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典藏·今艺术》2017年8月刊封面


以“假山石”、“中山装”系列雕塑作品而闻名,艺术家展望(1962-)在他长达20余年的艺术实践中持续对观念性雕塑的探索,他的不锈钢太湖石早已成为他个人的象征图示(iconography)。


【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1962年生于中国北京,1996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展望被公认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形式涉及雕塑、装置、行为、摄影和录像。


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的大型个展“展望:境象”是展望艺术生涯至今最大的个展,由南条史生策划,呈现了展望从艺二十多年来不同时期创作的关键作品。

 【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展览现场


大厅正中的一组奇异的流线型雕塑,更是基于展望多年来不断创作太湖石之后,产生的有关熔岩的想法。这组于今年完成的最新作品《隐形》是他与科学家们共同合作的结果,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3D打印技术,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形态。当快速回顾艺术史上的雕塑时,难以找到可对应或参照的作品,只单纯地被这种异形般的,似动非动的实体型态所吸引,整个展览中所展陈的作品,其实均是对它的回应,它也是展望个人艺术体系的另一种“境象”,并促使其生发出新的有关何为艺术创造力的思考。


展望,《隐形堆》,2017,【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隐形堆》,2017

 

典:能否先请你谈下此次龙美术馆个展对于你的意义?


展:2008年,我在中国美术馆做过一个大型主题个展,是对“假山石”系列的梳理,那次展览的作品这次几乎都没有。从2008年到现在,我做了差不多7、8次小规模的个展,这次在龙美的比上次中国美术馆的更有历史性一些,展出作品在我作品总数里占了三分之一,年代跨越了20年,从1996年至今,总共15组作品。我选了跟这次主题“境象”相关的作品,是为了发布我的最新作品《隐形》,并且把我个人历史上的跟新作有关联的作品选出来,共同构成了该展览。所以说它不是一个线性的回顾展,但又带有线性和回顾的性质。


展望,《假山石 131#》,2007,【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假山石 131#》,2007


【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南条史生,1949年生于东京,2006年11月起担任森美术馆馆长。他曾作为日本国际艺术交流会官员(1978-1986)和森美术馆副馆长(2002-2006年10月),策划过多个展览。


典:与策展人南条史生的合作怎么样?


展:他是非常有经验的策展人,从最开始我们一起选作品,到最后确定策展方案,他并不急于参与评论、理论化或干扰艺术家创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艺术家如何把作品展示出来,让观众能够很好地体验。对于展览总体的把握、作品的选择、展场的布局,我都会听取他的意见,当然也是我们共同讨论的结果。他从来不强加给艺术家一些想法,有不同意见会和你讨论,直到你主动接受他的想法。


其实策展人主要是帮助艺术家“减”作品,而不是“加”,策展人要考虑观众的感受,尤其对于动线,他很注重观众会看到什么,这一点是国内很多策展人欠缺的特质,他们只考虑将作品推出来,不考虑观众的感受,我觉得南条的这点让我印象深刻。每一次我们讨论,他首先就会考虑作品展陈的动线,包括哪展录像?哪不展?他对把控这样一个大展确实非常有经验,可以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展望,《隐形 81#》,2017,【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隐形 81#》,2017


典:你的最新作品《隐形》首次与科学家合作,利用算法完成,在与科学家们的合作过程中,是否发生过一些有趣的碰撞?


展:有的。他们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总想给作品“美化”,我认为应该美化的地方他们反而不去美化,比如说最开始先弄出一个形状后,他们做了很多颜色在里面,他们觉得这样好看,但对于我来说,我只想给观众展现纯粹的科学,不要任何颜色,就让观众看结构和原理,类似这样的沟通反复过很多次。

 

我这次和科学的接触,有了一种感受,就是科学和科技是不一样的。艺术界更多注重科技的使用以及科技美学,但我这次合作并不仅限于科技美学,甚至跟科技美学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跟我个人语言更加相关。我并没有用科技的外在美学,我用的是科学原理。开始我自己也不知道,只想用用科技,后来随着合作逐渐深入,科学家提出建议,用数学来解决问题,这就让我完全进入了另一个领域,看到他们是怎么来看世界的。对于数学家来说,世界的本质就是数字,跟我们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在那个世界里,才能实现我想要的东西,所以这件作品在原理上,是用科学的观念来接触艺术,跟艺术发生关系。

