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戴拿破仑的艺术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雅克-路易·大卫。
大卫把拿破仑视作法国大革命中倡导自由、民主精神的继承者和混乱的终结者,对他非常之崇拜并成为拿破仑称帝后的宫廷画师。
他画了一系列关于拿破仑的肖像和历史场面作品,精雕细琢,有着惊人的效果,把我们带到了属于拿破仑那个时代的历史与生活中。
雅克-路易·大卫自画像
他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
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在拿破仑时代曾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在他死后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领域的杰出代表 ,进而促成法国取代意大利而成为欧洲艺术运动的中心。
他最为突出的学生有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格罗、席拉尔等。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画像
大卫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五金商人家庭,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后来由身为皇家砖瓦匠的叔父和建筑师德麦戎抚养。
23岁的雅克-路易·大卫第一次参加罗马奖考试,考题是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战神马尔斯的战斗,艺术风格基本上是模仿洛可可风格,但是人物形象情绪激烈、步伐沉重,因此画面很不协调而落选。
《帕脱克卢斯的葬仪》
直到27岁雅克-路易·大卫历经3次失败后才获得罗马奖赴罗马留学。在罗马学习期间他为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遗迹所感动,产生了研究和学习的浓厚兴趣,于是下决心暂时不搞艺术创作,专心钻研希腊罗马雕刻,认真画了4年的素描,32岁时曾带着一幅素描稿《帕脱克卢斯的葬仪》回巴黎沙龙展出。
雅克-路易·大卫最初的创作都是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和艺术中寻求美的源泉和理想,把古代英雄的品德和艺术样式视为审美的最高标准。他曾说过,古代是当代画家的学校,它是当代画家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
后来由于接触到一些反封建的革命党人,如雅各宾党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等,他在政治思想和艺术观念上产生了一些变化,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从这时起雅克-路易·大卫勇敢地站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用自己的艺术为反封建斗争服务,逐渐走进现实主义的潮流。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330×425cm | 布面油画 | 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1784年
他说过:
“艺术必须有助于全体民众的幸福和教化,艺术必须向广大民众揭示市民的美德和勇气。”
从此,雅克-路易·大卫把艺术作为反封建的战斗武器使用,作为战士登上了画坛和政坛。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荷拉斯兄弟宣誓》。
大卫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探索艺术创作,突破了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比启蒙思潮下的写实主义更进一步地描绘了时代的革命斗争现实,他借历史题材揭示如何建立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与新的社会风尚的革命思想。
当大革命的风暴到来时,大卫不仅仅是名画家,他还作为社会活动家、革命家积极投身于革命。他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成为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并以国民教育委员的身份从事大量的革命艺术活动。他公开倡导艺术必须为政治斗争服务,
他还说过:
“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为了帮助某一个政治概念的胜利而存在。”
《马拉之死》| 165×128cm | 布面油画 | 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1794年
在大革命中,大卫根据国民议会的建议创作了一些具有鲜明革命时代特征的肖像画,其中最杰出的便是《马拉之死》。
1794年是大卫艺术生涯中最辉煌的年月,他的艺术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具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并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时代生活相结合,成为一位革命艺术家。
但是随着“热月”政变,雅各宾党政权被推翻,大卫被捕入狱,出狱后看到国家发生的变化令他触目惊心,革命的理想破灭了,这使大卫心灰意冷却又无能为力。
《萨宾妇女》| 386×520cm | 布面油画 | 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1789年至1799年
从此在创作上他放弃了现实的题材,又沉浸在对古代社会的向往之中,再也没有画过富有革命激情的作品。
