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波《在火光中》组画之三:太阳从我们心中升起 1962年
黄新波于1970年代
黄新波是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健将,也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杰出的代表性画家。
他的木刻作品吸收了珂勒惠支等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某些艺术因素,在图式、刀法、排线甚至于象征手法的诗意运用方面,则受美国版画家肯特的影响颇深。其作品构思奇特,语言干净冼练,富于象征性,是被公认的最擅长运用黑白对比手法的现代版画家之一。
在创作思想资源方面,黄新波的木刻作品明显可以看出深受“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其个性化思考和表达,以及悲悯仁爱的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和深沉的精神内省,体现了他对现实深邃的洞察力,
而他对人类命运的哲思,则使到他的作品既具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又呈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充盈着诗性的情调。
鲜明的时代感、旺盛的战斗意志以及深沉的内省意识和哲思式的诗意表达,构成了黄新波版画强烈而独特的个人风格,也奠定了黄新波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地位。
黄新波 (1916~1980)
黄新波,笔名裕祥、一工。广东台山人。出生于华侨工人家庭。在台山县立中学读书时,曾因在《台山半月刊》上发表《反对白军进攻苏维埃》等进步文章,于民国21年(1932)被学校开除;之后又因主办文艺刊物《火线上》,被国民党当局通缉。1933年经香港去上海,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时在新亚学艺传习所绘画木刻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并在鲁迅的直接指导下开始木刻创作活动。这期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参与组织“MK木刻社”。
1935年赴日本。到日本后,除参加进步文艺团体活动外,还主持中国美术家联盟东京分盟的工作,参与编辑在日本出版的进步刊物《质文》、《新诗歌》、《东流》、《留东日报》等。
1936年回国。在上海发起组织木刻作者协会,同时参与组织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出版第一本手拓木刻画集《无名木刻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他去了香港。1938年他回到广州,任《救亡日报》特约通讯员。此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1938年广州沦陷后,他撤至粤北,后转到桂林。1939年至1941年春,在桂林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主持人之一,参与主编《救亡日报》的《漫木旬刊》、《漫画与木刻》及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会刊《木艺》等。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以激愤的心情刻画了版画《他并没有死去》,向反动派提出了有力的控诉。还创作了《责任》、《准备》、《还击》等作品。后因环境所迫,他撤退到香港,参加中华全国漫画家协会香港分会的活动,并负责《中华全国抗敌大画册》编辑工作。
香港沦陷后,他重返桂林,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和艺术创作,直至1944年湘桂大撤退,他辗转至昆明。这段时期,他曾在桂林、重庆、昆明等地举办过“香港的受难”画展、“夜萤画展”、“动静画展”等。
1946年,他在香港任《华商报》新闻记者,同时发起组织“人间画会”、“人间书屋”,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广泛团结国内外进步的文化界人士。这时他创作了《卖血后》、《香港跑马地之旁》等作品,揭露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劳动人民的压迫。1947年间,他出版了《新波画册》。
1949年,他离开香港到东江游击区,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并参加接管工作,担任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美术组组长。1950年任华南人民文艺学院教授兼美术部主任,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络部部长,1954年任广东省美术工作室主任,1956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兼党组书记,是年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保加利亚,1960年兼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广东分会副会长,1963年兼任广州画院院长。
