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肖像图。? 2017 珍妮·霍尔泽,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肖像图。? 2017 珍妮·霍尔泽,图片:珍妮·霍尔泽,豪瑟沃斯


“匿名性是至关重要的, 我希望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作品背后的想法,放最少的精力在艺术家身上。”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195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加利波利斯市,现工作生活于纽约。霍尔泽曾在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惠特尼美术馆的独立学习项目学习。她于1972年获得俄亥俄大学艺术学士学位,于1977年获得罗德岛艺术学艺术硕士学位。霍尔泽是美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她以文字为基础的大型公共艺术项目而闻名。霍尔泽的观念性艺术实践——无论是印在T恤上、投射在LED指示牌上,还是刻在牌匾上——归根结底是一种语言和写作形式,观众的参与构成了作品的重要部分。她的作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海报发展至如今的灯光投影,始终质问着权力系统和社会统治阶级,在揭露无知与暴力的同时,融入幽默、善意和勇气的元素。


霍尔泽的艺术话题除了质疑消费主义、描述折磨,还有悲叹疾病与死亡,她对语言的运用旨在煽动观众的情绪、使其感到一丝不安,其作品探索语言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暗含着隐藏与控制的意味。此外,霍尔泽的作品还探讨暴力、压迫、性别、女性主义、权力、战争与死亡等宏大主题,运用现代信息系统的词汇来分析政治议题。她希望通过作品来揭露隐蔽而无声的事实,激发人们的批判性思考。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珍妮·霍尔泽,文本,霍尔泽,珍妮,豪瑟,LED,ARS,Holzer,战争,装置


从阅读中获得艺术理念

模糊公众与私人的界限


霍尔泽的并非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她的父亲是一名汽车销售员,母亲则热衷于马术。 霍尔泽从小就对艺术感兴趣,但在青春期时却抑制了这种爱好,她回忆道:“我在五六岁时疯狂而幸福地画了起来,但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试图变得正常。”直到本科期间,霍尔泽对艺术的热爱重新燃起。 她辗转于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佐治亚州俄亥俄州基督大学学习绘画,版画和油画,一心想要成为一名抽象画家。 毕业后,霍尔泽担心艺术缺乏经济稳定性,曾在求职生涯中多次改变专业。 之后,她于1975年从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当我20多岁时,我意识到‘平凡又普通’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回到了艺术行业。“霍尔泽说道。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真理》(Truisms),1978,复印照片, 24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真理》(Truisms),1978,复印照片, 243.9 x 101.6 厘米 / 96 x 40 英寸,?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图片:MoMA / 豪瑟沃斯


1976年,霍尔泽搬到了纽约市。在那里,她参加了惠特尼博物馆的独立学习项目。该项目鼓励艺术家饱览诗书、丰富学识,所以授课内容包含全球文学和哲学的阅读清单。这些著作引起了霍尔泽的共鸣,她认为这些想法和道理可以简化为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词句。因而,她的第一个公共艺术项目“真理”(Truisms)(1977-9)由这些摘要组成,以白色黑色斜体印刷,并匿名发布在整个曼哈顿下城的建筑物、电话亭和标志上。大多数由一句简短的句子组成,比如“滥用权力并不令人意外”(Abuse of power comes as no surprise)。后来,她扩大了“真理”系列,融入更多宣传信息方式,如海报、贴纸和T恤。当时的霍尔泽没有兴趣在画廊展示她的作品,她在2010年3月的《迷茫》(Dazed)杂志上写道:“那个时候,我仍然不确定自己是否是一个艺术家,不清楚这个头衔是否当之无愧。”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活着:当有人伏于你之上呼吸...》(Li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活着:当有人伏于你之上呼吸...》(Living Series: When someone is breathing on you..),1980-82,青铜, 20.3 x 25.4 厘米 / 8 x 10英寸,?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图片:豪瑟沃斯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活着:亲自社交会促进...》(Living: &nb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活着:亲自社交会促进...》(Living:  Hands-on socialization promotes...),1981,手绘搪瓷  黑白金属标牌,53.3 x 58.4 厘米 / 21 x 23 英寸,? 珍妮·霍尔泽,图片:豪瑟沃斯


