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殿余香”是古歙曹素功的名品墨,今秋拍卖有此墨品故借名一用。本次古墨专题有50余个标的,推出明代程君房、方于鲁墨品,稀有的康熙墨品,清乾隆宫廷御墨,晚清文人定制墨。明晚期、清早期墨是藏家最为推崇的,可以说是墨中质地最佳者,其墨板雕琢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具有厚重古拙的特点。而宫廷御墨则以“精致”为主,墨质地添加的香料十分名贵如有麝香、龙涎香等,御墨通常耐磨,一锭可以使用很久,这也是因为质地细密才能达到的效果。而文人定制墨在墨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古代文人喜好去墨肆定制墨,在古代是种潮流,此种定制墨比市井批量生产的墨质地要好很多,成为古墨收藏的重要品类。除了明清墨,本次还推出一批无底价,为60至80年代上海墨厂出品的墨,上世纪85年之前的上墨质地精良,加上与中国画研究院合作,生产了一批精良的墨品,以油烟一〇一,油烟一〇二,五石漆烟为主,此种墨质地上佳,颜色黑浓,最适合书画家使用。
2470
明万历
程君房制“南嶽衡山”墨
尺寸:14×7.8×1.5cm
著录:《程氏墨苑·二》
款识:万历甲辰年、程君房制
铭文:南嶽衡山赞,上承冥宿,铨德均物,玑衡孕精,灵洞宝册,玉牒字奇,锦石文蔚,子墨客乡,是资是式,体离耀明,倣冥成色,作科斗书,泄金壶汁,太虚之宝,特宝玄觅,石囷之年,灵秘尽溢。温陵杨道宾题。
说明:带老漆盒。此墨为明代程君房“五嶽图”墨一套五锭之一,收录于《程氏墨苑》,原为:东嶽泰山图、南嶽衡山赞、西嶽华山图、北嶽恒山赞、中嶽蒿山赞。此套墨每锭形制如一,雕刻精湛,每锭侧方均有“万历甲辰年”款,是研究明万历时期墨品的重要实物。成套存世几乎不见,得其中一锭已十分珍贵。
程君房,号筱野、独醒客、玄玄子、墨隐山人等。安徽徽州岩寺镇人。明代著名的制墨大师,墨肆先后称“还朴斋” 、“宝墨斋”、“玄玄室” 。程氏制墨善于创新,其墨以“坚而有光,黝而能润,敌笔不胶,入纸不晕”为特色。程君房在世时曾断言“我墨百年后可化黄金。”实际上不到百年,收藏家们就以倍于黄金的价格去抢购程氏的名墨。
局部图
款识
2471
明万历
方于鲁制百子图墨
尺 寸:L 12.8cm
款识:海阳方于鲁珍藏
铭文:百子图
说明: 圆形漆烟墨,墨黑浓,蕴含墨宝光。圆周起边,两面雕百子图,庭院中童子嬉戏玩耍,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间两童子怀抱匾额,书“百子图”并填金。墨模刻画精美,纹饰清晰,刻线较深。明万历时期,多用漆烟制墨,用松枝蘸漆渣炼烟,精黑发光,入画经久不退。百子图墨,寓意子孙昌盛,在古代是婚娶、幼儿开蒙之类的喜庆佳日馈赠的礼品。
方于鲁,初名大敖,万历间歙县布衣,善于制墨,因作《于鲁墨铭》闻于神宗,遂更名为于鲁,改字建元。方于鲁非但制墨售墨,还将所得经验与墨样绘图汇集成刊,曰《方氏墨谱》,与《程氏墨苑》、《方瑞生墨海》、《潘氏墨谱》并称明万历年间四大墨谱。
局部图
背面图、款识
2469
明晚期
墨狻猊
尺 寸:L 5.5cm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古狻猊墨”