黄新波一直以犀利的刻刀为武器,为无产阶级事业,为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早期作品已受到鲁迅先生的推崇,第一本画集《无名木刻集》便是由鲁迅先生资助并作序,与刘岘合作手拓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他以饱含热情的刀笔歌颂新社会、新生活、新人物,创作了如《渔区之晨》、《横断南海》、《年青人》、《太阳从我们手中升起》、《不倒的红旗》(广州起义组画)、《山区新城》(组画)等一批作品;同时还以极大的热忱培养青年美术创作人员和工作干部。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迫害,精神上肉体上都受到摧残,从1966年至1971年被迫完全停止创作活动。1971年他又拿起刻刀创作了一批鲁迅诗意的木刻组画,如《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怒向刀丛觅小诗》等等,隐晦地与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
黄新波《卖血后》 1948
黄新波《年青人 》 1961年
黄新波《创世纪 》 1979
黄新波《春华长艳》 木刻 1977
黄新波《月夜棒槌岛》 1978年
黄新波《穿云破浪》 1972年
黄新波《走出温室的玫瑰》 1980年
黄新波《推 》 1933年
黄新波《鲁迅先生遗容 》1936年
黄新波《码头》1948年
黄新波《鲁迅先生葬礼》 1936年
黄新波“归忆江天发浩歌” 《鲁迅诗意》之七 1975年
黄新波《不倒的红旗》组画之三:伟大的时刻 1957年
黄新波《不倒的红旗》组画之五:不倒的红旗 1957年
黄新波 远移沧海 《还乡记》之一 1974年
黄新波《陀斯妥耶夫斯基》 1943年
黄新波《星火燎原》1972年
黄新波《为民族生存而战》1935年
黄新波《羊角茄 》 1970年代末
黄新波《跃马长城》 1972年
黄新波《城堡的克服》
黄新波艺术活动年表
1916年 1岁
*1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斗山镇小道村一个美国华侨工人之家,原名黄裕祥。
1919年 3岁
*随家赴香港。
1923年 7岁
*就读香港袁星河学塾,10岁后转往道传学塾。
1928年 12岁
*随母返乡,就读台山凤堂小学与缉熙补习学校。
1930年 14岁
*9月考入台山县立中学(现台山第一中学)。显露对美术、文学、音乐的特殊爱好和才能,参加学校剧团,担任乐队号手,在校刊《台中半月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时评等,成为学生活动的活跃分子。
1932年 16岁
*秋天,在校刊发表主张全国一致抗日的评论,被校方秘密开除。
*离校后,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参加编辑文艺刊物《火线上》,组织台山剧社,到县城及各地演出。
1933年 17岁
*夏,与8位同学一起,几经辗转到达上海,入读侨光中学。
*8月,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随后加入中国新诗歌会。
*9月,进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主办的新亚学艺传习所,在绘画木刻系学习。
*冬天,在北四川路内山书店认识鲁迅先生,听取关于木刻创作的教导。
1934年 18岁
*春天,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MK木刻研究会?
*4月,把最初创作的50余帧木刻寄给鲁迅先生,请求指教。应同学刘岘之邀,共同成立无名木刻社(后改名未名木刻社),手拓编印《无名木刻集》,收入作品七幅,印数50册,得到鲁迅先作序并资助。
*6月,作品《推》被鲁迅辑入中国新兴木刻第一本选集《木刻纪程》,署名一工。
*夏天,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0月,与刘岘手拓出版《未名木刻选》和《未名木刻选集》?
*12月,获鲁迅赠木刻画册《引玉集》。与鲁迅先生通信时,首次使用“新波”名字。经鲁迅介绍和资助,为叶紫小说《丰收》和田军(萧军)小说《八月的乡村》设计封面和木刻插图。
1935年 19岁
*1月1日,作品入选在北平举行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
*1月3日,把1934年5月以后创作的木刻十五幅寄给鲁迅先生。
*5月,乘船赴日本。
*6月起,参加东京中华学术研究座谈会及中华留日同学座谈会等活动,参与《质文》?《新诗歌》、《东流》、《留东日报》等刊物编辑工作。负责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东京分盟的工作。
*7月,参加聂耳追悼会,撰写纪念文章,为纪念专辑作《聂耳》木刻像封面。
*8月,以中华留日美术座谈会名义举办美术展览,中国新兴木刻原作首次与日本观众见面,展品百余幅?
