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艺非凡
她以为能够与他天荒地老
却未料到这段短暂的爱情
李敖前妻胡因梦
1
世间美女何其多,
但像胡因梦这样的,
真的是寥寥无几。
即便是狂傲不羁,
后来与之交恶的李敖,
多年后再次下笔也不得不说:
“如果有一个新女性,
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
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
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
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70年的台湾,
胡因梦是当之无愧第一美女。
不知多少男人为她倾倒,
将她视为梦中情人。
跟同是大美人的林青霞相比,
更多人喜欢她古典小雅的美:
“林青霞犹如国画,剑眉星目,
有着泼墨一般的富贵之感,
而胡因梦的美是隽永流长,
更符合东方美人的特质。”
更何况,她20岁走红影坛,
24岁就拿到了金马影后。
风光无限,一时无两。
2
1953年4月21日,
胡因梦生于台中市存信巷。
父亲是立法委员,母亲是麻将高手,
两人在情感上有着诸多不和。
父亲胡赓年是个“不讲现实”的人,
母亲却是从来把钱看得很重。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领完薪水,
在半路上看到有几个穷人乞讨,
一时心软,就散了一半工资出去,
回到家,妻子当然大吵大闹。
母亲的现实感和父亲观念的冲突,
常常让年幼的胡因梦陷入痛苦。
父亲常常赌气不回家,
留下母亲一个人独守空房。
母亲身上有一种“市侩”,
每天出去打麻将,很少输钱。
父母婚姻间的这种膈膜感,
给胡因梦的心头种下了两枚种子,
其一,是她时常有失去的恐惧,
仿佛每个在她生命里出现的男性,
有一天都会像父亲一样离开。
其二,是她害怕人与人之间的争执,
她喜欢的是和善的人际关系,
希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像潺潺水流滋润人心。
父母感情虽不和,
家境至少是优越的。
胡因梦从小进最好的学校,
接受的也是最好的教育。
初中时,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追她的男生排着队来送情书。
她热爱写作、音乐、绘画。
到了台湾辅仁大学德文系,
已经是全校知名“校花”。
大学二年级,她从大学退学,
校内就流传这么一句话:
“从此辅仁大学没有了春天,
因为胡因梦把春天带走了。”
大学时代的胡因梦,
热烈、奔放,渴望独立自由,
希望找到自己的生命力。
去美国读大众传播系时,
她接触到西方文化,跑去当模特,
也遇到了自己一生难忘的初恋,
一个爱尔兰和犹太的混血男孩,
面容精致,帅气阳光。
可是在这段初恋感情里,
胡因梦首先表现的是不安。
有一天和男友一起逛街,
男人冲着一个大胸女看了两眼,
回去她便一整天不跟男友说话。
原来她知道自己是平胸,
深怕男友会因某种原因离开。
谁能想到美若天仙的胡因梦,
竟然会在恋爱中这么不自信?
多年后,胡因梦回忆说:
“后来我才知道那并不是爱,
因为小时候身边缺失父亲的角色,
所以总会想一个人来填补,
可那时候我并不懂这些。”
3
20岁的时候,
胡因梦回到台湾,
偶然的机会被导演相中,
出演了电影《云深不知处》,
直接被钦点为女主角,
凭借出众的容貌和演技,
又陆续出演了《梅花》《海滩的一天》,
更因《人在天涯》中的出色表现,
一举夺得第14届金马奖最佳女配。
彼时的台湾影坛,美女如云,
但没有哪一个像她这样光彩夺目,
李敖曾说:“胡因梦走到哪儿,
就像自己身后带着聚光灯一样的,
她只要一出现,全场的目光,
都会汇聚到她一个人身上。”
胡因梦与林青霞
左一林青霞,左三胡因梦
她不仅演电影,
还经常撰文发表。
自上中学起,便崇拜李敖:
“他不光是有才华,
我觉得一个人能活成自己,
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而李敖就是我羡慕的这种人。
或许正因为我在那个年龄,
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也不知道该活成怎样的自己。”
这种羡慕,出于对文化的向往,
同样也和她的家庭、成长有关。
从小,胡因梦便和母亲较劲,
大半生里,她和母亲之间,
都保持着这样一股力。
虽然拍戏出名,
挣了很多很多钱,
但胡因梦并不觉得快乐,
她时常认为,“这样的生活,
其实是对一个人性格的打压。
为什么呢?你越是处在那样的位置,
就越是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媒体夸奖你,你就高兴一整天,
如果有人骂你,你就不快乐、焦虑,
其实这对人内心是一种损伤,
人会越来越在意外界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胡因梦才羡慕李敖,
崇拜这个快意恩仇的狂儒。
早年的狂人李敖,
一支雄笔针砭时弊,
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
简直是“怼天怼地怼空气”。
为批判当权者,月书十万字,
书被封了上百本仍坚持斗争,
蹲了两次大狱还是昂首挺胸。
李敖因言获罪时,胡因梦写了文章,
在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报刊发表,
公开表示对李敖的支持和崇拜。
后来李敖看过这篇文章,
正巧有朋友设宴,引两人相见。
本是一次平常聚会,
李敖一见胡因梦的美色,
宴会散场便约她出来喝咖啡,
随即展开猛烈追求攻势。
4
当时李敖44岁,
早已是情场的老手,
对于追求女人,讨女人欢心,
他的手段比写文章更甚。
虽然那时他身边有女友刘会云,
但见了胡因梦,根本把持不住。
与胡因梦的关系走近之后,
李敖马上就给刘会云打了电话:
“我是百分之百地爱你,
但现在来了一个千分之千的,
你只能避一下了!”