铭文:墨狻猊
说明:该墨扁圆形,漆烟,墨面极细,亮而光泽,类黑玉,明墨质地特征。一面为狻猊伏卧状,墨板刻画层次丰富。另一面为狻猊底部,一侧阴刻“墨狻猊”,刻线深而有力,内有石绿色残留,颜色因年代久远已褪色。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漆烟“古狻猊墨”,形式与本品相近,而细节有不同,其一底部本品刻画出狻猊瑞兽的底部,而故宫的则是背面平滑在方框内刻“古狻猊墨”形式较为简单;其二,本拍品墨面的“犀皮”感较故宫藏品更为明显,墨面十分漂亮。故宫古狻猊墨据清代进士袁励准撰写的《中舟藏墨录》认为此墨式样与罗小华的作品风格相似,因而断定为罗氏作品。明代方于鲁也制墨狻猊。此拍品无款,但为明墨,罕有之品,制造者有待研究。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古狻猊墨”
2467
清康熙
汪千波监制十二龙宾墨
尺 寸:4.5×2cm
铭文:十二龙宾
款识:汪千波监制
说明: 明晚期、清康熙时期的墨龙纹鳞片如同身披“铠甲”,立体感强而坚硬之感。牛舌状,通体刷金,因年代久远而金水更具沉着之色。形如牛舌,一面雕龙纹,威武凶猛,其龙纹鳞片富有立体感,龙须发上扬,丝丝坚挺,具有明墨特征。另一面阴刻篆书“十二龙宾”,左侧阳文楷书“汪千波监制”。汪千波,清康熙时期人士,康熙时期考取进士,文人,监制过不少墨,具体不详,所流传下来的墨甚少,几乎不见,收藏级别。故宫收有汪氏苍龙液墨。
2468
清康熙
汪千波古墨二锭
尺 寸:4.8×2cm×2
款识:千波、十二龙宾
铭文:石莲斋墨、十二龙宾
说明: 两笏墨,如同符,两锭墨合并起形成一个环形,设计巧妙。墨边缘起框,皆描金,一笏为阳刻龙纹,背面阳文篆书“十二龙定”,一笏为青铜纹饰上的龙纹,背面阴刻楷书“石莲斋里”,极为古朴,为康熙时期制墨名家汪千波制作。康熙墨存世本稀少,而此品精美,造型别致更罕有,收藏级别。
2444
清乾隆
乾隆三十年御制关槐山水墨
尺 寸:D 14cm
来源:1. 马叔雍旧藏;2. 北京文物店旧藏
款识:乾隆三十年造
钤印:叔雍心赏、马穆之、集古堂
铭文:御题关槐山水,松下敞书寮,筞筇人过桥。无僮若为候,有鹤似相招。春籁风前落,泉绅云外飘。仙台阿那畔,来往会王乔。署款:陈关槐敬书。钤印“臣”、“槐”。这首诗出自《乾隆御题诗· 五集· 卷七》。
说明:马叔雍,生卒不详,擅金石传拓,尤长于拓墨,鉴藏古旧专家,与张大千交善。玉纲斋为其在北京琉璃厂内的斋号。带原楠木盒,盒盖内题字、钤印,流传有序。墨呈圆形,双面起窄框。正面中间方形开框内楷书《御题关槐山水》俱阴识涂金。铭文四周刻饰云龙纹。侧面署年款“乾隆三十年造”,楷书阳识。此墨制作精巧,铭文俊朗,尺寸规整,手感滑润,为清代御墨之精品。

背面图
钤印、款识、标签
2443
清乾隆
御制天保九如墨
尺 寸:11×1.7×11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铭文:御墨天保九如
钤印:追逐其辛
说明: 通体漆衣,八边形墨,边缘起棱,八棱起倭角。一面作近山远水,波光涌动;一面书“御墨”、“天保九如”墨名,其下钤印“追逐其辛”。侧款:大清乾隆年制。带有年号款的,为宫廷御制墨。“天保九如”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2459
