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转载自公众号:鸟人与鱼

微信ID:nryy2012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郎静山

Long Chin-San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1892 - 1995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是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

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

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

他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

应用到摄影上第一个人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他的集锦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

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题材和主题意趣

多取自古画、古诗词

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

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

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并且又研究中国绘画

所以他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

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个人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一生致力推动摄影活动与教育

曾发起组织许多艺术团体

后曾任教于北一女子中学

台湾国立艺术学院及台北文化大学

曾入选参展世界各国摄影展览的作品达千余件

他更被二十余个世界各大摄影学会和团体

推举为名誉会员和研究员

著作有个人摄影集和中国摄影史

郎静山 将中国绘画艺术理念与传统美学

融入现代摄影技术,创造出 “ 集锦摄影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郎静山的艺术之路和际遇与张大千有相似之处

他们都曾努力地希望被世界所接受

只是郎静山缺少张氏和西方顶尖艺术大师会晤这一节

但却比张幸运得多的拿到许多国际奖牌

张大千一直在冥思苦想怎样将中国的笔墨与世界接轨

从而达到自我人生的顶峰

而郎静山是用照相机与感光材料

千方百计地弄出中国画的味来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20世纪30年代即以“中国第一位摄影师”成名

被公推为 “ 亚洲摄影之父 ”

用西方舶来的摄影术,通过多媒材的创作

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唯美融合的表达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郎静山的艺术一直在西方主流语门外徘徊

接纳他的只有崇尚古典优美一流的沙龙摄影圈

后来所获的殊荣,也因是暗合了

开放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崛起的大环境

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崇尚

中国老庄哲学及孔儒之学的时尚

也有人认为郎静山一味模仿、拼凑古人的意象

没有艺术创造的意义

郎大师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

并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郎静山用中国画里的“定景”

其实就是摄影里所说的“构图”来摄影

中国画的绘事六法里

有所谓的“经营位置”与“传模移写”

在用笔的时候可以取舍万疏,去芜存菁

而摄影则限于机械与环境对象

唯有采取“集锦摄影法”才能不受限制

所谓“集锦”,就是“集合各种物景

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一、画面上的结构与层次有艺术性

二、相片本身具有深刻意义,余意无穷

而中国画以笔墨,摄影则用相机,两者的工具虽然不同

但同样都是要营造出美好的画面

所以二者间道理相同,只是运用之法各有殊异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 |

一方面在理论上遵从中国古代画论“六法”,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布局,将中国的主题和意境引入摄影;另一方面走进自然,感受生活,拍摄了大量的名胜风光,把大自然的四时景物和富有诗意的生活细节作为摄影“创作”的素材。经过暗房潜心实验探索,以多底片叠合技术成为“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摄影新象,让人叹为观止,20世纪60年代,他特邀中国画大师张大千共同合作,在风景作品中多出现张大千道骨仙风的高士形象,成为影画双壁之没谈。郎静山一生的创作难以计数,海内外赞评纵多,但是,把郎静山的摄影艺术置放于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现代进程中,可以看到他的摄影创作上最有价值的是:他在原发于西方的摄影中融会中国画理,以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调和摄影惯常的焦点透视,体现出将从西方“引进"的样式"转换"为中国语言的文化追求与创造性;他的作品在意境上师法宋元绘画,有着荆、关、董、巨那样大气磅礴、空间深远的山水气象,也有着如倪云林等画家淡泊清远、轻盈宁静的高雅诗意,在摄影中传递了中国文人艺术的精髓;他一生对摄影艺术的痴迷执着,蕴含着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眷恋,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情怀。正是这些独特的现代性特征,使他的艺术成为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 

“ 相机比太太还重要 ”

