何过审的?主创又是如何解读它的?
下文是2003年南方周末对《走向共和》剧组故事的深度挖掘和采访。主创的认真、主管部门的开明,似乎都只在中国电视史上昙花一现。
2003年4月,一部名为《走向共和》的电视剧引起了全国观众的注意。该片为孙中山、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光绪、康有为等塑造了全新的影视形象。
《走向共和》是原《雍正王朝》剧组主创班子的又一次合作。《雍正王朝》的播出创下了中央电视台当时的最高收视记录,在海内外市场大获成功。《雍正王朝》的完成用了3年时间,《走向共和》用了4年。
▲《走向共和》剧照
刘文武是《雍正王朝》的首席投资人,在全部投资中占了九成。《雍正王朝》成功以后,觉得自己在影视上大有可为的刘文武,理所当然地想要接着搞下一部电视剧,为此辞掉了海南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的职务,告别图书出版,在北京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同道的文化公司,专门从事影视制作。
1999 年3月,公司成立。刘文武想克隆《雍正王朝》的成功,再做一部无论是在内涵、思想、品质上,都要超过《雍正王朝》的电视剧。与他合作过的湖南省委宣传部副 部长郑佳明向他提议,搞一部有关晚清外交历史的电视剧,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的伤口,导致封闭的大门被迫对外开放,这个过程中,世界开始进入中国,中国艰难 地开始融入世界,社会发生巨变。
▲《雍正王朝》在豆瓣上也有8.6高分。
在北京,刘文武遇见了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主任高建民,高向他提议搞一部有关民国风云的电视剧。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变化最复杂最丰富、变革最大的时期。
刘文武决定把两个朋友的建议合起来,搞成一个有关清末民初的大戏。
由于完整、全面反映描述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不多,这就意味着这部电视剧只能是捏土为泥、聚沙成塔,全部依靠原创。考虑到历史剧的宏大和全景性,在与总策划之一、长沙电视台台长罗浩商量时,两个人同意选择从未写电视剧的编剧盛和煜写剧本。盛和煜是湖南湘剧院的专业编剧,是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得者。
在这一年里,刘文武、罗浩、盛和煜到处寻找有关这段历史的书和资料,进行大批量的阅读和研究讨论。在读了《剑桥中国史》等近6000万字与晚清民国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后,3个人确定了电视剧的主题线索:以晚清民初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社会政治生活为主要内容,以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精英为中华民族寻找出路为主题线索,塑造出一批逼近历史真实的人物群像,写出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几个重要台阶。
▲《走向共和》剧照。图为甲午壮士。
因为盛和煜的认真,剧本的进程非常缓慢,刘文武决定再找一个功力深厚的编剧加入到《走向共和》里来。在与国内的一些编剧聊的同时,刘文武读到了张建伟的5卷《晚清历史报告》,发现自己思考的很多问题在书里有了结论。张建伟是《中国青年报》的主任记者,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报告文学作家,此前也从未写过电视剧本。
刘文武决定请张建伟加盟编剧。盛和煜、张建伟进行分工,盛和煜负责晚清部分的剧本创作,张建伟负责民国部分的创作。
由于题材的敏感性,加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寸把握,为顺利通过剧本审查,专门聘请文选德(湖南省委副书记)和李牧(当时的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等作为顾问进行把关,剧本每写完5集,被马上送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仲呈祥、李准的手上,由他们对剧本进行审读,提出的意见及时被反馈到编剧手上。如此反复,经过4次重新修改以后,剧本终于获得通过。
在确定由张黎执导之前,刘文武也把目光投向了大牌导演和当红演员,和其中的一些人有过接触。在接触交往过程中,刘发现了合作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成名以后 的导演和演员自我个性很强,不能与创作班子的思路吻合,而且这些人已经形成了顽固的思维模式和自己固定的艺术风格,要突破自己,很难。另外,如果请大牌导 演和当红演员,价格太贵,而且付出高片酬未必有高质量的艺术回报。
出于种种考虑,根据已有的经验,刘文武在导演、演员的选择上确定标准:不重名气重实力。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文武为自己选择张黎为导演感到得意:“当时我就觉得他水平很高,现在可以说张黎是全国最好的导演。”