清乾隆
潘逢吉制齐云全图墨一套四笏
8.4×3.2cm×4
铭文: 1.海天一望(距公馆百武始登山,有坊曰天下第一名山。循级而上三折为环峰。拱秀亭去亭里许二折为白嶽。中和坊去坊里许三折为海天一望亭。);2.太素宫(太素宫重建于明嘉靖戊戌于丙辰有御制。碑中坐真武像乃百鸟啣泥塑成宫门,小池内石如龟蛇,左锋为鼓右峰为钟,宫后悬崖千仞,白云封之曰王屏峰宫,前孑喜而上顶齐宫趾曰香炉峰。);3.天梯(崖西石壁上有虎迹,如印泥淖中者曰黑虎岑。西行折南里许为天梯岭,其峻视白岳倍之,傍有石窦府,瞰绝壑搆结其中曰真真石室。);4.棋枰石(一涧自西北逶迤而来,泊为潭者三散为井者。九井视潭加小而深乃龙所宅。数里之中幽邃离奇迥异,常境者曰月巖曰观音岩曰棋枰石)。
说明:原配漆盒。漆盒“齐云全图”,钤印“潘逢吉氏”。雕琢安徽齐云山风景(我国四大道教仙山之一),墨板雕琢精美,墨质地黝黑光泽。潘逢吉,清乾隆时期人士,制墨高手,安徽人。监制过不少墨,有“徽州潘逢吉进呈”款的御制詠墨诗、“潘逢吉制”款乾隆御铭墨,可见它为宫廷造墨,流传下的墨极少。
局部图
背面图
2456
清乾隆 曹素功制贡墨一套十六笏
尺 寸:8.6×2cm×16
铭文: 丹山献瑞、天章云汉、仙圃长春、龙光万载、顶烟
题签: 引,贡墨四种,乾隆,十六方,天章云汉、龙光万载、仙圃长春、丹山献瑞各四方均为著名之品。今十六方完整,真算难得,每重七钱二,当时十六应为一斤也。漆烟。价一百四十元。
说明:带原描金龙纹漆盒、一张老题签。此套为清乾隆时期曹素功贡墨,成套出现的极为少见,可视为孤品。标注“顶烟”,也叫“上烟”或“头烟”。制墨的烟炱,无论松烟、油烟、漆烟,都是用窑烧成的。烟炱距离火最远,在窑的四边或顶上的叫“顶烟”,属上品,是最好的醇烟。
正面、背面图
原题签
2457
清光绪
曹素功制十八学士墨一套十八笏
尺寸不一
来源: 东京美术俱乐部旧藏
款识: 古歙曹素功制、艺粟斋藏墨、光绪已丑仲秋
说明:带原描金龙纹漆盒,共两盒十八笏。晚清精品墨,墨板精美,质地上佳。
局部图
2455
清嘉庆/道光
御制咏墨诗一套八笏
9.3×2.4×1cm×8
铭文: 墨卿用益多,文房作良辅。十二列龙宾,宝辉掞天府。松根结紫烟,馥郁光华吐。研磨展宏勋,洗涤阙堪补。石友佐成功,相投滴水乳。
说明: 带原楠木盒。墨盒包装精美,盒面阴刻并描金双螭龙纹环抱“御题”二字,其下“詠墨诗墨”,填靛蓝。墨共计八锭,每锭形制、纹饰如一,长方形制。此诗为乾隆皇帝所作,故称之为“御题詠墨诗”,此种多为贡墨,即宫廷使用墨品,从其精美的包装上亦能体现出。
背面铭文图
2458
清同治
程圣文制西湖十景墨一套十笏
尺寸不一
款识:徽州程圣文虔制
说明: 带原锦盒、描金漆盒。程圣文墨肆,创于晚清,约同治、光绪年间。其墨存世量较少,墨质地细润,为晚清难得的精品墨。仿清乾隆汪近圣西湖十景御墨,其式样、及御题诗字口与汪近圣的极为接近,制作精美,故其落款后为“虔制”,程圣文少有此款,意带有虔诚之心制作。每枚墨锭一面阴文楷书填金乾隆御咏西湖十景的七言律诗。
背面铭文、款识图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