向来崇拜李敖的胡因梦,
完全抵挡不住李敖的攻势。
他带她去看藏书,谈文章、聊政治,
暂时避开了演艺圈的浮华。
身边人觉得才子佳人天生绝配,
所以竭力促成他俩的关系。
对爱情的幻想,
彻底占据了理智。
虽然在接触一段时间后,
胡因梦发现李敖有些怪癖,
但也将之视作文人的可爱。
狂风席卷般的爱恋,
让她以为能够与李敖天荒地老,
却未料到这段短暂的爱情,
将会改变她的一生。
1980年5月6日,
27岁的胡因梦穿着睡衣离家,
来到45岁的李敖身边,
在朋友见证下结为夫妇。
为何穿睡衣逃出家门呢?
本来母亲得知她与李敖恋爱,
觉得是一桩美事,“在整个台湾,
能配得上我女儿的也只有李敖了。”
但在了解了李敖的财务状况后,
胡因梦的母亲又觉得不划算,
“我女儿演戏要挣多少钱啊,
他李敖写写文章才挣多少钱?
难不成结婚之后让你去养家?”
但胡因梦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彼时的她,在这段恋情之中,
寄托了太多人生期望。
两人的结合,
引起了一阵轰动,
一个是演艺圈的一姐,
一个是名震文坛的大才子,
大小报刊都追着报道“喜事”。
谁能想到两人热得快冷得也快,
短短3个月22天的时间,
就由爱生恨,分道扬镳。
不久之后,两人宣布离婚,
这段短暂而充满怨怼的爱情,
也成了胡因梦人生的分水岭。
原来结婚后不久,
因受到李敖的牵连,
胡因梦的演艺事业便受挫。
而婚前婚后的差别,
更是令胡因梦目瞪口呆。
“李敖宠爱女人是很会宠的,
结婚之前,每天早上我醒来,
床头都有一杯热牛奶,
连报纸也给你放得好好的。
可是结婚后第二天,
我起床一看,他就坐在马桶上,
笑眯眯地说,现在把你追到手了,
你赶紧给我泡杯热茶去!
生活里,两人的矛盾逐渐升级,
揭开恋爱时朦胧美好的面纱,
胡因梦才发现李敖的怪癖成堆,
丝毫也不可爱。深深的幻灭感,
让她感到进退失据。
5
随着日常龃龉增多,
胡因梦感到无法承受。
父母当初感情的不和,
在她心里留下的阴影很重。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她向来求的是和谐、安稳。
没想到她崇拜的人,
现如今给她带来了更多的痛苦。
最糟糕的是,据说李敖曾利用她,
转移了一个朋友的房产,
最后胡因梦不得不出来作证,
还与李敖对簿公堂。
可李敖却将此称作背叛,
并且可怜兮兮地写道:
“胡因梦是我心爱的人,
对她,我不能抵抗。”
说是不抵抗,
然而分道扬镳之后,
李敖对胡因梦却是死追猛打。
他在书中写道:
“胡在我心目中宛如童话仙子,
不能忍受半点瑕疵,
有一天我无意推开,
没锁的洗手间的门,
见蹲在马桶上的胡
因为便秘而满脸通红,
表情狰狞,实在太不堪了。
看来美人便秘,与常人无二。”
胡因梦几乎从未为对他有诋毁,
但李敖在电视媒体上,
换遍了各种姿势羞辱胡因梦。
总之在李敖的自我中心主义里,
胡因梦只要站在他的对立面去,
就是弃明投暗、走火入魔。
甚至提起胡因梦的母亲,
李敖也说面目狰狞。
胡因梦固然是心痛,
但在悲伤弥漫之后,
她用理性反思这段情感,
甚至开始自省前半段人生:
“我觉得我真的要感谢李敖,
如果没有他的话,
我不知道到底该寻求什么,
该怎样去确立我的内心。
正是因为和他发生了那段感情,
才让我后半生有了方向。”
胡因梦如梦初醒,正视自我,
演戏其实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事,
虽然能赚很多钱获得很多的名声,
但她一直觉得没有成就感。
拍了那么多的戏,鲜有用心的。
35岁这年,她彻底退出影坛:
“我不想我的私生活,
受到任何外界的钳制。”
6
之后,胡因梦赴美进修,
不断读书,投入“身心灵”的探索。
在读了大量书籍,做了许多学问后,
将克里希那穆提引介到台湾,
并致力于推动“新时代”的,
意识革命及生态环保:
“以前当演员,我买了好多衣服,
鞋子有一百多双塞满衣柜,
当我开始向内心汲取能量,
不再靠外界的赞美和肯定,
来确立我自己的价值的时候,
我发现真的不需要那么多。
你不需要因为穿一件漂亮衣服,
被人夸赞才感到有价值。
也不是因为你拥有更多物质,
人生就因此变得更丰盛。”
35岁之后,
胡因梦过上了苦修生活,
不去关注外界附加的东西,
开始了长时间的心灵之旅。
她彻夜伏案,翻译三十多本书,
在孤独和寂寞之中关照人心,
同时获取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能量。
这些翻译是十分繁浩的工程,
需要极大的专注和内心体验,
这时候的胡因梦,如同孤旅行人,
有觉悟、有灵修,亦有菩提之心,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感悟,
去慰藉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人的死和一个人的生,
对她心灵冲击尤其巨大。
死,是母亲的死。
母女之情曾令她备受煎熬,
胡因梦说:“我是求美的人,
可我母亲身上真的不是很美,
她是非常世俗化的一个人,
每天考虑的都是怎么有钱。
而且她是个性格郁躁的女人,
在诸多方面都让我痛苦。”
对于母女之间,始终未曾学会去爱,
胡因梦感到无限的悲伤。
而直到死,母亲还惦记一支股票,
胡因梦不由得心生悲悯:
“中国人怎么这么怕穷啊!