1936年 20岁
*6月下旬,离开东京到香港。
*9月,自香港抵沪,在文壁小学教书,继续进行木刻与诗文创作。
*10月,与陈烟桥、野夫、江丰、力群、曹白、林夫等组织《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上海的展出。2日在八仙桥青年会开幕,10月8日下午,鲁迅到场参观,会见黄新波、陈烟桥、白危、曹白、林夫等木刻青年,谈论木刻艺术。
*10月19日,鲁迅病逝,是治丧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之一。根据瞻仰时的速写创作了《鲁迅先生遗容》,葬礼后刻出《鲁迅先生葬仪》。12月1日,在《小说家》杂志撰文《沉痛的哀思》,悼念鲁迅先生。
*冬天,进入上海救国会的进化学校教书,并负责工人夜校。
1937年 21岁
*3月,参加组织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
*4月,第一本个人木刻集《路碑》由上海潮锋出版社出版。
*7月,参加筹办《全国第三回木刻流动展览》,但7月7日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未能在沪展出。
*9月,离沪前往香港。
*11月,陪同郭沫若探访香港文物收藏名家杨铨(杨慎德)。
1938年 22岁
*2月,离香港赴广东普宁县,在民众抗日自卫团干部训练所担任美术和音乐教官。
*5月,返回广州,进入《救亡日报》担任特约通信员及副刊编辑。一个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
*7月,进入军委第四战区政治部第三厅第三组工作,与司马文森合编《小战报》。
*9月,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当选理事。
*10月,广州沦陷,随政治部撤退至粤北翁源、连县,继续编辑《小战报》。
1939年 23岁
*1月,编印《抗战画报》。
*2月,随政治部第三组从连县到曲江。
*6月,离开政治部第三组,从粤北到桂林,在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领导下工作。任广西地方干部学校教导员,参加编辑校刊《干部生活》。
*5月,参加创建《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期刊,前后出版了一年,共十期。
*7月起,全木协(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从重庆迁到桂林,由新波?刘建庵、赖少其主持,至1941年为止。7月5日,和全漫协合办的《漫木旬刊》在桂林《救亡日报》创刊,担任主编之一?该刊共出25期,另有两辑《漫画木刻月选》。
*7月,创作长篇木刻连续画《老当益壮》(又名《不落的太阳》),以归国华侨参加抗日为主题,80余幅,翌年2月由广西文化供应社出版。
*10月,参与组织全木协的“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木刻展览会”。
1940年 24岁
*在桂林行营政治部战时绘画训练班、逸仙中学?广西省艺术师资训练班、桂林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员,兼授木刻课程。
*10月,参与组织全木协的“全国木刻十周年纪念展览会”。
*11月,全本协会刊《木艺》杂志创刊,与刘建庵共同主编,总共出版两期。
1941年 25岁
*1月,全木协被封闭;离开桂林。
*2月,几经艰辛到达香港。参加中华全国漫画家协会香港分会活动。
*4月,《华商报》创刊,担任副刊美术编辑。
*7月起,组织编印大型画册《团结抗战大画史》,合作者有盛特伟、郁风、丁聪、胡考等,未及出版,日军于12月攻陷香港,全部资料毁于战火。
*在《木艺》杂志、《大众生活》周刊、《笔谈》半月刊和《时代周刊》等刊物发表大量宣传抗战的美术作品。
1942年 26岁
*2月,与50余位画家联名致函苏联版画家,支持抗德战争,倡议互相交流。
*2月,秘密离开香港,穿过封锁线,经澳门及台山,于4月抵桂林。
*4月起,替桂林雅典书屋创作宣传抗日的木刻和宣传画,为海涅诗选《梦的画像》、雪莱及鲁迅等作品,以及杂志《诗》、《少年之友》设计木刻封面与插图。在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兼课。
*秋天,在阳太阳开办的初阳美术学院兼课。
*11月,与盛特伟、郁风、杨秋人、盛似君、温涛等人举办大型画展《香港的受难》。翌年4月移展至重庆,增加叶浅予、丁聪和林仰峥的作品。
1943年 27岁
*为桂林春草书店编辑“春草画丛”,第一辑六册,其中有新波的木刻组画《心曲》10幅。
*7月,与余所亚合办《夜萤画展》,个人参展作品约70幅,包括三色套版木刻《失地恢复之后》,展览后移展至重庆。
*9月,在中渡县鹰山一家中学教书,次年寒假回桂林。
1944年 28岁
*7月,湘桂大撤退,乘末班火车到柳州。
*8月,与梁永泰在柳州举办木刻展,除《夜萤画展》的作品外,增加柳州的新作,如《黔桂路上》等。
*9月,在宜山进入英国东南亚盟军心理作战部工作,负责对日兵策反宣传。
*10月,随作战部赴贵阳,12月抵昆明。
*12月起,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绘制了大批反战宣传画和策反日军的传单。
1945年 29岁
*夏天,与康朗合办《动静画展》,以抗日为题,展出木刻、漫画、速写等作品130余幅。
*9月,抗日战争结束,返回香港,在杜宣负责的大千印刷出版公司工作,编辑11月创刊的《大千画报》。
1946年 30岁
*1月,《华商报》复刊,黄新波担任外勤记者,至1947年初为止。