“ 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

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

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

——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1892 ·

生于江苏淮安,浙江兰溪游埠镇里郎村人

他的父亲喜欢收藏书画、唱戏和照相

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郎静山的父亲,郎锦堂为清朝驻淮阳府武官

喜爱戏曲、绘画和摄影

在家庭的影响下

静山自幼对绘画和摄影具有浓厚的兴趣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静山父母亲的结婚照片


· 1904 ·

12岁时,郎静山进上海南洋中学读书

在图画老师李靖兰处

学会摄影原理、冲洗和晒印技艺

于是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 1910 ·

到上海《申报》馆业务部任职

他所拍的哈同花园桥边柳丝风景照

老画家丁快颇为称赏

推荐到戈公振主办的《时报》画报上发表

这是他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


当时上海各报刊还不重视新闻照片

偶尔刊用的多为宝记、汇山、心心等照相馆技师所拍

他在工作之余,也时为《申报》拍些新闻照片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富春江 春雪


· 1920 ·

拍摄的《苏州园林》《乡村落日》参加了

英人DENT主持的上海摄影会

在上海亚洲文会举办的影展


· 1921 ·

被虹口俭德储蓄会摄影部聘为摄影指导

后黄伯惠接办《时报

他被聘为该报第一任摄影记者

他又邀好友蔡仁抱业余合作

先后到杭州采访远东运动会、西湖博览会和全国运动会


郎先生1926一1937年曾任上海《时报》新闻记者

是中国最旱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


· 1925 ·

成为中国摄影学会创办人


· 1926 ·

静山发起成立了上海“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

这是我国旱期较有影响的摄影团体


他虽以摄影记者为业,可是却以仿画摄影作品见长

他借鉴传统绘画艺术“六法”,潜心研习、加以发挥

摄制许多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风光照片

自成一种超逸和俊秀的风格

这些作品,受到人们的好评


· 1927 ·

冬,他与胡伯翔、张珍侯、陈万里等

倡议组织摄影团体 “中华摄影学社”

共同切磋进一步把摄影艺术推向社会


郎静山胡伯翔等共同发起成立摄影团体

—— 光社


在时报大厦办个人展览


· 1928 ·

3月, “中华摄影学社”在上海时报大楼举行第一届影展

展期四天,这是上海第一次盛大的影展、深得好评

此后, “中华摄影学社”又举行过三次影展

当时,上海许多大学纷纷成立摄影学会

聘请他为顾问或老师

曾应邀担任松江女子中学摄影班讲师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36岁时的郎静山


被《时极》聘为摄影记者

成为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摄影记者


11月,周瘦鹃在参观华社2届影展之后写道年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慎独无私

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人体艺术摄影作品

1928年,郎静山与一众摄影好友

觅得一位十几岁的张姓女孩

他们在自己家中进行人体拍摄

郎静山拍出了一副最好的人体作品《静默有忧思》

据说,四天后那位女孩被父亲打得遍体鳞伤

为自己勇敢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几乎与上海美专那位女人体模特命运相同

她们这种勇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的精神令人敬佩!

1930年,郎静山出版《人体摄影集》

它是我国第一本个人人体摄影画册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928年11月,华社第二回大展

右起郎静山、蔡仁抱、张仲善、左瘠生、朱寿仁、丁悚

张珍侯、胡伯翔、王大佛、郝佛青、郭锡麒、胡伯洲、邵卧云


· 1930 ·

静山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摄影课

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之先河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金波泛筏】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齐白石】

(1864-1957)

近现代中国著名画家

世界文化名人,湖南湘潭人

擅长画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

画风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尤工虾、蟹、蝉、蝶、鱼、鸟、山水

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

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尔不群

蔚为大观,亦能诗文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轻舟已过万重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人体摄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水阔云徐】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雁荡山五老峰】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一啸风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中国】

望江望海过长江

中国气魄古来雄

静山日日现传统

古作亦然含新貌

后人在整理郎静山的遗作时,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

他早就开始运用混合了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技术

这可以说是多媒材创作的源头

在摄影史上绝对有开创地位的一幅作品“中国”

是20世纪30年代静翁在上海时期的作品

他用枯笔在底片上直接画出粗旷的线条

陪衬漆黑雄伟的山势

在视觉的表达上,它非常摩登

它是单纯的黑白对比,又很大胆的强调黑

全张作品只有1/7的面积是亮的

传统的山水作品可能只会取中央1/3的部位

来凸显水岸的曲线

而静翁强调黑的作法,却扩大了长江气势上的雄伟 

这也是静翁的作品中,最具时代意义的

因为在制作的方法上,二三十年代不仅在东方

在西方也是很少有人会直接用枯笔在底片上作画的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烟波归渡】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狮子】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仙山楼阁】


· 1931 ·

他在上海虹口区创设“静山摄影室”

请名画家设计背景

专拍格调清新、淡雅不俗的人像

一年后停业,仍专心于他的创作活动


《柳丝下的摇船女》入选日本沙龙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静观自得】


· 1932 ·

在上海组织 “ 三友影会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郎静山拍摄的“三友影会”成员左起黄振玉、吴缉熙、刘半农


作品《柳阳轻舟》入选日本沙龙

他早年就意识到摄影是形象逼真、传递迅速的一种艺术手段

并力争全国美展要包括艺术摄影在内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波江远树无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娟娟隔秋水】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美人胡为隔秋水】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张善子】


· 1933 ·

冬,他向《新闻夜报》争得一个版面

创办《摄影艺术》周刊

登载摄影技术、影展评介、影坛动态

摄影史话、器材交换等方面的文章

共出二百三十多期

在此前后

还出版了《静山摄影集》《静山美术摄影》


郎静山摄影世界一卷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抱瓮凝思】

软调的黑白作品难的就是表现出立体感

更难再以淡淡的颜色做出层次

郎静山1933年的作品《抱瓮凝思》

以几乎无色的调子表现曲线之美

女体的侧面的姿势显现出文雅的气息

取用低头沉思的角度,刚好削去与简化了面部的棱角

举着花瓶的右臂与曲折的左腿相应

身体和左腿相挤,和折跪的双膝所挤压出的线条弯来绕去

意味着一波三折,也隐喻了“抱瓮凝思”的心情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赶集】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临流独坐】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山径归人】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山舍炊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吴门归棹】


