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文/ 戚智轩

本文图片来源于《卫报》

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去世。在我而言,约翰·伯格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约翰·伯格,约1962年,那一年他搬到了法国上萨瓦省的昆西市。

John Berger circa 1962, the year he moved to Quincy in the Haute-Savoie, France

Photograph: Peter Keen/Getty Images

毫无疑问,每一个对当代艺术批评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可能忽视这个名字。正如郭力昕在其采访中谈到的“我在美国初次读到约翰·伯杰的Ways of Seeing(《观看之道》),大受启发。这本基进地改变了几世代学生对艺术观看的书中,其文字简练,观点之犀利,让我敬佩不已。”(见瑞象馆专稿《郭力昕与John Berger的对话:坚定的走在进步的道路上》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伯格在雕塑家亨利·普莱赛的工作室,1962年。他选择法国是因为那里有更严肃的知识气氛。

Berger at the studio of Henri Presset in 1962. He chose France for a more serious intellectual climate.

Photograph: Jean Mohr

然而在感受到伯格其著作的非凡魅力之余,我们又不禁回想,对于伯格我们究竟了解些什么?当然,这里我们能从其诸多已获得的身份中赋予他一个位置,艺术批评家,诗人,小说家,画家等等。这也是绝大部分媒体所希望做的,这也并非是不重要的,它们使我们了解到这位故去的大师的杰出成就,并使得一种祭奠成为了可能。尽管如此,面对着朋友圈中铺天盖地的被转发、为我们所“看见”的这些信息,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死亡(事件)——祭奠——忘却的公式在今天不正在渐渐变得程式化,套路化吗?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伯格的书《观看之道》在1972年被拍摄成BBC电视系列片。

Berger’s book, Ways of Seeing, was made into a BBC series in 1972

Photograph: BBC

在《观看之道》中,伯格紧扣“图像”与“观看”这两个核心,向我们呈现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图像是如何被我们“观看”的,我们是以何种方式在“观看”?尽管伯格在《观看之道》中侧重于讨论的是对于艺术与影像的观看,但需要指出的是:首先,“观看”在伯格那里有更深层的本体论意味,观看不仅仅只是对于艺术与图像的鉴赏,同时也是我们获取日常经验的主要途径,是我们认知世界,并在其中生活的重要方式。其次,在伯格的叙述下,也向我们勾勒出了一种意识形态的深层力量。这种意识形态与图像-技术深刻联系,这种力量不仅仅左右了我们的观看方式,也也同样可以左右我们的命运。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1999年,伯格在巴黎的家为一张肖像照摆姿势。

At home in Paris, Berger poses for a portrait in 1999

Photograph: Eamonn McCabe for the Guardian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伯格,2000年。

Berger in 2000

Photograph: Poklekowski/Ullstein Bild/Getty Images

事实上在今天,我们生命中的诸多事件,都是可以被图像化的,即使是生命的终止,死亡,也同样能够成为可被“观看”的“图像”;而这种观看,同样为那种意识形态的力量所支配。诚如阿甘本所言,构成我们记忆的影像(图像)不断地在它们(集体的和个体的)历史转变过程中固化为幽灵。(阿甘本《宁芙》)在这种固化中,死亡——祭奠在今天变得日益程式化,套路化,这里的终点不是记忆而是遗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力量将这些固化的幽灵带回我们的生命之中。在这里,伯格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借助于本雅明,他在机械复制之中找到了一种可能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重复的力量。在程式化与套路化中,重复颠覆了传统中原型-复制品的区分的同时,也挑战了程式与套路本身,每一次重复中都有新的可能性从中产生。毫无疑问,作为艺术批评家的伯格的形象是众所周知的,不可置疑的。然而在这一形象的背后,作为《第七人》(A Seventh Man)的作者的那个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在摩托车上穿行于乡间的那个身影又是否为我们所忽略了呢?这里向读者们所推荐的两篇来自瑞象馆的文章,它们既是一种祭奠的套路与程式,又是一种重复性的力量,带给我们记忆与超越的可能性。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伯格和女儿卡佳,2004年在都灵。

Berger with his daughter, Katya, in Turin in 2004

Photograph: Jean Mohr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2012年,伯格在话剧《你睡着了吗?》的排练现场,这出剧是由他和女儿卡佳共同写作和执导的。

John Berger in 2012 during a rehearsal of the play Est-ceque tu dors? (Are You Sleeping?), which he wrote and directed with his daughter Katya

Photograph: Anne-Christine Poujoulat/AFP/Getty Images

继续阅读 | 约翰·伯格

与John Berger的对话:坚定地走在进步的道路上(作者:郭力昕)

“1980年代初期,我在美国初次读到约翰?伯杰的《观看之道》,大受启发。这本基进地改变了几世代学生对艺术观看方式的书,其文字之简炼、观点之犀利,让我敬佩不已。”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伯格在巴黎的家,2005年。

Berger at home in Paris in 2005

Photograph: Ed Alcock for the Guardian

约翰·伯格是如何教我们观看的(作者:约翰·麦凯布)

“伯格的热忱不是生活导师型的虚情假意,他的这种激情属于尽情享受每一个存在瞬间的那类人。”本文写于2016年11月伯格90岁生日之际。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伯格去年(2016年)在他位于巴黎的家中客厅休息。

Berger relaxes in the living room of his home in Paris last year

Photograph: Jacob Berger/AFP/Getty Images


* 更多内容,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链接转至瑞象馆官网阅读。


(本文著作权属于原作者和【瑞象馆】所有,或经原作者授权【瑞象馆】使用。本文允许引用、转载,但使用时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文章来自瑞象视点www.rayartcenter.org)

【瑞象视点】约翰·伯格:机械复制时代的重复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