*6月,与符罗飞、黄蒙田、陆无涯、梁永泰、陈雨田、萨一佛等发起组织人间画会,起草成立宣言。
1947年 31岁
*春天,离开《华商报》,转任香港《大公报?新美术》双周刊与《文汇报?漫画周刊》主编。
*1月,与华嘉、陈实、黄宁婴、黄蒙田等发起组织人间书屋,出版文艺创作、翻译与理论书籍,负责出版物的装帧设计。。
*4月,人间画会举行首次成员画展――“风雨中华”漫画展,个人参展作品约10件。
*5月,香港中外文艺联络社、全木协和人间画会在香港宇宙俱乐部联合举办“第一届全国木刻画展”。
1948年 32岁
*6月,人间画会举办“反美扶日漫画木刻展览”,展后出版《反扶日画辑》。
*10月,编辑“艺学社丛书”第一册《现代版画选集》。
1949年 33岁
*1月,人间画会在思豪酒店举办“新波画展”,展出木刻、油画100余幅。
*2月,主持人间画会“春季画展”,展出40余位画家的油画、木刻、素描、漫画等作品300多幅。
*3月,香港殷社出版《新波画册》,收集1943年至1948年的木刻及油画作品33幅。
*夏,人间画会经过多次座谈后,决定由黄新波、黄蒙田、王琦、余所亚执笔写成二万字长文《我们对于建立新美术的意见》。
*7月,第一次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选为香港区代表,但因交通不便未能到会,被会议推选为理事。
*秋,人间画会发动会员集体绘制的巨幅画像《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高九丈,横三丈),广州解放时悬挂在爱群大厦外面。
*9月,进入东江解放区,任营指导员。
*10月,随军进入广州,任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文艺处美术组组长,参加接管广东省、广州市艺术专科学校。
1950年 34岁
*担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部主任兼教授?华南文联美术部、联络部主任?**华南分局宣传部文艺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
*参与编辑《华南画报》
*秋天,到宝安县参加土改试点工作。
1951年 35岁
*春天,与画家和作家到台山县广海渔区体验生活。
*秋天,到云浮县参加土改,主编《土改画报》,筹办《广东省土地改革展览会》。
1952年 36岁
*筹办“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10月在武汉展出。
*率领年画、门画作者和编辑到广州市郊农村,举办田头展览,听取意见。
1953年 37岁
*担任广东省美术工作室主任。
*主持《广东画报》编辑工作。
*多次与其它美术家上山下乡作巡回展览。
*秋天起,到澄海县体验生活,至1954年初为止。
1954年 38岁
*春天,到广东省阳江县闸坡、台山县广海等渔区深入生活。
*组织国画家参加第一次“国画座谈会”。
*8月,主持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广州市第一届美术展览》。
*冬天,到粤东澄海参加农村工作并辅导群众美术活动。
*12月,主持出版《广东美术作品选集》。
1955年 39岁
*5月~10月,参加在广州和武汉举行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筹备工作,担任中方美术工作部主任、文化馆馆长。组织美术工作者临摹美术作品和举行学术报告会。
1956年 40岁
*3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广州分会成立,被推选为主席,管辖广东、广西、广州部队、香港和澳门地区。1957年4月更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主持《广东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参与编辑《广东省青年美术作品选集》。
*7月,随同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保加利亚。
*主编《广东民间剪纸集》。
1957年 41岁
*参与组织《华南美术作品展览》及《反右漫画展览》,编辑和出版《反右漫画集》。
*为了让新建的广州美术馆展出更多古代美术作品,提议向香港文物收藏家杨铨商借藏品,杨铨后来决定捐献。从1959年至1964年,总共赠送了6000余件珍贵文物给国家,收藏在不同的博物馆里。
1958年 42岁
*2月,作品被选送参加莫斯科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
*主持广州的“大跃进画展”、“街头诗画展”。
*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波木刻选集》。
*组织画家编绘宣传画、漫画,下乡展览,到粤北、新会、番禺地区生活,进行壁画、雕塑等创作。
1959年 43岁
*担任广州国画院筹建副主任。
*主持广东《庆祝建国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湛江版画展览》、《高州、开平农民版画展览》、《广东――四川版画联展》、《广东省农民美术展览》等。
*主持编辑《广东农民画选》、《锻炼》。
1960年 44岁
*春天,到湛江填海工程体验生活,组织画家去湛江、桂林、汕头等地创作。
*6月,参加组织《第四届全国版画展览》及《北京、四川、广东版画联展》。
*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分会副主席。
*主持出版《庆祝建国十周年广东美术作品选》和参加编选《广东历代名画家选集》。
