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南印度 Pondicherry附近的曙光村(Auroville)是一个信奉神秘哲学家 Sri Aurobindo教诲的实验小镇。 Aurobindo的精神合作者 Mirra Alfassa于1968年创立了这个20平方公里的场地。 被称为“妈妈”的她认为曙光村是一个“使所有国家的人都能宾至如归”的地方。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 Flickr user InOutPeaceProject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现今,曙光村约 2,500名居民大部分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一方面,“妈妈”的乌托邦是不尽人意的:由于谋杀,自杀,游客被警告不要在晚上单独出去,并且,这个“缺钱”社会中的货币难以控制。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 Flickr user InOutPeaceProject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ImageThe "Lumeire" Community

另一方面,曙光村是创造性的生态实验的温床,它将曾经的荒地转变成森林,用太阳能电池板为城镇提供动力,充满了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建筑。 这个实验符合曙光村作为“物质和精神研究的场所”的章程。[1]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 Auroville Foundation. Used with permission. ImageFuture School

那么曙光村的建筑也是是一个实验混合袋就变得不那么出人意料了。 这里有现代化的Kahn式独立房屋,带茅草屋顶的当地棚屋,名叫“心愿”或“废墟”的生态友好型和地球建设的环保公共中心,它们都围绕着中央的一个黄色的纪念性建筑。


以下是部分构成了曙光村的独特的建筑环境的建筑物:


1. 由 Roger Anger 设计的Matrimandir寺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 Wikimedia user Santoshnc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5. ImageThe Matrimandir Temple

Matrimandir是一个金色的坐落在星系总体规划的中心的寺庙,它也是曙光村的心脏。 虽然Anger在1965年与“妈妈”一起设计这个寺,直到2008年它才被才完成,总共花了37年的时间。 Anger指出他的灵感来自于Le Corbusier天才般的建筑形式,以及他大胆执着的观念。[2]这种自上而下的设计灵感和曙光村平等的理想之间的矛盾是此地的另一个悖论。


2. Suhasini Iyer-Guigan设计的曙光村游客中心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 Flickr user Thejaswi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ImageAuroville Visitor Center

除了Anger,Iyer-Guigan是一位致力于自建筑、预制和替代建筑技术的建筑师。 建于1998年的曙光村游客中心就是的她所长的体现:压实的土砖和预制铁路。它既可以作为一个接待中心,又可作为一个示范综合体,村民可以学习锻炼他们的建设技术。[3]


3. Satprem Ma?ni设计的Vilkas庇护所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 Auroville Foundation. Used with permission. ImageThe Vikas Settlement

负责Vikas庇护所设计的Maini,擅长压缩稳固土砖(CSEB)。Vikas庇护所这是一个用CSEB建造的四层建筑。 砖块可以说是更可持续的,因为它们可以在700-900摄氏度中被烧制,而不是混凝土所需的1200度。 该建筑结合了可再生能源和废水管理系统,于2000年入围世界居住奖决赛。


4. 寺庙树的避难所 (Temple Tree Retreat), Mona Doctor-Pingel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 Auroville Foundation. Used with permission. ImageTemple Tree Retreat

作为住在曙光村25年的居民,Doctor-Pingel 把可持续发展看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附加物。” 她的设计哲学理念核心是Bauibiology,或建筑生物学。 她的设计包含对磁场,自然材料和地球能量的考量。 寺庙树避难所反映了这些方面,将绿色植物融入其赤土块和cuddapah地板的结构中。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参考:

1. Kundoo, Anupama. (2007), Auroville: An Architectural Laboratory. Archit Design, 77: 50–55. doi:10.1002/ad.557
2. Desai, Madhavi. Women Architects and Modernism in India: Narratives and contemporary practices. Routledge, 2016.
3. Miles, Malcolm. Urban Utopias: The Built and Social Architectures of Alternative Settlements. Chippenham: Routledge, 2008.


编辑:尚夕云 胡天宝;翻译:张玥颖


点击“阅读原文”在ArchDaily网站上浏览更多最新消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rchDaily是全球浏览量最大的建筑媒体,我们将每天为您提供来自世界和中国最新的建筑信息和项目情况。

难以置信的曙光村(Auroville)乌托邦建筑

感谢关注ArchDaily中国微信

网站:http://www.archdaily.cn/

微信平台:ArchDailyChina

投稿邮箱:Han@archdaily.co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