· 1934 ·

组织 “上海摄影会”


其的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

在英国摄影沙龙入选

从此,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

在世界摄坛中独树一帜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春郊散牧】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春树奇峰】

归山深浅去

丘壑雄壮美

前枝衬远山

不见桃源路

郎静山自己所满意的集锦作品《春树奇峰》

于世界国际沙龙得奖34次

当时并未在底片接合处做出完全的调和

远山与近景反差较强,但明确地传达了距离之概念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寒林风光】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晓汲清江】

中国古画论:清淡虚灵谓之气韵

《晓汲清江》即是庄子所言“实景轻则虚景现”的表释

由原来的风景照我们更可见其创作之用心

庄子论艺术在于清远虚无

郎静山的作品中《晓风残月》《云深不知处》和《晓汲清江》

虽各有表述,但作品之本源即发自庄子所追求的虚静之心

1966年的《晓汲清江》

是郎静山从1934年起经过几次不同的改变而成的作品

1934年的一幅并非斜角构图,且重点在云气的渲染

1937年的一幅前景换成一幅面积较大的柳树

以强调整幅作品的景深

1942年的一幅强调的是空灵之气

1966年的一幅明显的是一精炼的斜线构图

疏落的秋枝从左下角斜出

画面中央的水边泥土继续了斜线的延伸

直到右上方的小山头

而作品中心有趣的挑夫

不管是双肩挑水的暗示或是色调用深的重心标示

都增加了作品的平衡感

三张底片物景之边缘因暗房遮光手法使之淡化

而营造出宁静单纯之气氛,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实景轻则虚景现”

中央岸土的迷蒙与下方树枝的清晰对比,加上位置恰当的树枝

构成了广阔鸟瞰的视野

整张作品露白处自生雾气而有无限的空旷感

正是以虚无见气韵,以虚无见灵意

这幅作品完整地集构图、空间感、趣味性与气韵于一堂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坐看云起时】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高山竹】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河边鸳鸯】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静物】


· 1936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古阁重密】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绝嶂回云】

黄山石级接

云朵通九脉

虚无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墨花】


· 1937 ·

据美国波士顿摄影年鉴统计

年底,他入选国际沙龙的作品名列世界第十二

同时获得美国摄影学会的初级会员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烟江晚泊】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老树枯枝靠宅生】


· 1938 ·

上海沦陷后,他携眷去西南

来往于昆明、重庆、成都等地

从他多年来拍摄的作品中选出119幅精品

在重庆、成都两地展出

还在昆明和成都发起组织摄影学会,选为会长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水滨】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山下水滨】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万转山门】


· 1939 ·

应上海复旦大学邀请

返沪参加纪念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一百周年纪念

及复旦摄影研究所三周年大会

并在复旦大学举办个人影展

后不久又在上海大新画厅展出游川作品142幅

将门票收入救济内地难胞. 他熟习画理

以谢赫的《六法论》作为取景构图的准绳

认为 “ 不能仅仅依靠从镜头里看到的和拍进的景物

而要创造性地把过眼的景物迅速抉择拍摄全景或不拍全景 ”


郎静山将现代科学摄影计术

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

相结合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子

“集锦之法”在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之本

因而国际上评论郎先生的作品是

“ 最现代的、同时又是最中国化的 


在震旦大学和大新公司展厅举办个展

从此将中国绘画艺术理念溶入摄影

使集锦照相艺术臻于完美

出版《郎静山摄影专刊》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虎视耽耽】


三十年代的相机落后

焦距长,景深浅,胶片感光慢,不能收缩多级光圈

拍得远近景物,有近清远糊、远清近糊的缺点

他对此作了多番考虑,试制集锦照片加以补偿

早在1938年他就制成了得意之作《红树青山》

又名《黄山峰村》

这幅作品极象一幅国画立轴

远山近树都清晰,层次丰富而不失纵深感


他完成了许多融和画理、意境深远的集锦照片

才对外公开了这一技法,这是摄影史上的一个创举

奠定了 “ 集锦派 ” 摄影的理论基础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1940 ·

获英皇家摄影学会初级会(ARPS)


去昆明,筹办昆明摄影学会

出版《集锦照相概要》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春来江水绿如蓝】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客孤房】

