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1938年出生于德国萨克森,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先驱,拥有超过五十年的卓越艺术生涯包括制图,版画,绘画和雕塑。他的作品围绕着集体,历史和个人的主题,作品与德国的历史和文学以及他儿时经历的图像与乡村景观有着紧密地联系。1999年5月他成为皇家艺术学院荣誉会员。
2018年,艺术家迎来80岁生日,这位进入耄耋之年的艺术家始终不断挑战自己,并活跃于世界各地举办的艺术展览与文化活动当中。
艺术家创作历程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1938年出生在萨克森(Saxony)德意志,曾用名格奥尔格克恩(Hans-Georg Kern)。
—— 反叛 重组 ——
1956年在东柏林的艺术学院(Academy of Art in East Berlin)学习绘画,一年后因“社会政治上的不成熟”名义被驱逐出学院。1958年他迁往西德师从汉恩·特里尔(Hann Trier),并于1962年在西柏林艺术学院(Academy in West Berlin)获得硕士学位。期间,他更改姓氏为‘巴塞利玆‘(Baselitz)以纪念他的出生地’巴塞利茨‘(Deutschbaselitz)。
Georg Baselitz
Die grosse Nacht im Eimer (‘The Big Night Down the Drain’)
1962-1963
1963年在柏林的Galerie Werner & Katz举办的巴塞利玆首次个人展览上,他的作品引起了公众丑闻,德国官方以公然猥亵的名义没收了展览中部分作品。其中包括“落空的长夜”(Die Grosse Nacht im Eimer,1962-63),此作品描绘了一位正在自慰的侏儒。
60年代中期,巴塞利玆着手创作了一系列高大且不朽的男性人物,他自称这些人物们为反叛者,牧羊人和新人(Ein neuer Typ)。从浪漫主义传统中来欣赏,作品中的反叛者(英雄/游击队)常被视为与艺术家形态有关的局外人。这些作品是1965年巴塞利玆在佛罗伦萨被赐予奖学金后开始钻研意大利风格主义版画(Italian Mannerist prints)后创作的,且常被人称作“英雄”(Helden)系列。
Georg Baselitz 'A New Type' 1965
Gouache, ink wash and crayon on paper, 48,7 x 31,7 cm
Privately owned
? Georg Baselitz 2016 Photo: Jochen Littkemann, Berlin
巴塞利玆把人物置于神秘却衰败的风景中,每个人物都被赋予标志性的特征以辨认各自的特性,比如军靴,军包,或是军装,并且时常配与夸张且暴露的生殖器官。作品中被描绘成孤独的先知或圣徒的人物同时暗指了那些蹒跚,茫然,且身经百战的德国归乡士兵。
Georg Baselitz,Two Stripes The Hunter (Zwei Streifen Der Jager),1967-1968
创作于60年代后期的“破裂”(Fracture)系列作品则透露了巴塞利玆对森林与树木的浓厚兴趣(也包括那些历史上曾与该主题有关的图形,以及充斥樵夫和猎人的乡村景观)。它们被分解成多个部分从而使图像能够被形象地重组。
—— 聚焦 挑战——
1969年,为了使观众重新聚焦在油画中纯粹的图像因素巴塞利玆决定将作品倒置展示。试图超越自己早期作品中的具有象征性和内容导向性的人物,这也使他能够强调构图中的抽象特质。
重力被颠倒的画面营造出更为刺激的情感震撼,打破传统的神秘氛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过物象颠倒挑衅专制,批判霸权,消解了叙事性和象征性,进而强调了画家本身的艺术观点和绘画特性。
Georg Baselitz
'Wir fahren aus | We'reoff', White Cube Bermondsey, London
27 April - 3 July 2016
? Georg Baselitz. Photo ?White Cube (Ben Westoby)
艺术家于2016年在白立方伦敦举办的个展当中,全新的巨幅绘画悬挂在画廊的多个展厅中。这些作品中,巴塞利玆重新回顾了他自己和妻子Elke早期的双人肖像,作于1975年名为《Bedroom》。用黑色和白色为主的调色板,通过人物肖像画巴塞利玆探讨了岁月流逝的概念,物质性和自我。
“在这些另人惊讶的,丰富的作品中,巴塞利玆进入德国艺术上历史最悠久的主题之一-死亡无处不在和腐烂的必然性。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看到镜中的骷髅盯着他们,这位现代艺术大师正视人类衰老且看到其中异样的美丽。” (《卫报》展览评论)
Georg Baselitz,BDM Group,2013
70年代末期,巴塞利玆已开始创作纪念碑式的,体积庞大的,头部形态刻意不规则化的人物雕塑。