尽管霍尔泽最初对作品的影响力持怀疑态度,并宣称不愿透露姓名,但作品引起了纽约艺术界著名的评论家与策展人的极大关注,使得霍尔泽很快成名。1981年,霍尔开始创作艺术系列“活着”(Living)。该系列的作品中使用到了青铜板,然而,这些青铜板的用途并非是为了满足展览机制——艺术家并没有刻上捐赠者姓名、历史日期和其他信息,而是直接针对观众设计了神秘的、无定论的短语——饮食、呼吸、睡眠、人际关系和日常焦虑等,这些文字刻画并解释了人“活着”的必备品。即使在画廊里,这项工作也融入了环境,而不是置身事外。当我们阅读时,这些不确定的、根据观看者理解和体验的文本,能挑起我们幽默或焦虑的思绪,并引起我们的深思。在“活着”系列中,霍尔泽声称自己的目标是“建立看上去有权威的声音”,同时保持匿名。在她职业生涯的早期,她便已树立了此后推动着其事业不断发展的理念:模糊公共和私人之间的概念界限,质疑权威来源的信息。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珍妮·霍尔泽,文本,霍尔泽,珍妮,豪瑟,LED,ARS,Holzer,战争,装置


结合文字与实物

开启与时事政治的互动


霍尔泽于1985年离开曼哈顿,和她的丈夫、风景画家迈克·格利尔(Mike Glier)一起搬到纽约州北部。他们在胡西克福尔斯(Hoosick Falls)的新家是一座在十九世纪后期鼎盛时期也仅有数千人的农业生产中心,也即一座风景如画、被绿色山丘和农舍包围的“鬼城”。霍尔泽称自己为“隐士”(hillbilly),并觉得自己“能够在灰尘和虫子找到乐趣”。


搬去城外并没有阻止她职业生涯的持续跃进,现代的电子系统逐渐成为霍尔泽作品中的重要媒介。在公共艺术基金计划(Public Art Fund)的赞助下,霍尔泽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以此吸引更多的观众。 霍尔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纽约有许多高质量的展览,其中包括1989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展览:博物馆的圆形大厅被她装置成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拱廊, 在她把艺术品从街道上带往博物馆的时候,霍尔泽就意识到观众群体将是专注的观展人,而非曾经那些毫无戒心的路人。 站在旋转的红色、绿色和黄色文本之下的古根海姆游客极有可能注意到,这个装置作品带来的公共艺术的可行性、艺术品的商品化等议题发——而这些,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艺术行业面临的紧迫的现状。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珍妮·霍尔泽,文本,霍尔泽,珍妮,豪瑟,LED,ARS,Holzer,战争,装置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无题》(Untitled),1989,拓展性螺旋三色L.E.D 电子显示招牌,场地特定尺寸,?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图片:古根海姆 / 豪瑟沃斯


霍尔泽在回忆她意想不到的成功中说道:“(作品展出地点)从大街到博物馆的转变,并没有让我觉得十分振奋。”到了1990年,她的作品越来越大,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高,一些评论家则开始批评她是精英主义者,违背了她即尽可能广泛吸引观众的初衷。在努力平衡家庭生活以及高质量艺术家的情况下,霍尔泽选择隐退几年,并于1993年改头换面重新出现在艺术界,开始投入全新的创作:展现作品与时事政治互动。


1993年,应德国最大日报之一的“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 Magazin)的邀请,霍尔泽针对前南斯拉夫战争中对妇女和女童的性暴力作为战略和武器的事件创作了一个名为“Lustmord”的系列作品。以译为“性冲动谋杀”的单词“Lustmord”作为标题,霍尔泽的作品中用各种形式来体现性暴力。此系列的文字部分由艺术家从肇事者、受害者和观察者的角度所创作的三首诗组成。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性冲动谋杀》(Lustmord),199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性冲动谋杀》(Lustmord),1993,墨水 肌肤 西霸彩色冲印(Cibachrome Print) ,33 x 50.8 厘米 / 13 x 20 英寸,?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性冲动谋杀桌》(Lustmor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性冲动谋杀桌》(Lustmord Table),1994,人骨 刻字银环 木桌,?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珍妮·霍尔泽,文本,霍尔泽,珍妮,豪瑟,LED,ARS,Holzer,战争,装置