大漠西北风光浩瀚

但乡野意境之处

也有如此平凡的骑驴过客

佝偻老者,面目黎黑

荒野小庙,如有神灵

心诚则灵,庇护行路旅人

矮树半枯,犹有绿叶

远山平齐,树不甚高

这种种人物、道路、风景与植物

皆如此不起眼,而甚是平凡的真实

这是种真实感让本来不具备美感的事物

在某个瞬间映入眼中的景象,摄入底片

而后还原成一副烈日下骑驴过客黑白反差强烈的乡野影像

或许这骑驴者应摄影家的要求缓缓而行进入景框的范围

或者摄影家等候这动态的元素

走入这小庙字、树木、小山为背景的情境中

而摄下这关键的时刻

无论如何,终究是摄影家面对平凡的乡野之地

富有情感的双眼看出影像的趣味

或者内心玩味着粗率与残缺

在平凡中透漏着真实的动人影像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黄山后海烟云】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树影湖光】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为画湖桥一片秋】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巫山夕阳】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1941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烟村初稼】


· 1942 ·

获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FPSA)

《集锦摄影艺术》论文应约在美国摄影杂志上发表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山居】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晓汲清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云峰鸟语】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寒苇帆影】


· 1943 ·

郎静山摄影世界二卷


· 1945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晓风残月】

描述的是一对恋人,即将别离

彼此的感受如随风飘逐的柳丝般慌乱

恋人的心,于小舟中摇摆不定

踏实的田地也没于湖中,不再可靠

渺小的远山遥不可及,居高临下的柳枝

与几个简单的主体韵酿出感伤的氛围

这一丝丝、一丁点儿的韵味道尽了离愁

中国艺术中余音袅袅,风味犹存的含蓄之美

就是如此展现

细心的欣赏者可能会发现

底部的稻田怎么会没有田陇而直接与水相连

或许,多数的观赏者只会被这张作品的诗意所吸引

而不易察觉出这其实是用四张底片集锦创作而成的吧!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北京颐和园】

8年抗战在1945年8月胜利

郎静山于抗战胜利后有北上平津之行

这幅于夏日摄于颐和园的晴日风光,构图有横有直

描写平原湖水,多用横式构图

取其延展空间的湖水线条

表现崇山峻岭或是高耸的建筑乔木

直式的构图可加强崇高与行列的崔之感、垂直线条

这幅颐和园池畔树木的景色就应了直幅构图的效果

而远方万寿山佛香阁的造型从侧面观之

随着山势而耸立在夏日湖畔的水平线条中

烘托着高如山丘般的听力

夏日湖畔中似乎可见荷花成片的季节气息

前景树影与湖畔的周围空地上

有一张石椅在骄阳晴日树影之下

方直厚重的造型仿佛呼应着前景

而夏日光线明朗与空气的清澈

让远方的万寿山佛香阁依旧清晰可见

不也传递出这夏日空气中的爽朗与北方这季节的热度?


· 1946 ·

在上海恢复美社


· 1947 ·

作为世界五十名著名摄影家之一

参加美国举办的大规模摄影顶峰展览

展览目录的封面采用了他的集锦照片《红树青山》

据一外国年鉴的统计

到1948年底他的作品入选300余处国际沙龙

作品达千幅,获奖章、奖牌100余枚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黄山迎客松】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947年,丰子恺在上海梅寓与梅兰芳、郎静山(左二)、記者陳驚躦(左一)合影


· 1948 ·

发起“中国摄影学会”


《郎静山集锦摄影》出版

加入上海中国摄影学会


· 1949 ·

由香港去台湾,任台湾摄影协会理事长


定居台湾,从事摄影创作


美国摄影学会征得他的70余幅作品

在美国各地巡回展出两年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1950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藏族生活】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花好月圆】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狂野之最】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疏林夕照】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四川水牛】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张大千】

(1899-1983)

具有世界影像的中国著名画家

曾广泛学习唐、宋、元、明、清中国传统绘画

尤得石涛等大师神髓

其画路宽广,其工笔写意,俱臻妙境

特善写荷花

30年代,他与北方大画家溥儒齐名

被称为中国画苑的“南张北溥”

40年代,张大千赴敦煌

耗时3年大量临摹了石窟壁画,并将之宣传介绍

使敦煌艺术宝库从此为国人和世界广为瞩目

中年时张大千旅居世界各地频频举办个人画展

晚年张大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

开创了泼墨、泼彩、泼写兼施等新貌

给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像广泛而深远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象之观点】

限于思想,脑上开天窗无异于去除束缚获得自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挑妇

是幽默,是郎静山与张大千

一同拜访毕加索后得到的灵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吴稚晖】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花好月圆】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台湾最后的纹面人】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50年代台湾】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荷塘双姝】


· 1951 ·

发表《烟波摇艇》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烟波摇艇】


· 1952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曾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象林旺太太阿沛】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泉边双侣】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时代女性?蒋碧薇】

