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波洛克,1945年8月刊《LIFE》杂志



杰克逊·波洛克

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奠基人之一

“行动绘画”、“滴画”创始人

曾被公认为

二战后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的标准

在国际艺坛独树一帜的功臣

38岁成名,44岁车祸离世



杰克逊·波洛克出生于美国的怀俄明州科迪,逝于纽约州的斯普林斯,是纽约动作画派的领导人和抽象派的代表画家。


1947年后,波洛克进行大幅滴洒绘画的实验,他的滴洒是一种不受控制的直觉行动,富有形体、轮廓线的压力和韵律变化。


波洛克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滴画",他的滴画成了无拘无束的美国性格的典型表现,成了抽象表现主义的经典作品。


一位见过波洛克的人曾回忆道:


"进入波洛克的画室就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艺术家把他的思想和充沛的感情完全展露在他的画室之中。画室的一边是大听大听的颜料罐子,墙上案上到处是颜色的滴痕。另一边是他的尺度巨大的作品,波洛克经常坐在前面沉思好几个钟头,他脸上的线条很硬,而且经常眉头紧锁,显然,波洛克的每一幅作品都不是轻易画出来的。当他作画的时候,他沉湎于吓人的行动之中。"


评论家则称他的画为"行动绘画":


“画家在画布上呈现给我们的已经不是一张画,而是在画布上的行动过程,画面成了画家行动的场所,画布成了画家行动的记录。”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杰克逊·波洛克在工作室 鲁迪·伯克哈特(Rudy Burkhardt) 摄





1


洛克如是说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Lucifer,波洛克滴画作品


1947年到1948年的冬天,波洛克在艺术杂志《可能性》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由于他一直不乐意公开讲话,所以这篇声明十分宝贵,明确阐述了他的新创作手法。该文经由艺术家罗伯特·马瑟韦尔( Robert motherwell)和批评家哈罗德·罗森伯格( Harold Rosenberg)编辑。


“我的画不是在画架上完成的。我几乎从来不在画画前装裱我的画布。我更喜欢用大兴钉把未裝裱的画布钉在硬墙上或地极上。我需要坚硬的表面做支撑。放在地极上我更自在。用这种方式我能在它周围走动,从4个方向来画,并且真正地身处画中,因此我感觉更贴近画面,更能成为画面的一部分。这类似面部的印第安沙画家的画法。


我不断地弃用画家的常见工县,如画架、调色极、画笔等等。我更喜欢棍子、毛巾、刀子,滴茵流动的颜料或加入了沙子、碎跛璃以及其他不常见物品的厚实颜料。


当身处我的面中,我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只有在某种“意识到”的时段我才看到自己画的是什么。我不害怕制造改变、破坏囹像等等,因为画有它日自己的生命,我试图让它从画中表现出来。只有在我与画失去联系时结果才会一团糟。不然就是纯粹的和谐,表达简单易于理解,画面效果也不错。”






2


滴画技法出现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Number32,波洛克滴画作品


波洛克在他发表的声明中提到了“滴落流动的颜料”。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定义自己最为引发争议的滴画技法了。


“颜料滴”在空中自由落体的短暂时刻,艺术家与他的创作材料失去联系。在痴迷个性、将打造标志视为原创特征的文化中,任由颜料滴落的手法很有挑战性。

这是混乱,还是孩子气的胡乱涂抹?即便是波洛克自己也感到有必要发问:“这是画吗?”






3

《编号1A》,1948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编号1A,杰克逊·波洛克,1948


有一段时间,波洛克省去了标题而给画编号。正如李的评论:“数字是中性的。它们让人们看到画的本身—纯粹的画。”他的看似抽象的布局让人望而却步。对于艺术家海伦·弗兰肯塔勒而言,它们表现了种迫使她走进去的异国风景——“我必须在那里生活”。


波格克开始在更大的尺幅上运用他的滴画技法。尺寸为1.7米×2.6米的《编号1A》叫人难以忘怀。他的架上绘画中的颜料滴落通过手腕运动完成,如今他的整个身体都参与其中。后来的照片和电影记录下波洛克个笨拙如熊的男人一一变成了一个优雅的人,他在画布周围投掷、蹲下和踮脚走动。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无误。