“木头可以避免任何形式带来的吸引力,任何工艺与高雅…由木材创作的物体是独特的,简约的,谦逊的”。——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巴塞利玆的画布愈发浓厚和丰满,创作题材重新承担起更重要的角色。他同时援引斯拉夫民间艺术的图案,有时还把这些元素与家庭老照片中的人物结合。德国浪漫主义的风格影响了巴塞利玆近期的作品,他甚至开始涉及斯大林时期社会写实主义的作品(巴塞利玆早期艺术生涯十分排斥这些作品)。
Georg Baselitz,Einer malt mein Portr?t,2002
—— 回归 探索 ——
2005年,巴塞利玆在作品中加入“再混合”(Remix)系列,他回归到艺术生涯中的关键阶段(包括 “The Big Night Down the Drain” 与 “The Great Friends”)并且重新创作了这些代表作品的新版本。这些作品的绘制凭借艺术家的直觉,采用了灵活且轻盈的颜色。通过审视和发掘过去,巴塞利玆利用自己的绘画语言重新塑造了全新且解放的作品。
Georg Baselitz,Der neue Typ (Remix),2005
Georg Baselitz,Der Wald auf dem Kopf (Remix),2006
Georg Baselitz,Georg Baselitz Remix Tennis,Palace Art Museum Helsinki, 2010
德国《Art》杂志记者Tim sommer 2006年对巴塞利玆进行专访:
Tim Sommer:巴塞利玆先生,您刚刚(2005年)重新创作了您1963年引起争议的作《落空的长夜》(Die grosse Nacht im Eimer),是处于什么样的想法?
巴塞利玆:与以往不同,我现在正忙于重新创作存在于我的头脑中、我的桌子上的图录里、或者在工作室里围绕着我的我自己的绘画。这其实是一种新的创造。人们总是习惯于一直朝前走——对于我来说,直到去年的年初我的情况也是如此。后来,我总是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能够改正曾经所犯的错误?我是否该下决心将早期的作品再重新创作一遍,使得它更加完善?(《Art》2006.3)
Georg Baselitz, With Harmonica too(Auch mit Harmonika), 2015
巴塞利玆为2015年的“格林德伯恩音乐节”期间的展览创作了一系列专注于腿与脚的新作品。作为巴塞利玆早期探索的重要图像,此次回归探索也可被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画像。
Georg Baselitz, White Cube at Glyndebourne, 2015
腿像神秘的旋盘一样顺时又逆时的转动 ,同时作品含义模糊的名称通过提及巴赫,莫扎特,瓦格纳,手摇风琴与民族音乐来强调其与音乐的关联。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2018 慕尼黑歌剧节
歌剧《帕西法尔》 'Parsifal' 舞台设计
(作者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 Wilhelm Richard Wagner
导演 Kirill Petrenke)
2018年6月28日至7月31日
德国 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
Bayerische Staatsoper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个展 'Corpus Baselitz'
2018年6月10日至10月29日
法国 恩特林登博物馆
Musée Unterlinden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首次美国回顾展
2018年6月21日至9月16日
美国 赫施霍恩博物馆与雕塑园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Washington DC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参展 ‘记忆宫殿 ’
‘Memory Palace’
白立方25周年系列展 伦敦站
2018年7月11日至9月2日
白立方 伦敦柏孟塞
White Cube Bermondsey London
2018年7月11日至9月15日
白立方 伦敦梅森苑
White Cube Mason’sYard London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2018年7月18日至8月25日
白立方 香港
White Cube Hong Kong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follow us
如需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Website 网站: www.whitecube.com
Wechat 微信:whitecubehk
Facebook 脸书:White Cube
Instagram:whitecubeoffcial
follow # WhiteCube25 for mor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