(1898-1978)18岁时为追求爱情

抛弃富家生活,与徐悲鸿赴法国苦读

徐悲鸿攻美术、蒋碧薇学音乐

过了一段甜蜜的婚姻生活

而蒋碧薇与第二个爱人,却一直没有婚姻的形式

当时她大胆追求爱情与幸福,是先进的时代女性之一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枝叶各成趣】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云淡风清】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枝间弄好音】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953年,郎静山访问菲律宾华侨摄影学会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卢施福卧龙潭烟雨】


· 1953 ·

在台湾办“文艺学会”摄影学习班


· 1955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画竹】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蟪蛄爱草绿】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芦岸归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民国时代著名影星 李丽华】

李丽华(1924-),出生于上海,现定居美国

是中国影坛上一颗自始至终散发着耀眼光芒的明星

她一生主演了140多部影片

这位时常被同代影迷提起的的高产女星

有影坛常青树之称

李丽华戏路很宽,能胜任各种角色

60年代她在邵氏主演《杨贵妃》

从此成为古装片的宠儿

随后《故都春梦》和《万古流芳》等片

更有多次创下票房的最高纪录

她的薪酬高达一部影片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二

李丽华还是中国电影明星

打入美国好莱坞和世界影坛的第一人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无车运斧】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一瓶清供】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月之迷】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云峰鸟语】

晴山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曲径如通幽暮禽相与还 

野郊临山角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1956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鹿苑长春】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梅花书屋】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犬子有义之一】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犬子有义之二】

不同于大多数的艺术家

郎静山的作品在他的壮年的时候,即已成熟

后期许多作品,都是游戏中意向的表现

快乐、舒畅、空灵、逸趣、轻盈

及所有善的精神都显现于其中

其影画同现的创作方式,打破城规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仙山楼阁】

归山深浅去

须尽丘壑美

终南阴岭秀

层层山外山

创作难在构图,但是气韵更难

气韵生动并非层层云雾与山峦所生

以道家思想而言,气韵是生命力的升华

也就是生命的本质

或者可说是生龙活虎的能量,生命的力量

谢赫六法中所说的“气韵生动”

指的是活泼的绘画精神与生气

这和摄影讲究捕捉刹那间的神韵是雷同的

而郎静山所追求的就是这个

在作品《仙山楼阁》中

云彩与山头光线的丰富变化

得助于暗房手势的巧妙运用

繁复的遮光手势与细腻的变化

不光是立体感的营造,更加深了生动的气韵

这幅作品显现的是紧凑的音乐性和老艺术家的浓郁味道

明篆刻名家笪重光云:

“ 擅风光于掩映之际,览而愈新

密致之中,自兼旷远 ” 

而恽寿平评:“ 气韵最微妙处,在密致中之旷远 ”

郎静山的《仙山楼阁》即是这个说法最好的阐释


· 1957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春到】

仙桃梅花夜光瓶

春光明媚语还羞

打光无影君莫奇

古来艺师不多为

有一段时间郎静山常常架了

两三只聚光灯拍花鸟及静物

并说要在细小的东西上见真章是不容易的

那时郎静山还特地定做了一个

150厘米X80厘米X50厘米大的鸟笼

并在上缘及侧边都装了灯管以便照鸟

1957年所作的《春到》,就是那段时间的作品

这张作品,郎静山以斜生的枯枝配上瓶面反光

而完全无影的花瓶来表现春光的明媚动人心弦

旁边三颗同样无影的金橘

则令几乎透明的花瓶有一种稳定的感觉

向左斜生的单枝挺拔有力,枝干向上的弯曲

使下方的空白产生“气动”

而这正符合了中国文化“虚实相生”的意境

以传统西方摄影对光的要求来看

这幅作品的用光亦有相当的难度

是黑白摄影中软调的佳作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瓶花】

故园东院百合香 独影相映又相迁

我说江南好风静 那如温室瓶中花


· 1958 ·

他集中了一批精致的新作,在香港举办了个人影展

又出版了《集锦作法》,有四国文字版本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天寒白鹤归云表】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月色 镜心】


· 1960 ·

20世纪60年代起,郎静山转而创作带人物风景

模特儿主要为国画大师张大千

其将道家装束的张大千,为集锦山水中主角

创作了《松荫高士》和《松荫静坐》《飞泉幽涧》等作品

这一些作品,有一些是模仿古代著名画家之作

如《松荫高士》和南宋马麟的《静听松风图》十分相似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大千居士】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云山白鹭】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961年,张大千在日本东京参加郎静山摄影展,并一起游览了日本三大名景之一的松岛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孤亭绝嶂】


· 1962 ·

获台湾当局“教育部文艺奖”


· 1963 ·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鸣鸟幽情】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松荫高士】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云深不知处】