张黎曾经是《雍正王朝》的艺术总监。在影视圈内,张黎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摄影师为人所知晓。张黎先后担任摄影的影片有《一声叹息》、《大腕》等作品。2000年的时候,他摄影的影片《横空出世》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走向共和》是张黎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此前,张黎曾作为副导演参与执导了影片《红樱桃》、《红色恋人》。但是当导演,还是第一次。《走向共和》在画面上的精 美讲究,与张黎有着直接关系。由于《走向共和》历史跨度大,人物又是历史上的大人物,因此在拍摄的时候张黎采用了将电影镜头与电视的高清晰技术相结合的方 法,特别注意表达凝重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近4年时间里,除了帮冯小刚拍了一个电影《大腕》,张黎的心思和时间基本上都用在这个电视剧上。
上任之后,张黎与主创班子决定,所有的演员全部试戏,谁好用谁。结果选中的演员大多数来自艺术剧院,都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
主要演员都经过主创班子的全体认可以后才得以确定。在选演员的时候,力求神形皆似。在选定的演员当中,可能除了张之洞原形不太像外,李鸿章、慈禧、孙中山、康有为,包括段祺瑞都很形似。
▲《走向共和》剧照。图为李鸿章
在《走向共和》里李鸿章出场的年龄就70岁了,为了寻找一个年龄相配,富有艺术造诣的演员,编导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遴选,最终确定了原青艺69岁的王冰,王冰曾经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话剧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主演保尔·柯察金,在当年引起过轰动,另外,80年代王冰在话剧舞台上扮演过蔡锷,对清末民国年间的这段历史非常熟悉。王冰身体不好,而且20多年没有演戏,因为《走向共和》而重出江湖。跟着剧组拍了七个月的戏,一直没离开过。
▲ 王冰饰演的李鸿章(左)与吕中饰演的慈禧。
慈禧选择的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吕中,她虽年过六旬,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她饰演的慈禧不再是狠毒凶残、不食人间烟火的女恶魔形象,而是表现出了人物人性化、有感情的一面,有血有肉,将她还原为一个女人,一个政治家。为演好这个角色,苦读剧本的吕中因准备过程的高度紧张而大病了一个月,制片方一直等她康复 以后才开机,让吕中感动不已。
袁世凯选到最后选中的是外形帅气的孙淳。孙淳这些年扮演的大多是都市型的、有文化的中年男性形象,和历史上的袁世凯相差甚远,但据史料记载,袁世凯生就一双美目,孙淳恰好符合这个条件。孙淳为了从外形上接近袁世凯,不惜“增肥”30多斤。后来拍完了又减了30多斤,如此反复,身体给减出了一场大病。
▲《走向共和》剧照。图为李鸿章
一部《走向共和》,拍了九个月。在北京大兴搭建了全国最大的室内摄影棚,所有的内景都在9000平方米的大棚里拍摄,袁世凯的总统府、李鸿章的宅院、慈禧的 皇城等都在这里搭建完成。外景更是踏遍了大江南北,民国戏在上海完成,日本戏在广东中山完成,战争戏在青岛、莱芜完成。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在青岛还动用了大批军舰真实地还原甲午海战的悲壮场面。
▲《走向共和》剧照。图为北洋水师
从《雍正王朝》获得的高回报不同,虽然《走向共和》火了,但是实际的投资人刘文武并没有赚到什么钱。据刘文武的说法,《走向共和》的全部投资是4100万, 刘试图把成本控制在每集55到60万之间,后来发现在拍摄过程中实际成本达到了70万一集,而原来定好的是以每集75万的价格将所有的权利一次性卖给中央 电视台。加上税收和自己公司的办公成本,刘文武不仅没有赚钱,反而亏了近100万。
卖给中央电视台的理由是希望能够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把电视剧的品质做好。
“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做一件事,就花心血把它做好,让自己满意。电视剧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艺术,认真是成功的关键。我觉得电视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一流的专 业基础非常强的人来进行组合,一定要是最优秀的,否则要想做成精品太难。开拍之前,在编剧、制片人、策划每人桌子上面前放一份剧本,然后找一个工作人员 念,凡是多余的字都去掉,我们自己看电视剧的时候感到反感的地方,要在这个戏里面消失。”
刘文武总结说,“这回赚的只是名声和制作经验。我下一部电视剧决不能这么干了,现在的电视剧形势不是太好,必须控制成本,没有利润是在这个行当里维持不久的。”
“1999年3月开始筹划、编剧,2001年10月4日正式开拍,一直到去年7月28日停机。可以说我们投入在这部剧上的精力起码是《雍正王朝》的两倍。”张黎说。
时间跨度为80年,出场人物达270多位,59集的《走向共和》4月9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
喜欢《走向共和》可能还是电视剧所提供的一些新的历史观点,对我们以前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人物进行了新的评价的阐述,比如袁世凯、李鸿章等人物,以前有一种对他们的定论,这次我们对他们的评判不是以道德为标准的,而是以他在中国近代历史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来评判的,相对来说,方式和角度比较新颖。
——《走向共和》导演张黎
(以下为南方周末对张建伟的专访)
南方周末:《走向共和》播出后您生活内容的变化大吗?