怎么就会因为钱这么不安?
我们能不能抛开这种不安,
让生命活出更高的意义?”
母亲咽气时,她拉着母亲的手说:
“回来吧,回来做我的女儿吧。”
42岁的时候,
胡因梦未婚生女,
顶着外界的质疑与猜测,
从不公开父亲的身份。
紧接着,她陷入三年极度抑郁,
身上出现“卵巢畸胎瘤”。
当她想爱自己的女儿时,
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力气做到。
从母亲的死,到女儿的生,
生之苦,心之苦,求而不得之苦,
让她对人类心灵遭受的煎熬深有体会,
因此慈悲和关怀超越了个体。
她借助书籍、内省抵达安详的彼岸,
《尊重表演艺术》、《般若之旅》、
《超越时空》、《人类的当务之急》、
《自由·爱·行动》、《点亮自性之光》、
她潜心翻译更多心理学书籍,
希望化解更多人的生之苦。
后来,在飞机上偶遇,
胡因梦主动拥抱了李敖。
李敖借此机会夸耀道:
“她终究是觉得自己错了。”
其实胡因梦不是做什么悔悟,
她只是觉得,经历了那段情感,
两人能够一抱泯恩仇,
用一种生命的温厚和宽容,
来理解对方的痛苦和不易,
这才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做的。
这种大爱与和解,是超越性的。
这时候胡因梦的内心,
已经抵达了绝对的平和,
从心灵的深处来汲取能量,
一切价值由自己来给予,
不再理会外界如何评判。
7
从此大家不再提什么美人,
而是把她叫做作家、翻译家,
众多名流都对她的才华赞赏有加。
她不再是美若天仙的明星,
时间却为她沉淀了更多的美,
她的演讲、作品和书法,
都渗透一种平淡而真切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她从内心出发,
去帮助更多人排解焦虑,
去追求人生更高的意义。
她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希望大家不要把目光放在外物上,
不要总想着怎么积累更多财富,
要去跟自己的心灵对话。
如今的胡因梦,
淡定、从容、内敛。
然而李敖到底还是不懂她,
毕竟直男癌大师曾经说过:
“一个女人的最大价值是漂亮。”
所以电影《色·戒》上映,
李大师还念念不忘地说:
“汤唯有什么好看的,
我前妻胡因梦那才叫美。”
但那样的美,不是胡因梦的追求,
她所要的美,不是皮相的单薄,
而是内心之美,生活之美。
这种美,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它需要我们用温润如玉的心,
去抵御那些尖锐的撕咬,
在自我与外界之间达到平衡。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都该有这样的心境。
2013年4月22日,
李敖曾通过微博为胡因梦,
送上60岁祝福并伤感回忆:
“离婚以后23年,我送她50朵玫瑰,
是蓦然回首、是生日礼物。
10年过去了,多少人非、多少物故。
再送60朵吗?我犹豫说不。
花店要收件人地址,我要打听。
辗转传来的讯息是:她有远行,人在大陆。
我恍然一笑,欲送还休:
没人看到60朵花谢,
岂非礼之大者?”
李敖借电影《云深不知处》感叹:
“蓦然回首,众里不再寻她,
云深不知处。”
说是云深不知处,
是因为美人已辞旧颜,
不再为世间琐碎而摇颤,
于淡泊、娴静之中获得新颜。
若要寻觅美人的芳踪,
须得朝白云上的白云看去,
那飘飘若仙、不慕名利的所在,
正是美人背对红尘,逍遥乐静,
为心灵搭建的久安居所。
艺 非 凡
| 极 致 生 活 方 式 发 现 者 |
转 载 须 知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艺非凡原创
转载需回复“转载”二字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