少小离家老不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背影相见不知谁

雾中问客何处去

郎静山1963年作品《云深不知处》

完全脱离了黑白摄影作品对光影、层次与清晰度的要求

而用张大千的背影对着观者,并以茫茫大雾围绕着相中的主角

这可以是梦中的不知状态,可以是缥缈仙境

可说此人想要看清前路,亦可说此人觉前途迷惘

端看观者的心在何种状况而定

以浓浓大雾衬托单调的人与树,更是别出心裁


1963-92年创办中华民国国际摄影展

三十年来共有七十余国家前来参加

每年举办一次,参展作品多达七千件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于右任像】


· 1965 ·

美国FEILDNTGRPRICESCO RPORATION出版的

《世界百科全书》选刊了他的作品

并被列为世界著名艺术摄影家之一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农舍幽情】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雪映岭浮空】

山雪霏霏草不生

人烟稀少无天鸟

生动最是香粉山

错落有致屋边枝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以介眉寿】


· 1966 ·

创办亚洲影艺协会

并为该会之永久荣誉会长


撰写“中国摄影史”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瓶花】


· 1968 ·

美国摄影学会授予他高级会士

国际摄影界赠予“亚洲影艺协会之父”光荣称号


赴美访柯达公司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瓶中睡月长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喜上眉梢】


· 1971 ·

他又获法国宝多国际影展的荣誉会员的称号

同年,出版《六十年摄影选辑》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华屋艳神仙】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蒋介石像】


· 1972 ·

获“中山文艺奖”


· 1973 ·

应邀参加美国旧金山市义卖救灾影展

旧金山市长赠予荣誉之钥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山天湾水】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亭林烟嶂】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远山环绕亭可憩】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975年,与纽约摄影学会会员于暗房玩暴光笔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975年于洛山矶展览电影名星确尔斯西斯顿(演宾汉闻名)夫妇接待郎先生

右一为中国摄影学会秘书高振中先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孤亭绝嶂】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佛像摄影 镜心】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977年,张大千作画时,郎静山帮忙拍摄他的作画过程


· 1980 ·

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首届颁赠世界十大特艺专家荣衔

被列为第三位,赠 “集锦派专家”衍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书回文诗 镜心】


当年美国的尼亚波利斯美术馆为纪念他七十年来摄影艺术活动

特邀请他举行个人艺术影展一个月


被美国纽约摄影协会评选为当代世界十大影艺家

朗静山名列榜首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熙庐】


· 1981 ·

法国国家图书馆邀请他展出50幅作品

他应邀去法国参加开幕式,并作集锦文苑

法国各大报都登了影展盛况

又在第二十届国际影展上获文化奖状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981年郎静山应邀在法国阿尔国际摄影节举行摄影展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湖山揽胜】

《湖山揽胜》是郎静山先生的得意之作

此摄影是山水集锦巨构

可说是郎大师运用国画山水构图方式

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中

从画面最右边凉亭老翁远眺层峦云雾

到近景奇石丛树,左边孤舟

远处村落及湖边倒影

这幅美丽国画山水景像

恰如如同大师一生胸襟开朗,宁静和世无争

此一幅大师一生最后遗作及集锦摄影精华的完结篇

甚具历史和摄影艺术史上双重意义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看耕】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抚孤松而盘桓】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渔夫归家路】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书七言句】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百鹤百寿】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枫桥夜泊】


· 1983 ·

在法国吐鲁斯举办个人回顾展


· 1984 ·

在香港展出《湖山揽胜》


访美,获公刊竞赛编辑奖第一名

获艾顿新闻摄影奖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台北渔邨】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书 如意吉祥  镜心】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楷书七言联 对联】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书七言联 立轴】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书七言 对联】


· 1991 ·

“郎静山面龄百幅作品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湖山揽胜】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楷书 寿  镜心】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楷书五言联】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晓汲清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云间出岫】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102岁时,郎静山在安徽黄山

遇事亲力亲为,能不坐轿就不坐

遇到想拍的景象必须拍到位才走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书七言 对联】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英雄独立】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远浦归帆】


· 1995 ·

4月13日,郎静山在台北逝世,享年104岁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行书七言联 对联】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集锦·中国山 |