*参加集体创作《马口英雄赞》组画。
1961年 45岁
*赴香港主持《现代中国版画展》,筹备“岭南画派画家作品展览”赴港展出。在港时拜访著名收藏家杨慎德,联系文物捐献事。
*举办“岭南画派研究座谈会”。组织画家赴连山少数民族地区与黄山、庐山、衡山及浙江等地写生创作。
*7月,赴西樵山写生。
*参与编辑大型画集《广东历代名画家选集》和《广东美术作品选集》。
*主持《广东、天津版画联展》、《南海舰队版画展》、国画《花鸟画展》、《黄山写生画展》、《余本画展》、《美术作品展览会》等。
*担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广州分会副会长。
*11月,组织“岭南画派画家作品展览”在香港大会堂举行,展出解放后的新岭南画派作品。
1962年 46岁
*1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版画集《三年》。
*5月,主持举办“广东省美术展览会”。
*6月,筹办“天津、广东版画联展”。
*参与筹建岭南美术出版社,协助编辑《居廉画册》、《居巢画册》。
1963年 47岁
*1月,举办《新波版画展览》。随后与杨讷维联合,到北京、东北、河北、天津、上海、杭州、江西、广西、四川等省市巡回展出。
*广州国画院易名广东画院,出任院长。
*2月~4月,到广东汕头地区体验生活。
*8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新波作品选集》。
*12月,主持《社会主义好美术展览》。
*组织画家分赴粤北、粤中巡回展览,到大沥体验生活及创作。
1964年 48岁
*1月,筹办《第五届全国版画展》。
*到山西等地参观访问,同行者有关山月、余本、方人定等。
*参与筹办《工农业余美术作品展览》。
*7月,《中南区美术作品展览》在广州举行。
1965年 49岁
*5月,主持《援越抗美》画展,与杨讷维、陈洞庭、汤由础、陈吾等集体创作的木刻组画《英雄人民的声音》(十二幅),被送往北京和越南展出
*带领美术宣传队到广东省斗门县平沙农场生活并进行美术辅导。
*主持画展《王杰颂》、《麦贤德》、《全国美展中南区作品展》等。
1966年 50岁
*组织美术人员赴北京复制泥塑《收租院》。
*组织《时刻准备着》专题创作,提出泥塑《淘金坑》计划。
*举办《焦裕录》画展。
*6月,“文革”爆发,艺术活动全部中断。
1971年 55岁
*年初,从五七干校“解放”出来,立即重执刻刀,第一件作品是木刻《光荣的继承》。
1972年 56岁
*木刻作品:《遨游天宇》、《星火燎原》、《跃马长城》、《穿云破浪》、《心事浩茫连广宇》、《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
*文学作品:诗词《闲庐诗三首》(《偶拾》、《书怀》、《忆旧》)。
1973年 57岁
*木刻作品:《抛弃了老调子》、《红色娘子军》。
*文学作品:诗词《随感》。
1974年 58岁
*木刻创作:《远移沧海》、《怒向刀丛觅小诗》、《寒凝大地发春华》、《起看星斗正阑干》、《古兜山――还乡记之二》(未完成)。
1975年 59岁
*担任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副主任。
*木刻作品:《我以我血荐轩辕》、《归忆江天发浩歌》、《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俯首甘为孺子牛》。
1976年 60岁
*“四人帮”被打倒,不顾身体衰弱,由女儿扶持,拄着拐杖上街欢呼。
1977年 61岁
*1月,赴京出席全国美术工作会议,参加评选“全国‘双庆’美术作品展览”参展作品。
*夏秋间,参加全省创作会议。
*12月,主持恢复美协广东分会和广东画院。
*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个人版画集《春华散记》。
1978年 62岁
*3月,主持广东美协创作会议。
*夏天,为《关山月画集》选稿并撰写序言。
*9月,与余本等七人应邀到旅大、沈阳等地进行创作活动,为当地美术界举行版画讲座。
*11月,“黄新波版画展览会”在深圳举行。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波版画集》。
1979年 63岁
*1月,“黄新波版画展览会”从深圳移展至广州,5月、7月、8月再到北京、南京、上海三地作巡回展出。
*10月,主持“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参与筹办美术丛刊《画廊》。
*11月,出席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及第三次中国美术家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2月,应邀赴上海参加编选《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集》和《中国永生木刻丛集》。
*作品《云天山海》和《春华长艳》被选送南斯拉夫等国展览。
1980年 64岁
*2月,为《羊城晚报》复刊创作最后一幅木刻《走出温室的玫瑰》。
*3月,11张作品被选入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木刻五十年展览》。木刻《月夜棒棰岛》被送往日本参加本年的《现代中国版画展》。
*参与筹备广东省文联第二次会议和美协广东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3月7日下午1时45分在广州病逝,终年64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