用LED装置告诫:

战争和历史从不遥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霍尔泽的作品主要关注在饱受战火蹂躏的地区,特别是前南斯拉夫和中东地区的当局人士所说过的话。 2004年,霍尔泽开始在她的LED和投影作品中使用通过“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提供的政府解密文件中的话语。这些作品使用了国家安全档案资料中集中描述政府监视和美国军方的不公正情况的文字。较新的LED作品中有许多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的双面标语,或是不断闪动跳跃,改变形状的灯光,亦或是以无法看懂的双层重叠的文字形式滑过观看者的眼睛。


在2012年与同行艺术家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的一次采访中,史密斯详细阐述了她们使用这些文字的动机:“许多记者和出版商对作品中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展现形式持谨慎态度。为了弄清楚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我去了国安局,找了很多士兵、军官、联邦调查局、被拘留者、政治家、立法者、政策制定者、政府当局、总统和政府律师。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布雷根茨的氙气》(Xenon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布雷根茨的氙气》(Xenon for Bregenz),2004,氙灯投影,?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图片:豪瑟沃斯


从2010年起,霍尔泽的作品尤其聚焦于现代冲突。当她第一次来到布伦海姆宫时,她对这个宫殿的军事历史产生了强烈兴趣;这里不仅是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Sir Winston Churchill)的出生地,最初的建成是作为是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 1st Duke of Marlborough)在1704年布伦汉姆战役中胜利后的奖赏。霍尔泽以这个遗产作为出发点来观察“冲突”这一跨越时间和国家的、普遍存在的永恒主题。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珍妮·霍尔泽,文本,霍尔泽,珍妮,豪瑟,LED,ARS,Holzer,战争,装置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关于战争》(On War),2017,文字由未被遗忘协会提供。 ? 2017 未被遗忘协会,授权使用。? 2017 珍妮·霍尔泽,艺术家权利协会(ARS)会员,纽约,摄影:Samuel Keyte,图片:布伦海姆艺术基金会,豪瑟沃斯


霍尔泽将自己的作品与缔造了布伦海姆宫永恒遗产的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叙述了战时生活,呈现出士兵和平民的真实经历。作品中有科技、石雕、光线投影,其中还有一个由英国数位创意公司Holition开发的虚拟现实移动应用,以及霍尔泽著名的LED灯装置作品。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珍妮·霍尔泽,文本,霍尔泽,珍妮,豪瑟,LED,ARS,Holzer,战争,装置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为了布伦海姆》(For Blenheim),2017,文字由未被遗忘协会提供。 ? 2017 未被遗忘协会,授权使用。? 2017 珍妮·霍尔泽,艺术家权利协会(ARS)会员,纽约,摄影:Samuel Keyte,图片:布伦海姆艺术基金会,豪瑟沃斯


在作品《内存》(Ram)和《律动》(Move)中,霍尔泽更是挪用了LED这种通常用于公共场合、新闻、信息或广告中以吸引注意的媒介来处理与战争有关的问题,用普通百姓的语气和视角来表达观点,却也同时关注着战争受害者及施害者。她还引入了智能机器人技术,以便每个标牌都能响应观众的移动而产生互动。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RAM《内存》(Ram), 2016,三面LED RG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RAM《内存》(Ram), 2016,三面LED RGB二极管,14 x 762 x 14 厘米 / 5 1/2 x 300 x 5 1/2 英寸,?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图片:豪瑟沃斯


《内存》(Ram)是一个长度超过七米的三面LED。单词以不同的速度沿着LED的每个水平面滚动、闪烁、消逝、然后分解成彩虹光谱,在周围的地板上投射出迷人的光芒。不同的速度唤起了霍尔泽所描述的语言模式,即“动态等价于语调”。《内存》(Ram)的内容摘自诗人思薇琴絲卡(Anna ?wirszczyńska)史诗般的诗歌,她在二战期间加入了波兰的抵抗运动,并在1944年的华沙起义期间担任护士,她的1974年的作品《建立街垒》(Budowa?am Barykade)从第一视角记录了战争的暴行,描述了在1944年纳粹围攻和破坏波兰首都期间,思薇琴絲卡所遭受的痛苦和英雄主义。借助机器人技术,《内存》(Ram)来回移动,从一侧到另一侧旋转,暗示了军事撞击的动作,作品的侵略性强调了思薇琴絲卡主题的残酷性,挑战了传统诗歌及雕塑对于战争的保守描述。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律动》(Move), 2015,四面LED RGB二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律动》(Move), 2015,四面LED RGB二极管,243.8 x 15.2 x 15.2 厘米 / 96 x 6 x 6 英寸,?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图片:豪瑟沃斯