郎静山的“集锦山水摄影”,主要在呈现中国山水画的“风景观”(landscape)—一种从中国传统山水过渡到西洋风景,一个吊诡的“洋派”中国山水美景或“有强烈中国风”的西式景观。最显明的是郎氏使用的器材(西方机器之眼与媒材)与主题运用(执着于韵味,特别是气韵生动的暗示)的中西杂揉状态。他“收尽奇峰打草稿”,再现了中国特定的山水风景范式—一些带有文化象征的材料、隐喻的姿态。“集锦”当然不是毫无目的的拼凑,“集”了之后的“景”要成为“锦”,必然牵涉到创作者的选择与诠释。郎静山这类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景与物的强烈对话性,以及其所营造的“山水/风景”(或“风景/山水”)范式,其所完成的风格,为“山水/风景”开创一个新的视野,并作为我们欣赏山水/风景之美的参照。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以集锦为主要创作手法,郎静山显然并不顺从于外在如实的自然,而是采集自然元素,再造心中的桃花源,这也呼应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山水理念之雏形。不过,他的中式山水观,因为媒材带有强烈的现代感,因此更覆上一层革新的意味。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郎静山的风景范式为何?首先他谨慎地选择特定素材:松竹、奇木、烟云、层山,最重要的是高士,用以彰显那个桃花源的境界。其次,图像之间需要营造特定的构图对话,以达成“气韵生动”的效果,一种特定的中国美学修辞。总的来看,这种组合要简洁但又深刻有意韵:前景的一株松、几棵树,姿态奇异,彷佛有所指向;旁坐云游高士,如有益友相伴;周遭环境,清明雅朗,步步为营,层层含蓄,意境缓渐升华,历经烟云转折,远山含笑在目;此一中国山水旅程最终在意犹未尽的缭绕中完成。这种有故事性的安排,是物与景的对话,以景物寓意的企图极为强烈鲜明。这种观看状态,让作品中景与物的对话加入了另一层的交流:人、景、物,人的“集”与形成的效果“锦”让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有另一层深意。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郎静山的作品中的图像,牵引出了人、想象和心境,这些关系又有特定的东方美学指向,是既封闭又开放的状态。从当代视觉符号观点来看,每一图像有其特定的历史脉络或领域,从脉络中抽离出来和其他脉络的图像并置、重叠,构成了脉络之间的对话,郎静山事实上可以说是有这种理论的实践雏形,有其开创性,特别是他所处的年代。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集锦·人与自然 |

自然是心灵之反映。

美国文豪梭罗语:“唯有当一个人离群索居时才可体会出生命之意义。”

中国禅宗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指生命中不同之境界。两者皆隐喻着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之关系。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自然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人而改变。一个人如果多接触大自然,就能体会到什么叫作“顺其自然”。它不会因为人不希望下雨而有所改变。有时候无为反而会让一切自行实现;反之,当一个人在某方面有表现(有为),可能就必须以其他方面作为代价。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道家的自然观,是要人透过欣赏自然,体验什么是“道”。道是“究竟的真实”(最后的真实)。人活在世界上的时间非常短暂,几十年以前没有我,几十年以后也将没有我,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每天都有人离去。那么,到底什么是人生?道家思想认为,这全是因为我们与道有所接触。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道家思想与儒家不同。儒家强调修行,认为每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都可以学习儒家,努力保持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道家则认为,只有少数成熟的人,可以在智慧上得到启迪。这就是所谓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样的心态叫作“一往平等”,亦即任何东西,只要存在,都分享着道的资源。因此它的存在也就值得欣赏。这是一种审美的态度,既不功利也不实用,不谈道德也不讲知识,纯粹就一物的存在来肯定它的价值,因为有道,一切才能存在。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伯清夫妇俪影、老妇坐像、江边古树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大禹岭】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荡舟柳塘】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东风一夜树先春】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独立寒秋】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古阁流泉】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集锦·创意 |

集锦摄影是郎静山摄影艺术的创造,也是发明。本质上属于暗房技巧的运用,利用多重曝光,与不同影像的重叠或遮蔽,来产生图像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虚实关系。他不仅限于实物的曝光反白的影像,甚至相同的影像,重复叠影的朦胧效果,更是郎静山将山水如画家般地剪贴、挪移,以及布置经营。其技巧从单纯的影像曝光的伦理出发。其实验精神或趣味性,虽令人联想到西方摄影与艺术的创造性,却包含了郎静山中国思想之特色与气质。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古剎扫尘】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与其说是以中国山水的大前提作为元素,来演练这如同实验室般的暗房技术 ;不如说是中国山水那缥缈四时的自然气息,与山水传统由来已久的风格与气韵,浸润郎静山的脑海,进入他的灵魂。中国道家清虚收敛的哲思,使他拥有挪移万物垄罩自然的胸襟,加之以摄影技术,对应上中国笔墨的南辕北辙,即如科学之与人文的互补与对立,在郎静山的暗房里自然地合为一体。这是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巧妙解释。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古寺寂寂人语暖】