画布表面不可磨灭地记录下这些行为。这件作品活力四射览无余(透出了裸露的画布),其影响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减少。画上的记号有一系列肌理:它们自己在自由地奔跑、漫步和旋转。同时表面的铝粉漆制造出磷光效果:线条似乎在画布前摇摆波动,又在画布上如同在《闪烁的物质》里那样振荡。


历史学家为这幅画所表达的意义争论不休它究竟蕴含在绘画的行为还是绘画的视觉美感之中。由于波洛克影响了两个针锋相对的艺术家阵营,他留下的作品更是加剧了两派之间的分裂。后绘画性抽象主义艺术家对波洛克的精美线条感兴趣,而20世纪60年代的行为艺术家忙于实践(并且逐步形成了)绘画过程中的动态行为。


在波洛克的创作手法中,形式和行为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墙上的画表现了行为的身体体验。波洛克与他作品的关系犹如对话。当被问及他如何知晓一件作品已完成时,他反问:“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做爱结束了?”他对朋友说,他甚至爱抚过他的作品;《编号1A》中一些有触感的局部,上面的颜料用摩擦过,而围绕画的边缘,他以一系列从粉红到深棕色的手印作为自己的在场记录。


约翰·格雷厄姆认为,波洛克的动作还和歌手的嗓音样令人愉悦。波洛克觉得他的艺术“应该像享受音乐那样去享受”。有趣的是,他是新奥尔良爵士乐的乐迷。





4

《夏日(编号9A)的悖论》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夏日(编号9A)》,1948


波洛克的艺术与新奥尔良爵士乐有着同样发自内心的特质和情感范畴。艺术史家将他的作品与身体功能关联起来—一例如,滴落技法常与小便行为关联(波洛克的父亲貌似教过他如何用小便在大峡谷的岩石上画画)。因为画中的“水平状态和射流的冲动”,柯克·瓦恩多拿他的作品与性行为做对比。波洛克的艺术就是这些东西乃至更多—它关乎人类经验的所有领域。海伦·弗兰肯塔勒感受到的她“必须在那里生活”就是此意。波洛克的艺术像即兴演奏的爵士乐令人沉浸其中,让观者来跳入画中看它如何呈现。


对于波洛克而言,《夏日》的风格不同以往。这幅画又长又窄,给人强烈的水平冲击感。交织的黑色线条如同巨大的视觉划痕,自由无拘但又在控制之内,黄色和红色的彩色髙光增添了温暖感,犹如爵士乐即兴演奏中穿插的乐器独奏。乐观的情绪好似康特·巴锡的一首让人们翩然起舞的曲子《一点钟的爵士乐》这也是波洛克收藏的另张唱片。






5

 季节变化:《秋韵(编号30)》


波洛克用他粗哑的嗓音为汉斯·纳穆斯拍摄的短片做了开场白:“我的家在长島东汉普顿的斯普林斯。”他在这个“家”的两年里,滴酒未沾,作品高产。他的密闭工作室的唯一光源是椽子上的窗户,一切都静悄悄的。绘画是孤独的行为,而李选择尽量不去打扰他。


波洛克与纳穆斯第一次见面是在1950年7月,当时这位摄影师提议为他拍摄工作照。波洛克多少有些不情愿地同意让他录制下一件作品《秋韵(编号30)》的绘制过程。纳穆斯每个周末都来,拍下了500多张照片,捕捉了波洛克的细微动作以及滴画的各层次。


纳穆斯的照片既是绝佳的资料,本身又是艺术品。传记作家佩佩·卡梅尔指出纳穆斯为拍摄波洛克的仪式般的动作做足了准备,他曾经拍过玛雅人的仪式,还在“1947年的危地马拉之旅中为真正的萨满教巫师”拍过照。尽管如此,纳穆斯还是对拍摄对象的心里变化缺乏敏感—1941年的MoMA展览,北美原住民沙画家就拒绝拍照,他们相信这会掠走仪式的灵魂。理论家苏珊·桑塔格赞同这一态度:“拍照就是参与另一个人的必死命运、人格弱点和性情无常。”