张建伟: 生活没什么变化。对《走向共和》的争议,我除了电话里跟媒体简单谈过几次,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采访。媒体的关注,我觉得表象比较多——媒体就是媒体嘛。这 个东西实际上已经是删节播出了,本来要播出三轮的,也没有搞完。所以其实这些争论,争论得也并不彻底。整个把片子看完了,应该能得出一个结论。历史没有定 论。现在很多人的说法就是有定论,引起那么大的争论,原因也就在这儿。如果历史都有定论,那么历史研究也就该消灭了。历史人物也是一样,总有新的发现:地 底下的,地面上的……新的发现就要有新的研究,这是很自然的,包括我的东西也是一样。明天有一个新的发现就把你的东西证伪了。证伪了就证伪了嘛,科学就是 证伪,不是证实。
南方周末:为什么大众觉得历史有定论?
张建伟: 我觉得是多年形成的一种思维惯势。大家觉得历史教科书就是定论,我们学的东西就是定论。我从10年前开始写的《晚清历史报告》,大家觉得很新鲜,就是因为 这个。其实这已经是历史学家研究出来的成果,像我们这种搞新闻的、作家、写报告文学的,也就是把学者研究出来的东西通俗化而已,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亲自研 究的。老实说,《走向共和》在历史观上并不是很新,只是大众不知道,所以偶然“咣”地出来那么个东西大家就觉得是个什么玩意儿似的。
南方周末:那么在您理想中社会大众应该有什么样的历史观?
张建伟: 没有必要强求大众如何如何、读者如何如何。其实按照你自己的个性、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把它提供给大众就可以了。争论也可以。但是对争论尤其是历史学争论, 我觉得应该少一点政治审视的目光。另外一点:历史剧毕竟是历史剧,它不是历史研究本身。剧当然有很多虚构的东西在里边,不虚构,慈禧、李鸿章当时说的话你 怎么知道?清史稿里也没有记载那么多通俗的话是不是?剧就是剧,有历史价值文艺价值,也有商业价值。好莱坞也拍一大堆历史题材的东西,连史实的影儿都没 有,大家也都接受了。
南方周末:回顾整个创作过程,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建伟: 《走向共和》像现在的很多电视剧一样,也是一边写一边拍的,总共是将近4年时间吧,我介入大概有3年。这段历史也确实太复杂了一些,老实说,这么复杂的历 史,你研究一两年两三年是没有用的。很多细节问题:像检阅北洋水师,谁跟着去的,是什么样一种状态,过去是怎么表现的?过去看《甲午风云》,李鸿章去检阅 北洋水师的时候,醇亲王跟着,那是一种表现方式。我们要怎么表现?这段历史实况是什么样子,包括北洋水师为什么失败这些原因的探索,历史学家争议就很多。 虽然在剧里可以虚构,但不能离谱太远,人物的个性你总得把握。有的历史学家为了一个专题要研究一辈子,搞历史题材,难度相当大。幸亏我研究过这一段,在这 方面还相对顺利一些。
南方周末:创作时你们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张建伟: 一方面是剧,一方面是历史。剧要符合剧的规律,历史有历史的规则。这两个东西怎样结合起来?比如孙中山剪辫子,大家都知道是在香港,但是为了剧的需要,应 该更突出孙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就给他弄到国内了,而且是一边剪一边挨打……这是虚构嘛,他的精神在这儿。剧这东西,我觉得比历史更升华了一层,可以这样 去做,问题不大。当时大家都有争议,后来慢慢觉得可以。像这一场戏就争了很长时间。
南方周末:对电视编剧这个新业务,您感觉如何?
张建伟:我搞新闻时间很长,组织过报道,当过官,也做过编委。为了这个剧我把编委给辞了……觉得它有意义我才会这样做。
南方周末:请您总结一下这个意义吧。
张建伟:历史剧当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剧中的历史观念所赋予的。我们是在“现实”的位置上回溯“历史”。那么,我当然希望“历史”能够告诉“现在”:我们“现代人”可以在什么程度上摆脱历史局限性。或者像黑格尔所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惟一东西就是:从来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这部电视剧来自文艺是个局的推荐。
文学、电影、音乐、艺术,全局看文艺,入局讲故事。
南方周末文化部出品“文艺是个局”,一局顶一万局。
(PPTV有得看)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