集锦摄影是一个中国式的语汇,一个东方的思维。摄影是可以集锦万物锦绣于一方感光画纸,让天光流动, 让翠树掩映,使山石随光影气化于空气时隐时现。如石有三面,景分远近,高远、平远、深远之深度与空间等。种种中国山水画论中的景深、构图、调子、明暗、质感、体积、透视、层次等,效果莫不在一方黑暗的斗室中微妙地曝光环境中,浑然一体实现郎静山一张张集锦的摄影。这是一个西方人未曾体会过的视野,也是东方人未曾从摄影得到的印象。这个从东方出发的美学,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如是的自然观照艺术。如有思想,必当然跨越文化的藩篱; 技术如有层次,必升华至毫无滞碍的高度;而风格,正是以技术和观念并行不悖地来往古今,纵横中外出入东西的一个自由的精神。集锦摄影突破了摄影技术,突破现有的世界却又来自于现实世界与动人的元素。他进入暗房,琢磨光影,在朦胧之中浮现事物,在自由无碍地运用集锦,在灵性的层面传达他的精神与艺术。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海上风云】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鹤】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花卉】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江山烟云】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静物】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柳塘春水漫】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鹿苑长春】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美丽大方】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 画意·人物摄影 |

谢赫六法曾云,传移模写,要得气韵。郎静山的人物摄影,重气韵讲氛围,也不脱西方肖像摄影的大传统。在人物的身份、地位、样貌、气质、妆容、姿态、衣着,以及那伴随着人物的器物、景物环绕,与那烘托人物特质的情境,无意捕摄精神于框架,写神情于形象。一如肖像绘画中所要求的,寓形于神,造像于摹写。肖像摄影与肖像绘画不啻为当代人造像,更为后代留记录。而摄影与绘画不同者,更基于现实的条件,致力于选择与铺陈,而不得做过多之挪移与想象式的改造。此摄影之限制,更亦成就真相之艺术意义。如郎静山之为齐白石,柱杖之像,坐于老藤之侧;而渡海后为张大千,叟置于洞穴之中写照;而于右任之美髯公,闲居申申如也,从容之貌;或吴稚老之朴素清简;或侧写许同莱之窗前凝神阅读,中国耆老,文人之凝神收敛之沉着,凝思一期性格与气质取景或素面相见。静山先生于中国风之气度精神,推己及人。从容中有闲逸气。而为,安塞尔?亚当斯,西方摄影之巨豪,所作于深沈之暗色调中浮现丰富灰阶以至于花白须髯之完全阶调,不啻为恭维亚当斯之摄影理论更以真实与韵味兼得;而对于伊莫金?坎宁安,一席黑衣大氅花白头发之印象,以暗房制作之散放辐射之意象,黑白对照,互衬明暗之法辄而令人惊奇!郎静山之名人肖像于庄重中有变化,于魅力中有流畅,而严肃中亦有趣味,总以人物气质与型态为要至,于黑白亮暗之背景,或融入一气,或突出主角总能意象鲜明与和谐并重。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墨荷 扇面】

而人物群像尤为挑战,举凡家族聚会,文人雅集,不只是群像入镜,明暗焦距、群像之主从关系、坐立姿态聚散原则,亦涉及服装深浅、人物胖瘦、以至于姿态、表情,甚至于情境背景,皆成有趣之因素。先生所摄《罗家伦家族》之庄重,对照《上海日报老先生们》,上海日报“群英会”竟有画面人物并不直视相机镜头,而左顾右盼,全体状若彩排前之瞬间影像,名人摄影可以如此轻快幽默,而为未曾偏废韵律与整体令人称奇。而《三友影会成员》中黄振玉、吴缉熙、刘半农的洋派与传统之装扮,合为一时髦之隽彦,真栩栩如生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凝思】

郎静山来台后,也曾为当代名媛摄像,写照于园林厅室或是静穆闲雅之芳容,如1950年代之蕴藉秀气的艺术家蒋碧薇,和明艳照人的李丽华、端庄秀雅的声乐家郎毓秀,以及才女小说家郭良蕙。凡肖像在摄人形象,于时空之中写照形貌,于瞬间留存精神。摄影之术虽为19世纪西洋科学之发明,入于中国,透过静山先生之眼,窥望中国士绅文人之形貌气度,亦见西洋名士摩登形象,时空转移,文化递移,也将从漫漫天真之眼,看见时髦之美与动人的青春样貌。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秋池夕照】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山前树后有人家】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山亭自有悠贞趣】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玉山青雪】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诗词 绢本】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谁与争锋 张大千】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松鹤延年】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棠梨枝上白头翁】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亭林秋意】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万寿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望岳】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闲倚望刘郎】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欣赏】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烟雨放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一片春山着远天】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迎客松】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游鸭】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渔归】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云崖孤士】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张大千环荜盦照像】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张大千像】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枝头小鸟】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竹】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竹阴静坐】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投稿邮箱: aiwenyi01@126.com

联系QQ: 3067402679

投稿须知: 注明为原创或选摘、摘录等(若不注明责任自负),并注明联系方式,本平台不设稿费,文责自负。


底下有评论,你参与了吗?


【文艺】杂货铺子

三店又开张了

扫以下微信进去逛逛吧

注明“我爱铺子”

艺术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