波洛克曾经将自己比作没有壳的蛤蜊,纳穆斯以科学家的精准剖析了这只软体动物。






6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秋韵(编号30)》


纳穆斯的照片代表了一种记录艺术创作过程的全新方式。可以从这样一个例子看出有趣的对比:十多年前多拉,马尔( Dora maar)拍毕加索画《格尔尼卡》的过程,几乎没有毕加索的镜头。但纳穆斯的照片里,波洛克总在镜头中—一有时是全身像,有时是头部特写。除去作品的光辉和丰富,我们发现他是一个独特的人,从他的存在中发现了意义。


最后一幅重要的滴画作品《秋韵》吟唱着。此画是“满幅”技法的完美调合,没有一处局部占据优势,流动的细节是平衡的。尽管这幅画的尺寸巨大(约2.6米×5.2米),但给人以亲密无间的感觉。波洛克热爱颜料就像诗人喜爱字句。极简主义的他精简了自己使用的颜色,仅使用少数几种元素,揭示它们的内在品质。粗糙、未打底的画布,浸透了黑色颜料,喷酒的粉状白色让人赏心悦目。


波洛克对描绘某种概念不感兴趣,但他处理颜料的方法多少使人想起“秋天的韵律”。赭色的画布和弯曲的棕褐色颜料滴,有着落寞时节的温暖、柔和的光芒。它的流动而模糊的联想决定了作品的丰富性:棕褐色的V字形笔触也许暗示飞鸟或跳舞的人—无论是什么,它们都在画面上优雅地移动。这些联想的产生往往发自内心;左下方的白色线条如同马蒂斯的线条般弯曲地展开,暗示一种弓起背部时的舒适感。


虽然波洛克与丧的情绪抗争,但他的滴画却是对生命的肯定。它们从夜晚的缤纷色彩和粗粝质感,到宇宙的星光之美,表现了经验的本质。《秋韵》彰显了他一生的艺术成果,恰如其分地成为他最后的重要滴画的标题。






波洛克作品集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Blue (Mody Dick)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Blue poles (Number 11)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Convergence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Male and Female


Mural on Indian red ground,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Mural on Indian red ground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Mural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Number 1 (Lavender Mist) (detail)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Number 1 (Lavender Mist)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Number 5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Number 8, (detail)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Number17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The Deep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The Key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The Tea Cup


网之外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向西





系列阅读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这就是波洛克》


《这就是波洛克》邀请多位世界知名插画家绘制插画,风格独特、妙趣横生,并和艺术家的作品相互呼应,轻松品读艺术家的传奇人生。 


文字部分亦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简明易读。作者围绕艺术家生平和创作的关键节点,生动解读这些天才人物的艺术魅力。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波洛克传》


作者史蒂芬?奈菲以及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凭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在这部传记里,奈菲和史密斯以一种与当代文学的杰作一样富有质感、引人入胜而又切中要害的风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家庭的大熔炉,而波洛克作为整个美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艺术家之一正是从这样一个大熔炉中诞生的。


本书历时八年,是在对八百五十位见证人进行两千多次深度采访的基础上完成的,无疑是一部权威之作。两位作者在本书之后还出版了《梵高传》(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2015)。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Pollock 


杰克逊·波洛克(1912-1956)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英雄,他的一生就像烟花一样横越美国艺术版图。他从毕加索和墨西哥超现实主义等各种来源中汲取灵感,摒弃了传统观念,发展出自己的观察、解释和表达方式。


波洛克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滴画,他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从棍子到注射器,从硬刷子到碎玻璃,将家用珐琅颜料滴在画布上。溅落的结果随着能量的脉动而跳动,用更直接、更生动、更真实的东西取代画架和画笔的精致。为了避免观众在他的画作中寻找具象的元素,波洛克放弃了标题,只用一个中性的数字来标识每一幅作品。波洛克是出了名的离群索居,反复无常,与酗酒作斗争,与另一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结了婚,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年仅44岁。


《Pollock》一书重点介绍了波洛克的作品与名声,展示了其抽象主义的杰出作品。



参考资料:


《这就是波洛克》【英】凯瑟琳·英格拉姆,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以上书籍

他用“滴画”滴出一片自由的天地,向人们诠释了一种绘画新形式,颜料,纳穆斯,秋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画中,动作,Number,画室,墙上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