他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停止了一切社会活动,情绪非常消沉,艺术热情也面临枯竭。这时的画家期望和平,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创作了《萨宾妇女》。
《拿破仑·波拿巴从大圣伯纳山口穿越阿尔卑斯山》 | 50.8x45.72cm | 布面油画 | 让-巴普蒂斯特·莫扎伊斯与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1807年
该作品即将于“拿破仑"特展展出
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著名的画卷——《拿破仑·波拿巴从大圣伯纳山口穿越阿尔卑斯山》,描绘了拿破仑在战役中及掌权时的气宇轩昂。拿破仑为了震慑敌人勇敢地指挥军队并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这一战略最终使拿破仑赢得了马伦戈战役的胜利。这幅画作也展示了雅克-路易·大卫的杰出才华。这幅画在全世界有五个版本,大尺幅画像现藏于卢浮宫、凡尔赛宫,该幅由大卫和莫扎伊斯合作完成。
众所周知,大卫将真实的场景做了极大的美化,驴换成了马,军大衣换成了黄斗篷。
然而,比这些细节美化更意味深长的是画面中拿破仑的整体形象——这种形式的骑马肖像一直被认为是皇帝或国王的专属。
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马上沉思录》的作者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更可以在欧洲近代著名君主路易十四和彼得大帝的画像或雕像中看到。此外,虽然整幅画色彩鲜亮,但是作为共和国象征的红白蓝三色却消失了。
《身穿戎装的路易十四画像》
皇帝式骑马肖像的出现和共和寓意色彩的消失都说明,共和制度已经无法约束拿破仑不断强化的个人权力了。
虽然还未加冕称帝,但他已然以欧洲杰出帝王的后继者自诩。而大卫不仅凭这幅画赢得了名声,更深得拿破仑的欣赏,获得两万四千法郎的巨额报酬。
拿破仑也让人想起汉尼拔和查理曼大帝,后者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
《身着神圣礼服的拿破仑一世半身像》| 170×89.5cm | 布面油画 | 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1804年
该作品即将于“拿破仑特展”展出
拿破仑在加冕前3个月,即1804年9月向艺术家订购了此画像。但画像完成后拿破仑拒绝收货。于是,艺术家将画像出售给1804年到1807年时任内务部部长的Jean-Baptiste de Nompere Champagny(Cadore 公爵),购画人在1807年到1814年担任了外交部长。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礼上首席传令官的佩剑
设计师:雅克-路易·大卫和让·伊萨贝
该作品即将于“拿破仑"特展展出
大卫的修辞艺术是思想的、沉静端庄感的,他期望透过绘画感动,教育、促进、引导德行。除此以外,他还是爱国主义的,因此他参与政治,其艺术高峰也是其政治参与高峰。
《教皇庇护七世素描画像》| 10.5x8.9 cm | 铅笔和墨水石灰石面板画 | 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1817年
该作品即将于“拿破仑特展”展出
这是凡尔赛宫里发现的一幅画像的起草素描 ,为画家大卫在布鲁塞尔流放期间绘制 ,背面写着“大卫·1817年《庇护七世》画像草图”,签名“LD”。
随著拿破仑失败和革命活动息鼓,欧洲回到复辟的保守时期,大卫对革命的幻想也随之破灭,这时他选择可流亡国外。但一旦远离法国故土和革命战场,他也失去了他的艺术灵感与热情,最终于1825年过世。雅克-路易·大卫的一生是脱离不开拿破仑的,通过他的画笔见证了拿破仑的成功与最后的失败。
拿破仑特展将于10月27日于沪上首展,展览全面呈现拿破仑跌宕激昂的人生经历、多样而真实的生活面貌。展品包括为拿破仑创作的绘画/雕塑、拿破仑珍贵手稿、文书、贴身服饰、贵重饰品、军旅用品及家具、日用品等“重头”文物,总数多达185件,是目前为止于上海展出的最大规模拿破仑特展,邀你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近距离观看大卫的真迹,现场感受属于浪漫主义时代的英雄神话!
“拿破仑”特展预售票现已开售
预售时间:9月26日~10月26日
开幕巨惠票:50元
限量5000张,仅限于开展后前三天使用(10月27日-29日)
早鸟预售票:
100元 (原价120元通票);
60元 (原价80元工作日票);
优惠票:60元(学生/教师/65周岁及以上老人)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购票!
*注:一位成人可免费带领一位1.2米以下儿童入场;
65岁(含65岁)以上老人、学生、教师需本人持有效证件至现场购票可享受优惠;
残障人士、现役军人、带团20人以上导游凭本人有效证件免票入场;
10月30日因内部活动展馆下午不对外开放,最晚入馆时间:14:00,当天需在15:00前离场。
★感谢以上机构及媒体对本次展览的特别支持
图片及相关资料来自网络
资料收集整理:冯宇菁、李祯
图文编辑/排版:Asoka、于欣雨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喜玛拉雅中心南区3楼
可搭乘7号线至花木路站或1013、976、
花木1路、浦东11路、江南专线
3F, Zone A, No.869, Yinghua Road, Shanghai
Take Metro Line 7 to Huamu Road station or No.1013, 976, No.1 Huamu, No.11 Pudong, Jiangnan Line Bus.
【参观时间 | Hours】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特展除外)
Tuesday to Sunday: 10:00 am - 6:00 pm
Entering no later than 5:00 pm(Closed on Monday except special exhibition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