 

其实“我的宇宙”系列,也是原理性的,是我生活的原理,而《隐形》用的是科学的原理。我一开始想象的就是把自己溶入岩浆之中,这里用到的计算流体力学不是在模仿某一个岩浆或大理石的生成,而是把自然界的参数汇集到一起,变成无数的公式,它模仿的是大自然本身,所以可以实现无穷无尽的变化。它已经变成了岩浆本身,每一次的流动都不一样,只有数学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这件作品就是在数学里实现的,但你看不见,而要让你看见,则是透过3D打印的输出。

 

数学世界是我的想象,现在能看见的作品是我想象的输出,3D打印将看不见的想象世界可视化。因为我用的是纯粹的数学公式,所以其中没有任何工业化的痕迹,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原理性,而不只是科技的表面。我的雕塑仍然是雕塑,而不是现代工业科技的产物。


展望,《应形》,2004-2017,【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应形》,2004-2017


典:既然现在雕塑的形态也可以完全由数学生成了,无需人的介入,那么你认为如今再讨论雕塑,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的工作实际上触及到了雕塑的本质——造型;按照我创作《隐形》的理论和做法,艺术家不需要再“做”雕塑,《隐形》里面那些用算法生成的自然流体感的雕塑,如果让雕塑家去做是做不出来的,人类难以达到,从Henry Moore到Tony Cragg、Antony Gormley等等当代的许多雕塑家,他们的雕塑仔细看其实是“生”的,毕竟都是人工雕琢,而我这个不是人造的,它既是雕塑,也是自然产生的,因为它用的是自然参数,形体完全是自然形成。这看起来好像是对整个雕塑创作的否定,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不是关于雕塑的问题,而是面对算法、人工智能,艺术怎么办?

 

当我触及到这个领域时,发现算法真的可以替代手工,它使我产生新的问题,那就是以后还是否要手做这些造型?我自己目前的思考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像当年照相机发明之后,我觉得不需要写实画了,照相机能拍的场景再画我认为是很无聊的,那么人工智能或算法能做的我就不会去做,这绝对是无聊的,浪费人力。


 ,【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展览现场

 

那艺术家干什么呢?当造型出来了,要把它变成实体的雕塑,还是需要手工艺。比如敲不锈钢、上色,这都是手工艺,而且是在艺术家的指导下,也就是说手工艺的环节目前无法被取代,科学本身很难做到,需要人力来实现,但这个层面还是比较肤浅的,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艺术家的创造力体现在哪?我特别想说的是这点。

 

人类在创作上往往容易进行一个数量、形、观念的比较,这些不叫创造,创造实际上指的是意义、观念的改变,是一种观念上的念想,但它还不是艺术,比如我想象的自己溶进岩浆里,这只是一个想法,这不是艺术,得把它实现了才是艺术,也就是说需要念想和制作的结合,如果不去制作,很难成为艺术品。


展览现场,【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览现场


在制作过程中,把念想逐渐做成艺术品,这其中包括材料的使用、着色等很多处理技巧,使之成为艺术品。所以尽管科学能做很多事,但我一直强调制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人的制作,科学直接输出的东西不能称为艺术。

 

因此艺术家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真正的创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主意,而是一整套系统,就像我想到岩浆是基于我多年创作的太湖石,太湖石就是岩浆形成的,我思考这个问题久了,自然而然有了这个想法。这种念想是前提,然后就是讨论如何把它制作出来。敲不锈钢、上色都要靠手工来做,最终把它变成艺术品。所以概括来说,第一点是我的观念是否真正具有创造性,它跟自己的语言系统是什么样的关系,跟别人的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二点就是我们如何手工制作出来,探讨它的材料、形状、色彩是否有突破。比如我在这里用到的颜色就是一种突破,别人没有做过,也是我第一次尝试,这种尝试对于艺术来说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后面对材料、色彩的思考和制作,出来的只会是一个科技的产品。


 展望,《石隐 2#》,2012,【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石隐 2#》,2012


典:《隐形》这件作品的颜色是怎么做出来的?