《律动》(Move)是一个四面垂直的LED装置,从悬挂在画廊天花板上的机器人手臂摇摆。 LED上显示了大约131位目击者的个人账户。霍尔泽试图通过这件作品寻求到全新的内容,来探讨国际难民危机和叙利亚持续内战的破坏性对人道主义危害。


▲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律动》(Move), 2015,四面LED RGB二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律动》(Move), 2015,四面LED RGB二极管,243.8 x 15.2 x 15.2 厘米 / 96 x 6 x 6 英寸,?珍妮·霍尔泽 / 纽约ARS,图片:豪瑟沃斯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珍妮·霍尔泽,文本,霍尔泽,珍妮,豪瑟,LED,ARS,Holzer,战争,装置


重要美术馆及画廊展览


珍妮·霍尔泽: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用文本感知世界的冲突,珍妮·霍尔泽,文本,霍尔泽,珍妮,豪瑟,LED,ARS,Holzer,战争,装置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为阿布扎比卢浮宫》(For Louvre Abu Dhabi),现场图,2017。? 阿布扎比卢浮宫 / 珍妮·霍尔泽,纽约艺术家权利协会(ARS)成员,摄影:Marc Domage,图片:豪瑟沃斯


霍尔泽的作品曾参展众多国际及全国性展览。近期个展包括:2017年,英国布伦海姆宫「更柔软:珍妮·霍尔泽」(Softer: Jenny Holzer);2017年,豪瑟沃斯苏黎世「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2015年,豪瑟沃斯萨默塞特艺术中心「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2015年,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战争绘画」(War Paintings);2014年,纽约Cheim & Read画廊「珍妮·霍尔泽:尘埃绘画」(Jenny Holzer: Dust Paintings);2013年,艺术门画廊「光流」(Light Stream);2011年,首尔库卡画廊「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2011年,波兰艺术站基金会「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以及2009年,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珍妮·霍尔泽:保护保护」(Jenny Holzer: Protect Protect)。


 ▲ 2009年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珍妮·霍尔泽:保护保护」(Jenny Holzer:

 2009年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珍妮·霍尔泽:保护保护」(Jenny Holzer: Protect Protect)展览现场图,图片:惠特尼美术馆 / 豪瑟沃斯


霍尔泽也参与了众多群展,其中包括:2017年,大英博物馆「美国梦。波普至今」(The American Dream. Pop to the Present);2016年,新加坡艺术门画廊「安静地」(In Silence);2016年,纽约Cheim & Read画廊「女性凝视,第二部分:女性观看男性」(The Female Gaze, Part Two: Women Look at Men);2015年,鲁贝尔家族收藏「无人之地:来自鲁贝尔家族收藏的女性艺术家」(NO MAN’S LAND: Women Artists from the Rubell Family Collection);2014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汉穆尔博物馆「接受或放弃:机构、图像与意识形态」;2013年,上海外滩美术馆「从姿态到语言」(From Gesture to Language);2012年,西雅图美术馆「她们:来自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女性艺术家」(Elles: Women Artists from the Centre Pompidou);2012年广州双年展;以及2011年,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后现代主义:风格与颠覆:1970年至1990年」。


相关阅读:万众瞩目的阿布扎比卢浮宫,邀珍妮·霍尔泽呈现震撼之作 | H&W艺术家

相关阅读:穿透宫殿堂皇下的黑暗,珍妮·霍尔泽用「更柔软」的心感知世界的“冲突” | H&W艺术家




菲利普·加斯顿个展 正在豪瑟沃斯香港展出

欢迎通过 @豪瑟沃斯画廊 官方微博参与在线互动

▼ 点击图片识别微信二维码,关注画廊最新动态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豪瑟沃斯官方网站了解更多!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