展:是火烧出来的,再加上化学药水,它猛一看是全黑色,但里面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就像刚被岩浆里的火烧过一样,但它仍然保持反光的亮度。如果没有我前面那么多的艺术实践,这种颜色是做不出来的;我不但没有否认艺术的手工,反而把艺术的手工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手工必须基于你的思想,必须完全符合创作的内容,而这是科技无法做出的。所以这次创作不但没有让我抛弃手工,反而更重视手工,而且这个手工是随着对方的变化去寻找我的定位。另一方面让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创造?人类的创造力应该用在如何对待一件事情上,而不是在表面的形、色上变来变去。


【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分形结构 2#》局部图,2009-2016


科学的发展从物体流体力学到理论流体力学,再到今天的计算流体力学,它利用了数学和算法,算法也就是所有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产生的计算流体力学是目前科学发展的阶段,它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导弹等,而流体力学第一次用在艺术上就是我这件作品。

 

用在艺术上后我就感觉到,其实很多艺术家费了很大劲的事情,算法都能做出来,人费的劲应该是科学做不了的。比如火烧色彩这件事是科学做不了的,它需要实践,但造型依靠算法完全能够做到,而且比人的想象力丰富得多,这个型是雕塑史中没有的。但如果没有艺术家的介入,它还是停留在模型的层面,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艺术家,即使掌握了这门科技,做出来的东西也不是艺术。所以我觉得艺术家还是有他们的位置和作用,被否定的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家做的一些无聊的事情。

 

展望,《素园造石机——山阵》,2010-2017,【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素园造石机——山阵》,2010-2017


典:那么之后你的创作动向是什么?是否将延续类似的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实践?


展:这个牵扯到创作方法的问题。我做什么不是预先设定的,我的创作方法是在做一件雕塑时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下一次就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做完了遇到新问题下次就再解决新的问题。这当中我遇到什么就跟什么发生关系,比如遇到科学就跟科学发生关系,遇到社会就跟社会发生关系。我无法从线性上来看我的作品,从《素园造石机》、《应形》到《幻形》,这样一些创作既有手工,也有机械,完全看不出固定的路数,固定的是我个人的感受和我的需要。

 

典:那这次在创作《隐形》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新的待解决的问题吗?


展:这还要再做一段时间,现在刚刚完成还不好说,再等待下次创作吧。我有很多创作是偶然发生的,比如创作作品《心形》的想法就是在一个偶然状态下发现的。


展望,《小宇宙 5#》局部图,2017,【关注】典藏 | 对话展望:艺术与科学,撞出一片能量宇宙,宇宙,展望,典藏,艺术与科学,雕塑,科技,算法,流体力学,岩浆,颜色

展望,《小宇宙 5#》局部图,2017


典:我还很喜欢你的“宇宙”系列,比如《小宇宙》、《我的宇宙》,仿佛可以从中看到宇宙的静谧与能量。


展:这也是我的另一个发现。在爆炸那块石头的时候我就想到,其实我随便拿起一个石头一砸,产生的就是宇宙,我管它叫“小宇宙”,还有一个说法是把人称作“小宇宙”。这个作品提示我,了解宇宙不一定要往上看,往上看看到的只能是局部,而通过我这个创作,看到的是宇宙的整体,你可以体会能量的来源,飞出去的碎石都是靠砸下那一刻的能量产生的,所以在砸下石头的那一瞬间,可以体会到很多很多东西。


了解宇宙你要看整体,看自身,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小宇宙,那一块石头也是。你可以看到那些被砸碎后的石头之间的关系,它们形成的也是一个能量场,这是在看真正的宇宙时我们所看不见的。


*《典藏·今艺术》2017年8月刊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